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寒平声 [kān kàn][nán,艰难][guān,衣冠][gān,同干]竿[guān,观看][tán][详注1][pán][cuán][mán][zuān][fán,马头上的饰物,名词][pán][hán,可汗][gān gǎn][gān][详注2][同㙢。][pán][guān][音檀。触也。][dān][舍弃][hān][详注3][tuán][地名][huán][duān][详注4][tuán]


注1:漫 《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注2:曼 音瞒。《博雅》曼曼,长也。《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注》曼,或作漫。
注3:敦 《广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诗·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疏》敦,是瓜系蔓之貌,言瓜系於蔓,专专然也。《释文》徒丹反。《朱传》音堆。 又《诗·大雅》敦彼行苇。《传》聚貌。《释文》徒端反。
注4:弁 音盘。与般同。乐也。《诗·小雅》弁彼鸒斯。《传》弁,乐也。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上声
 韵 平声 guān

拼音:guān 寒韵,另见

莞 guān
〈名〉
  • (形声。从艸,完声。本义:俗名水葱、席子草。亦指用莞草织的席子)
  • 同本义 ,植于水田,又名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茎高五六尺,可织席,叶小如鳞片,花黄绿色。一名“小蒲”。如:莞蒲(蒲草);莞席(莞草编织的席子);莞蕈(草制之席及竹制之席);莞蒻(莞和蒻是两种编席的蒲草。借指用蒲草编的草席)?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𠀤胡官切,音桓。 (寒韵)
  • 《說文》草也,可爲席。《詩·小雅》下莞上簟。《箋》小蒲之席也。《爾雅·釋草》莞,苻蘺。《註》白蒲,一名苻蘺,楚謂之莞蒲。《禮·禮器》莞簟之安而藁鞂之設。《前漢·東方朔傳》莞蒲爲席。《註》莞,今謂之蔥蒲。
  • 又姓。《晉書·武帝紀》吳將莞恭。
  • 又《集韻》沽還切,音關。 (删韵)
  • 義同。
  • 又古丸切,音官。 (寒韵)
  • 《韻會》亦莞蒲也。
  • 又東莞,地名。《史記註》東莞在琅邪。《綱目集覽》今沂州沂水縣,古東莞也。《方輿勝覽》廣州路有東莞縣。
  • 又谷名。《水經注》高都縣有莞谷。
  • 又戸板切,音皖。 (潸韵)
  • 《論語》夫子莞爾而笑。《何晏註》莞爾,小笑貌。
  • 又《韻補》圭園切。 (元韵)
  • 《韓愈詩》欲不出納,以堙其源。空堂幽幽,有秸有莞。
  • 《六書故》作𦸌。《篇海》作𦼍。
  • 考證:〔《詩·小雅》上莞下簟。〕
  • 謹照原文改下莞上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