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震去声 [音吝。薄石也。《论语》磨而不磷。][详注1][追逐][详注2][同俊。][详注3][合絲爲繩。][zhèn]迿[邻去声。视不明貌。][详注4]


注1:亲 七刃切。《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註》以親疏爲分別。
注2:引 《广韵》《正韵》羊晋切《集韵》《韵会》羊进切,蚓去声。《集韵》牵牛綍也。《礼·檀弓》吊於葬者,必执引。《疏》引,柩车索也。
注3:瑱 《广韵》《集韵》《韵会》陟刃切《正韵》之刃切,音镇。充耳玉也。《释名》瑱,镇也。悬珠当耳旁,不使妄听,自镇重也。 又玉名。《周礼·秋官·小行人》王用瑱圭。《释文》瑱,宜作镇音。《楚辞·九歌》瑶席兮玉瑱。《注》瑱,音镇。 又人名。《正韵》唐将来瑱。
注4:谆 肫去声。告之丁宁也。《左传·襄三十一年》赵孟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
首字词组
荩臣荩箧荩言荩草荩滞   
荩谋荩筹荩猷荩献    

词语解释:荩臣  拼音:jìn chén
《诗·大雅·文王》:“王之藎臣,无念尔祖。” 朱熹 集传:“藎,进也,言其忠爱之篤,进进无已也。”本谓王所进用之臣,后引申指忠诚之臣。 唐 白居易 《韩愈等二十九人亡母追赠国郡太夫人制》:“生此哲人,为我藎臣,率由兹训,教有所自,恩不可忘。” 清 薛福成 《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盖既经藎臣硕辅,内外合谋,苦心经营者亦逾二十年, 中国 之声威稍稍异於畴昔。”
词语解释:荩谋  拼音:jìn móu
谓竭忠尽善的谋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苏报〉鼓吹革命清方档案》:“窃维宫保宪持论至周,藎谋宏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承示 徐锡麟 拏获后,宜严究同党,以免死后株连无辜:藎谋周至,自係正办。”
词语解释:荩箧  拼音:jìn qiè
用荩草编织的箱子。 唐 元稹 《三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词语解释:荩筹  拼音:jìn chóu
犹荩谋。 吴玉章 《和朱总司令游南泥湾》:“屯垦復生聚,建国多藎筹。”
词语解释:荩言  拼音:jìn yán
忠言。 唐 李翱 《释怀赋》:“进藎言而不信兮,退远去而不获。”
词语解释:荩猷  拼音:jìn yóu
犹荩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知其才必可毗任当时,必已卓树藎猷,不特儒雅风流,为相门子弟所罕也。”参见“ 藎谋 ”。
词语解释:荩谋  拼音:jìn móu
谓竭忠尽善的谋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苏报〉鼓吹革命清方档案》:“窃维宫保宪持论至周,藎谋宏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承示 徐锡麟 拏获后,宜严究同党,以免死后株连无辜:藎谋周至,自係正办。”
词语解释:荩草  拼音:jìn cǎo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状披针形,秋季开紫褐色或灰绿色的花,茎和叶可作染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荩草》﹝集解﹞引 苏恭 曰:“今处处平泽溪涧侧皆有,叶似竹而细薄,茎亦圆小, 荆襄 人煮以染黄,色极鲜好,俗名菉蓐草。”
词语解释:荩献  拼音:jìn xiàn
谓奉承,献殷勤。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一月三号》:“我真肉麻那满纸的‘爱呀爱的’!我厌恨我不喜欢的人们的荩献。”
词语解释:荩滞
乐声的余音逐渐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