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霰去声 殿[piàn piān][zhuàn,传记]线便[biàn,便利][详注1][juàn,书卷][shàn,封禅][详注2][xuàn,打转、屡次][动词][同砚][详注3][拊手][yàn][qiàn][详注4][详注5][diàn][yuàn,衣饰][详注6][音伣。《广韵》牵挽也。][详注7]穿[音钏。贯也。《前汉·司马迁传》贯穿经传。][juàn,猪圈][详注8][xuàn][diàn][yuàn][tiàn][详注9][详注10]嬿[jiàn][躁急也]迿[jiàn][详注11][详注12]


注1:转 zhuàn,专去声。凡物自转则上声,以力转物则去声。
注2:援 音院。救助也,接也。《鲁语》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注》所攀援以为助也。
注3:选 《玉篇》去绢切《广韵》思绢切《集韵》《正韵》须绢切,音噀。《礼·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注》选,宣练反。
注4:饭 叶扶霰切,音卞。《苏辙诗》岸上游人暮不归,清香入袖凉吹面。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清尊餐白饭。
注5:拚 《唐韵》《集韵》《韵会》皮变切,音卞。抃本字。《说文》拊手也。《宋书·何承天传》歌拚就路。《注》手舞貌。互详抃字注。
注6:遣 缱去声。《广韵》人臣赐车马曰遣车。《正韵》将葬而祭曰遣奠。既祭,乃包牲体,载之以车,随柩而行,曰遣车。《礼·檀弓》遣车一乘。《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
注7:煎 音箭。《广韵》甲煎。《南史·范云传》甲煎浅俗比徐湛之。又甲煎,香名。《贞观纪闻》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数车,光暗则以甲煎沃之,香闻数里。
注8:先 音霰。《增韵》先之也。《正韵》相导前后曰先后。《周礼·夏官·大司马》以先恺乐,献于社。《注》先犹导也。《史记·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又先事而为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违。《礼·月令》先立春三日。又当后而前曰先。《左传·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长者。《老子·道德经》先天地生。又《广韵》娣姒曰先后。《前汉·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呼之为妯娌。
注9:剸 又《唐韵》《集韵》之转切《韵会》之啭切,专去声。断也。《广韵》细割切肉貌。
注10:辗 niǎn zhǎn,展去声。《广韵》水辗也。《集韵》转轮治谷也。
注11:趼 音砚。《说文》兽足企也。《尔雅·释畜》騉蹄趼,善升甗。《注》騉蹄如趼而健,善上山。《疏》趼,平也。谓蹄平正善升。
注12:瞑 音面。瞑眩剧也。又愦乱也。《书·说命》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一作眠眩。互详眠字注。
共8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荐书荐枕荐食荐进荐居荐蒋荐告荐至
荐新荐草荐至荐更荐信荐蓁荐宠荐饥
荐士荐饥荐璧荐引荐言荐席荐撙荐逼
荐鹗荐羞荐达荐藉荐梦荐悼荐数荐陟
荐口荐臻荐雷荐岁荐主荐度荐擢荐迭
荐福荐瘥荐陈荐经荐飨荐导荐师荐迫
荐章荐扬荐拔荐登荐酹荐任官荐仍荐跻
荐牍荐剡荐寝荐刀荐枕席荐卷荐本荐历
荐绅荐献荐举荐奠荐誉荐亡荐贿荐叠
荐延荐享荐膺荐礼荐辟荐头荐臻荐密

词语解释:荐书  拼音:jiàn shū
推荐人的文书或信件。 唐 王建 《别李赞侍御》诗:“荐书自入无消息,卖尽寒衣却出城。”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今虽羣进於有司,与众人偕下,名字不列於荐书,不得比数於下士,以望主上之休光。”《红楼梦》第九二回:“还有一封荐书托我吹嘘吹嘘。”
词语解释:荐新  拼音:jiàn xīn
以时鲜的食品祭献。《仪礼·既夕礼》:“朔月,若荐新,则不馈于下室。”《礼记·檀弓上》:“有荐新,如朔奠。” 孔颖达 疏:“荐新,谓未葬中间得新味而荐亡者。”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八:“ 隆庆 初,詔罢 宝坻县 等处採取鱼鲜,自今荐新上供,俱令光禄寺备办。”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荐新》:“今 奉先殿 每月荐新,仍沿 明 制。”
词语解释:荐士
推荐有才德的人
词语解释:荐鹗  拼音:jiàn è
汉 孔融 《荐祢衡表》:“鷙鸟累百,不如一鶚。”后因以“荐鶚”指推荐贤人。 宋 陈与义 《书怀示友》诗之一:“似闻有老眼,能作荐鶚书。” 金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古来 燕 赵 多豪杰,定有飞书荐鶚人。”
词语解释:荐口  拼音:jiàn kǒu
推荐赞美之辞。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几欲犯严出荐口,气象硉兀未可攀。” 宋 王安石 《杨子》诗之一:“当时荐口终虚语,赋拟 相如 却未工。” 宋 张孝祥 《西江月·张钦夫寿》词:“诸老何烦荐口,先生自简渊衷。”
词语解释:荐福  拼音:jiàn fú
祭神以求福。《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 朝恩 有赐墅,观沼胜爽,表为佛祠,为 章敬太后 荐福,即后謚以名祠,许之。”《明史·宦官传一·侯显》:“五年二月建普度大斋於 灵谷寺 ,为 高帝 、 高后 荐福。”
词语解释:荐章  拼音:jiàn zhāng
推荐人材的奏章;举荐文书。 宋 曾巩 《送宣州杜都官》诗:“荐章交论付丞相,士行如此宜名卿。”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谢倅之临安》词:“圣天子,方侧席,选豪英。日边仍有知己,应剡荐章间。” 清 赵翼 《读方于诗》诗:“处处乞荐章,誓以杀身报。”
词语解释:荐牍  拼音:jiàn dú
推荐人才的文书。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司徒公历仕录》:“公政绩甚著,且屡登荐牘,今送杉板,是贿而求荐也,不可。”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阿文成公用人》:“其拔擢人才,或於散僚卒伍以一二语赏识,即登荐牘,故人皆乐为之用。”
词语解释:荐绅  拼音:jiàn shēn
缙绅。古代高级官吏的装束。亦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荐,通“ 搢 ”。《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史记·孝武本纪》:“元年, 汉 兴已六十餘岁矣天下乂安,荐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 司马贞 索隐:“上音搢。搢,挺也。言挺笏於绅带之閒,事出《礼·内则》。今作‘荐’者,古字假借耳。”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荐绅秉笔徒,声誉耀前阀。” 章炳麟 《秦献记》:“ 秦 虽钳语烧《诗》《书》,然自内外荐绅之士与褐衣游公卿者,皆抵禁无所惧,是岂无説哉!”
词语解释:荐延  拼音:jiàn yán
荐举招致。《汉书·陈汤传》:“今国家素无 文帝 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 武帝 荐延梟俊禽敌之臣,独有一 陈汤 耳!”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荐延,使羣臣荐士而延纳之。” 唐 刘禹锡 《谢窦相公启》:“荐延有渐,拯拔多方。”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君﹞于文士尤厚,收揽荐延惟恐不至。”
词语解释:荐枕  拼音:jiàn zhěn
亦作“ 荐枕席 ”。亦作“ 荐枕蓆 ”。 进献枕席。借指侍寝。《文选·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 高唐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为 高唐 之客,闻君游 高唐 ,愿荐枕席。’” 李善 注:“荐,进也,欲亲於枕席,求亲昵之意也。” 唐 李白 《相和歌辞·怨歌行》:“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守土吏狎妓》:“﹝ 金沙光 ﹞与 吴 士 王百穀 厚善,时过其斋中小饮, 王 因匿名倡於曲室,酒酣,出以荐枕。”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或有夫妇同掳至者,杀其夫,即令其妻煮之,夜则荐枕蓆。”
词语解释:荐草  拼音:jiàn cǎo
茂盛的牧草。《管子·八观》:“荐草多衍,则六畜易繁也。” 尹知章 注:“荐,茂草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园池》:“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 越睒 之西,多荐草,产善马,世称 越睒 骏。” 清 周亮工 《泪》诗:“纆徽连雨湿,荐草滴霜残。”
词语解释:荐饥  拼音:jiàn jī
连年灾荒;连续灾荒。《左传·僖公十三年》:“ 晋 荐饥。” 孔颖达 疏引 李巡 曰:“连岁不熟曰荐。” 宋 苏轼 《喜雨亭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亦作“ 荐飢 ”。 连年灾荒;连续灾荒。荐,通“ 洊 ”。《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或恐极阳生阴,秋多雨水,年復不登,人将无颜。如又荐飢,为虑更甚。”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担粥》:“ 道光 癸巳, 林文忠公 抚 吴 ,冬荐饥。”
词语解释:荐羞  拼音:jiàn xiū
(1).指进献美味的食品。《周礼·天官·庖人》:“凡其死生鱻薧之物,以共王之膳,与其荐羞之物,及后世子之膳羞。” 郑玄 注:“荐亦进也,备品物曰荐,致滋味乃为羞。”《周礼·天官·笾人》:“凡祭祀,共其籩荐羞之实。” 郑玄 注:“荐羞皆进也,未食未饮曰荐,既食既饮曰羞。”《左传·僖公十七年》:“ 雍巫 有宠於 卫 共姬 ,因 寺人貂 以荐羞於公,亦有宠。”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顾堇荼而莫偶,岂苹藻之荐羞。”
(2).美味的食品。《周礼·天官·宰夫》:“以式灋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 郑玄 注:“荐,脯醢也;羞,庶羞内羞。”《礼记·燕义》:“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 郑玄 注:“荐,谓脯醢也;羞,庶羞也。”
词语解释:荐臻  拼音:jiàn zhēn
接连地来到;一再遇到。《墨子·尚同中》:“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国语·楚语下》:“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北史·魏纪三·孝文帝》:“数州灾水,饥饉荐臻,致有卖鬻男女者。” 清 陈寿祺 《再与总督汪尚书书》:“ 福州 连岁水潦荐臻,今年晚穫未丰,杂粮大损。”
接连到来;屡次降临。荐,通“ 洊 ”。《诗·大雅·云汉》:“天降丧乱,饥饉荐臻。”《汉书·孔光传》:“如貌、言、视、听、思失,大中之道不立,则咎徵荐臻,六极屡降。”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唐 自 安 史 以来,兵难荐臻,天子播越,亲卫戎柄,皆付大阉。”《明史·王竑传》:“比年饥饉荐臻,人民重困。”
词语解释:荐瘥  拼音:jiàn chài
一再发生疫病;深重的灾祸。荐,通“ 洊 ”。《诗·小雅·节南山》:“天方荐瘥,丧乱弘多。” 郑玄 注:“天气方今又重以疫病。” 唐 岑参 《感旧赋》:“昊天降其荐瘥,靡风发於时令。” 明 陈子龙 《曜灵》诗之一:“天之荐瘥,藴隆如焚。”
词语解释:荐扬  拼音:jiàn yáng
推荐赞扬。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从善》:“﹝ 郭翰 ﹞次於 寧州 ,时 狄仁杰 为刺史,风化大行, 翰 纔入境,耆老荐扬之状,已盈於路。” 元 冯梦周 《续积善录》:“有此三失,父母兄弟所不喜,君子长者所不与,上官巨人所不肯荐扬,欲立身成名,起家以光其祖宗可乎?”《儒林外史》第七回:“况学生已把你的大名常在当道大老面前荐扬,人人都欲致之门下。”
词语解释:荐剡  拼音:jiàn yǎn
(1).指推荐人的文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盖一时西臺诸公痛恨之,遂坐永錮,至今人惜之,荐剡不絶於公车。” 清 顾炎武 《与李星来书》:“今春荐剡,几徧词坛。”
(2).引申作推荐。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太真绝裾》:“如今虽蒙 刘公 荐剡,薄沾寸禄,无甚烦难职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四·征聘不至》:“ 康熙 己未,博学宏词之徵,内外荐剡百八十餘人。”
词语解释:荐献  拼音:jiàn xiàn
祭献;向鬼神进献。《诗·周颂·潜序》“季冬荐鱼,春献鮪也” 汉 郑玄 笺:“冬,鱼之性定;春,鮪新来。荐献之者,谓於宗庙也。” 宋 苏洵 《祭任氏姊文》:“春秋荐献,终姊之老。”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民感其意,即城隍敞大堂分建十一祠,祝嘏荐献,如神明焉。”
词语解释:荐享  拼音:jiàn xiǎng
祭献;祭祀。《汉书·戾太子刘据传》:“ 悼园 宜称尊号曰皇考,立庙,因园为寝,以时荐享焉。”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故曰:议罢斋郎,而以学生荐享,亦不得其理矣。”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赦孤》:“又祭厉鬼者……於城南隙地奏乐荐享,中设神位,傍列孤魂棚座祭赛,焚其楮帛,名曰济孤魂会。”
词语解释:荐食  拼音:jiàn shí
不断吞食;不断吞并。《左传·定公四年》:“ 吴 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杜预 注:“荐,数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天不厌乱, 胡羯 未殄,鴟鸣狼噬,荐食 河 北。” 严复 《原强》:“ 忽必烈 汗荐食小朝,混一华夏,南奄 身毒 ,北暨 俄罗 ,幅度之大,古未有也。”
不断吞食;不断吞并。荐,通“ 洊 ”。 明 唐顺之 《常州新建关侯祠记》:“岛酋海宄,兇逊再生,竞为长蛇,荐食我 吴 ,侯灵在焉,能无怒乎?”
词语解释:荐至  拼音:jiàn zhì
接连而来。荐,通“ 洊 ”。《史记·历书》:“ 少暤氏 之衰也, 九黎 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祸菑荐至,莫尽其气。”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四:“水旱频仍,饥饉荐至,号称殷富者,以供输供役而十室九虚。”
词语解释:荐璧  拼音:jiàn bì
进献璧玉。借指投降。《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窃以一餐微施,尚復投殞;况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唯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所以踌躇,未遑荐璧。” 胡三省 注:“荐璧,谓衔璧而降也。”
词语解释:荐达  拼音:jiàn dá
推荐引进。《汉书·佞幸传·邓通》:“ 通 无他技能,不能有所荐达,独自谨身以媚上而已。” 宋 苏轼 《谢范舍人书》:“然而二子者,不闻其能有所荐达,岂其身之富贵,而遂忘其徒耶?” 清 吴伟业 《送圣符弟之任蕲水丞》诗之二:“才高方荐达,地僻鲜逢迎。”
词语解释:荐雷  拼音:jiàn léi
(1).相继而作的雷。《易·震》:“洊雷震。君子以恐惧脩省。” 孔颖达 疏:“洊者,重也,因仍也。雷相因仍,乃为威震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治戎燮伐,则声有洊雷之威。”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七》:“人心能常如洊雷震罅之时,何患不与天合一?”
(2).《易·说卦》以震卦象征长子,因以“洊雷”比喻太子。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游洊雷之讲肆,齿明离之胄筵。”
词语解释:荐陈  拼音:jiàn chén
进献并陈列。《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 杨伯峻 注:“荐,进也。陈,设也。古代聘享之物,进陈于庭。”
词语解释:荐拔  拼音:jiàn bá
推荐提拔。《隋书·炀帝纪上》:“可分遣使人,巡省方俗,宣扬风化,荐拔淹滞,申达幽枉。”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卫公 惊喜,垂涕曰:‘大门官,小子岂敢当此荐拔。’”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李梅崖》:“昔 魏环溪 先生曾叨荐拔,而未尝称为师,若於公有异,恐无以见 魏公 地下,故敢如此。”
词语解释:荐寝  拼音:jiàn qǐn
荐枕。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蔡见庵宪使》:“数日后,仍送 蔡 入城,则虏妇已荐寝於毳帐数夕矣。”
词语解释:荐举  拼音:jiàn jǔ
介绍;推荐。《汉书·杨恽传》:“郎、謁者有罪过,輒奏免,荐举其高弟有行能者,至郡守九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但知承上接下,积财聚穀,便云我能为相;不知敬鬼事神,移风易俗,调节阴阳,荐举贤圣之至也。” 宋 陈亮 《铨选资格策》:“然 庆历 间, 范 富 诸公思救磨勘荐举之弊,欲去旧例,以不次用人,而案百吏之惰。” 老舍 《二马》第二段二:“有人给他往学堂里荐举去教英文。”
词语解释:荐膺  拼音:jiàn yīng
多次受到。 明 吾邱瑞 《运甓记·牛眠指穴》:“﹝ 陶侃 ﹞擒贼平蛮,翦兇除叛,屡立奇功,洊膺封券。”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七日》:“ 元世祖 时, 威尼斯 人 波罗马哥 为 世祖 所宠任,洊膺封圻之寄。”
词语解释:荐进  拼音:jiàn jìn
(1).推荐引进。 汉 刘向 《列女传·楚庄樊姬》:“ 樊姬 谦让,靡有嫉妬,荐进美人,与己同处。” 唐 韩愈 《感二鸟赋》:“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採擢荐进,光耀如此。” 宋 李纲 《与张相公第二十六书》:“荐进人材,调护将帅,措置边防,均理财用。”
(2).进献。 汉 刘向 《说苑·贵德》:“圣人之於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有一人不得其所者,则孝子不敢以其物荐进。”
词语解释:荐更  拼音:jiàn gēng
反复经历。 明 叶式 《题〈诚意伯刘公集〉》:“少传性理,长号英特,荐更世故,谈辩至悉。”
屡经,反复经历。荐,通“ 洊 ”。 宋 苏轼 《上皇帝书》:“选人之改京官,常须十年以上,荐更险阻,计析毫釐。其间一事聱牙,常至终身沦弃。”
词语解释:荐引  拼音:jiàn yǐn
推荐引进。《后汉书·王符传》:“自 和 安 之后,世务游宦,当涂者更相荐引,而 符 独耿介不同於俗,以此遂不得升进。” 宋 欧阳修 《论台官上言按察使状》:“况按察之任,人所难能,或大臣荐引之人,或权势侥倖之子,彼按察使者,下当怨怨,上忤权势而不敢避者,只赖朝廷主张而已。” 清 顾炎武 《与陈介眉书》:“比因修史之举,輦下诸公復有欲相荐引者,不知他人可出,而弟必不可出也。”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宣言》:“本会收接会友,务要由旧会友二人荐引。”
词语解释:荐藉  拼音:jiàn jiè
(1).草席。《新唐书·李光弼传》:“ 思明 惧,引去,以奇兵断饟道。马食荐藉, 光弼 命将取芻 行唐 ,贼钞击之,兵负户战,贼不得夺。”《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 李光弼 与 史思明 相守四十餘日, 思明 絶 常山 粮道。城中乏草,马食荐藉。”
(2).推荐。《新唐书·陆馀庆传》:“ 餘庆 於寒品晚进,必悉力荐藉。” 宋 曾巩 《司封员外郎蔡公墓志铭》:“於 荆湖 ,既周知官属善恶,於善人多荐藉成就之,而於恶人无所贷其法。”
词语解释:荐岁  拼音:jiàn suì
隔年。《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下贫无兼辰之业,中产闕洊岁之貲。” 张铣 注:“洊岁,谓再岁也。”
词语解释:荐经  拼音:jiàn jīng
多次经历。《说郛》卷六二引 宋 桑世昌 《纪原》:“洊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李易安朱淑真》:“观其洊经丧乱,犹復爱惜一二不全卷轴,如护头目,如见故人。”
词语解释:荐登  拼音:jiàn dēng
举拔。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弃官就辟》:“蒙那 刘公 呵,不以小弟之言为谬,把旌书远锡,金帛洊登,正遣小弟来聘兄。” 清 冯桂芬 《振威将军干勇巴鲁图正定郭公暨配李夫人合葬墓志铭》:“生平由行伍洊登閫帅,大小数十战,创瘢徧体。”
词语解释:荐刀
举刀;执刀
词语解释:荐奠  拼音:jiàn diàn
(1).犹祭奠。祭祀的仪式,即向鬼神敬献祭品。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纳》:“﹝ 王祐 ﹞见 纳 , 纳 呼入卧内,问 王祐 , 祐 但以荐奠毕,掷樗蒲投具,得吉兆告 纳 。”
(2).引申作祭品。 唐 元稹 《祭亡妻韦氏文》:“叙官阀,誌德行,具哀词,陈荐奠,皆生者之事也,於死者何有哉!”
词语解释:荐礼  拼音:jiàn lǐ
以物祭神。《汉书·儿宽传》:“陛下躬发圣德,统楫羣元,宗祀天地,荐礼百神。”
词语解释:荐居  拼音:jiàn jū
垫草而居。《汉书·终军传》:“北 胡 随畜荐居,禽兽行,虎狼心,上古未能摄。”
词语解释:荐信  拼音:jiàn xìn
(1).进陈实情。《左传·昭公二十年》:“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 杜预 注:“君有功德,祝史陈説之,无所愧。” 杨伯峻 注:“荐信犹言陈其实情。荐,进也,此谓进言。”
(2).荐举介绍的信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我説起要代你在 上海 谋一个馆地,又不知你怎样的才合式,因和他要了一张啟事名片,等你想定了那里,我就代你写一封荐信。”
词语解释:荐言  拼音:jiàn yán
用言词推荐。《汉书·张禹传》:“ 初元 中,立皇太子,而博士 郑宽中 以《尚书》授太子,荐言 禹 善《论语》。”《后汉书·崔駰传》:“ 建武 初,朝廷多荐言之者, 幽州 刺史又举 篆 贤良。” 明 张居正 《答刘虹川总宪书》:“公昔在 郧 臺 ,有惠政,无端被诬,世所共惜,荐言屡至,召用有期。”
词语解释:荐梦  拼音:jiàn mèng
同“ 荐枕 ”。 《太平广记》卷四九一引 唐 皇甫枚 《非烟传》:“所恨 洛川 波隔, 贾午 墻高,联云不及於 秦 臺,荐梦尚遥於 楚 岫。” 明 徐渭 《铜雀妓》诗:“荐梦无云雨,留香别綺罗。”参见“ 荐枕 ”。
词语解释:荐枕  拼音:jiàn zhěn
亦作“ 荐枕席 ”。亦作“ 荐枕蓆 ”。 进献枕席。借指侍寝。《文选·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 高唐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为 高唐 之客,闻君游 高唐 ,愿荐枕席。’” 李善 注:“荐,进也,欲亲於枕席,求亲昵之意也。” 唐 李白 《相和歌辞·怨歌行》:“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守土吏狎妓》:“﹝ 金沙光 ﹞与 吴 士 王百穀 厚善,时过其斋中小饮, 王 因匿名倡於曲室,酒酣,出以荐枕。”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或有夫妇同掳至者,杀其夫,即令其妻煮之,夜则荐枕蓆。”
词语解释:荐主  拼音:jiàn zhǔ
(1).荐引人;介绍人。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人但见 天锡 言事而迁他官,则曰此劾内侍之过也。 吴燧 以改除致缴,则曰此 天锡 之荐主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有这样好説话的荐主,真是了不得!但是局卡衙门的事,我不想干了。”
(2).特指科举时代为士子向主考举荐的显贵。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盖房考座师,日后升沉不可问,而荐主西臺烜赫,且可藉以为援,势使然也。”
(3).指房考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九:“﹝ 邵西樵 ﹞《过随园》云:‘白首再投前荐主,絳帷寧拒老门生?’”
词语解释:荐飨  拼音:jiàn xiǎng
祭献。《史记·封禅书》:“皇帝始郊见 太一云阳 ,有司奉瑄玉嘉牲荐饗。”《新五代史·杂传十八·卢质》:“因其故壠,稍广其封,以时荐饗而已。”《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明道二年》:“宜於太庙外别立新庙,奉安二后神主,同殿异室,岁时荐饗,用太庙仪。”
词语解释:荐酹  拼音:jiàn lèi
洒酒于地以祭神的一种仪式。亦泛言备供品以祭。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常闻 竹林神 者,报应如响,将致荐酹求之,可乎?”
词语解释:荐枕席  拼音:jiàn zhěn xí
见“ 荐枕 ”。
词语解释:荐枕  拼音:jiàn zhěn
亦作“ 荐枕席 ”。亦作“ 荐枕蓆 ”。 进献枕席。借指侍寝。《文选·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 高唐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为 高唐 之客,闻君游 高唐 ,愿荐枕席。’” 李善 注:“荐,进也,欲亲於枕席,求亲昵之意也。” 唐 李白 《相和歌辞·怨歌行》:“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守土吏狎妓》:“﹝ 金沙光 ﹞与 吴 士 王百穀 厚善,时过其斋中小饮, 王 因匿名倡於曲室,酒酣,出以荐枕。”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或有夫妇同掳至者,杀其夫,即令其妻煮之,夜则荐枕蓆。”
词语解释:荐誉  拼音:jiàn yù
推举赞美。《汉书·贾捐之传》:“更相荐誉,欲得大位。”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金 王若虚 《文辨四》:“ 张伯玉 以《六经阁记》折困 曾子固 ……或言 子固 阴毁 伯玉 ,且当时荐誉者太盛,故 伯玉 薄之云。”
词语解释:荐辟  拼音:jiàn pì
推荐和征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署》:“ 署 , 宋州 人,少孤贫,不应荐辟。” 明 高启 《戴叔鸾入夏江山图》诗:“归隐初辞荐辟章,西风黄叶满车箱。”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皇帝之所谓保举者,求济世之才也……保举者,即古之荐辟也。”
词语解释:荐蒋  拼音:jiàn jiǎng
垫席。《大戴礼记·夏小正》:“王萯莠,取荼。荼也者,以为君荐蒋也。” 洪震煊 《夏小正义疏》:“荐,藉也;蒋,席也。”
词语解释:荐蓁  拼音:jiàn zhēn
荐臻。《孔子家语·好生》:“君子而强气,而不得其死;小人而强气,则刑戮荐蓁。”
词语解释:荐席  拼音:jiàn xí
亦作“ 荐蓆 ”。 垫席。 汉 刘向 《说苑·正谏》:“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司马郊》:“ 郊 所有什器皆尽,所卧床皆薰灼,而荐席无有焦者。” 明 王錂 《寻亲记·托梦》:“这庙中又无壁落,况无灯火荐蓆,怎么歇得。”
词语解释:荐悼  拼音:jiàn dào
作佛事悼念死者。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七:“自昔名公下世,太学生必相率至佛宫荐悼。”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其友 周逸卿 ,为率平日交游,裒金作设冥佛事,以荐悼之。”
词语解释:荐度  拼音:jiàn dù
念经或做佛事,使亡灵脱难超升。《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日,爱子 王雱 病疽而死, 荆公 痛思之甚,招天下高僧设七七四十九日斋醮,荐度亡灵。”《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次日 崔生 感 兴娘 之情不已,思量荐度他。”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捐姬》:“代殷勤荐度,愿你早归法旨,莲花生长无尘滓。”
词语解释:荐导  拼音:jiàn dǎo
荐引。《旧唐书·严武传》:“﹝ 严武 ﹞初为 剑南 节度使,旧相 房琯 出为管内刺史, 琯 於 武 有荐导之恩, 武 骄倨,见 琯 略无朝礼,甚为时议所贬。” 宋 苏辙 《三论举台官札子》:“若非大臣进拟或密有荐导,陛下何缘知之。”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 溥 宽厚,喜荐导后进。”
词语解释:荐任官  拼音:jiàn rèn guān
辛亥革命后至解放前,第三等的文官,由各主管长官推荐给中央政府任命。如中央各部、局的科长、各省的县长。
词语解释:荐卷  拼音:jiàn juàn
(1).科举考试中被选荐的试卷。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六:“ 谢 刊其荐卷,流传京师。”《清史稿·高宗纪六》:“癸卯,赏会试荐卷文理较优之举人 徐炘 、 傅淦 、 李端 内阁中书。”
(2).指科举考试时试卷被选荐的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九:“ 青浦 邵明经 西樵 ,余甲子分房之荐卷也。后三十年,《过随园》云:‘白首再投前荐主,絳帷寧拒老门生?’余读而感焉。”
词语解释:荐亡  拼音:jiàn wáng
指为死者念经或做佛事,使其亡灵早日脱难超升。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常罗汉》:“自是羣人作佛事荐亡,幸其来以为冥涂得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鬼董》:“荐亡一门,不在洞玄、洞神、洞冥之科,最为后出。模写释氏而不克肖,以佛本不言荐亡,后人为之。”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敦节俭》:“一旦归泉,空作荐亡之佛事。”
词语解释:荐头  拼音:jiàn tóu
以介绍佣工为业的人。 明 周履靖 《锦笺记·争馆》:“昨日听见 姜 裁话,个向 邹 家还未有先生,旧年听我卖葛个 何老 女,惯向渠家走动,须索寻渠做个荐头。”《官场现形记》第四八回:“荐头正为太太説要拿他当窝家办,吓得心上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 叶圣陶 《隔膜·一生》:“伊进了城,寻到一家荐头。荐头把伊荐到一家人家当佣妇。”
词语解释:荐告  拼音:jiàn gào
祭祀告神。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后嗣所以昭先人之功,当世之臣子,所以归美其上,非徒荐告鬼神,觉寤黎庶而已。” 宋 叶适 《外论三》:“荐告宗庙,修奉陵寝。”
词语解释:荐宠  拼音:jiàn chǒng
推荐爱护。《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 唐 刘禹锡 《献权舍人书》:“ 禹锡 在儿童时已蒙见器,终荷荐宠,始见知名。” 清 梅曾亮 《礼部侍郎陈公墓志铭》:“至后进文士,则称心褒赏,荐宠广坐,不顾人有厚薄然否。”
词语解释:荐撙  拼音:jiàn zǔn
凌驾;压倒。《荀子·儒效》:“不卹是非然不然之情,以相荐撙,以相耻怍,君子不若 惠施 、 邓析 。” 杨倞 注:“荐,藉也。谓相蹈藉撙抑,皆谓相陵驾也。”
词语解释:荐数  拼音:jiàn shù
查阅。《汉书·张汤传》:“ 河 东人 李文 ,故尝与 汤 有隙,已而为御史中丞,荐数从中文事有可以伤 汤 者,不能为地。” 王先谦 补注引 刘奉世 曰:“荐数犹言简閲。”
词语解释:荐擢  拼音:jiàn zhuó
推荐提拔。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 沉起 待制诸子,有见 荆公 者,颇喜之,许以荐擢。” 明 李东阳 《镇原县庙学重修记》:“今天子即祚,用大臣,荐擢知 淮安府 。”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刑部郎官》:“ 乾隆 末, 福文襄王 征 廓尔喀 时,有刑部郎中某以荐擢召见。”
词语解释:荐师  拼音:jiàn shī
科举时代士子称向主考官举荐自己的达官显贵。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数十年来,特重荐师,待以异礼,几出乡会座师之上。盖房考座师,日后升沉不可问,而荐主西臺烜赫,且可藉以为援,势使然也。”
词语解释:荐仍  拼音:jiàn réng
接连而来。 唐 柳宗元 《祭姊夫崔使君简文》:“痛毒荐仍,振古所无。”
词语解释:荐本
官吏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奏本
词语解释:荐贿
奉献财物
词语解释:荐臻  拼音:jiàn zhēn
再次来到,接连来到。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自天数云否,朝祸洊臻,东夏崩腾, 西京 荡覆。”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唐 自 安 史 以来,兵难洊臻。”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六:“ 康熙 八九年,水旱洊臻,公为分乡賑粥之法,全活无算。”
词语解释:荐至  拼音:jiàn zhì
再至,相继而至。《易·坎》:“水洊至,习坎。” 王弼 注:“不以坎为隔絶,相仍而至。”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託。”《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民怨而盗发,天怒而地震,水灾洊至。”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工部主事 康有为 ,为外衅危迫,分割洊至,急宜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存国祚,呈请代奏事。”
词语解释:荐饥  拼音:jiàn jī
连年饥荒。 宋 陆游 《思蜀》诗:“白首躬耕遇洊饥, 江 南自笑欲畴依。”《明史·焦源溥传》:“岁洊饥,民淘马粪以食。”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往年 晋 省洊饥,费数十金不能运米一石。”
词语解释:荐逼  拼音:jiàn bī
犹洊迫。 梁启超 《致伍秩庸星使书》:“今夫 华 工之在 美 者,其始大率饥寒洊逼,谋生无术,濒死亡命,迫而他逃。” 孙中山 《促徐世昌引退电》:“最近 蒙 乱洊逼,实有人唆使,与復辟阴谋有关,道路所传,君亦与闻其事。”参见“ 洊迫 ”。
词语解释:荐迫  拼音:jiàn pò
连续不断的威逼。 梁启超 《地理与文明之关系》:“极寒极热之地,其人穷日之力以应付天然界之洊迫,犹且不给,以故文明之歷史独起於温带。”
词语解释:荐陟  拼音:jiàn zhì
荐举提升。 清 冯桂芬 《赠太子大保武英殿大学士华阳卓公神道碑铭》:“圣明嘉奬,洊陟师长,全甌覆名,贞厥素履。” 清 吴敏树 《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公往以名举人,为县令 湖北 ,以才能发闻,洊涉藩翰。”
词语解释:荐迭  拼音:jiàn dié
频仍,重复。
词语解释:荐迫  拼音:jiàn pò
连续不断的威逼。 梁启超 《地理与文明之关系》:“极寒极热之地,其人穷日之力以应付天然界之洊迫,犹且不给,以故文明之歷史独起於温带。”
词语解释:荐跻  拼音:jiàn jī
荐举提升。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二:“状元虽三年一人,而自 唐 宋 重科目已来,凡廷试抡元,鲜有不洊躋华显者。”
词语解释:荐历  拼音:jiàn lì
(1).经历。《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二年》:“太子太师致仕 蔡京 ,两居上宰,辅政八年,首建绍述,勤劳百为,降秩居外,洊歷岁时。”
(2).荐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地震(二)》:“时吾乡 沉继山 司马,为少司空,与 南 厚善,荐入为庶常,今洊歷坊局,大贵之讖,正可践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汉 世敦崇行谊,州郡有才贤著闻者,其上得辟为功曹掾属,往往洊歷以至公卿列侯。”
词语解释:荐叠  拼音:jiàn dié
频仍,重复。 清 鲁一同 《荒年谣》序:“饥沴洊叠,疮痏日甚。”
词语解释:荐密  拼音:jiàn mì
重迭密集。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众变繁姿,参差洊密。”
共8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