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庚平声 [héng xíng,行走][héng,纵横][gēng,更改][bīng bìng,相从也,合也,兼也][líng,使令][zhēng,正月][chéng,盛受][zhēng][chēng][详注1][cāng chen][音彭、祊。《说文》所以辅弓弩者。][héng][péng][qīng][qióng][音傖。搶攘,亂貌。][详注2][zhēng][hēng][tāng][xíng][chéng][míng][chēng][zhēng kēng][衆也,疾也。][zhēng][详注3][yíng hōng]櫿[音庚。《说文》秦晋谓坑为埂。]


注1:枪 《集韵》《韵会》楚耕切《正韵》抽庚切,音峥。《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亦叶音锵。《宋·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幕中画,辉辉天业昌。鸿门销薄蚀,垓下陨欃枪。
注2:拼 俗拚字。又《唐韻》北萌切,音繃。與抨同。又《集韻》披耕切,音怦。《爾雅·釋詁註》拼荓同。詩大雅,荓云不逮。又有隨從之義。
注3:黾 《集韻》《類篇》眉耕切,音盲。地名。《史記·春申君傳》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正義曰》黽隘之塞在申州。
共14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英英琼英玄英香英芝英新英六英花英
落英残英瑶英伯英代英朱英绿英石英
群英玉英餐英素英洛英元英飘英众英
耆英梅英三英余英春英娥英霞英白英
金英飞英杂英山英重英朝英撷英诞英
红英时英迩英钟英清英紫英霜英天英
豪英人英寒英咸英皇英翘英菁英秀英
繁英宗英世英含英蜚英夕英儒英隽英
云英秋英华英绛英俊英发英女英珠英
延英精英兰英雪英晚英露英遗英流英

词语解释:英英  拼音:yīng yīng
(1).轻盈明亮的样子。《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朱熹 集传:“英英,轻明之貌。” 唐 皎然 《答道素上人别》诗:“碧水何渺渺,白云亦英英。” 清 钱谦益 《茅山怀古》诗之四:“英英岭上云,至今在空谷。”
(2).形容音声和盛。《吕氏春秋·古乐》:“乃令 鱓先 为乐倡, 鱓 乃偃寝,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高诱 注:“英英,和盛之貌。”
(3).俊美而有才华。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英英夫子,灼灼其雋。” 唐 李益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等会法云寺》诗:“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清 朱琦 《朱副将战殁》诗:“大儿善射身七尺,小儿英英头虎额。”
(4).光彩鲜明的样子。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英英朱鸞,来自南冈。” 唐 皎然 《答裴集阳伯明二贤》诗:“何似双琼璋,英英曜吾手。” 清 吴士玉 《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英英紫玉晕痕透,有如白虹贯日昭精诚。”
(5).奇伟的,杰出的。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二:“英英 桂林伯 ,实维文武特。”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七:“英英 范 与 苏 ,器识兼文武。”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蔡文姬 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 王闿运 《黄司使诔》:“异军特起,实利武夫,英英 黄君 ,奋与为徒。”
(6).茂美貌。 明 张居正 《咏怀》之三:“英英园中槿,朱荣媚朝阳。” 清 龚自珍 《赠太子太师卢公神道碑》:“观政於曹,翠翎英英。” 康有为 《泛漓江到桂林》诗:“英英虎鬚草,浸泉生气活。”
词语解释:落英  拼音:luò yīng
落花。《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按,一说为初生之花。 游国恩 纂义引 孙奕 曰:“宫室始成而祭则曰落成。故菊英始生亦曰落英。” 晋 潘岳 《皇女诔》:“落英彫矣,从风飃颺。” 元 郝经 《琼花赋》:“天风收其落英,不委地而飘扬。” 冰心 《樱花赞》:“春阳暴暖,樱花就漫山遍野的开了起来。一阵风雨……漫山遍地又是一片落英。”
词语解释:群英  拼音:qún yīng
1.谓众贤能之士。《后汉书·窦何传论》:“内倚太后临朝之盛,外迎羣英乘风之势。” 晋 陶潜 《咏荆轲》:“饮饯 易水 上,四座列羣英。” 明 方孝孺 《送河南佥事汤侯序》:“夫以 汉 承 秦 坑灭之餘,贤才宜其难遇也。而真主一出,羣英蝟兴。”
2.今多指众英雄模范人物。 陈毅 《开国小言》诗:“羣英共检閲,盛业开万代。” 赵朴初 《普天乐》曲:“开大道巖石轻搬,建广厦宏基稳奠,集羣英赢得今天。”
3.百花。 明 李东阳 《习隐》诗之八:“疏林缀冰叶,千树开羣英。”
词语解释:耆英  拼音:qí yīng
高年硕德者之称。 唐 司空图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宾筵备礼,耆英尽缀於词林;将略求材,剑戟自森於武库。”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李能伯韵呈赵晋臣》词:“看长生,奉严宸;且把风流、水北画耆英。” 明 方孝孺 《休日奉陪蜀府诸公宴集》诗:“羣公尽耆英,过从殊恨晚。”
词语解释:金英  拼音:jīn yīng
(1).金属之精华。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干将 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南朝 梁 萧子范 《七诱》:“收 苗山 之鋌,採 邪溪 之铜,既云时吉,亦曰天中。金英内曜,银精外通。”
(2).黄色的花。 唐 白居易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诗:“金英翠蕚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3).特指菊花。 唐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军中宴会之什》:“酒泛金英丽,诗通玉律清。” 宋 王禹偁 《池边菊》诗:“未到重阳归闕去,金英寂寞为谁开。”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辽 相 李儼 作《黄菊赋》,献其主 耶律弘基 。 弘基 作诗题其后以赐之云:‘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
(4).指菊花酒。 唐 方干 《漳州阳亭言事寄于使君》诗:“ 谢守 登城对远峯,金英泛泛满金钟。”
词语解释:红英  拼音:hóng yīng
红花。 南唐 李煜 《采桑子》词:“亭前春逐红英尽。” 宋 秦观 《满庭芳》词:“古臺芳榭,飞燕蹴红英。”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宅祝寿》:“还愁,白髮蒙头,红英满眼,心惊去年时候。”
词语解释:豪英  拼音:háo yīng
(1).指豪杰英雄。《战国策·齐策六》:“内牧百姓,循抚其心,振穷补不足,布德於民;外怀 戎 翟 、天下之贤士,阴结诸侯之雄俊豪英。” 唐 李白 《邺中赠王大》诗:“投躯寄天下,长啸寻豪英。” 明 吴易 《威宁伯王襄敏公越》诗:“豁达笼豪英,出没神鬼眩。” 陈毅 《中秋》诗:“明月当头思远举,豪英满座饮长虹。”
(2).形容才能出众。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观德》:“至德以受命,豪英高明之人辐輳归之。”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据文学比 温嶠 更聪明, 温嶠 怎及他豪英?”
词语解释:繁英  拼音:fán yīng
繁盛的花。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宋 朱熹 《叔通老友探梅得句垂示且有领客携壶之约》诗:“繁英未怕随清角,疏影谁怜蘸緑杯。” 清 陈维崧 《念奴娇·南耕堂前绿萼梅花下作》词:“欲折繁英,倩他压帽,絶称萧萧髮。”
词语解释:云英  拼音:yún yīng
(1).云母的一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又云母有五种……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宜以春服之。” 唐 白居易 《早服云母散》诗:“晓服云英漱井华,寥然身若在烟霞。” 明 汪道昆 《洛水悲》:“云英五色,芝草丛生弥望。”
(2).云气的精华,甘露。 三国 魏 曹植 《承露盘铭》:“下潜醴泉,上受云英。” 赵幼文 校注:“云英谓甘露。”
(3).泛指露珠,水珠。 唐 皮日休 《太湖诗·入林屋洞》:“屨泥惹石髓,衣湿霑云英。” 清 徐昂发 《漱玉亭》诗:“飞瀑溅积素,上散为云英。”
(4).指白色的花。 宋 晁端礼 《蓦山溪》词:“飞雪满空来,翦云英、羣仙齐到。” 宋 赵以夫 《念奴娇》词:“萼緑凌风,云英怯冷,未放 瑶池 宴。” 清 曹寅 《病目初愈思与书宣小饮时轩前玉兰将开》诗:“欲摘琼枝邀夜坐,共看光彩化云英。”
(5). 唐 代神话故事中的仙女名。传说 裴航 过 蓝桥驿 ,以玉杵臼为聘礼,娶 云英 为妻。后夫妇俱入 玉峰 成仙。事见 唐 裴铏 《传奇·裴航》。诗文中常用此典,借指佳偶。 宋 苏轼 《南歌子·寓意》词:“ 蓝桥 何处觅 云英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千金觅玉杵,殷勤手自将。 云英 如有意,亲为擣玄霜。” 周实 《哭洗酲》诗:“纫兰搴杜更多情,年年佳耦求 云英 。”
(6). 唐 代 锺陵 著名歌姬名。 唐 罗隐 《嘲锺陵妓云英》诗:“ 钟陵 醉别十餘春,重见 云英 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后亦泛指歌女或成年未嫁的女子。 宋 吴文英 《庆春宫》词:“偷相怜处,熏尽金篝,销瘦云英。” 清 赵翼 《扬州观剧》诗:“经年不听游仙曲,重为云英一断肠。” 周咏 《无题》诗:“ 月华楼 畔记吹笙,心鏤云英未嫁情。”
词语解释:延英  拼音:yán yīng
见“ 延英殿 ”。
词语解释:延英殿  拼音:yán yīng diàn
亦省称“ 延英 ”。 唐 代宫殿名。在 延英门 内。《唐六典·尚书·工部》:“ 宣政 之左曰 东上阁 ,右曰 西上阁 ,次西曰 延英门 ,其内之左曰 延英殿 。” 肃宗 时,宰相 苗晋卿 年老,行动不便,天子特地在 延英殿 召对,以示优礼。后沿为故事。 唐 白居易 《寄隐者》诗:“昨日 延英 对,今日 崖州 去。”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朝廷注措·延英》:“《唐书》:‘ 韩皋 曰: 延英 之置, 肃宗 以 苗晋卿 年老难步,故设之耳。’后代因以为故事。《宋朝会要》:‘ 康定 二年八月, 宋庠 奏: 唐 自中叶已还,双日及非时大臣奏事,别开 延英 赐对,今假日御 崇政 、 延和 是也。’”一说“ 延英 召对”始于 唐代宗 ,见《新唐书·苗晋卿传》
词语解释:琼英  拼音:qióng yīng
(1).似玉的美石。《诗·齐风·著》:“尚之以琼英乎而。” 毛 传:“琼英,美石似玉者。”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楯类腾蛇,槢似琼英。” 唐 李商隐 《一片》诗:“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 清 谭嗣同 《菊花石瑶华砚铭》:“投我以琼英,以丹以黄,以莫不平。”
(2).喻美丽的花。 唐 柳宗元 《新植海石榴》诗:“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宋 周邦彦 《水龙吟·梨花》词:“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元 无名氏 《一枝花·惜春》曲:“春阴低画阁,梅瓣琼英落。” 明 袁华 《花游曲》:“木兰载春石湖里,手弄琼英掬秋水。”
(3).喻雪花。 唐 裴夷直 《和周侍御洛城雪》:“天街飞轡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虞令公早慧》:“﹝ 虞令公 ﹞赋《雪花诗》云:‘琼英与玉蕊,片片落阶墀。’”
(4).比喻美女。 清 李渔 《慎鸾交·弃旧》:“不向 巫山 顶上行,那知人世有琼英。”
(5).比喻美妙的诗文。 唐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诗:“羞将片石文,鬭此双琼英。” 宋 苏轼 《南歌子·送行甫赴馀姚》词:“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 明 海瑞 《晚霁谒张水南翰读归复简此》诗:“临风漫省瑶华遗,欲报琼英愧不如。”
词语解释:残英  拼音:cán yīng
残存未落的花;落花。 元 尹廷高 《扬州后土祠琼花》诗:“无双亭下万人看,欲觅残英一片难。” 元 陈旅 《桃花幽禽图》诗:“莫把残英都蹴尽,无情流水画桥东。”
词语解释:玉英  拼音:yù yīng
(1).玉之精英。《尸子》卷下:“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史记·孝文本纪》:“欲出 周 鼎,当有玉英见。” 晋 郭璞 《江赋》:“金精玉英瑱其里,瑶珠怪石琗其表。” 清 姚鼐 《核桃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或言天上陨星精,下入渊谷为玉英。”古代有食玉英之说,谓能长生。《尸子》卷下:“清水有黄金,龙渊有玉英。”《史记·孝文本纪》:“欲出 周 鼎,当有玉英见。” 晋 郭璞 《江赋》:“金精玉英瑱其里,瑶珠怪石琗其表。” 清 姚鼐 《核桃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或言天上陨星精,下入渊谷为玉英。”古代有食玉英之说,谓能长生。《楚辞·九章·涉江》:“登 崑崙 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唐 王湾 《奉使登终南山》诗:“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
(2).花之美称。 宋 赵长卿 《花心动·客中见寄暖香书院》词:“一餉看花凝竚,因念我西园,玉英真素。” 明 张叔元 《宜春令·纪情》套曲:“怪无般野蔓闲藤,繚绕琼枝妒玉英。”
(3).喻雪花。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雪》词:“云容皓白,破晓玉英纷似织。”
(4).指莹澈如玉的泉水。 唐 李华 《云母泉》诗:“洞彻浄金界,夤缘流玉英。” 唐 李绅 《别石泉》诗:“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5).唾液。《黄庭内景经·脾长章》:“含漱金醴吞玉英。” 务成子 注:“金醴、玉英,口中之津液。”
词语解释:梅英  拼音:méi yīng
梅花。 宋 秦观 《望海潮》词:“梅英疏淡,冰澌溶洩,东风暗换年华。” 宋 赵令畤 《商调蝶恋花》词:“媚脸未匀新泪污,梅英犹带春朝露。”
词语解释:飞英  拼音:fēi yīng
(1).飘舞的雪花。 宋 辛弃疾 《永遇乐·赋梅雪》词:“问讯无言,依稀似妒,天上飞英白。”
(2).比喻行文流畅。 明 陈子龙 《送宋辕公应试金陵》诗:“操笔飞英纵所如,六季文章体更疏。”
词语解释:时英  拼音:shí yīng
当代的英才。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祁祁茂德,济济时英。” 唐 岑参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诗:“解榻皆五侯,结交尽时英。” 清 黄景仁 《和容甫》之二:“大雅久沦没,巍然见时英。”
词语解释:人英  拼音:rén yīng
俊杰,英杰。《文子·上礼》:“明于天地之道,通于人情之理,大足以容众,惠足以怀远,智足以知权,人英也。” 唐 王维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天工寄人英,龙袞瞻君临。” 宋 陆游 《春夜读书感怀》诗:“贼酋实孱王,贼将非人英。”
词语解释:宗英  拼音:zōng yīng
(1).皇室中才能杰出的人。《汉书·叙传下》:“ 长沙 寂漠, 广川 亡声; 胶东 不亮, 常山 骄盈。四国絶祀, 河閒 贤明,礼乐是修,为 汉 宗英。”《周书·萧撝传》:“ 撝 以母老,表请归养私门…… 高祖 未许。詔曰:‘开府 梁 之宗英,今则任等三事。所谓 楚 虽有材, 周 实用之。’” 唐 杜甫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宗英 李端公 ,守职甚昭焕。”《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 昉 等草詔署讫,逼 之仪 连署, 之仪 厉声曰:‘至上升遐,嗣主冲幼, 阿衡 之任,宜在宗英。方今 赵王 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 胡三省 注:“宗英,宗室之中其才过人者。”
(2).指一姓中的才士。 清 顾炎武 《华下有怀顾推官》诗:“伊昔吾宗英,赋诗一登临。”
词语解释:秋英  拼音:qiū yīng
秋花。 宋 杨万里 《看刘寺芙蓉》诗:“秋英例臞淡,此花独腴泽。” 元 郝经 《牡丹菊赋》:“郁霞腴之春姿,敷玉瀣之秋英。” 明 高启 《王公子宅五月菊》诗:“秋英忽夏发,宛在 阿戎 家。” 清 王式丹 《萧尺木凌歊台图》诗:“桥头策杖者谁子,幅巾瀟洒携秋英。”
词语解释:精英  拼音:jīng yīng
精华。指事物之最精粹、最美好者。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漱流霞之澄液,茹八石之精英。” 唐 杜牧 《阿房宫赋》:“ 燕 赵 之收藏, 韩 魏 之经营, 齐 楚 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宋 苏轼 《乞校正奏议札子》:“如 贄 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鑑。” 鲁迅 《伪自由书·再谈保留》:“只要撮取报章,存其精英,就是一部不朽的大作。”
词语解释:玄英  拼音:xuán yīng
(1).纯黑色。《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王逸 注:“玄英,纯黑也,以喻贪浊。”
(2).谓冬天。《尔雅·释天》:“冬为玄英。” 邢昺 疏:“言冬之气和则黑而清英也。” 唐 魏徵 《道观内柏树赋》:“涉青阳不增其华,歷玄英不减其翠。”
(3). 唐 诗人 方干 ,生不得志,死后追赐及第,时人进私谥为 玄英先生 。见《全唐诗》卷六四八。 宋 陆游 《登北榭》诗:“莫笑衰翁淡生活,它年犹得配 玄英 。”
词语解释:瑶英  拼音:yáo yīng
亦作“瑶瑛”。
(1).玉的精华。 晋 张协 《七命》:“错以瑶英,鏤以金华。” 元 吴全节 《获玉印》诗:“瑶瑛篆刻镇 华阳 ,犹带 宣和 雨露香。”
(2).喻雪花或冰花。 宋 蔡伸 《喜迁莺》词:“翦水飞花,渐渐瑶英,密洒翠筠声细。” 金 马钰 《满庭芳·冰雪亭题晏子礼》词:“瑶瑛结,连城寳气,璀璨射珪璋。”
词语解释:餐英  拼音:cān yīng
亦作“飡英”。 《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后世咏菊时遂用“餐英”为典故,隐寓高洁之意。 元 王翰 《题菊》诗:“归去来南山,飡英坐空谷。” 清 顾炎武 《和王山史寄来燕中对菊》:“ 楚 臣终是餐英客,愁见 燕臺 落叶时。”
词语解释:三英  拼音:sān yīng
(1).古代皮衣上的饰物。《诗·郑风·羔裘》:“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朱熹 集传:“三英,裘饰。未详其制。” 马瑞辰 通释:“《初学记》卷二十六引 郭璞 ,《毛诗拾遗》:‘英,谓古者以素丝英饰裘,即上素丝五紽也。’《田间诗学》引 范氏 説,谓五紽、五緎、五总,即此《诗》三英是也。古者衣以章身,即以表德。传云‘三英,三德’者,盖谓以象三德耳。” 明 何景明 《七述》诗:“灿三英以外饰,诚五紽之可羞。”
(2).三位英才。 南朝 梁 任昉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共贯沿五胜,独道迈三英。”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二妙驰轩陛,三英咏袴襦。”原注:“ 庾三十二 、 杜十四 并居北省; 李十一 、 崔二十二 、 韦大 各典方州。”《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詔诸镇应 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 吕布 。”按:此三英指 刘备 、 关羽 、 张飞 。
词语解释:杂英  拼音:zá yīng
(1).谓五采相映。《管子·地员》:“沃土之次曰五位,五位之物,五色杂英。” 郭沫若 等集校:“《説文》‘杂,五色相合’。‘杂英’谓草木英华五采相杂也。”
(2).各色花卉。 南朝 齐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唐 王维 《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却坐一面,则流芳忽起,杂英乱飞。” 宋 杨万里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暑后花枝输了春,杂英小巧亦欣人。”
词语解释:迩英  拼音:ěr yīng
“ 邇英阁 ”的省称。 宋 欧阳修 《〈仁宗御集〉序》:“至於万机之暇,泊然凝神,不见所好,惟躬閲宝训,陈经 邇英 ,究钟律之本元,训师兵之武略。”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班朝》:“又有内殿,如 万岁 、 復古 、 邇英 、 蘂珠 、 凝华 、 福寧 、 睿思殿 。” 元 袁桷 《省中议事回元达有诗次韵》:“拟将直笔酬 延阁 ,欲抱遗经进 邇英 。”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 宋 制,春二月始,至端午;秋八月始,至长至,每双日入侍 邇英 。”参见“ 邇英阁 ”。
词语解释:迩英阁  拼音:ěr yīng gé
宋 代禁苑宫殿名。义取亲近英才,故名。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记讲筵》:“祕书监侍讲 傅尧俞 始召赴 资善堂 ,对 邇英阁 。”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中:“ 皇祐 中, 杨待制 安国 邇英阁 讲《周易》至‘节卦’,有‘慎言语,节饮食’之句。”亦作“ 邇英閤 ”、“ 邇英殿 ”。 宋 宋祁 《冯侍讲行状》:“中人驰入,明日上坐 邇英閤 。” 宋 陆游 《程君墓志铭》:“ 绍兴 初,尚书以给事中劝讲 邇英殿 。” 清 李调元 《观东坡兴龙节侍宴真迹歌》:“忆昔侍讲 邇英殿 ,日高陪从东宫宴。”
词语解释:寒英  拼音:hán yīng
(1).寒天的花。指梅花。 唐 柳宗元 《早梅》诗:“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2).寒天的花。指菊花。 唐 李山甫 《刘员外寄移菊》诗:“烟含细叶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黄。” 元 曹之谦 《白菊》诗:“见説寒英能愈疾,拟开三逕著茅亭。” 清 周亮工 《墨菊》诗:“把得寒英色未伦,夕餐只认鞠通身。”
(3).指雪花。 宋 范仲淹 《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昨宵天意骤回復,繁阴一布飘寒英。裁成片片尽六出,化工造物何其精。”
词语解释:世英  拼音:shì yīng
当代的贤士。《荀子·赋》:“天下幽险,恐失世英。” 杨倞 注:“天下幽暗凶险如此,必恐时贤不见用也。”
词语解释:华英  拼音:huā yīng
指花。《大戴礼记·少间》:“天政曰正,地政曰生,人政曰辨。苟本正则华英必得其节以秀孚矣。” 卢辩 注:“言专阳则正,华英得阴阳之孚秀也。” 王聘珍 解诂:“华,草木华也。”《后汉书·冯衍传下》:“伏朱楼而四望兮,採三秀之华英。” 明 高启 《青丘子歌》:“星虹助光气,烟雾滋华英。” 清 唐孙华 《九月十八日高咏堂小集分韵得平字》诗:“草木亦乘时,逢辰吐华英。”
(1).光耀;光采;文采。《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文选·张衡〈南都赋〉》:“被服杂错,履躡华英。” 李善 注:“华英,光耀也,言履躡生光辉也。”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神道碑铭》:“有美 王公 ,志儒之本,达士之经,秩秩而积,涵涵而停,韡为华英,不矜不盈。” 宋 曾巩 《永州军事推官孙君墓志铭》:“ 永州 之学,自其父传,其果以力,其敏以明,内有其质,外以华英。”
(2).精华。 清 厉鹗 《论诗绝句》:“文章妙喻 浙中 庖,水陆柔甘味曲包; 天水 华英能尽读,几人真食大官肴。”
词语解释:兰英  拼音:lán yīng
(1).兰的花朵。 汉 王逸 《九思·悯上》:“怀兰英兮把琼若,待天明兮立躑躅。” 三国 魏 曹丕 《秋胡行》之二:“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唐 崔日用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光风摇动兰英紫,淑气依迟柳色青。”
(2). 汉 枚乘 《七发》:“兰英之酒,酌以涤口。”谓同兰花一样香美之酒。后因以借指美酒。 唐 上官昭容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之三:“翠幕珠幃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词语解释:香英  拼音:xiāng yīng
即香花。 唐 罗隐 《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诗:“长途酒醒腊春寒,嫩蕊香英扑马鞍。” 宋 晏殊 《玉堂春》词:“数树寒梅,欲绽香英。”参见“ 香花 ”。
词语解释:香花  拼音:xiāng huā
(1).香与花。《北史·王劭传》:“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妓乐来迎之。”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千眼仙人赴东林寺》:“皆见千眼仙人成队,执幡幢香花,赴 东林寺 。”《宋史·张俊传》:“ 金 人弃城遁,父老列香花迎 俊 ,遂復 亳州 。”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宦成》:“吩咐该房,虔备香花牲醲,待本县明早躬诣城隍庙祭祀。”
(2).有香味的花。《再生缘》第十六回:“香花散玉登尼岸,慧雨乘天度世人。”
(3).比喻对人民有益的言论或作品。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无论在党内,还是在思想界、文艺界,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
词语解释:伯英  拼音:bó yīng
东汉 书法家 张芝 的字。 南朝 齐 萧子良 《答王僧虔书》:“ 伯英 之笔,穷神尽意。” 唐 钱起 《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诗:“能翻梵王字,妙尽 伯英 书。”
词语解释:素英  拼音:sù yīng
白花。 唐 李绅 《橘园》诗:“朱实摘时天路近,素英飘处海云深。” 宋 周云 《满庭芳》词:“黄蕊封金,素英缕玉,此花端为君开。”
词语解释:余英  拼音:yú yīng
残花。 唐 元稹 《春馀遣兴》诗:“餘英间初实,雪絮縈珠网。”
词语解释:山英  拼音:shān yīng
山花。 元 王恽 《游妫川水谷太玄道宫》诗:“山英喜客来,夜雨濯翠鬟;层峦与叠巘,供我柱笏看。”
词语解释:钟英  拼音:zhōng yīng
极其优异。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五:“ 祥符 中 德后 刘氏 ,亦未尝有子,所以立为后者,以钟英甲族故也。”
词语解释:咸英  拼音:xián yīng
(1). 尧 乐《咸池》与 帝喾乐 《六英》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自《咸》《英》以降,亦无得而论矣。”
(2).泛指古乐。 唐 黄滔 《汉宫人诵洞箫赋》:“於时閒 赵 瑟,寝 秦 筝,驻云雨,咽《咸》《英》。”亦作“ 咸韺 ”。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八荒韜剑甲,万舞听《咸》《韺》。”按,《六英》一作“五英”。参阅 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乐府》
词语解释:含英  拼音:hán yīng
(1).内含精英。 汉 班固 《西都赋》:“翡翠火齐,流耀含英。”
(2).喻怀才。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然而含英怀宝,经明行高。”
(3).花含苞而未放。《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后汉书·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
(4).乐曲名。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及朝万国之时,乃奏《含英》之乐。”
词语解释:绛英  拼音:jiàng yīng
红花。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移席牵緗蔓,迥橈扑絳英。” 宋 王安石 《闲行》诗:“欲知前面花多处,颠倒青苔落絳英。” 元 吴弘道 《梧叶儿》曲之四:“桃花树,落絳英,和闷过清明。”
词语解释:雪英  拼音:xuě yīng
(1).白色的花。 唐 沉传师 《和李德裕观玉蕊花见怀之作》:“雪英飞舞近,烟叶动摇深。” 唐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半山驛墙谁画得,雪英相倚两三枝。” 宋 王安石 《花下》诗:“雪英飞舞近,疑是故人来。”
(2).雪花状的花饰。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鳬子描丹笔,鹅毛剪雪英。”自注:“剪鹅毛为雪花,与夜蛾并戴。”
(3).名茶名。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茶﹞第一名曰试新,第二名曰贡新,第三名有……雪叶、雪英。” 宋 熊蕃 《宣和北苑贡茶录》:“自白茶、胜雪以次,厥名实繁,今列于左,使好事者得以观焉:贡新銙、试新銙、白茶、龙团胜雪……雪英、云英。”
词语解释:芝英  拼音:zhī yīng
(1).灵芝。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琼华。”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故藜藿弥原,而芝英不世;枳棘被野,而寻木间秀。”《宋书·符瑞志下》:“芝英者,王者亲近耆老,养有道,则生。 汉章帝 元和 中,芝英生郡国。”
(2).见“ 芝英书 ”。
词语解释:芝英书  拼音:zhī yīng shū
书体名。 唐 韦续 《墨薮·五十六种书》:“芝英书者,六国时,各以异体为符信所製也。”亦省作“ 芝英 ”。 唐 颜师古 《等慈寺碑》:“芝英、垂露之书,观者眩目。”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字》:“ 南齐 萧子良 撰古文之书五十二种,鵠头、蚊脚、悬针、垂露、龙爪、仙人、芝英、倒薤……之属,皆状其体势而为之名。”
词语解释:代英  拼音:dài yīng
谓一代英才。 唐 张嘉贞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诗:“经纬称人杰,文章作代英;山川看是阵,草木想为兵。”
词语解释:洛英  拼音:luò yīng
洛阳 耆英。 宋 刘克庄 《贺新郎·癸亥九日》词:“鹤归旧里空悲咤,叹原头、纍纍高冢, 洛 英凋谢。”参见“ 洛阳耆英会 ”。
词语解释:洛阳耆英会  拼音:luò yáng qí yīng huì
宋 文彦博 与 富弼 、 司马光 等聚集 洛阳 高年者共十三人(一说十一人)置酒相乐,称“洛阳耆英会”。《宋史·文彦博传》:“﹝ 文彦博 ﹞与 富弼 、 司马光 等十三人,用 白居易 九老会故事,置酒赋诗相乐,序齿不序官。为堂,绘像其中,谓之‘洛阳耆英会’,好事者莫不慕之。” 宋 司马光 《洛阳耆英会序》:“昔 白乐天 在 洛 与高年者八人游,时人慕之,为九老图传於世。 宋 兴, 洛 中诸公继而为之者凡再矣。皆图形 普明 僧舍。 普明 , 乐天 之故第也。 元丰 中, 文潞公 留守 西都 , 韩国 富公 纳政在里第;自餘士大夫以老自逸於 洛 者,於时为多。 潞公 谓 韩公 曰:‘凡所谓慕於 乐天 者,以其志趣高逸也,奚必数与地之袭焉。’一旦悉集士大夫老而贤者於 韩公 之第,置酒相乐,宾主凡十有一人,既而图形 妙觉 僧舍,时人谓之‘洛阳耆英会’。”
词语解释:春英  拼音:chūn yīng
春天的花朵。《晋书·王接传》:“不患玄黎之不启,窃乐春英之及时。” 南朝 梁 萧统 《同泰僧正讲诗》:“学徒均染叠,游士譬春英。” 唐 孟郊 《汴州留别韩愈》诗:“远客独顦顇,春英落婆娑。” 元 宋旡 《喜虚碧自龙虎归》诗:“丹房芝术春英长,玉洞烟霞夜梦离。”
词语解释:重英  拼音:zhòng yīng
(1).谓矛柄上有两重画饰。《诗·郑风·清人》:“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毛 传:“重英,矛有英饰也。” 郑玄 笺:“二矛,酋矛、夷矛也,各有画饰。” 马瑞辰 通释:“重英宜谓矛有重饰。”一说,指矛上的两层缨。参阅 高亨 《诗经今注》《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重英曲瑵之饰,絶景遗风之骑。” 张铣 注:“重英,綵画之矛也。” 明 王慎中 《海上平寇记》:“重英之矛,七注之甲。”
(2).犹繁花。 唐肃宗 《延英殿玉灵芝》诗:“重英发秀,连叶分房。”
词语解释:清英  拼音:qīng yīng
(1).清洁明净。 汉 班固 《西都赋》:“軼埃竭之混浊,鲜顥气之清英。”《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韦妃》:“得元和之正气,韞霄汉之清英。”
(2).清正英特。《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广陵 太守 琊邪 赵昱 , 徐方 名士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高洁清廉,抱礼而立;清英儼恪,莫干其志。”《世说新语·假谲》“ 诸葛令 女, 庾 氏妇”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葛令 之清英, 江君 之茂识,必不背圣人之正典,习蛮夷之秽行。”
(3).指精英。《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 蔡邕 ﹞乃荐於 何进 曰:‘伏惟幕府初开,博选清英,华髮旧德,并为元龟。’” 南朝 宋 谢灵运 《无量寿佛颂》:“浄土一何妙,来者皆清英。”
(4).指文字清新挺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然 晋 虽不文,人才实盛……并结藻清英,流韵綺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5).精华。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自非略其芜秽,集其清英,盖欲兼功大半,难矣。”
(6).清酒。《太平御览》卷八二三引《淮南子》:“清英之美,始於耒耜。”
(7).古琴的别名。《文献通考·乐十》:“ 相如 之緑綺, 蔡邕 之焦尾,以至玉牀、响泉、韵磬、清英、怡神之类,名号之别也。”
词语解释:皇英  拼音:huáng yīng
娥皇 、 女英 的并称。传说中的 尧 女, 舜 妃。 汉 班倢伃 《自悼赋》:“美 皇 英 之女 虞 兮,荣 任 姒 之母 周 。” 三国 魏 曹植 《叙愁赋》:“观图像之遗形,窃庶几乎 皇 英 。” 唐 李白 《远别离》诗:“远别离,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清 屈大均 《银钱山》诗:“微臣有兰杜,何处荐 皇 英 。”
词语解释:蜚英  拼音:fēi yīng
扬名;驰名。 明 李东阳 《祭陆鼎仪文》:“振饗乎文艺之场,蜚英乎霄汉之上。”
词语解释:俊英  拼音:jùn yīng
(1).才能出众的人。 三国 魏 曹丕 《弟苍舒诔》:“猗歟公子,终然允臧。宜逢介祉,以永无疆。如何昊天,彫斯俊英?” 宋 范成大 《但能之提刑相别十年自曲江远寄二诗叙旧良厚次韵为谢》之一:“忆昔驂鸞识俊英,朱旛绣斧尽能名。” 清 陈梦雷 《赠秘书党道弘五十韵》:“庙略资神武,军諮待俊英。”
(2).才能杰出。 元 张汉卿 《红梨花》第二折:“早是他内性儿聪明,才调儿清正,这两般消的人钦敬,不枉了风流俊英。” 清 唐孙华 《挽张觐文》诗之一:“兄弟推时誉,驰驱并俊英。”
词语解释:晚英  拼音:wǎn yīng
迟开的花。 唐 王勃 《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唐 刘禹锡 《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诗:“风莲坠故萼,露菊含晚英。”
词语解释:新英  拼音:xīn yīng
(1).新开放的花。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新英蜂采掇,荒草象耕耘。”
(2).指三片一簇如花初放的嫩茶叶。 唐 郑谷 《峡中尝茶》诗:“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词语解释:朱英  拼音:zhū yīng
(1).用红色丝线缠在矛上的装饰物。一说,装饰在矛上的红色羽毛。《诗·鲁颂·閟宫》:“公车千乘,朱英緑縢,二矛重弓。” 毛 传:“朱英,矛饰也。” 孔颖达 疏:“盖丝缠而朱染之,以为矛之英饰也。” 朱熹 集传:“以朱羽为矛饰也。”
(2).朱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饮则玉醴金浆,食则翠芝朱英。”《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天瑞降,地符升,泽马来,器车出,紫脱华,朱英秀。” 李善 注引《瑞应图》:“朱草亦曰朱英。”参见“ 朱草 ”。
(3).红花。 南朝 梁 江淹 《金灯草赋》:“炎蕚耀天,朱英乱日。” 唐 王绩 《石竹咏》:“萋萋结緑枝,曄曄垂朱英。”
(4).。 战国 楚 人。曾劝说 春申君 杀蓄谋不规的 李园 , 春申君 不从,后被 李园 “斩其头,投之 棘门 外。”事见《战国策·楚策四》。后遂称 朱英 为有远见的谋士。 林百华 《悲愤》诗之二:“ 朱英 莫救 春申 死,白凤羣謳 新莽 朝。”
词语解释:朱草  拼音:zhū cǎo
一种红色的草。古人以为祥端之物。《鹖冠子·度万》:“膏露降,白丹发,醴泉出,朱草生,众祥具。”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又和以朱草,一服之能乘虚而行云。朱草状似小枣,栽长三四尺,枝叶皆赤,茎如珊瑚。” 唐 独孤及 《贺栎阳县醴泉表》:“彼丹井、朱草、白麟、赤雁,徒称太平之瑞,未闻功施于人。”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黄星腾瑞靄,朱草茁休禎。”
词语解释:元英  拼音:yuán yīng
(1). 战国 燕 宫殿名。《史记·乐毅列传》:“ 齐 器设於 寧臺 ,大吕陈於 元英 。”
(2).玄英。冬季的别称。 宋 秦观 《代贺皇太后生辰表》:“考历占星气应元英之候。”
词语解释:娥英  拼音:é yīng
(1). 娥皇 、 女英 的并称。相传为 帝尧 二女, 帝舜 之二妃。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娥 英 任 姒 不以蚕织为首称, 汤 武 汉高 不以细行招近誉。”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臣闻 尧 有 娥 英 ,致九族之敦序。” 元 汪克宽 《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诗:“ 娥 英 泣洒 湘 筠斑,迁客相逢话羈旅。”参见“ 娥皇 ”、“ 女英 ”。
(2).女官名。《北史·后妃传序》:“ 后主 ( 高纬 )既立二后,昭仪以下皆倍其数。又置左右娥英,比左右丞相。”《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 后主 以 李祖钦 女为左昭仪,进为左娥英。 裴氏 为右娥英。娥英者,兼取 舜 妃 娥皇 、 女英 名, 阳休之 所制。”
词语解释:朝英  拼音:cháo yīng
朝廷的英才。《隋书·音乐志下》:“揖让皆时杰,升降尽朝英。” 唐 杜审言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之一:“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
词语解释:紫英  拼音:zǐ yīng
(1).紫色花。 唐 萧颖士 《菊荣》诗:“紫英黄萼,照灼丹墀。”
(2).名茶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其酒有凝露浆、桂花醑,其茶则緑华、紫英之号。”
词语解释:翘英  拼音:qiào yīng
(1).美丽的尾羽。《文选·班固〈东都赋〉》:“嘉祥阜兮集皇都,发皓羽兮奋翘英。” 吕延济 注:“翘英,羽也。”《宋史·乐志九》:“洁白容与,翘英奋扬。”
(2).指香醇的茶叶。 唐 刘禹锡 《西山兰若试茶歌》:“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词语解释:夕英  拼音:xī yīng
语本《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指晚间开的花。 宋 苏轼 《和己酉岁九月九日》诗:“持我万家春,一酹 五柳 陶 ,夕英幸可掇,继此木兰朝。”
词语解释:发英  拼音:fā yīng
比喻阐发典籍之精华。 唐 韩愈 《上贾滑州书》:“伏惟阁下昭融古之典义,含华发英,作 唐 德臣。”
词语解释:露英  拼音:lù yīng
(1).露水,露珠。《汉书·扬雄传上》:“噏清云之流瑕兮,饮若木之露英。” 颜师古 注:“露英,言其英华之露。” 唐 元稹 《蔷薇架》诗:“风蔓罗裙带,露英莲脸泪。”
(2).花卉。喻美女。 宋 张先 《少年游》词:“帽檐风细马蹄尘,常记探花人。露英千样,粉香无尽,驀地酒初醒。”
词语解释:六英  拼音:liù yīng
(1).古乐名。相传为 帝喾 或 颛顼 之乐。《吕氏春秋·古乐》:“ 帝嚳 令 咸黑 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淮南子·齐俗训》:“《咸池》《承云》《九韶》《六英》,人之所乐也。” 高诱 注:“﹝《六英》﹞,帝 顓頊 乐。” 晋 张华 《晋正德大豫歌舞·正德舞歌》:“象容表庆,协律被声,軼武超濩,取节《六韺》。”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早忝游三署,曾闻奏《六英》。”
(2).亦作“ 六霙 ”。雪花。 宋 李纲 《次韵志宏见示春雪长句》:“那知忽作三尺雪,草木洗尽群芳空。六英飘舞片片好,谁与刻削嗟神工。” 明 陆采 《怀香记·承明雪宴》:“严风起,六霙飘, 建章 宫闕积琼瑶,尽道梅花芳信到。”
词语解释:绿英  拼音:lǜ yīng
(1).绿色花苞。 汉 蔡邕 《胡栗赋》:“因本心以诞节兮,凝育蘖之緑英。” 唐 白居易 《烹葵》诗:“红粒香復软,緑英滑且肥。” 唐 薛涛 《鸳鸯草》诗:“緑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
(2).茶名。产于 袁州 (今 江西省 宜春县 )。见《茶谱》及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蔬穀》
词语解释:飘英  拼音:piāo yīng
(1).风吹拂着兵器上的装饰物。《文选·左思〈魏都赋〉》:“弓珧解檠,矛鋋飘英。” 刘良 注:“矛鋋皆兵器,为风飘其英,英,旗饰也。”
(2).在风中摇曳的花枝。 清 厉鹗 《泛舟河渚取道田间寻梅花泉》诗:“觱沸素沤发,皎若飘英繁。”
词语解释:霞英  拼音:xiá yīng
红花。 唐 周繇 《看牡丹赠段成式》诗:“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
词语解释:撷英  拼音:xié yīng
吸取精华。《花城》1981年第2期:“对传统艺术的成就,能够兼收并蓄,对东西的画法,作到撷英取长。”
词语解释:霜英  拼音:shuāng yīng
经霜的花朵。指菊花。 明 高启 《送高二文学游钱塘》诗:“一飢小事何足道,故园尚有霜英黄。”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霜英遂徂,抚序曾喟,况乃远道,云胡不思?”
词语解释:菁英  拼音:jīng yīng
精华;精英。 五代 齐己 《因览支使孙中丞看可準大师诗序有寄》诗:“一千篇里选,三百首菁英。” 宋 邢昺 《〈孝经注疏〉序》:“採摭菁英,芟去烦乱。” 清 龚自珍 《题王子梅盗诗图》诗:“菁英贵醖酿,芜蔓宜抉剔。” 金一 《文学观》:“ 三閭 弟子,唱吟於 湘 楚 之涯,其菁英益肆於 汉 ,至 唐 之末叶而醨。”
词语解释:儒英  拼音:rú yīng
谓饱学的儒士。《明史·解缙传》:“陛下若喜其便於检閲,则愿集一二志士儒英,臣请执笔随其后……勒成一经。”
词语解释:女英  拼音:nǚ yīng
(1).相传为 尧 次女, 舜 妃。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 有虞 二妃者,帝 尧 之二女也,长 娥皇 ,次 女英 。”
(2).指少女。 明 叶宪祖 《团花凤》第一折:“呀,原来是一个女娘,问谁家女英,问谁家女英,正在芳龄,为何投身深穽。”
词语解释:遗英  拼音:yí yīng
犹落花。 晋 张翰 《赠张弋阳》诗:“轻露给朝,遗英饱夕。” 明 张居正 《辛未进士题名记》:“芳林堕蘂,採擷遗英,色非不鲜,彩非不炫也。”
词语解释:花英  拼音:huā yīng
花朵。 宋 柳永 《归去来》词:“一夜狂风雨,花英坠碎红无数。”《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众女﹞来谢道:‘饵此花英,可延年却老。’” 郭沫若 《瓶》诗之二九:“姑娘呀,你既是司春的女神,为甚又吝惜你的和风,使我常常地被冰霜抱拥,开不出繁茂的花英?”参见“ 花朶 ”。
词语解释:花朵  拼音:huā duǒ
亦作“ 花朵 ”。
(1).即花。《西京杂记》卷三:“復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皆缀花朶,儼若生人。” 宋 王禹偁 《芍药诗》之二:“酌处酒杯深蘸甲,折来花朶细含稜。”《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不论你走到一个僻巷里面,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插着时鲜花朶,烹着上好的雨水。” 茅盾 《诗与散文》一:“希望你只看见洁白芬芳的花朵,莫想起花柄上的尖利的刺罢!”
(2).比喻青少年。 张乐平 《永做画坛孺子牛》:“我爱祖国的今天,爱祖国的花朵。”
词语解释:石英  拼音:shí yīng
矿物名。质地坚硬而脆,工业上有广泛用途。透明晶体称“水晶”。《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凿 太行 之石英,采 穀城 之文石。” 唐 韩愈 《送廖道士序》:“其水土之所生,神气之所感,白金、水银、丹砂、石英、钟乳,橘柚之包,竹箭之美,千寻之名材,不能独当也。”《宋史·蛮夷传一·西南溪峒诸蛮上》:“﹝ 开寳 ﹞九年, 奬州 刺史 田处达 以丹砂、石英来贡。”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水精》:“莹澈晶光,如水之精英,会意也。《山海经》谓之水玉,《广雅》谓之石英。”
词语解释:众英  拼音:zhòng yīng
众多的英才。 汉 焦循 《易林·观之夬》:“众英积聚,国无寇贼。”
词语解释:白英  拼音:bái yīng
(1).白色花瓣。 唐 鲍溶 《云溪竹园翁》诗:“苍松含古貌,秋桂儼白英。”
(2).多年生蔓性草本。茎、叶密生白色长柔毛。叶互生,上部叶多作戟状,有的三至五裂。夏秋开白色小花,成聚伞花序,浆果球形,熟时红色。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通称白毛藤。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白英》
词语解释:诞英  拼音:dàn yīng
开花。 晋 傅咸 《舜华赋》:“应青春而敷蘖,逮朱夏而诞英。”
词语解释:天英  拼音:tiān yīng
(1).天空中显现的美丽色彩。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於是乎山海藏阴,云尘入岫。天英徧华,日色盈秀。”
(2).星名。古人认为是预兆不祥的妖星。《吕氏春秋·明理》:“其星在荧惑、有彗星、有天棓、有天欃、有天竹、有天英。”
词语解释:秀英  拼音:xiù yīng
秀美英俊。 徐迟 《三峡记》:“秀英无比,好像飞天捧着洁白的花朵在降向人间。”
词语解释:隽英  拼音:jùn yīng
杰出人物。 宋 欧阳修 《送杨先辈登第还家》诗:“解榻方欣待雋英,掛帆千里忽南征。”
词语解释:珠英
美如珍珠的花
词语解释:流英  拼音:liú yīng
(1).落花。 汉 张衡 《思玄赋》:“漱飞泉之沥液兮,咀石菌之流英。”
(2).流传英名。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让太傅扬州牧表》:“故皇极不爽,国步斯泰,虽金嬀各政,姬华异治,未有革序变伦而能流英发耀者也。”
共14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