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咸平声 [名词][书函,名词][jiān,监察][《集韵》鱼衔切。岩字省文。详山部岩字注。][chán][音杉。屋翼也。]縿[详注1][xián]


注1:淊 《说文》泥水淊淊也。一曰缲丝汤。㶘淊,水满也。《类篇》与滟同。潋滟,水满貌。淊淊,水淖。
末字词组
稍芟夷芟芟芟节芟梢芟斩芟裁芟 

词语解释:稍芟  拼音:shāo shān
指树枝芦荻等塞河之物。《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往年 河 决 商胡 ,执政之臣,不审计虑,遽谋修塞,凡科配稍芟一千八百万,骚动六路百餘州军,官吏催驱,急若星火,虚费民财,为国歛怨。”
词语解释:夷芟  拼音:yí shān
本指以钩镰贴地割草,引申为铲除;删除。《新唐书·吴兢传》:“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皇家枝干,夷芟略尽。” 宋 欧阳修 《圣俞会饮》诗:“遗编最爱 孙武 説,往往 曹 杜 遭夷芟。”
词语解释:芟芟  拼音:shān shān
角长貌。 唐 张籍 《山头鹿》诗:“山头鹿,角芟芟,尾促促。”
词语解释:节芟  拼音:jié shān
删节。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孰知其( 朱笠亭 《明人诗钞》)所自为説,大都勦取《静志居诗话》,而或改换其起讫,或节芟其典核者,试取《诗综》而覆閲之,始可以发其覆矣。”
词语解释:梢芟  拼音:shāo shān
指树枝、芦荻之类的防汛护堤材料。 宋 苏辙 《乞罢修河司札子》:“朝廷为之置修河司,调发民夫,剗刷役兵,差文武官吏收买梢芟,百废并举。”《宋史·河渠志一》:“旧制,岁虞 河 决,有司常以孟秋预调塞治之物,梢芟、薪柴、楗橛、竹石、茭索、竹索凡千餘万,谓之春料……凡伐芦荻谓之芟,伐山木榆柳枝叶谓之梢。”
词语解释:斩芟  拼音:zhǎn shān
(1).斩除。 明 沉榜 《宛署杂记·街道》:“身无立锥之地,而连阡有膏腴水竹,则彼有斩芟之虞。”
(2).砍杀;杀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义清方档案》:“我军併力痛击,斩芟尤多。”
词语解释:裁芟  拼音:cái shān
剪裁删改。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闭城门大搜扬雄待诏二事芟正文留考异》:“《通鉴》书成之后, 温公 有将正文復行裁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