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覆芘 拼音:fù pí
见“ 覆庇 ”。
词语解释:覆庇 拼音:fù bì
覆盖荫庇。 宋 陆九渊 《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天生俊明之才,可以覆庇生民,义当与之戮力。”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七引作“覆芘”。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正俗一》:“今乡士夫皆郡县邑子也,既受其覆庇含育之恩,而一无所报,於心安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小生蒙覆庇之恩,虽得侥倖,所犯愆尤,还仗大人保全!”词语解释:托芘 拼音:tuō pí
见“ 託庇 ”。
词语解释:托庇 拼音:tuō bì
(1).谓靠别人的庇护。《西游记》第七七回:“弟子屡蒙教训之恩,托庇在佛爷爷之门下。” 欧榘甲 《新广东》:“而今其子孙乃尽其所有,托庇 俄 人,以求一夕之安,何其衰耶!” 巴金 《灭亡》十五:“小民托庇了联帅底福荫,勉强可以安居乐业。”
(2).旧时客套语。谓己方的幸福靠对方的庇护。《儒林外史》第十回:“因问:‘令祖老先生健康么?’ 蘧公孙 答道:‘托庇粗安。’”词语解释:依芘 拼音:yī pí
见“ 依庇 ”。
词语解释:依庇 拼音:yī bì
亦作“ 依芘 ”。
(1).谓栖息庇身。《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朝廷大恩,犹当应有祠室,庶母子并食,魂灵有所依庇,死復何恨?” 明 叶盛 《范氏家谱世系》:“又葺理祖第,使復其居,以求依庇。”
(2).引申为依靠庇护。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伏自台驭东上,颇失依庇,倾想恩德,一食三起。”词语解释:藜芘 拼音:lí pí
藜编的壁障。《三国志·魏志·裴潜传》“諡曰 贞侯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裴潜 ﹞妻子贫乏,织藜芘以自供。”词语解释:隐芘 拼音:yǐn pí
遮蔽。芘,通“ 庇 ”。《庄子·人间世》“见大木焉有异,结駟千乘,隐将芘其所藾” 晋 郭象 注:“其枝所阴可以隐芘千乘者也。” 成玄英 疏:“树木粗长,枝叶茂盛,垂阴布影,荫覆极多,连结车乘,可芘四千匹马也。”参见“ 芘2乘 ”。词语解释:鸿芘 拼音:hóng pí
见“ 鸿庇 ”。
词语解释:鸿庇 拼音:hóng bì
亦作“ 鸿芘 ”。 敬称尊长的庇护关怀。 明 吴世济 《太和县御寇始末·谢颍道》:“今仰仗宪臺鸿庇,狂寇披靡。” 清 顾炎武 《与颜修来手札》:“弟久滞 安德 ,仰藉鸿芘, 章丘 一案已得小结。”词语解释:容芘 拼音:róng pí
见“ 容庇 ”。
词语解释:容庇 拼音:róng bì
亦作“ 容芘 ”。 包庇;宽容庇护。《宋史·度宗纪》:“﹝ 咸淳 九年五月﹞丁卯,申禁奸民妄立经会,私创庵舍,以避征徭,保伍容芘不觉察坐之。”《元典章·户部八·市舶》:“如舶司官吏容庇,或觉察得知,或因事发露到官,定将官吏断罢不叙。”《元史·世祖纪十三》:“ 江 淮 豪家多行贿权贵,为府县卒史,容庇门户,遇有差赋,惟及贫民,詔 江 淮 行省严禁之。” 清 洪昇 《长生殿·复召》:“念臣妾如山罪累,荷皇恩如天容庇。”词语解释:托芘 拼音:tuō pí
见"托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