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芗泽 拼音:xiāng zé
香泽;香气。薌,通“ 香 ”。《史记·滑稽列传》:“罗襦襟解,微闻薌泽。” 宋 张元干 《好事近》词:“斗帐炷炉熏,花露裛成薌泽。” 元 虞集 《画马》诗之二:“春风十里闻薌泽,新赐金鞍不受骑。” 清 沉起凤 《谐铎·蜣螂赋》:“何顿薌泽若是,真化臭腐为神奇矣。”词语解释:芗萁 拼音:xiāng qí
祭祀所用之高粱。《礼记·曲礼下》:“凡祭庙之礼……粱曰薌萁。” 陈澔 集说:“粱,穀之强者,其叶亦香,故曰薌萁。”词语解释:芗脯 拼音:xiāng fǔ
以香料烹制的肉脯。《礼记·内则》:“鉅鑊汤,以小鼎薌脯於其中。” 郑玄 注:“薌脯,谓煮豚若羊於小鼎中,使之香美也。谓之脯者,既去皽,则解析其肉使薄,如为脯然。”词语解释:芗剧 拼音:xiāng jù
也称台湾歌仔戏。流行于 台湾 及 闽 南的 芗江 (今属 龙海县 )、 同安 、 厦门 等地。此剧种始于 清 末在 台湾 的 闽 南居民间, 闽 南人之侨居于 东南亚 各国者亦多演出。词语解释:芗合 拼音:xiāng hé
祭祀所用之黍类。《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黍曰薌合。” 孔颖达 疏:“黍曰薌合者,夫穀秫者曰黍秫,既软而相合,气息又香,故曰薌合也。” 孙希旦 集解:“黍与稷皆今之小米,黍之性黏,故曰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