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删平声 [jiān,中间][yān,赤黑色][《集韵》昨闲切。窄也。][bān pān][《广韵》《集韵》阻顽切。伏也。][guān,纶巾][與班同,還反也。又分也,賜也。][guān,同瘝][xián jiān]
末字词组
险艰民艰投艰曲艰贫艰藐艰母艰丁外艰
时艰拙艰维艰衔艰阸艰遗大投艰物力维艰丁内艰
孔艰忧艰崄艰父艰蒿目时艰辛艰屯艰丁艰
阻艰家艰遭艰贞艰运拙时艰进退维艰私艰丁家艰
后艰国艰内艰外艰剧艰居艰窭艰丁父艰

词语解释:险艰  拼音:xiǎn jiān
险阻艰难。《北齐书·段荣传》:“吾昔与卿父冒涉险艰,同奬王室,建此大功。” 唐 杜甫 《彭衙行》:“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清 唐孙华 《文信国祠》诗:“忆昔时摽季,逢危歷险艰。”
词语解释:时艰  拼音:shí jiān
时局的艰难困苦。 南朝 宋 颜延之 《从军行》:“苦哉远征人,毕力干时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毗倚愈专,时艰愈棘。” 林学衡 《赠汪笠云》诗:“时艰无补难为用,年少能狂亦可哀。”
词语解释:孔艰  拼音:kǒng jiān
很难知;很艰难。《诗·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郑玄 笺:“孔,甚;艰,难。” 孔颖达 疏:“其持心甚难知也。”《新唐书·杨再思传》:“世路孔艰,直者先祸。” 明 刘基 《上陵》诗:“惟昔先皇,创业孔艰。” 清 林则徐 《致姚春木王冬寿书》:“三復紬绎,背汗心铭,恨不能作累日面谈,以倾衷臆。又值 河 事孔艰之际,昕夕在畚鍤间,未遑裁答。”
词语解释:阻艰  拼音:zǔ jiān
险阻艰难。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君乃羈旅,离此阻艰。” 唐 钱起 《渔潭值雨》诗:“客意念留滞,川途忽阻艰。” 宋 曾巩 《洪范传》:“无党无偏也,其为道也夷易而无阻艰。”
词语解释:后艰  拼音:hòu jiān
犹后患。《诗·大雅·凫鹥》:“公尸燕饮,无有后艰。” 郑玄 笺:“艰,难也。” 唐 杨炯 《酅国公墓志铭》:“卜其宅兆,俾无后艰,述其家风,谓之不朽。” 唐 韩愈 《剥啄行》:“今去不勇,其如后艰。”
词语解释:民艰  拼音:mín jiān
民众的艰难困苦。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伏乞勅下户部,俯念民艰。”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皇帝軫念民艰,正供之额,概从俭薄。”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先秦 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世厉俗为主。”
词语解释:拙艰  拼音:zhuō jiān
笨拙呆板。 晋 潘岳 《闲居赋》:“有道吾不仕,无道吾不愚,何巧智之不足,拙艰之有餘也。”
词语解释:忧艰  拼音:yōu jiān
居父母之丧。 宋 苏舜钦 《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予方居忧艰,胸怀积疮刺。” 宋 曾巩 《学舍记》:“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所以遘祸而忧艰也。”
词语解释:家艰  拼音:jiā jiān
指父母的丧事。《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序〉》:“﹝ 夏侯湛 ﹞为太子舍人,尚书郎, 野王 令,中书郎, 南阳 相,家艰乞还。” 刘良 注:“家艰,谓父母之忧也。” 唐 戴孚 《广异记·成弼》:“ 弼 后以家艰辞去,道者曰:‘子从我久,今復有忧,吾无以遗子,遗子丹十粒。’” 宋 王禹偁 《送鞠仲谋序》:“八年春,余第中乙科生,以家艰不预于选。”
词语解释:国艰  拼音:guó jiān
犹国难。《后汉书·荀彧传论》:“察其定举措,立言策,崇明王略,以急国艰,岂云因乱假义,以就违正之谋乎?”参见“ 国难 ”。
词语解释:国难  拼音:guó nàn
国傩。古指国家驱逐疫鬼之官,又名方相氏。难,通“ 儺 ”。《礼记·月令》:“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郑玄 注:“此难,难阴气也。”按,傩,驱逐疫鬼谓之傩。
国家的危难。《汉书·翟方进传》:“方今宗室衰弱,外无彊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扞国难。”《南史·徐文盛传》:“﹝ 文盛 ﹞闻国难,乃召募得数万人来赴, 元帝 以为 秦州 刺史,加都督,授以东讨之略。” 宋 文天祥 《〈指南录〉自序》:“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明 王猷定 《己亥七月移家卢家堡舟中即事》诗:“国难轻妻子,时危重甲兵。” 廖仲恺 《致饶潜川黄德源曾允明等函》:“ 中山先生 鱼日乘兵舰归 粤 ,整军经武,以靖国难。”
词语解释:投艰  拼音:tóu jiān
赋予重任。《书·大诰》:“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 孔颖达 疏:“投掷此艰难之事於我身。” 周秉钧 易解:“投艰,谓任以难事。” 明 王廷相 《慎言·保傅》:“或问持盈之要,曰:‘苞桑之戒,投艰之忧,心日兢兢也。’” 清 王夫之 《宋论·度宗》:“且夫拔起而登天位,遗大投艰于眇躬,亦甚难矣。”
词语解释:维艰  拼音:wéi jiān
犹艰难。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仍恐转运维艰,枵腹难待。” 叶圣陶 《乡里善人》:“才只有六十岁,又是这样物力维艰的年头,做什么寿呢?”
词语解释:崄艰  拼音:xiǎn jiān
艰险。 宋 苏辙 《超然台赋》:“怀故国於天末兮,限东西之嶮艰。”
词语解释:遭艰  拼音:zāo jiān
遭父母之丧。犹丁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安丰 遭艰,至性过人。”《南史·孝义传·薛天生》:“同郡 薛天生 ,母遭艰菜食, 天生 亦菜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昔某公遭艰归,于轿顶之中,为一小龕,奉纸位一,载而行。”
词语解释:内艰  拼音:nèi jiān
旧时遭母丧称“内艰”。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君年十一,丁内艰。”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公丁内艰,服除,主管内外宗室财用。”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鸣盛》:“寻丁内艰归,遂不復出。”
词语解释:曲艰  拼音:qǔ jiān
曲折艰阻。囏,“ 艰 ”的古字。《汉书·扬雄传上》:“骋驊騮以曲囏兮,驴骡连蹇而齐足。” 颜师古 注:“言使骏马驰騖於屈曲艰阻之中,则与驴骡齐足也。”
词语解释:衔艰  拼音:xián jiān
遭受艰难。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衔艰遘愍,困瘁殷忧。”
词语解释:父艰  拼音:fù jiān
犹父忧。《隋书·李德林传》:“﹝ 德林 ﹞年十六,遭父艰,自驾灵舆,反葬故里。”《旧唐书·刘迺传》:“ 天寳 中,举进士,寻丁父艰,居丧以孝闻。”《法苑珠林》卷二三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曇远 ﹞ 元嘉 九年,丁父艰,哀毁致招疾。”
词语解释:贞艰  拼音:zhēn jiān
《易·明夷》:“利艰贞。” 孔颖达 疏:“时虽至闇,不可随世倾邪,故宜艰难坚固守其贞正之德。” 尚秉和 注:“‘利艰贞’者,言当明夷之世,宜以艰苦贞定自守也。”后以“贞艰”谓遭遇艰难而能守正。 明 张煌言 《代内人狱中有寄》诗:“衰门既零落,空闺谁贞艰;哀哉井血妇,终年困狴犴。”
词语解释:外艰  拼音:wài jiān
旧指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少丁外艰,州党称其孝。”《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元月十四日》:“﹝ 张浦云 ﹞署 开平 化州 ,去年丁外难归。”参见“ 内艰 ”。
词语解释:内艰  拼音:nèi jiān
旧时遭母丧称“内艰”。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君年十一,丁内艰。”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公丁内艰,服除,主管内外宗室财用。”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鸣盛》:“寻丁内艰归,遂不復出。”
词语解释:贫艰  拼音:pín jiān
贫穷艰难。 元 杨维桢 《吴君见心墓志铭》:“弱冠失怙,刻苦读书,不以贫艰少置。”
词语解释:阸艰  拼音:è jiān
艰难,灾难。 宋 叶适 《国子祭酒李公墓志铭》:“遏谗慝之横溃兮,扶忠良之阸艰。”一本作“阨艰”。
词语解释:蒿目时艰  拼音:hāo mù shí jiān
蒿目,极目远望;时艰,艰难的时局。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语本《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清 冯桂芬 《〈梵隐堂诗存〉序》:“洎为和尚,袖手局外,蒿目时艰,一腔抑塞幽愤之气,无所发紓,不觉见之於诗。”《孽海花》第三十回:“﹝ 顾肇廷 ﹞是 雯青 的至交,先本是 臺湾 的臬臺,因蒿目时艰,急流勇退, 威毅伯 篤念故旧,派了这个清閒的差使。”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盖有慨乎大局,蒿目时艰,而不敢以巖穴自居也。”
词语解释:运拙时艰  拼音:yùn zhuō shí jiān
同“ 运蹇时乖 ”。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二折:“便似 班定远 在 玉门关 ,空学的兵书战策,争奈运拙时艰,淹留在此去住无门。”
词语解释:剧艰
激烈诘难
词语解释:藐艰
流离孤单,遭遇艰苦
词语解释:遗大投艰  拼音:wèi dà tóu jiān
谓赋予重大艰难之任。《书·大诰》:“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 孔 传:“我 周 家为天下役事,遗我甚大,投此艰难于我身。” 宋 俞文豹 《清夜录》:“遗大投艰,孰念敷宁之计;任重致远,实维弘毅之贤。” 清 钱谦益 《天启元年浙江乡试程录·策问一》:“窃以谓我皇上冲年践阼,二后在天,遗大投艰,正閔予访落之日,而东方小丑,作孽于 白山 、 黑水 之间。” 易宗夔 《新世说·排调》:“遗大投艰,固非常人所能,然亦未可概期之贤者也。” 明 海瑞 《赠廖锦台膺首荐序》:“ 锦臺 不变塞於今日之官矣,不变於既闲且逸,人不深责之官,变之於遗艰投大、人所属心之日乎?”
词语解释:辛艰  拼音:xīn jiān
辛苦艰难。 明 高启 《同谢国史游锺山逢铁冠先生》诗:“登高不知已几里,但怪力尽愁辛艰。”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啊,这把平民的尊严,平民的刚健,平民的勤勉,平民的辛艰,都尽态地表现出来了。”
词语解释:进退维艰  拼音:jìn tuì wéi jiān
见“ 进退维亟 ”。
词语解释:进退维亟  拼音:jìn tuì wéi jí
进退都处于危急境地。 明 何景明 《中林之棘》诗之四:“岂不是思,进退维亟。”亦作“ 进退维艰 ”。 清 江忠源 《条陈军务疏》:“欲留则违其归顺之心,欲去则恐膺不测之戮,低迴无计,进退维艰。”
词语解释:居艰  拼音:jū jiān
居丧。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有 郑樵 《通志》及二十一史,皆国初时物也。余时居艰,亟令人操舟市得之,价亦甚廉。”
词语解释:母艰  拼音:mǔ jiān
犹母忧。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 渊 ﹞又以居母艰去官,虽事缘义感,而情均天属。”参见“ 母忧 ”。
词语解释:母忧  拼音:mǔ yōu
母亲的丧事。《后汉书·徐稺传》:“及 林宗 有母忧, 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 宋 苏轼 《熙宁手诏记》:“是岁四月,復除公知諫院,以母忧去官。” 清 方苞 《兵部尚书范公墓表》:“﹝ 康熙 ﹞三十九年秋九月,以母忧回籍,既葬,奉命督修 华家口 运河 。”
词语解释:物力维艰  拼音:wù lì wéi jiān
一切财物都来之不易,要懂得维护爱惜
词语解释:屯艰  拼音:tún jiān
艰难。 王闿运 《曾孝子碑文》:“属世屯艰,隐遯颠沛。”
词语解释:私艰  拼音:sī jiān
谓遭父母之丧。《文选·潘岳〈怀旧赋〉序》:“余既有私艰,且寻役于外。” 李善 注:“私艰,谓家难也。” 吕延济 注:“ 岳 自遭父忧后,徙官外郡。”《晋书·檀凭之传》:“义旗之建, 凭之 与 刘毅 俱以私艰,墨絰而赴。”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绍兴 三年七月, 朱胜非 以右僕射丁母忧,未卒哭,降起復制词,吏部侍郎权直学士院 陈与义 之文也。以‘兹宅大忧’四字令翰林学士 綦崇礼 帖改为‘方服私艰’, 陈 待罪而放。”
词语解释:窭艰  拼音:jù jiān
亦作“ 窶囏 ”。 贫穷艰难。 清 方苞 《台拱冈墓碣》:“自 棠邑 迁 金陵 ,益窶艰。” 清 冯桂芬 《万母徐太恭人六十寿序》:“矢志守节,窶囏憔悴,殆非人境。”
词语解释:丁外艰  拼音:dīng wài jiān
同“ 丁父忧 ”。 明 宋濂 《叶治中历官记》:“﹝ 侯 ﹞丁外艰而还,重纪 至元 三年,补 江 浙 行中书宣使。”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场外孝廉》:“我主人以数千金订某贡生代倩,不意某临场骤丁外艰,不能以正名入试。”
词语解释:丁内艰  拼音:dīng nèi jiān
丁母忧。《陈书·司马暠传》:“﹝ 暠 ﹞年十二丁内艰。”《宋史·张齐贤传》:“﹝ 齐贤 ﹞丁内艰,水浆不入口者七日。”《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九月十五日》:“閲邸抄,知 穆相国 丁内艰。”
词语解释:丁艰  拼音:dīng jiān
即丁忧。亦称丁家艰。《晋书·周光传》:“ 陶侃 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四:“初以秘书丞 吕 公 大忠 为副使,命下, 大忠 丁家艰,詔起復未行。” 明 陈恂 《余庵杂录》卷下:“及临期, 徐 丁艰不入闈,而 夏 於是科获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 魏 党暴横之时,我丁艰未起,何曾伤害一人。”
词语解释:丁家艰  拼音:dīng jiā jiān
见“ 丁艰 ”。
词语解释:丁艰  拼音:dīng jiān
即丁忧。亦称丁家艰。《晋书·周光传》:“ 陶侃 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四:“初以秘书丞 吕 公 大忠 为副使,命下, 大忠 丁家艰,詔起復未行。” 明 陈恂 《余庵杂录》卷下:“及临期, 徐 丁艰不入闈,而 夏 於是科获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 魏 党暴横之时,我丁艰未起,何曾伤害一人。”
词语解释:丁父艰  拼音:dīng fù jiān
丁父忧。《旧唐书·刘迺传》:“ 天宝 中,举进士,寻丁父艰,居丧以孝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