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共9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循良三良方良骏良强良赤留乞良邦良醇良
贤良温良材良质良淳良仁良进良廉良
忠良俊良隽良端良登良乘坚驱良郑国三良柔良
无良遂良前良平良膏良丹良粗良畯良
明良善良嘉良尤良调良乞留兀良驱良牢良
王良驯良贞良奈良说天良乞留乞良驽良改良
元良天良吉良坚良佳良公良张学良放良
惟良从良精良百夫良除暴安良谦良兀良清良
才良选良慈良易良优良谨良任良捉不良
不良歼良纯良乞良闲良都良丧尽天良心地善良

词语解释:循良  拼音:xún liáng
(1).谓官吏奉公守法。《北史·孙搴等传论》:“ 房謨 忠勤之操,始终若一。 恭懿 循良之风,可谓世有人矣。” 唐 李邕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出膺贤守,则郡国循良。”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吾每见循良之吏,有活民之心,而民终不能活者,不刚也。” 孙中山 《孙文学说·不知亦能行》:“官吏不过为人民之僕,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也。其循良者,吾民当任用之;其酷劣者,当淘汰之。”
(2).指循良的官吏。 唐 柳宗元 《柳州谢上表》:“常以万邦共理,必藉於循良。” 清 朱彝尊 《送张夫子巡抚山东》诗之一:“循良久数 张京兆 ,副相依然 汉 上公。”
(3).善良。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富家中亦有循良懦弱者,乌可执一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舟子颇循良,令其糴米煮饭。”
词语解释:贤良  拼音:xián liáng
(1).有德行才能。《汉书·孔光传》:“退去贪残之徒,进用贤良之吏。”《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再説咧,你姐儿俩还这么贤良呢!” 草明 《乘风破浪》二十:“只因这位雍容大度的贤良的妻子的一句话,使 宋紫峰 进退两难。”
(2).有德行才能的人。《周礼·地官·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 贾公彦 疏:“二曰友行以尊贤良者,此行施於外人,故尊事贤人良人,有德之士也。”《后汉书·伏隆传》:“任用贼臣,杀戮贤良。”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黄金台》:“百里贤良聚,千秋霸业开。”
(3).古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由郡国推举文学之士充选。亦为“贤良文学”、“贤良方正”的简称。 汉武帝 《贤良诏》:“贤良明於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贤良》:“ 汉 唐 逮 宋 ,取士之制,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六科,谓之制举,亦曰大科,通谓之贤良。其制盖自 汉文帝 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祖宗非佌佌,也非是庶民白屋,不袭门荫,应中贤良科举。”
词语解释:忠良  拼音:zhōng liáng
(1).忠诚善良。《书·冏命》:“昔在 文 武 ,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 宋 苏辙 《代李公仪谏议祭张文裕侍郎文》:“惟公擢秀 齐 鲁 ,朴厚忠良,自下升高,勤劳四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你道他果然赤心忠良,代主人看行李么?”
(2).忠诚善良的人。《左传·成公十六年》:“信谗慝而弃忠良,若诸侯何?” 南朝 宋 鲍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明史·郭楠传》:“人臣事君,阿意者未必忠,犯颜者未必悖……不意圣明之朝,而忠良获罪若此。” 穆青 《历史的审判》:“受审的十名主犯每人都有一套残害忠良的鬼蜮伎俩。”
词语解释:无良  拼音:wú liáng
(1).不善,不好。《书·泰誓下》:“ 受 克予,非朕 文 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旧唐书·宣宗纪》:“比有无良之人,於街市投匿名文书。”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近二年来,一切无耻无良之事,几乎无所不有。”
(2).没有好的。《左传·桓公八年》:“ 楚 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矣。”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四达虽平直,蹇步愧无良。” 唐 萧嵩 《奉和御制左丞相说右丞相璟赐诗》:“荷恩思有报,陈力愧无良。”
词语解释:明良  拼音:míng liáng
谓贤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语本《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考黜》:“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 宋 沉括 《贺枢密吕侍郎启》:“明良协契,远邇均欢。” 清 唐甄 《潜书·任相》:“始有明良之美,而终为 桀 紂 之暴,君臣之际,反覆如是,可不为寒心乎!”
词语解释:王良  拼音:wáng liáng
(1). 春秋 时之善驭马者。《孟子·滕文公下》:“昔者 赵简子 使 王良 与 嬖奚 乘,终日而不获一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 王良 , 良 曰:‘请復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王良 登车,马不罢駑; 尧 舜 为政,民无狂愚。” 清 吴伟业 《又咏古》:“ 王良 御奔车,势逼 崦嵫 景。”
(2).喻识才者。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诗之五:“ 王良 若要相抬举,千里追风也不难。”
(3). 东汉 人,一次受朝廷征召,行至 荥阳 ,因病不能前进,乃往访其友,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事见《后汉书·王良传》。后用为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讥笑的典实。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客难 扬雄 拓落,友笑 王良 来往,面汗背芒寒。” 宋 刘克庄 《泌园春·三和林卿韵》词:“休休也,免 王良 友笑,屑往来忙。”
(4).星座名。《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 张守节 正义:“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天子奉御官也。”《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
词语解释:元良  拼音:yuán liáng
(1).大善,至德。《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孔 传:“天子有大善,则天下得其正。”《书·泰誓中》:“剥丧元良,贼虐諫辅。” 蔡沉 集传:“元良, 微子 也;諫辅, 比干 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剥丧元良,凌辱神主。” 清 黄遵宪 《三哀诗·哀唐韨臣明经》:“今当 尧 舜 朝,益宜简元良。” 董必武 《挽陈毅同志》诗:“久被病魔折,元良竟丧生。”
(2).太子的代称。《礼记·文王世子》:“一有元良,万国以贞,世子之谓也。” 南朝 梁 沉约 《立太子恩诏》:“元良之寄,有国莫先,自昔哲后,降及近代,莫不立储树嫡,守器承祧。”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一:“ 太宗 以元良未立,虽意在 真宗 ,尚欲遍知诸子。”《清史稿·世祖纪二》:“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 玄燁 , 佟氏 所生,岐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
词语解释:惟良  拼音:wéi liáng
贤良;贤能的官吏。语出《书·君陈》:“呜呼,臣人咸若时,惟良显哉。” 唐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藩》诗:“宣命前程急,惟良待士宽。”
词语解释:才良  拼音:cái liáng
指才士贤人。《隋书·高祖纪下》:“诛翦骨肉,夷灭才良。” 唐 杜甫 《送灵州李判官》诗:“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才良。”《新唐书·李石传》:“今四海夷一,唯登拔才良,使大小各任其职。”
词语解释:不良  拼音:bù liáng
(1).不善,不好。《诗·陈风·墓门》:“夫也不良,国人知之。” 郑玄 笺:“良,善也。”《后汉书·章帝纪》:“今吏多不良,擅行喜怒,或案以不罪,迫胁无辜,致令自杀者。”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不良的贱婢好难容,要砍了项上驴头。”《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王奉 忽起一个不良之心。”
(2).不良人。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不良主帅 魏昶 有策略,取舍人家奴,选年少端正者三人,布衣笼头至卫。”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相国 李司徒 勉 为 开封 知县尉捕贼。时有不良试公之宽猛,乃潜纳人贿,俾公知之。”详“ 不良人 ”。
词语解释:不良人  拼音:bù liáng rén
唐 代官府管侦缉逮捕的小吏。 清 梁章鉅 《称谓录·隶》《说铃续》:“缉事番役,在 唐 称为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 汉 之大谁何也。”
词语解释:三良  拼音:sān liáng
(1).三贤臣。指 秦穆公 时的 奄息 、 仲行 、 鍼虎 。《诗·秦风·黄鸟序》:“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 穆公 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 毛 传:“三良,三善臣也。谓 奄息 、 仲行 、 鍼虎 也。”《史记·蒙恬列传》:“昔者 秦穆公 杀三良而死,罪 百里奚 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昔三良殉 秦 ,百夫莫赎。” 宋 苏辙 《和子瞻凤翔八观·秦穆公墓》诗:“三良百夫特,岂为无益死?”
(2).三贤臣。指 春秋 时 郑国 的 叔詹 、 堵叔 、 师叔 。《左传·僖公七年》:“ 郑 有 叔詹 、 堵叔 、 师叔 三良为政,未可间也。”
(3).三贤臣。指 晋 时的 王导 、 郄鉴 、 庾亮 。《晋书·陆玩传》:“寻而 王导 、 郄鉴 、 庾亮 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以 玩 有德望,乃迁侍中、司空,给羽林四十人。”
词语解释:温良  拼音:wēn liáng
温和善良。《管子·形势》:“人主者,温良宽厚则民爱之。”《汉书·匡衡传》:“举异材,开直言,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三:“温良阿者泪涟涟,能説吾家六十年。” 曹禺 《日出》第二幕:“﹝ 李太太 ﹞神色温良,但罩满了忧戚。”
词语解释:俊良  拼音:jùn liáng
(1).指才能出众的人。 宋 欧阳修 《南省试策第五道》:“下明詔以开不讳之门,设匭函以广言者之路,復转对以採搢绅之议,立制策以待儁良之言者,意在兹乎?” 宋 苏辙 《西掖告词·张璪光禄大夫资政殿学士知郑州》:“昔我神考,收擢儁良,寘于丞弼。”
(2).指良马。《后汉书·马融传》:“清氛埃,埽野场,誓六师,搜儁良。” 李贤 注:“儁良,马之善者。”
词语解释:遂良  拼音:suì liáng
荐举贤良之士。《书·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 孔 传:“贤则助之,德则辅之,忠则显之,良则进之。”
词语解释:善良  拼音:shàn liáng
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礼记·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孔颖达 疏:“良亦善也。又能招求善良之士。” 唐 韩愈 《争臣论》:“ 晋 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宋 曾巩 《齐州杂诗序》:“余之疲駑,来为是州,除其姦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原来这稍公,名叫做 张稍 ,不是个善良之辈。”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一个来自 匈奴 底层的既聪明又善良的人。”
词语解释:驯良  拼音:xùn liáng
和顺善良;驯服和善。 三国 魏明帝 《短歌行》:“执志精专,洁行驯良。”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犊子虽俊可喜,终败人事,不如求负重有力,而驯良服辕者。” 清 揆叙 《鹰坊歌》:“长绦羈紲岂初意,岁月浸久成驯良。”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兔子驯良得近乎懦弱无能。”
词语解释:天良  拼音:tiān liáng
天赋的善心;良心。 清 袁枚 《新齐谐·叶生妻》:“惟駡 李某 丧絶天良,毁我辈十人塚,盖造房屋好生受用,将我等骸骨践踏污秽。”《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我第一怕的是知县:不拿出天良来作,我心里过不去;拿出天良来作,世路上行不去。” 叶紫 《杨七公公过年》四:“从故乡的灭绝了天良的田主起,一直骂到打他耳光,关禁他,放火烧他的草堆子的丧天良的警察天止。”
词语解释:从良  拼音:cóng liáng
(1).旧谓奴婢役满被释或赎身为自由民。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长安 有媒 鲍十一娘 者,故 薛駙马 家青衣也,折券从良,十餘年矣。”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刘厢使妻》:“一日,尽散其奴婢从良,竭家貲建孤老院。”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二折:“喒家中奴僕使数的,每人与他一纸儿从良文书,再与他二十两银子,着他各自还家,侍奉他父母去。”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生女难养,准为女伺,长则出嫁从良也。”
(2).旧谓妓女脱离乐籍而嫁人。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谈谑》:“ 子瞻 通判 钱塘 ,尝权领州事,新太守至,营妓陈状,以年老乞出籍从良。”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一折:“我如今弃贱从良,拜辞了这 鸣珂巷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十娘 因见鴇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又见 李公子 忠厚志诚,甚有心向他。”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守楼》:“娼家从良,本是好事。” 曹禺 《日出》第三幕:“熬几年,看上个本分人,从良,养个大小子就快活一辈子。”
词语解释:选良  拼音:xuǎn liáng
(1).选择优秀的人才。《司马法·用众》:“选良次兵,是为益人之强。”
(2).指挑选出来的优秀人才。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关于文艺的不朽性》:“再进一步便是自己的民族性的优越,本民族是天帝的选良,是神明的胄裔。”
词语解释:歼良  拼音:jiān liáng
诛杀好人。语出《诗·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唐 孔绍安 《伤顾学士》诗:“与善成空説,歼良信在兹。” 唐 王维 《哭祖六自虚》诗:“福善闻前録,歼良昧上玄。”
词语解释:方良  拼音:fāng liáng
传说中的山精鬼怪名。《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大丧,先匶,及墓,入壙。以戈击四隅,敺方良。” 郑玄 注:“方良,罔两也。” 陆德明 释文:“方良,上音罔,下音两,注同。”《文选·张衡〈东京赋〉》:“斩蜲蛇,脑方良。” 李善 注:“方良,草泽之神也。”
词语解释:材良  拼音:cái liáng
犹天资,良能。 宋 王安石 《答陈柅书》:“自度尚不足与庸人为师,况如足下之材良俊明,安能一有所补邪?”
词语解释:隽良  拼音:jùn liáng
指优秀杰出的人才。 宋 范仲淹 《明堂赋》:“行典礼,扬风雅,访雋良,议穷寡。” 宋 苏轼 《杜訢卫尉少卿锺离景伯少府少监制》:“朕登进耆老,崇德以靖民;敷求雋良,养材以待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既以悔过责躬,洗心改事,罢黜宰辅,收召雋良,尚虑多方未知朕志。”
词语解释:前良  拼音:qián liáng
犹前贤。 汉 张衡 《思玄赋》:“尚前良之遗风兮,恫后辰而无及。”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掛服捐驹,前良取则。”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好事者纪其姓名,自 神龙 以来迄於兹日,名曰《进士登科记》,亦所以昭示前良,发起后进也。”
词语解释:嘉良  拼音:jiā liáng
美好。 汉 蔡邕 《祝社文》:“元正令午,时惟嘉良。乾坤交泰,太蔟运阳。”《宋史·乐志十四》:“瞻彼南陔,时物嘉良。”
词语解释:贞良  拼音:zhēn liáng
(1).忠良,忠正诚信。《墨子·明鬼下》:“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史记·秦始皇本纪》:“尊卑贵贱,不踰次行;姦邪不容,皆务贞良。”《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 汉 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指忠良的人。《后汉书·崔琦传》:“不能结纳贞良,以救祸败。” 唐 严从 《拟三国名臣赞序》:“贞良甘退而莫进,贤士卷艺以深潜。” 明 赵南星 《与李玄白书》:“奬励贞良,乃国家所以自为计。”
(3).贞节贤良。亦指贞节贤良的女子。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寡陶婴》:“呜呼哉兮,死者不可忘,飞鸟尚然兮,况於贞良,虽有贤雄兮,终不重行。”《华严经·十地品》:“邪婬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就婚》:“但愿你 伯鸞 高节, 德耀 贞良。”
词语解释:吉良  拼音:jí liáng
(1).犹吉祥。 汉 王充 《论衡·讥日》:“刚柔相得,奇耦相应,乃为吉良。”
(2).善良。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僧居和托生》:“ 居和 乃以牛黄丸疗风疾者也。饮食酒肉,不守僧戒,然用心吉良。”
(3).神马名。亦泛指骏马。《山海经·海外西经》“乘文马” 晋 郭璞 注:“文马即吉良也。”《新唐书·兵志》:“又以尚乘掌天子之御,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
词语解释:精良  拼音:jīng liáng
精美完善。《吕氏春秋·简选》:“简选精良,兵械銛利。”《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试其方,皆多验,精良。”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到这时候,似不妨杂以精良之石印或珂罗版也。”
词语解释:慈良  拼音:cí liáng
(1).孝顺。《礼记·丧服四制》:“﹝ 武丁 ﹞继世即位,而慈良於丧。” 王引之 曰:“慈良亦孝也。”见《经义述闻·通说上》“孝慈”。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公母弟 式 ,自给事中为 河南 尹,孝友慈良,尽费其财,以奉公葬。”
(2).慈爱善良。《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元年》:“ 密后 之殂也, 世祖 尚幼, 太宗 以 竇氏 慈良,使保养之。”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一:“足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
词语解释:纯良  拼音:chún liáng
纯正善良。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尝吟云:‘欲择纯良壻,须求才学儿。’” 郁达夫 《沉沦》四:“在风气纯良、不为市井小人同处、清闲雅淡的地方,过日子正如做梦一般。” 许地山 《缀网劳蛛》:“我知道你是好人,是一个纯良的女子。”
词语解释:骏良  拼音:jùn liáng
(1).骏马。《史记·李斯列传》:“犀象之器不为玩好, 郑 卫 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廏。” 章炳麟 《訄书·颜学》:“且御者必辨於骏良玄黄,远知马性。”
(2).喻贤能优良之士。 宋 欧阳修 《赐文彦博进奉谢祫享加恩诏》:“乃因祭福之均恩,首效骏良而来献。”
词语解释:质良  拼音:zhì liáng
纯美良善。《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黑黄仓赤,莫不质良,毋敢诈伪。” 郑玄 注:“质,正也;良,善也。”《淮南子·时则训》:“青黄白黑,莫不质良。” 高诱 注:“质,美也;良,善也。”《新唐书·朱朴传》:“惟 襄 邓 实惟中原,人心质良。”
词语解释:端良  拼音:duān liáng
(1).指正人贤士。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拜御史丞兼左丞,束拔端良,风威益振。”
(2).谓正直良善。 宋 苏辙 《代张公安道祭李宥侍郎文》:“世称至治, 咸平 景德 。士生其间,端良纯一。”
(3).元旦。指农历正月初一。 明 文徵明 《甲戌岁朝明日立春诗》之五:“古人惜端良,今我胡不乐?”
词语解释:平良  拼音:píng liáng
(1).公平良善。《书·吕刑》“非佞折狱,惟良折狱” 孔 传:“非口才可以断狱,惟平良可以断狱。”
(2). 陈平 与 张良 的并称。二人皆为协助 刘邦 统一天下的功臣。 隋炀帝 《白马篇》:“英名欺 卫 霍 ,智策蔑 平 良 。” 元 耶律楚材 《和张敏之》诗之一:“流言无 管 蔡 ,奇计有 平 良 。”
词语解释:尤良  拼音:yóu liáng
即 王良 。 春秋 时 晋国 善御者。后常用作善御者的代称。《文选·卢谌〈赠刘琨〉诗》:“眷同 尤良 ,用乏驥騄。” 李善 注:“《左氏传》曰:‘ 晋 赵鞅 纳 卫 太子于 戚 ,将战, 邮无恤 御 简子 。’ 杜预 曰:‘ 邮无恤 , 王良 也。’尤与邮同,古字通。”
词语解释:奈良  拼音:nài liáng
日本历史名城。人口327万(1986年)。公元710-784年为首都,名平城京。城市建筑式样和布局仿照中国唐都长安。唐招提寺由唐代高僧鉴真创建。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物。1950年被定为国际文化都市。
词语解释:坚良  拼音:jiān liáng
(1).代指坚车、良马。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接舆妻》:“若受人重禄,乘人坚良,食人肥鲜,而将何以待之。” 宋 黄庭坚 《辛酉憩刀坑口》诗:“广道策坚良,熙熙集於苑。”参见“ 坚车 ”。
(2).坚固精良。 明 李东阳 《重建阙里庙成谢表》:“材干坚良,工製精密。” 严复 《原强续篇》:“兵虽乌合,战则可以日精;将虽愚怯,战则日来智勇;器虽苦窳,战则日出坚良。”
词语解释:坚车  拼音:jiān chē
谓好车。《墨子·辞过》:“当是之时,坚车良马,不知贵也。”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吾辈今日苟有所见,而欲为行远之计,又可不早具坚车乎哉。”按,《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 唐 李贤 注:“坚谓好车,良谓善马也。”
词语解释:百夫良  拼音:bǎi fū liáng
谓能以一敌百的杰出勇士。 晋 陶潜 《咏荆轲》:“ 燕丹 善养士,志在报强 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 荆卿 。”
词语解释:易良  拼音:yì liáng
平易良善。《礼记·经解》:“广博易良,乐教也。” 孔颖达 疏:“简易良善,使人从化,是易良。”《荀子·修身》:“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书〈桃花扇传奇〉后》:“乐之为教也,广博易良。广博则取类也远,易良则起兴也切。”
词语解释:乞良  拼音:qǐ liáng
见“ 乞两 ”。
词语解释:乞两  拼音:qǐ liǎng
亦作“ 乞良 ”。 犹悲痛,凄凉。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折:“不争夫人死呵,枉乞两的两个小冤家不快,那凄凉日月索躭捱。”
词语解释:强良  拼音:qiáng liáng
见“ 强梁 ”。
词语解释:强梁  拼音:qiáng liáng
亦作“强良”。亦作“彊良”。亦作“彊梁”。
(1).强劲有力;勇武。《老子》:“强梁者不得其死。” 魏源 本义:“ 焦氏竑 曰:‘木絶水曰梁,负栋曰梁,皆取其力之强。’” 汉 桓宽 《盐铁论·讼贤》:“刚者折,柔者卷,故 季由 以强梁死, 宰我 以柔弱杀。”《后汉书·苏竟传》:“良医不能救无命,彊梁不能与天争。”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仿十在》:“北有 后唐 霸盛,南有蛮蜑强良。” 明 徐元 《八义记·孤儿耀武》:“今日小将逞强梁,和他论一场。” 沉从文 《泥涂》:“第二天一大清早,强梁的 祖贵 ,就……拿一张白纸,一块砚台,一支笔,挨家来查看,看水是不是已浸进了屋子。”
(2).指勇武有力的人;健儿。 续范亭 《风云庄巡边》诗:“ 黄河 以西无敌寇,特因肘腋有强梁。”
(3).强壮;强健。《墨子·公孟》:“有游於 子墨子 之门者,身体强良,思虑徇通。” 宋 王安石 《休假大佛寺》诗:“冬屋稍暄暖,病身更强梁。”
(4).强干果决。《庄子·应帝王》:“ 阳子居 见 老耼 ,曰:‘有人於此,嚮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勌。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成玄英 疏:“假且有人,素性聪达,神智捷疾,犹如响应,涉事理务,强干果决,鉴物洞彻,疏通明敏,学道精勤,曾无懈倦。如是之人,可得将明王圣帝比德否乎?”
(5).谓刚愎自用。《三国志·魏志·董昭传》:“ 羽 ( 关羽 )为人彊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习强梁而专己,距忠告而不纳者,刺人也。”
(6).强横凶暴。《墨子·鲁问》:“譬有人於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此乃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常见大人家强梁僮僕,每每借着势力,动不动欺打小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 成 捺而止之曰:‘强梁世界,原无皂白。’”
(7).古代传说中能食鬼的神。《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蹏长肘,名曰 彊良 。” 郝懿行 笺疏:“《后汉·礼仪志》説十二神云:‘ 强梁 、 祖明 ,共食磔死寄生。’疑 强梁 即 彊良 ,古字通也。”
(8).古时 卫 之公族有 强梁氏 。见 汉 王符 《潜夫论·志氏姓》。按,《通志·氏族四》强作“彊”。
词语解释:淳良  拼音:chún liáng
亦作“湻良”。
(1).敦厚善良。《宋史·赵必愿传》:“立淳良,顽慢二籍,劝惩人户。”《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那时节的百姓真是淳良,受他恁般的荼毒,扁担也压不出个屁来。”
(2).指敦厚善良的人。《元典章·刑部一·诸盗总例》:“里閭相劝,族党相规,永为湻良。”
词语解释:登良  拼音:dēng liáng
进用贤能。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 建中 初,天子始纪年更元,命官司举 贞观 、 开元 之烈。羣臣惕慄奉职,命材登良,不敢私违。”
词语解释:膏良  拼音:gāo liáng
谓土地肥美。《晋书·桓冲传》:“ 南平 孱陵县 界,地名 上明 ,田土膏良,可以资业军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 白起渠 溉三千顷,膏良肥美,更为沃壤也。”
词语解释:调良  拼音:tiáo liáng
驯服善良。 三国 魏 曹丕 《与孙权书》:“此二马,朕之常所自乘,甚调良善走,数万匹之极选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夫人》:“此马调良,可以乘御。”《清朝野史大观·清人逸事三·马通人性》:“以为劣马,故不復留。比公乘之,调良如故。”
词语解释:说天良  拼音:shuō tiān liáng
赌咒的话。意谓凭良心讲。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没有开会!你当面捏白。你只讲,他在会上是不是又骂我了?’‘没有,没有,说天良,没有。’”
词语解释:佳良  拼音:jiā liáng
优良。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第二:“我国盐质,本极佳良。” 鲁迅 《花边文学·论重译》:“对于翻译……最要紧的是要看译文的佳良与否。”
词语解释:除暴安良  拼音:chú bào ān liáng
铲除强暴势力,安抚善良百姓。《再生缘》第七回:“寨门上头一面大旗,杏黄颜色,迎风飘荡,旗上有八个大字:‘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拨乱反治,除暴安良,功烈迈乎前人,恩威超乎后世。”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五过 黄 泛区,人民解放,土地改革,除暴安良。”
词语解释:优良  拼音:yōu liáng
良好,十分好。 邓小平 《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模范地带头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词语解释:闲良  拼音:xián liáng
亦作“闲良”。 娴静美好。閒,通“ 嫺 ”。 汉 班婕妤 《捣素赋》:“穨肌柔液,音性闲良。”
词语解释:赤留乞良  拼音:chì liú qǐ liáng
悲痛抽泣貌。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四折:“忍不住痛哭嚎咷,一会儿赤留乞良气,一会家迷留没乱倒。”
词语解释:仁良  拼音:rén liáng
仁爱善良。亦指仁爱善良的人。《管子·宙合》:“仁良既明,通於可不利害之理,犹发蒙也。” 尹知章 注:“问於仁良,其事既明见。”
词语解释:乘坚驱良  拼音:chéng jiān qū liáng
见“ 乘坚策肥 ”。
词语解释:乘坚策肥  拼音:chéng jiān cè féi
乘好车,驱良马。形容生活奢华。《汉书·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縞。” 章炳麟 《人无我论》:“若夫膏粱之子,生而多金,乘坚策肥,自快其意。”亦作“ 乘坚驱良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斯故祸败所从来也。” 李贤 注:“坚谓好车,良谓善马也。”
词语解释:丹良  拼音:dān liáng
萤的别名。《大戴礼记·夏小正》:“丹鸟羞白鸟。丹鸟者谓丹良也,白鸟者谓蚊蚋也。”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萤火……一名丹良,一名燐,一名丹鸟。” 明 杨慎 《后蚊赋》:“玄圭纪正,烱弗昧兮,丹良为羞。”
词语解释:乞留兀良  拼音:qǐ liú wū liáng
同“ 乞留乞良 ”。 元 郑庭玉 《后庭花》第二折:“不由我滴羞跌屑怕怖,乞留兀良口絮。”
词语解释:乞留乞良  拼音:qǐ liú qǐ liáng
形容悲痛;凄凉。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二折:“你休得便乞留乞良,搥跌自伤悲。” 元 王和卿 《百字知秋令》曲:“半欹单枕乞留乞良捱彻今宵。”
词语解释:公良  拼音:gōng liáng
复姓。 春秋 时 陈国 有 公良孺 。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词语解释:谦良  拼音:qiān liáng
谦虚善良。《逸周书·官人》:“少言以行,恭俭以让,有知而言弗发,有施而□弗德,曰谦良者也。”
词语解释:谨良  拼音:jǐn liáng
谨慎善良。《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家 薄氏 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便。”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五:“问之曰:‘都虞候某甲者何如人?’ 怀德 曰:‘在军职中最为谨良。’” 明 章懋 《从父文山府君墓志铭》:“天资温厚谨良,虽未尝问学,朴野无文,而行甚湻篤,无市井儇薄之态。”
词语解释:都良  拼音:dōu liáng
香木名。即都梁香。《汉书·礼乐志》“都荔遂芳,窅窊桂华”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都良薜荔之香,鼓动桂华也。”《文献通考·乐十一》:“ 女媧 命 娀陵氏 制都良之管,以一天下之音。”参见“ 都梁 ”。
词语解释:都梁  拼音:dōu liáng
亦称“ 都梁香 ”。 1.泽兰的别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资水》:“县( 都梁县 )西有小山,山上有淳水,既清且浅,其中悉生兰草……俗谓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泽兰》﹝释名﹞引 陶弘景 曰:“生於泽旁,故名泽兰。亦名都梁香。”
(2).香名。 三国 魏 曹植 《妾薄命》诗之二:“御巾裛粉君傍,中有霍纳、都梁,鸡舌、五味杂香。”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之四:“博山炉中百合香,鬱金苏合及都梁。” 宋 王观国 《学林·五木香》:“盖谓鬱金香、苏合香、都梁香也……皆蛮所产,非中国物也。”
词语解释:邦良  拼音:bāng liáng
国家的优良人才。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设官建辅,妙简邦良。” 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盛选邦良,难乎始使。”
词语解释:进良  拼音:jìn liáng
(1).进用贤良之士。《荀子·致士》:“夫是之谓衡听、显幽、重明、退姦进良之术。”
(2).增进善良的品德。《大戴礼记·诰志》:“在国统民如恕,在家抚官而国,安之勿变,劝之勿沮,民咸废恶如进良。”
词语解释:郑国三良  拼音:zhèng guó sān liáng
指 叔詹 、 堵叔 、 师叔 三个 郑国 贤臣。语本《左传·僖公七年》:“ 郑 有 叔詹 、 堵叔 、 师叔 三良为政,未可间也。” 宋 无名氏 《喜迁莺·贺生第三子》词:“古今三絶,惟 郑国 三良, 汉 家三杰。”
词语解释:粗良  拼音:cū liáng
指麻布与丝帛。《周礼·天官·内宰》:“佐后而受献功者,比其小大与其麤良而赏罚之。” 孙诒让 正义:“盖此经之麤,即《典枲》之苦功, 先郑 谓即麻功,良即《典丝》之良功, 先郑 谓即丝功是也。麤良者,别丝枲而比之;大小者,通丝枲而比之。”
词语解释:驱良  拼音:qū liáng
驱策良马。《史记·越世家》:“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
词语解释:驽良  拼音:nú liáng
指驽马与良马。亦指低劣和优良。《韩非子·显学》:“发齿吻形容, 伯乐 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駑良。”《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六》:“ 党项 诸蕃凡将到马,无駑良并云上进,国家虽约其价以给之,及计其馆穀锡賚,所费不可胜纪。”
词语解释:张学良  拼音:zhāng xué liáng
(1901- )国民党爱国将领。字汉卿,奉天海城(今属辽宁)人。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1928年张作霖死后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通电全国宣布服从南京国民党政府。曾任国民党政府委员、陆海空军副总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致使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6年4月与红军达成联合抗日协议。12月12日与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进行“兵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陪蒋飞返南京,被扣押。1946年被解往台湾。
词语解释:兀良  拼音:wū liáng
(1).衬词。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三折:“兀良我则怕生諕杀软弱的裙釵。”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三折:“遥望见一点青山兀良却又早不见了。”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四折:“怒轰轰恶向胆边生,兀良只要你偿还那 令公 爹爹命。”
(2).有时亦用作指示代词,犹兀那。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一折:“一任的棹穿江月泠,帆掛海云孤,寒烟生古渡,兀良便是你茅舍旧乡閭。”
词语解释:任良  拼音:rèn liáng
任用贤才。《左传·昭公十四年》:“礼新叙旧,禄勋合亲,任良物官。” 孔颖达 疏:“任良,谓选贤而任之也。”
词语解释:丧尽天良  拼音:sàng jìn tiān liáng
形容没有人性,凶残恶毒到了极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陈景之》:“嗟乎,一遭孽障,顿失人身,丧尽天良,遽成畜类。” 洪深 《歌女红牡丹》第十二本:“谁还能干那丧尽天良的事。”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六章:“她爹就留下这一条根!那些丧尽天良的 日本 鬼子杀了他。”
词语解释:醇良  拼音:chún liáng
纯正善良。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亦实有醇良辈登 延薰阁 数十人,眺览於外,屡促官兵,声泪俱下。” 清 林则徐 《劝谕捐赈告示》:“夫劝助一事,原因未捐而劝之悁,又因捐少而劝之多,醇良者固不失为乐输,刁健者即可目为苛派。事关拯救民命,安能尽避此名?”
词语解释:廉良  拼音:lián liáng
(1).廉洁良善。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亦可令廉良之吏,皆取明律令者,试之如试经,高者随才品叙用。”
(2).孝廉与贤良。《隋书·礼仪志四》:“ 后齐 每策秀孝,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考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
词语解释:柔良  拼音:róu liáng
(1).柔顺良善。《淮南子·泰族训》:“温惠柔良者,《诗》之风也。”《明史·王与龄传》:“然 讚 ( 许讚 )柔良,第受制所属耳。” 严复 《原富》:“用诗书礼乐之教,奬柔良谨畏之民,期於长治久安也。”
(2).柔顺良善的人。《后汉书·章帝纪》:“有司明,慎选举,进柔良,退贪猾,顺时令,理寃狱。” 宋 张耒 《大礼庆成赋》:“雄鷔憺威而震伏兮,柔良化礼而肃清。”
词语解释:畯良  拼音:jùn liáng
优秀人才。畯,通“ 俊 ”。 唐 韩愈 《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畯,一本作“ 俊 ”。《新唐书·儒学传下·褚无量》:“ 无量 鄙其言,以为不足听,乃上疏曰:‘……举畯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諫争,察諂諛,继絶世,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
词语解释:牢良  拼音:láo liáng
指坚车良马。《淮南子·人间训》:“食芻豢,饭黍粱,服轻煖,乘牢良。”
词语解释:改良  拼音:gǎi liáng
(1).去掉事物的某些缺点,使它更适合要求。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其时学校所教,时时公议改良,固非今日所能预议。” 吴玉章 《论辛亥革命》:“ 中国 最早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如 康有为 和 梁启超 等曾经认为这种改革也可以用革命以外的其他方式,例如 日本 的方式,即依靠政府采取一些改良的方式来完成。”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三幕:“她主张节约材料,减低成本,加精技术,改良出品。”
(2).改正过错,转为良善。 徐特立 《致张敬尧的公开信》:“鄙意以为稍事警告即可,令其改良。”
(3).改善。 徐特立 《公园设立管见》:“市中多设公园,可以改良市中的空气。” 毛泽东 《论政策》:“必须改良工人的生活,才能发动工人的抗 日 积极性。”参见“ 改善 ”。
词语解释:改善  拼音:gǎi shàn
(1).改正过失或错误,回心向善。《后汉书·独行传·王烈》:“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
(2).改变原有情况使比较好一些。 巴金 《灭亡》第二一章:“就是她,用了她底纯洁的、伟大的爱,也不能改善他底命运。”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工资暂时不提高,工会多给我们办点福利也好,生活总要改善改善。”
词语解释:放良  拼音:fàng liáng
旧时谓遣散奴婢,使之脱离奴籍,成为平民。《元典章·刑部四·杀奴婢倡佃》:“旧例,主殴放良奴婢,因伤致死,减凡人四等,合徒二年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奴婢》:“﹝奴﹞亦有自愿纳其财以求脱免奴籍,则主署执凭付之,名曰放良。”
词语解释:清良  拼音:qīng liáng
清正贤良。 三国 魏 曹操 《请追赠郭嘉封邑表》:“诚贤君殷勤於清良,圣祖敦篤於明勋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吏多选清良者造职,大化宣流,民物获寧。”《旧唐书·张柬之传》:“增 嶲府 兵选,择清良宰牧以统理之。”
词语解释:捉不良  拼音:zhuō bù liáng
唐 代缉捕盗贼的吏卒,犹后世的捕快。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勅令 长安 、 万年 捉不良脊烂求贼,鼎沸三日不获。”
词语解释:心地善良  拼音:xīn dì shàn liáng
有道德的;有德行的;慈善的。例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共90,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