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舶主 拼音:bó zhǔ
船舶的主人。《宋史·外国传五·三佛齐国》:“ 雍熙 二年,舶主 金花茶 以方物来献。”词语解释:舶船 拼音:bó chuán
海船。亦泛指大船。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司马错 率 巴 蜀 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 江 伐 楚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 章宪太后 有旨,令於舶船求此二物。”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政事》:“ 李勉 在 广州 ,性廉洁,舶船米都不检閲。先是,舶船泛海至者岁才四五, 勉 之末年,至者四十餘。”词语解释:舶来 拼音:bó lái
(1).指外洋船舶载货前来。 唐 元稹 《送岭南崔侍御》诗:“蛟老变为妖妇女,舶来多卖假珠璣。”《旧唐书·李勉传》:“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纔四五, 勉 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閲。”
(2).泛指从国外运来;外来。 茅盾 《子夜》十六:“﹝ 瑞典 火柴托辣斯﹞遂利用舶来火柴进口税轻,源源贬价运来。” 朱自清 《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文学批评’一语,不用说是舶来的。”词语解释:舶货 拼音:bó huò
犹舶物。《元史·食货志二》:“ 元 自 世祖 定 江 南,凡隣海诸郡国与蕃国往还互易舶货者,其货以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词语解释:舶贾 拼音:bó jiǎ
国外来的商人。《新唐书·淮阳王汉传》:“ 敬宗 侈宫室,舶贾献沉香亭材。”词语解释:舶踔风 拼音:bó chào fēng
指梅雨结束夏季开始之际强盛的季候风。 宋 苏轼 《舶趠风》诗序:“ 吴中 梅雨既过,颯然清风弥旬;岁岁如此,湖人谓之舶趠风。是时海舶初回,云此风自海上与舶俱至云尔。” 清 赵翼 《纪事》诗:“今年六月舶趠风,十日不断声大啸。”词语解释:舶物 拼音:bó wù
由船舶运来的货物。一般指国外运来的货物。《南史·王僧孺传》:“外国舶物, 高凉 生口岁数至,皆外国贾人以通货易。”词语解释:舶来品 拼音:bó lái pǐn
旧指从国外进口的物品。旧时外国商品主要由水路用船舶载运而来,故名。 鲁迅 《伪自由书·从幽默到正经》:“当提倡国货声中,广告上已有 中国 的‘自造舶来品’,便是一个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