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九豏上声 [càn shǎn][音豏。怒声。][lián][详注1][详注2]


注1:阚 虎槛切。虎声。《诗·大雅》阚如虓虎。《传》阚然如虎之怒。《释文》火斩反。《前汉·叙传》於是七雄虓阚。
注2:滥 《广韵》胡黯切《集韵》《韵会》户黤切,音槛。泉名。《尔雅·释水》滥泉正出。通作槛。又水名。《前汉·地理志》降狄道东有白石山滥水。
末字词组
战舰舸舰航空母舰军舰驱逐舰黄龙战舰火舰旗舰
楼舰舟舰凤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运输舰齐云战舰炮舰布雷舰
龙舰斋舰船舰主力舰青龙舰扫雷舰战列巡洋舰巡洋舰
斗舰黄龙舰艛舰兵舰脚舰护卫舰戎舰敌舰
连舰兽舰供应舰通用两栖攻击舰铁甲舰母舰拍舰皮舰

词语解释:战舰  拼音:zhàn jiàn
大型战船。今海军舰艇统称战舰。《晋书·陶侃传》:“又加 侃 为督护,使与诸军并力距 恢 。 侃 乃以运船为战舰。”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浚 肥河 ,修 巢湖 西口闸以通漕,且造战舰於 巢湖 ,并湖民愿为水军者籍焉。”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前记异闻》:“ 王濬 伐 吴 ,战舰长二百四十步,上起走马楼。”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在 越国 会稽 郊外,乌云盖野,一线阳光照着江里停舶的 吴国 战舰船只。”
词语解释:楼舰  拼音:lóu jiàn
楼船,兵舰。《宋书·孔顗传》:“右军将军 齐王 ,射声校尉 姚道和 ,楼舰千艘,覆川盖汜。”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九:“我王楼舰轻 秦 汉 ,却似 文皇 欲渡 辽 。” 清 吴伟业 《高邮道中》诗之三:“ 淮 张空幕府,楼舰隔 江 南。” 梁启超 《地理与文明之关系》:“而内地能有河流,可便舟楫……大者轮船往来,可达三千英里。次者亦艨艟楼舰,可以通行。”
词语解释:龙舰  拼音:lóng jiàn
天子所乘的大船。 唐 吕温 《晋王龙骧墓》诗:“虎旗龙舰顺长风,坐引全 吴 入掌中。” 唐 吴融 《隋堤》诗:“岸傍昔道牵龙舰,河底今来走犊车。”
词语解释:斗舰  拼音:dòu jiàn
亦作“鬭舰”。 战船。《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刘表 治水军,蒙衝鬭舰,乃以千数。”《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鬭舰,船上设女墙,可高三尺,墙下开掣棹孔。船内五尺,又建棚,与女墙齐。棚上又建女墙,重列战敌。上无覆背,前后左右树牙旗、帜旛、金鼓,此战船也。”《新唐书·萧铣传》:“ 孝恭 大破之,获鬭舰千艘。” 清 王昊 《兵船行》:“颶风昨夜起鮫宫,鬭舰千羣復何益。”
词语解释:连舰  拼音:lián jiàn
连结在一起的大型军用船只。《魏书·太宗纪》:“帝令连舰上施轒輼,絶其汲路,又穿地道以夺其井。”
词语解释:舸舰  拼音:gě jiàn
巨舰。《梁书·王僧辩传》:“午后贼退,乃更起长栅绕城,大列舸舰,以楼船攻水城西南角。” 唐 王勃 《滕王阁序》:“閭阎扑地,鐘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词语解释:舟舰  拼音:zhōu jiàn
战船。《晋书·王濬传》:“ 武帝 谋伐 吴 ,詔 濬 修舟舰。”《南齐书·王敬则传》:“﹝ 敬则 ﹞於 江 中迎战,大破贼水军,焚其舟舰。”
词语解释:斋舰  拼音:zhāi jiàn
宋 时较大的舰船多以“斋”为名,比之于居室,因称这类舰船为“斋舰”。 宋 孙觌 《与巡检李脩武帖》:“相望一水之隔,未果造謁,斋舰诣郡,枉道一临为幸也。”原注:“板屋舟也…… 尤延之 诗:‘云深不见孤山寺,风急难乘摇碧斋。’《梁溪集》本注:‘摇碧斋是湖船之名。盖当时游舰多以斋名也。’”
词语解释:黄龙舰  拼音:huáng lóng jiàn
见“ 黄龙战舰 ”。
词语解释:黄龙战舰  拼音:huáng lóng zhàn jiàn
战舰名。 明 夏完淳 《大哀赋》:“黄龙战舰,茫茫不归。”亦省作“ 黄龙舰 ”。 清 吴伟业 《过韩蕲王墓》诗之三:“百战黄龙舰,三江白石铭。”《孽海花》第九回:“功名几勒黄龙舰,国法新衔赤雀书。”
词语解释:兽舰  拼音:shòu jiàn
船体雕饰兽形的战舰。 唐 温庭筠 《昆明池水战词》诗:“鼉鼓三声报天子,雕旗兽舰凌波起。” 元 张翥 《萤苑曲》:“杨花吹春一千里,兽舰如云锦帆起。”
词语解释:航空母舰  拼音:háng kōng mǔ jiàn
用以装载飞机,并有供飞机起落的跑道等设备的一种大型军舰。
词语解释:凤舰  拼音:fèng jiàn
华美的大船。以饰有凤凰等祥瑞图案,故称。 明 陈子龙 《秣陵杂诗》之三:“龙旗失组练,凤舰同山丘。”
词语解释:船舰  拼音:chuán jiàn
战船。《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 操 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南史·陈纪上·武帝》:“帝督兵疾战,纵火烧栅,烟尘涨天, 齐 人大溃,尽收其船舰。”
词语解释:艛舰  拼音:lóu jiàn
有楼的战船。《梁书·吕僧珍传》:“悉取 檀溪 材竹,装为艛舰,葺之以茅,并立办。”
词语解释:供应舰  拼音:gōng yìng jiàn
专门担负海上补给、修理任务的军舰。也叫补给舰。
词语解释:军舰  拼音:jūn jiàn
海军作战所用的各种舰艇的统称。主要有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潜艇、鱼雷艇等。 清 丘逢甲 《欧冶子歌》:“一挥再挥试神技,乃使五洋沉军舰,六洲平战垒。” 雁翼 《唱给地球》诗:“那不是 英国 的军舰和炮艇吗?在别国的海洋上,杀害着善良的渔民。”
词语解释: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拼音:ā fú lè ěr hào xún yáng jiàn
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的涅瓦河畔。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占领尼古拉耶夫桥。7日晚9时45分,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
词语解释:主力舰  拼音:zhǔ lì jiàn
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统称。
词语解释:兵舰  拼音:bīng jiàn
军舰。 茅盾 《三人行》十三:“前面一条青灰色的大兵舰正在升起红蓝白的三色旗,一排水兵在舰面甲板上奏着军乐。”
词语解释:通用两栖攻击舰  拼音:tōng yòng liǎng qī gōng jī jiàn
输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实施登陆作战的军舰。配载登陆艇、两栖车辆、直升机等。兼有两栖攻击舰和运输舰的作战能力。
词语解释:驱逐舰  拼音:qū zhú jiàn
以火炮和反潜武器为主要装备的中型军舰。主要任务是护航、警戒和反潜。
词语解释:运输舰  拼音:yùn shū jiàn
指担负军事运输任务的军舰。
词语解释:青龙舰  拼音:qīng lóng jiàn
古代战舰名。相传为 三国 吴 孙权 在 青浦 所造。《南史·王僧辩传》:“又造二舰,一曰青龙舰,一曰白虎舰,皆衣以牛皮,并高十五丈,选其中尤勇健者乘之。” 清 厉鹗 《过青浦县》诗:“飘荡青龙舰,艰难黄耳书。”
词语解释:脚舰
系在战船尾部备用的小船
词语解释:铁甲舰  拼音:tiě jiǎ jiàn
十九世纪后半期出现的一种火力和防护力很强的军舰。船壳为钢质,火炮有炮塔防护,两舷、甲板都有装甲。也叫装甲舰。
词语解释:黄龙战舰  拼音:huáng lóng zhàn jiàn
战舰名。 明 夏完淳 《大哀赋》:“黄龙战舰,茫茫不归。”亦省作“ 黄龙舰 ”。 清 吴伟业 《过韩蕲王墓》诗之三:“百战黄龙舰,三江白石铭。”《孽海花》第九回:“功名几勒黄龙舰,国法新衔赤雀书。”
词语解释:齐云战舰  拼音:qí yún zhàn jiàn
即齐云船。 宋 陆游 《南唐书·张彦卿传》:“遣齐云战舰数百,自 淮 入 江 。”参见“ 齐云船 ”。
词语解释:齐云船  拼音:qí yún chuán
古战舰名。 五代 周世宗 所造。《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 景 之水军多败,长 淮 之舟,皆为 周 师所得。又造齐云船数百艘, 世宗 至 楚州 北神堰 ,齐云舟大,不能过,乃开 老鸛河 以通之,遂至 大江 。”
词语解释:扫雷舰  拼音:sǎo léi jiàn
用于搜索和排除水雷的军舰
词语解释:护卫舰  拼音:hù wèi jiàn
以火炮和反潜武器为主要装备,以担任航行警戒和基地巡逻等护航任务为主的轻型军舰。
词语解释:母舰  拼音:mǔ jiàn
对小型舰艇(如鱼雷快艇或潜艇)进行护航或导航的海军舰船
对几艘小舰艇进行供应的舰船
词语解释:火舰  拼音:huǒ jiàn
置有火攻装备的战船。《南史·王僧辩传》:“是日,贼復攻城不剋,又为火舰,烧栅,风不便,自焚而退。”
词语解释:炮舰  拼音:pào jiàn
以火炮为主要装备的轻型军舰。主要用来保护沿海地区和近海交通线,轰击敌人海岸目标,掩护部队登陆等。
词语解释:战列巡洋舰  拼音:zhàn liè xún yáng jiàn
介于战列舰和巡洋舰之间的大型军舰。排水量和炮舰装备接近于战列舰,航速接近于巡洋舰。主要用以与战列舰协同作战。出现于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淘汰。
词语解释:戎舰  拼音:róng jiàn
战船。 唐 张仲素 《涨昆明池赋》:“昔穿焉,近秋而大閲戎舰;今涨也,乘春而无竭陂池。”
词语解释:拍舰  拼音:pāi jiàn
古时一种攻击型的战舰。设有拍竿,可以遥击敌舰。《陈书·徐世谱传》:“时 景 军甚盛, 世谱 乃别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以益军势。”
词语解释:旗舰  拼音:qí jiàn
亦称“ 旗船 ”。 舰队指挥舰。多指海军舰队司令所在的军舰。因通常挂有司令旗,故称。 林纾 《不如归序》:“ 镇 定 二舰,当敌如铁山, 松岛 旗船,死者如积。” 徐凤晨 赵矢元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四:“ 福建 海军旗舰‘扬武’号,用尾炮击中 法 旗舰‘伏尔他’号。”
词语解释:布雷舰  拼音:bù léi jiàn
用于布设水雷的军舰。舰上有布雷装置和水雷舱。有的配备导航设备,以保证布雷定位精度。
词语解释:巡洋舰  拼音:xún yáng jiàn
一种装备较大口径火炮和较厚装甲,主要在远洋活动的大型军舰。一般用于护航、炮击敌舰船和岸上目标,支援登陆兵作战等。这种火炮巡洋舰已渐趋淘汰。 巴人 《莽秀才造反记》第一章:“那巡洋舰……冲着窎远的海面开去了。”
词语解释:敌舰  拼音:dí jiàn
敌方的舰艇
词语解释:皮舰  拼音:pí jiàn
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南史·邓琬传》:“ 休仁 因此命 沉攸之 、 吴喜 、 佼长生 、 刘灵遗 、 刘伯符 等进攻 浓湖 ,造皮舰千乘,拔其营栅,苦战移日,大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