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三漾去声 [xiàng,卿相]访[jiàng,将帅][shàng,上下][sàng,丧失][liàng,数量][zàng,库藏,名词][详注1][dàng,适当][详注2][同飏][hàng][详注3][详注4][详注5][详注6][zhàng][kàng]广[详注7][zàng,内脏][bàng][详注8][tàng,通烫,又碰也][與障同。][yàng][详注9][dǎng dàng][guàng,横木、充满][qiàng][bàng][雨疾下也][音诳。欺也。][详注10]


注1:王 《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
注2:长 《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 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冗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冗长。 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
注3:养 《广韵》《正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恙。《玉篇》供养也,下奉上也。《礼·月令》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注》谓凡恩命滥赐膳服,侈僭踰制者。
注4:仰 《集韵》《正韵》鱼向切。恃也。俟也,资也。《战国策》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注》有望於上则仰。《史记·平准书》衣食仰给县官。
注5:桁 航去声。椸也。《古乐府·东门行》还视桁上无悬衣。
注6:两 通“辆”。车一乘。《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良去声。《诗·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注7:广 《玉篇》古旷切,光去声。《周礼·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疏》马融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释文》广,古旷反。 又车名。《周礼·春官·车仆》广车之萃。《注》广车,横陈之车也。《释文》广,古旷反。《左传·僖二十八年》西广东宫。《疏》楚有左右广,盖兵车之名。《宣二年》分为二广。《注》十五乘为一广。 又《正字通》音旷。《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广焉。《注》广,开泰貌。 又与旷通。《前汉·五行志》师出过时之谓广。
注8:妨 音访。《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峨拔嵩华,腾跃较健壮。
注9:掠 《广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音亮。亦夺取也。《左传·襄十一年》禁侵掠。又《昭二十年》输掠其聚。《前汉·高帝纪》所过毋得卤掠。
注10:潢 音幌。与滉同。水深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灏溔潢漾。又音暀。《释名》染纸也。《齐民要术》有装潢纸法。《唐六典》崇文馆有装潢匠五人。
末字词组
画舫花舫黄篾舫青舫青油舫云舫棠木舫漕舫
船舫游舫官舫大舫书画舫诗舫榜舫文舫
酒舫轻舫斋舫解舫野舫凫舫椒花舫石舫
雀舫青雀舫螭舫连舫歌舫蠡舫醧舫 
白舫驿舫客舫龙舫螭头舫东舟西舫火舫 

词语解释:画舫  拼音:huà fǎng
装饰华美的游船。 唐 刘希夷 《江南曲》之二:“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浮画舫,跃青驄,小桥门外緑荫笼。” 清 孙枝蔚 《重游徐幼长园林》诗:“门前增画舫,墻外落红梅。” 郭沫若 《南京印象·秦淮河畔》:“河上也有一些游艇,和 玄武湖 的艇子差不多,但有些很明显地是所谓画舫,飘浮着 李香君 、 葛嫩娘 们的瘦影。”
词语解释:船舫  拼音:chuán fǎng
泛指船。《宋书·五行志四》:“ 太元 十七年六月甲寅,涛水入 石头 ,毁大航,漂船舫,有死者。” 唐 白居易 《登西楼忆行简》诗:“早晚东归来下峡,稳乘船舫过 瞿塘 。”《宋史·王济传》:“ 契丹 南侵,上幸 澶渊 ,詔缘 河 断桥梁,毁船舫,稽缓者论以军法。”
词语解释:酒舫  拼音:jiǔ fǎng
供客人饮酒游乐的船。 唐 元结 《石鱼湖上醉歌》序:“诸子环 洞庭 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宋 黄庭坚 《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但恐 次山 胸磊隗,终便酒舫 石鱼湖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一带板桥长,閒指点茶寮酒舫。”
词语解释:雀舫  拼音:què fǎng
古代形似鸟状的游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五侯閫外空狼燧,二水洲边自雀舫。” 王季思 注:“雀舫,即朱雀舫,是一种游船。” 清 曹寅 《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三:“雀舫空沉泊,鳶梯莫暂停。”
词语解释:白舫  拼音:bái fǎng
白木的船。 唐 杜甫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诗:“青帘白舫 益州 来, 巫峡 秋涛天地迴。” 宋 陆游 《急雨》诗:“白舫投沙峡,青帘捲市楼。” 明 袁宏道 《过通州》诗:“白舫緑油扉,多时梦亦稀。” 清 曹寅 《后观打鱼歌》:“白舫青帘稳若山,蛉蜻舴艋便如手。”
词语解释:花舫  拼音:huā fǎng
画舫。装饰华美的游船。 唐 白居易 《晚起》诗:“闲上篮舆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 唐 朱庆馀 《泛溪》诗:“曲渚迴花舫,生衣卧向风。”《宋史·太祖纪三》:“ 吴越国 进银装花舫、金香师子。”
词语解释:游舫  拼音:yóu fǎng
即游船。 宋 苏轼 《有以官法酒见饷者因用前韵求述古为移厨饮湖上》:“游舫已粧 吴 榜稳,舞衫初试 越 罗新。”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佚事》:“ 秦淮 游舫,不施窗幕,彼姝鲜乘舟者,竞渡则有楼船。”参见“ 游船 ”。
词语解释:游船  拼音:yóu chuán
载客游览的船。 清 杜濬 《初闻灯船鼓吹歌》:“腾腾便有鼓音来,灯船到处游船开。”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岳青天》:“禁止游船妓馆,无事不许讌宾演剧, 吴下 奢侈之风,为之一变,实数十年中所未有者。”
(1).坐船出游。《宋史·外国传五·闍婆国》:“土俗婚聘无媒妁,但纳黄金於女家以娶之,五月游船,十月游山。”
(2).指载客游览的船只。 明 李梅实 《精忠旗·湖中遇鬼》:“湖心亭游船歇满, 苏公堤 轿马轮蜪。”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安顿穷人》:“ 苏郡 五方杂处,如寺院、戏馆、游船、青楼、蟋蟀、鵪鶉等局,皆穷人之大养济院。” 清 孙源湘 《卖花家》诗:“一篮花值一两金,妓馆游船还倍偿。”如:这艘现代化的豪华游船今天抵 沪 。
词语解释:轻舫  拼音:qīng fǎng
犹轻舟。《南史·齐鱼复侯子响传》:“轻舫还闕不得,此苦之深,唯愿矜怜。” 清 严绳孙 《发维扬》诗:“轻舫春流上,烟光浄客衣。”
词语解释:青雀舫  拼音:qīng què fǎng
《方言》卷九:“舟……或谓之鷁首。” 郭璞 注:“鷁,鸟名也。今 江东 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后因称船首画有青雀之舟为“青雀舫”。泛指华贵游船。 北周 庾信 《奉和濬池初成清晨临泛》:“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迴。” 唐 刘长卿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诗:“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羣。” 清 黄遵宪 《大阪》诗:“横列东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栏桥。”亦省称“ 青雀 ”、“ 青舫 ”。 唐 刘言史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诗:“闲逐维私向 武城 ,北风青雀片时行。”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掩萧斋》词:“落日逢迎 朱雀街 ,共乘青舫渡 秦淮 。” 明 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诗:“ 黄河 北去浮青雀,沧海东回献白狼。”
词语解释:驿舫  拼音:yì fǎng
即驿船。 唐 岑参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诗:“驛舫宿湖月,州城浸海云。” 唐 朱庆馀 《送韩校书赴江西幕》诗:“驛舫迎应远,京书寄自频。”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灵哥》:“先朝因旱潦,尝令巡抚下有司迎入京师,托之祈禳,其物亦处驛舫,比至京,不肯入城。”参见“ 驛船 ”。
词语解释:驿船  拼音:yì chuán
驿站用的船。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典午犹为幸,分忧固是荣。箳篁州乘送,艛艓驛船迎。”
词语解释:黄篾舫  拼音:huáng miè fǎng
船的一种。 清 曹寅 《送培山之鹿城》诗:“装轻黄篾舫,诗满石头城。”参见“ 黄蔑 ”。
词语解释:黄蔑  拼音:huáng miè
隋炀帝 下 江 南时船名之一。《隋书·炀帝纪上》:“文武官五品已上给楼船,九品已上给黄蔑。” 蔡东藩 《南北史演义》第九十回:“又有漾彩、朱鸟、苍螭、白虎、玄武、飞翔、青鳬、陵江、楼船、板仓、黄蔑等数千艘,分坐诸王百官,妃嬪公主,及载内外百司供奉物品。”
词语解释:官舫  拼音:guān fǎng
即官船。 明 高启 《魏使君见示吕忠肃公旧赠诗因赋》诗:“知非山泽儒,期是廊庙客。磯石繫官舫,猿叫月初夕。”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荻港神》:“ 当涂 荻港 ,水忽涌丈餘,有 宋某 者,卧官舫,梦神促之曰:‘移船移船。’遽惊起,缆已解。俄岸崩如雷,他舟皆溺。”
词语解释:斋舫  拼音:zhāi fǎng
运载斋库物资的船。《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六年》:“主者求坚船以为斋舫。” 胡三省 注:“以船载斋库物,因曰斋舫。”
词语解释:螭舫  拼音:chī fǎng
见“ 螭头舫 ”。
词语解释:螭头舫  拼音:chī tóu fǎng
船头刻有螭首的船。 宋 苏轼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诗:“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清烟鹊尾炉。” 元 张雨 《次韵题吕氏园馆》:“东风勒住螭头舫,湖雨吹开茧粟花。”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五:“使者螭头舫,才人豹尾车。”亦省作“ 螭舫 ”。 明 高启 《皋桥》诗:“緑水通螭舫,红桥过犊车。”
词语解释:客舫  拼音:kè fǎng
客船。 元 张翥 《送观性空上人归省》诗:“载经随客舫,留偈别禪邻。”
词语解释:青舫  拼音:qīng fǎng
见“ 青雀舫 ”。
词语解释:青雀舫  拼音:qīng què fǎng
《方言》卷九:“舟……或谓之鷁首。” 郭璞 注:“鷁,鸟名也。今 江东 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后因称船首画有青雀之舟为“青雀舫”。泛指华贵游船。 北周 庾信 《奉和濬池初成清晨临泛》:“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迴。” 唐 刘长卿 《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诗:“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羣。” 清 黄遵宪 《大阪》诗:“横列东西青雀舫,旁通三百赤栏桥。”亦省称“ 青雀 ”、“ 青舫 ”。 唐 刘言史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诗:“闲逐维私向 武城 ,北风青雀片时行。”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掩萧斋》词:“落日逢迎 朱雀街 ,共乘青舫渡 秦淮 。” 明 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诗:“ 黄河 北去浮青雀,沧海东回献白狼。”
词语解释:大舫  拼音:dà fǎng
并两船或数船而成的大船。《陈书·孙瑒传》:“及出镇 郢州 ,乃合十餘船为大舫……泛 长江 而置酒,亦一时之胜赏焉。”
词语解释:解舫  拼音:jiě fǎng
犹解缆。 宋 苏辙 《河上暮归过南湖》诗:“淤田水浅客来迟,解舫都门问几时?”
词语解释:连舫  拼音:lián fǎng
并数船而成的大船。 汉 王粲 《从军诗》:“连舫踰万艘,带甲千万人。”《晋书·王濬传》:“ 武帝 谋伐 吴 ,詔 濬 修舟舰,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餘人。”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吴兴园圃》:“载以连舫,涉溪絶江。”
词语解释:龙舫  拼音:lóng fǎng
龙舟。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艾候当龙舫,萍踪集 凤城 。”
词语解释:青油舫  拼音:qīng yóu fǎng
青油涂饰的游船。 清 厉鹗 《春日逢施谓伊话旧》诗:“秋湖忆共青油舫,晚寺曾寻白竹扉。”
词语解释:书画舫  拼音:shū huà fǎng
见“ 书画船 ”。
词语解释:书画船  拼音:shū huà chuán
北宋 书画家 米芾 曾任 江 淮 发运,于船上揭牌,称“ 米 家书画船”。后亦以泛称文人学士的游船。 宋 黄庭坚 《戏赠米元章》诗之一:“沧江静夜虹贯月,定是 米 家书画船。” 任渊 注:“ 崇寧 间, 元章 为 江 淮 发运,揭牌於行舸之上,曰‘ 米 家书画船’云。”亦作“ 书画舫 ”。 元 周砥 《芝云堂》诗:“邀我醉眠书画舫,月明吹笛看云汀。”
词语解释:野舫  拼音:yě fǎng
指农家小船。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次韵》:“钓家随野舫,仙藴逐雕函。”
词语解释:歌舫  拼音:gē fǎng
即歌舟。 宋 欧阳修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诗:“清风满谈度,明月临歌舫。” 清 黄景仁 《湖楼夜起》诗:“渔舠歌舫寂无踪,梦醒湖云第几重?”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们的船好好的停着,一只歌舫划向我们来了。”参见“ 歌舟 ”。
词语解释:歌舟  拼音:gē zhōu
供歌舞宴乐用的游船。 宋 邵雍 《过温寄巩县宰吴秘丞》诗:“风软玉溪腾醉骑,花繁石窟漾歌舟。”
词语解释:螭头舫  拼音:chī tóu fǎng
船头刻有螭首的船。 宋 苏轼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诗:“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清烟鹊尾炉。” 元 张雨 《次韵题吕氏园馆》:“东风勒住螭头舫,湖雨吹开茧粟花。”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五:“使者螭头舫,才人豹尾车。”亦省作“ 螭舫 ”。 明 高启 《皋桥》诗:“緑水通螭舫,红桥过犊车。”
词语解释:云舫  拼音:yún fǎng
绘有云彩图案的船。 汉 张衡 《七辩》:“然后櫂云舫,观中流,搴芙蓉,集芳洲。”
词语解释:诗舫  拼音:shī fǎng
供人赋诗吟咏的游船。 清 孔尚任 《三月三日泛舟红桥修禊》诗:“酒家只傍桥红处,诗舫偏迎袖翠羣。” 清 吴锡麒 《冯实庵给谏自西湖移主苏州紫阳书院赋诗留别奉酬》之一:“管絃落日催诗舫,花鸟春风问字尊。”
词语解释:凫舫  拼音:fú fǎng
即凫舟。 隋炀帝 《四时白紵歌·江都夏》:“菱潭落日双鳧舫,緑水红妆两摇漾。”参见“ 鳧舟 ”。
词语解释:凫舟  拼音:fú zhōu
鸭形的船。《文选·张协〈七命〉》:“乘鳧舟兮为水嬉,临芳洲兮拔灵芝。” 李善 注:“ 郭璞 曰:‘舟为鳧形制,今 吴 之青雀舫,此其遗象也。’”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之四:“既停龙驾,亦泛鳧舟。” 唐 卢照邻 《七夕泛舟》诗之二:“风杼秋期至,鳧舟野望开。”
词语解释:蠡舫  拼音:lí fǎng
小游船。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上:“倘相见山塘柳角,争当以流苏蠡舫载之。”
词语解释:东舟西舫  拼音:dōng zhōu xī fǎng
谓周围的船只。 唐 白居易 《琵琶行》:“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词语解释:棠木舫  拼音:táng mù fǎng
棠木所制的船。《红楼梦》第四十回:“那 姑苏 选来的几个驾娘,早把两隻棠木舫撑来。”
词语解释:榜舫  拼音:bǎng fǎng
乘船,行船。《楚辞·王褒〈九怀·昭世〉》:“榜舫兮下流,东注兮礚礚。” 王逸 注:“乘舟顺水游海滨也。”
词语解释:椒花舫  拼音:jiāo huā fǎng
清 朱筠 室名“椒花吟舫”的省称。 清 黄景仁 《访吴竹桥》诗:“朝吟 椒花舫 ,暮觴紫藤架。”自注:“ 朱笥河 先生斋名。”
词语解释:醧舫  拼音:yù fǎng
供客人宴饮游乐的船。 清 张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韵》:“醧舫波还泛,书亭日久烘。”
词语解释:火舫  拼音:huǒ fǎng
用作火攻的船只。《陈书·徐世谱传》:“时 景 军甚盛, 世谱 乃别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以益军势。”
词语解释:漕舫  拼音:cáo fǎng
供漕运用的大型船只。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漕舫》:“凡京师为军民集区,万国水运以供储,漕舫所由兴也。”
词语解释:文舫  拼音:wén fǎng
装饰华美的游艇。 明 刘基 《钱唐怀古得吴字》:“鷁首驰文舫,龙鳞舞绣襦。”
词语解释:石舫  拼音:shí fǎng
园林中用石头建成的船形建筑物。例如:颐和园内的著名石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