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舟航 拼音:zhōu háng
(1).船只。《淮南子·主术训》:“大者以为舟航柱梁,小者以为楫楔。” 晋 左思 《吴都赋》:“汎舟航於 彭蠡 ,浑万艘而既同。” 唐 白居易 《登老君阁望洛城》诗:“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閒。” 清 余怀 《板桥杂记·珠市名妓》:“水阁外环列舟航如堵墻。”
(2).犹津梁。 南朝 梁 沉约 《答释法云书》:“实不刊之妙旨,万代之舟航。”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济笔海兮尔为舟航,骋文囿兮尔为羽翼。”
(3).拯济。《宋书·武帝纪中》:“相国 宋王 天纵圣德,灵武秀世,一匡頽运,再造区夏,固以兴灭继絶,舟航沦溺矣。”
(4).比喻济世的良才。《晋书·刘弘陶侃等传赞》:“ 长沙 勤王,拥斾戎场。任隆三事,功宣一匡。繄赖之重,匪伊舟航。”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幼有钧衡之略,独负舟航之用。”词语解释:梯航 拼音:tī háng
(1).梯与船。登山渡水的工具。 唐 吕温 《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翘企圣域,莫知所从,如仰高山、临大川,未获梯航,而欲济乎深、臻乎极也。” 清 赵翼 《八十自寿》诗:“炎徼风清无瘴癘,蛮陬地闢有梯航。”
(2).引申指有效的途径。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悟不可恃,勤不可间;悟以见心,勤以尽力:此学诗之梯航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曩所授,乃《黄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也。”
(3).亦作“ 梯杭 ”。“梯山航海”的省语。谓长途跋涉。 唐玄宗 《赐新罗王》诗:“玉帛遍天下,梯杭归上都。”杭,通“ 航 ”。 宋 张孝祥 《念奴娇·仲钦提刑仲冬行边》词:“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
(4).指水陆交通。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治定》:“而今应受天王宠,看万国梯航一旦通。” 严复 《论世变之亟》:“自胜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国朝,梯航日广。”
(5).比喻引荐人才。 唐 黄滔 《启刑部郑郎中》:“郎中模楷词林,梯航名路,每虑或遗於片善,常忧不採於一言。”词语解释:野航 拼音:yě háng
指农家小船。 唐 杜甫 《南邻》诗:“秋水纔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七:“野航,田家小渡舟也。或谓之舴艋,谓形如蚱蜢,因以名之。” 清 赵翼 《年初偕同乡诸公艤舟亭探春半年间瀛坡稚存相继下世今日重游不胜存殁之感》诗:“曾联步屐探春光,今日重来泊野航。”词语解释:归航 拼音:guī háng
回归的船。 唐 皎然 《同李司直题武丘寺》诗:“还将 陆居士 ,晨发泛归航。”词语解释:苇航 拼音:wěi háng
小舟。 明 徐渭 《镜湖竹枝词》:“杏子红衫一女郎,鬱金衣带一苇航。”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公避兵》:“千江月,一苇航。堪嗟《黄鸟》寄他邦。”词语解释:慈航 拼音:cí háng
佛教语。谓佛、菩萨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脱离生死苦海。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法轮明暗室,慧海度慈航。”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花月痕》第五二回:“万顷情波,都成觉岸;千重苦海,尽泛慈航。”词语解释:夜航 拼音:yè háng
(1).夜航船的简称。 前蜀 韦庄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酒市多逋客,渔家足夜航。”《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金生 ﹞急忙赶到 临安 ,过了 钱塘江 ,趁着 西兴 夜航到得 绍兴 。”
(2).夜间航行。词语解释:浮航 拼音:fú háng
并船而成的浮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江水 翼县 转注,故有东渡西渡焉。东南二渡通 临海 ,并汎单船为浮航。”《晋书·蔡谟传》:“ 蔡公 过浮航,脱带腰舟。”《说郛》卷五四引 宋 周煇 《北辕录》:“十三日至 黄河 ,浮航以渡,自南抵北,用船八十五隻,各阔一丈六七尺,其布置相去又各丈餘,上实算子木,復覆以草,曳车策马而过,如履平地。”词语解释:轻航 拼音:qīng háng
轻舟,小船。 三国 魏 曹植 《离友》诗之一:“涉浮济兮汎轻航,迄 魏 都兮息兰房。展宴好兮惟乐康。” 宋 柳永 《彩云归》词:“蘅皋向晚艤轻航。卸云帆,水驛鱼乡。” 郁达夫 《过释无邻知旧友某尚客金陵作此寄之》诗:“横流将到 桃根渡 ,一叶轻航买未曾?”词语解释:海航 拼音:hǎi háng
(1).海船。《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年》:“有兴师十万,驾海航二千艘,因而南面之説,遂至重烦朝廷忧顾。”
(2).海上航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他管带海航差船的时候,有一个 福建 船政局的提调……坐了他的船。”词语解释:飞航 拼音:fēi háng
(1).飞快的航船。 明 杨慎 《高峣卧疾喜简西峃至自滇城》诗:“天涯故人少,且愿驻飞航。”
(2).飞行。 郭沫若 《女神·心灯》:“更有只雄壮的飞鹰在我头上飞航。”词语解释:朱雀航 拼音:zhū què háng
见“ 朱雀桁 ”。
词语解释:朱雀桁 拼音:zhū què héng
亦称“ 朱雀航 ”。 六朝都城 建康 (今 江苏 南京市 ),南城门 朱雀门 外的浮桥,横跨 秦淮河 上。 三国 吴 时称 南津桥 , 晋 改名 朱雀桁 。桁为连船而成,长九十步,广六丈。因在 台城 南,又称“南航”。 秦淮河 上二十四航,此为最大,又称“大航”。《晋书·温峤传》:“及 王含 、 钱凤 奄至都下, 嶠 烧 朱雀桁 以挫其锋。” 唐 温庭筠 《江南曲》:“妾住 金陵 步,门前 朱雀航 。”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 长板桥 在院墻外数十步…… 中山 东花园亘其前, 秦 淮 朱雀桁 遶其后。”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二·朱雀桁》。词语解释:无航 拼音:wú háng
没有船。 汉 张衡 《思玄赋》:“不抑操而苟容兮,譬临 河 而无航。” 晋 郭璞 《注〈山海经〉叙》:“无航之津,岂苍兕之所涉。” 唐 罗隐 《雪中怀友人》诗:“所思谁把醆?端坐恨无航。”词语解释:大航 拼音:dà háng
(1).即 朱雀航 。 东晋 南朝 建康 城南的浮桥,正对 朱雀门 。亦称 大桁 。《陈书·高祖纪上》:“ 高祖 遣 周文育 屯 方山 , 徐度 顿 马牧 , 杜稜 顿 大航 南。”参见“ 大桁 ”。
(2).大船。《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八年》:“己未, 全贇 独乘大航,高十餘重,上建大将旗旛。”
词语解释:大桁 拼音:dà héng
大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敦 引军垂至 大桁 , 明帝 自出中堂。 温嶠 为 丹阳 尹,帝令断 大桁 ,故未断,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惧。” 余嘉锡 笺疏:“ 敬胤 注引《丹阳记》云‘ 太元 中,驃骑府立东桁,改 朱雀 为 大桁 ’,则 大桁 之名,非 明帝 时所有,《世説》盖事后追记之词耳。”参见“ 大航 ”。词语解释:车航 拼音:chē háng
车和船。 汉 扬雄 《法言·问道》:“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捨昼夜。” 李轨 注:“车之由涂,航之由川,混混往来交通。”词语解释:通航 拼音:tōng háng
有船只或飞机来往。 梁启超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西伯利亚 兮,铁路卒业; 巴拿马峡 兮,运河通航。”《人民日报》1984.4.4:“我们主张‘三通’,通航、通邮、通商,这是大势所趋,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词语解释:连航 拼音:lián háng
犹连舫。 宋 苏轼 《获鬼章二十韵》:“坚垒千兵破,连航一炬烧。”词语解释:楼航 拼音:lóu háng
楼船。 汉 扬雄 《法言·寡见》:“灝灝之海,济,楼航之力也。” 李轨 注:“言度大海在舟船。”词语解释:云航 拼音:yún háng
游船。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病中见寄》:“逢花逢月便相招,忽卧云航隔野桥。”词语解释:吞航 拼音:tūn háng
犹吞舟。 晋 左思 《吴都赋》:“长鲸吞航,修鯢吐浪。”词语解释:出航 拼音:chū háng
船或飞机离开港口或机场出去航行。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当货轮装货完毕,起锚出航,他们站在甲板上眺望南 欧 的透亮的天空,白皑皑的山间滑雪场和蔚蓝色的滨海浴场。” 孟伟哉 《一座雕像的诞生》:“医护人员们很高兴,都希望这雨连续下下去。这样,敌机便不能出航,列车便可以不停。”词语解释:回航 拼音:huí háng
返回的航行词语解释:远航 拼音:yuǎn háng
远洋航行。《诗刊》1978年第5期:“破浪远航的巨轮飘扬着五星红旗。”词语解释:法航 拼音:fǎ háng
即法船。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法航下 匡庐 ,讲室临 玄圃 。”参见“ 法船 ”。
词语解释:法船 拼音:fǎ chuán
(1).佛教语。喻佛法。谓佛法如船,可以拯救沉溺的众生渡过生死苦海,到达“彼岸”。《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帝修浄戒,轨道不及,无上法船,济诸沉溺。” 唐 李绅 《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住觉超真境,依游渡法船。”
(2).旧时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晚上为超度亡灵而焚烧的纸船。《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到晚,做的极精致的莲花灯,点起来浮在水面上。又有极大的法船,照依佛家中元地狱赦罪之説,超度这些孤魂升天。”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法船》:“中元日各寺院製造法船,至晚焚之。有长至数丈者。” 林海音 《城南旧南·兰姨娘》:“我想到去年七月半在 北海 看烧法船的时候,在人群里跟妈撒开了手,还急得大哭呢。”参阅《盂兰盆经》。词语解释:津航 拼音:jīn háng
指渡船。《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 张绾 《龙楼寺碑》:“彼岸何远,津航絶济。”词语解释:雕航 拼音:diāo háng
指画舫。 唐太宗 《采芙蓉》诗:“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词语解释:断航 拼音:duàn háng
断坏的浮桥。 北周 庾信 《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诗》:“跨虹连絶岸,浮黿续断航。”词语解释:卫星导航 拼音:wèi xīng dǎo háng
利用导航卫星进行飞行器或船舶定位的导航方法。分两种:(1)无源式。用户不必发射信号即可定位,用户数量不受限制,且不会暴露自身目标,如美国的“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2)有源式。导航时用户需发射信号,经导航卫星转发至地面站,据此计算出用户位置后再经导航卫星通知用户,如美国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词语解释:试航 拼音:shì háng
(1).为了开辟空中或水上新航线,飞机或船只所进行的试探性航行。
(2).船造成或修理后,为验证船的性能和检查船的设备、机电装置工作情况所作的航行和试验。词语解释:仙航 拼音:xiān háng
仙人乘坐的船。 徐志摩 《西伯利亚》诗:“就这天--这天也不是寻常的开朗:看,蓝空中往来的是轻快的仙航。”词语解释:首航 拼音:shǒu háng
通过新辟航线的首次飞行或航行。例如:首航新加坡。词语解释:领航 拼音:lǐng háng
(1).引导船舶或飞机航行。 陆俊超 《九级风暴》二:“近年来,由于 林德厚 经常闹腿痛的缘故,差不多把全部领航的重任都交给了 彭涛 。”
(2).指引导船舶或飞机航行的人。 洪洋 《长江的黎明》第三九章:“ 盛光金 看见船长上了驾驶台,让出了领航的位置。”词语解释:难航
不易舟行词语解释:蚁航 拼音:yǐ háng
小船。 元 无名氏 《龙虎山赋》:“蚁航亘日,渔艇啸云。”词语解释:起航 拼音:qǐ háng
轮船、飞机等开始航行词语解释:停航 拼音:tíng háng
谓船只或飞机等停止航行。词语解释:偏航 拼音:piān háng
(飞机、船等)航行偏离了正确的航向词语解释:迷航 拼音:mí háng
谓轮船、飞机等迷失航行方向。词语解释:返航 拼音:fǎn háng
船舶、飞机等驶回或飞回出发的地方。 柯岩 《奇异的书简·船长》:“三月二十一日,‘汉川号’在驶 欧 途中接到公司电报,返航时在 汉堡 港装运天津化纤厂成套设备,国内急用。” 逯斐 《猎人小屋·湖上新歌》:“吸螺蚬机船,正劈风斩浪地返航。”词语解释:桥航 拼音:qiáo háng
由多只船舶组成的浮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西渡通 东阳 ,併二十五船为桥航。”词语解释:护航 拼音:hù háng
谓用军舰、战斗机等护卫在水面或空中的航行。《诗刊》1978年第2期:“国产的军舰为红船护航,自制的战鹰为祖国夜巡。”《新观察》1985年第22期:“ 丘吉尔 冒着生命危险,在没有足够的舰艇、飞机的护航下,横渡战火纷飞的 大西洋 。”词语解释:导航 拼音:dǎo háng
利用航行标志、雷达、无线电装置等引导飞机或轮船等航行。词语解释:开航 拼音:kāi háng
(1).新开辟或解冻的河道开始行船;新开辟的民航线开始有飞机航行。
(2).谓船只开行,起航。《联合时报》1991.8.2:“让一天未曾进食又急行军十多小时,疲惫不堪的学员登船,趁夜开航。”词语解释:民航 拼音:mín háng
民用航空的简称。例如:民航机。词语解释:巡航 拼音:xún háng
(1).巡逻航行。如:千日练武,万里巡航,为的是随时粉碎敌人侵略。
(2).航空中指发动机耗油较省的持续飞行。词语解释:沈航 拼音:shěn háng
沉船。《晋书·石季龙载记论》:“朝市沦胥,若沉航於鲸浪;王公颠仆,譬游魂於龙漠。”词语解释:无线电导航 拼音:wú xiàn diàn dǎo háng
利用无线电引导飞行器或船舶沿规定航线、在规定时间到达目的地的导航方法。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可测定飞行器或船舶的导航参量(方位、距离和速度),计算出与规定航线的偏差,由驾驶员或自动驾驶仪操纵飞行器或船舶消除偏差以保证正确航线。词语解释:启航 拼音:qǐ háng
开船。《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汽笛已经拉响,轮船就要启航。”词语解释:续航 拼音:xù háng
连续航行。如:这种飞机不但速度超过一般客机,续航时间也很长。词语解释:妓航 拼音:jì háng
女妓乘坐的船。 南朝 梁元帝 《夕出通波阁下观妓》诗:“树交临舞席,荷生夹妓航。”《太平广记》卷二二六引 唐 颜师古 《大业拾遗记·水饰图经》:“又间以妓航,与水饰相次。亦作十二航,航长一丈阔六尺。”词语解释:王子航 拼音:wáng zǐ háng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后用“王子航”为雪夜访友的典实。 明 唐龙 《有怀两厓》诗:“湖光秋黯淡,树色晓苍茫。月掛 陈蕃 榻,雪摇 王子 航。”词语解释:宇航 拼音:yǔ háng
(1).宇宙航行的简称。
(2).跟宇航有关的。如:宇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