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舅姑 拼音:jiù gū
(1).称夫之父母。俗称公婆。《国语·鲁语下》:“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谓之不幸。” 唐 朱庆馀 《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2).称妻之父母。即岳父母。《礼记·坊记》:“昏礼,壻亲迎,见於舅姑。” 郑玄 注:“舅姑,妻之父母也。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词语解释:舅氏 拼音:jiù shì
即舅父。《诗·秦风·渭阳序》:“我见舅氏,如母存焉。” 孔颖达 疏:“谓舅为氏者,以舅之与甥氏姓必异,故书传通谓为舅氏。”《国语·晋语四》:“所不与舅氏同心也,有如 河 水。”参见“ 舅父 ”。
词语解释:舅父 拼音:jiù fù
母之兄弟。俗称母舅。《史记·孝文本纪》:“封 淮南王 舅父 赵兼 为 周阳侯 。” 司马贞 索隐:“舅父,即舅。”词语解释:舅兄 拼音:jiù xiōng
舅父之子年长于己者。 清 赵翼 有《寿刘可行舅兄八十》诗。口语亦称妻子之兄为舅兄。参见“ 舅弟 ”。
词语解释:舅弟 拼音:jiù dì
(1).舅父之子年幼于己者。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葬 子厚 於 万年 之墓者,舅弟 卢遵 。”
(2).口语亦称妻子之弟为舅弟。参见“ 舅兄 ”。
词语解释:舅兄 拼音:jiù xiōng
舅父之子年长于己者。 清 赵翼 有《寿刘可行舅兄八十》诗。口语亦称妻子之兄为舅兄。参见“ 舅弟 ”。词语解释:舅母 拼音:jiù mǔ
舅父之妻。也称舅妈。《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公子本来生怕舅母拦他……两眼含泪的説道:‘好舅母,别拦我了!’”词语解释:舅弟 拼音:jiù dì
(1).舅父之子年幼于己者。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葬 子厚 於 万年 之墓者,舅弟 卢遵 。”
(2).口语亦称妻子之弟为舅弟。参见“ 舅兄 ”。
词语解释:舅兄 拼音:jiù xiōng
舅父之子年长于己者。 清 赵翼 有《寿刘可行舅兄八十》诗。口语亦称妻子之兄为舅兄。参见“ 舅弟 ”。词语解释:舅爷 拼音:jiù yé
(1).祖母之兄弟。
(2).称他人妻子的兄弟。《儒林外史》第五回:“忙着小廝去请两位舅爷来商议。他两个阿舅……听见妹丈请,一齐走来。”词语解释:舅父 拼音:jiù fù
母之兄弟。俗称母舅。《史记·孝文本纪》:“封 淮南王 舅父 赵兼 为 周阳侯 。” 司马贞 索隐:“舅父,即舅。”词语解释:舅老爷 拼音:jiù lǎo yé
称他人妻子的兄弟。《红楼梦》第五二回:“明儿是舅老爷的生日,太太説了叫你去呢。” 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干部与待遇一》:“有些机关的负责人喜欢援用亲戚。往往舅老爷、表老爷一类的人物充斥其间,结果总是害多于利。”词语解释:舅子 拼音:jiù zǐ
(1).舅氏之子。即表兄弟。《晋书·羊祜传》:“ 祜 , 蔡邕 外孙, 景献皇后 同产弟…… 祜 当讨 吴 贼有功,将进爵土,乞以赐舅子 蔡袭 。”
(2).称妻子的兄弟。《水浒传》第五二回:“知府 高廉 听得打死了他的舅子 殷天锡 ,正在厅上咬牙切齿忿恨。” 殷天锡 , 高廉 妻子的兄弟。
(3).詈词。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巡士--(且跑且喊)带住他,不要放……带住他,这舅子!”词语解释:舅祖 拼音:jiù zǔ
称父之舅。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俗称》:“称父之舅为舅祖。”词语解释:舅嫂 拼音:jiù sǎo
妻之兄弟之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 叶伯芬 ﹞又先把自己太太送到行辕里去,兄妹相见,自有一番友于之谊。 伯芬 又设法先把一位舅嫂巴结上了。”词语解释:舅舅 拼音:jiù jiù
即“舅父”,母亲的兄弟词语解释:舅妈 拼音:jiù mā
母亲兄弟的妻子词语解释:舅太太 拼音:jiù tài tài
尊称。子女的舅母;妻嫂。《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公子才送了出去,又见门上的人跑进来回道:‘舅太太来了。’原来舅太太就是 佟孺人 娘家的嫂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舅太太是个妇道人家,懂得甚么,便口口声声总説姑老爷是个独一无二的好人。”词语解释:舅公 拼音:jiù gōng
称父或母之舅。 宋 文天祥 《与方伯公书》:“儿子 道生 ,不幸夭折,今立 陞 姪为子,凡百惟舅公教之诲之。”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