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鼎臑 拼音:dǐng nào
指鼎中煮熟的菜肴。《楚辞·大招》:“鼎臑盈望,和致芳只。” 王逸 注:“臑,熟也。” 明 归有光 《冰崖草堂赋》:“厌鼎臑之盈望兮,志不去乎糟糠。”词语解释:臑臑 拼音:nào nào
慢慢移动的样子。 宋 梅尧臣 《送鄞宰王殿丞》诗:“君行问埼鮚,殊物可讲解,一寸明月腹,中有小碧蟹。生意各臑臑,黔角容夬夬,愿言宽赋刑, 越 俗久疲惫。”词语解释:臂臑 拼音:bì nào
牲畜前体的中、下部。《仪礼·特牲馈食礼》:“尸俎:右肩、臂臑、肫、胳。” 胡培翚 正义:“《礼经释例·释牲上篇》曰:凡牲,左体谓之左胖,右体谓之右胖,前体谓之肱骨,又谓之前脛骨。肱骨三:最上谓之肩,肩下谓之臂,臂下谓之臑。”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肃宗 为太子时,尝侍膳,尚食置熟俎,有羊臂臑。” 宋 王安石 《北客置酒》诗:“引刀取肉割啖客,银盘臂臑薧与鲜。” 宋 陆游 《即席》诗之三:“长鱼腹腴羊臂臑,馋想久矣无秋毫。”词语解释:豚臑 拼音:tún nào
猪的前肢。《新唐书·毕諴崔彦昭等传赞》:“观 綮 朴 辈不次而用,捭豚臑拒貙牙,趣亡而已。”词语解释:肴臑 拼音:yáo nào
肉类食品。《淮南子·泰族训》:“ 周公 肴臑不收於前,鐘鼓不解於悬,而四夷服。”词语解释:鳖臑 拼音:biē nào
指三角锥体。《九章算术·商功》:“斜解立方,得两壍堵。斜解壍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阳马居二,鳖臑居一,不易之率也。合两鳖臑三而一,验之以棊,其形露矣。” 刘徽 注:“此术臑者,背节也,或曰半阳马,其形有似鳖肘,故以名云。中破阳马,得两鳖臑,鳖臑之起数,数同而实据半,故云六而一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