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豪平声 [háo,号呼][把持,动词][sāo][音勞。撓也,轢也。][dāo][láo liáo][详注1]翿[详注2][详注3][nào]褿[音曹。卫邑名。《诗·邶风》土国城漕。][详注4]


注1:挑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
注2:咎 音高。《广韵》皋陶,舜臣名,古作咎繇。《前汉·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书序》咎单作明居。《传》咎单,臣名。
注3:绸 音韬。《礼·檀弓》绸练设旐。《注》以练绸旗之杠。《尔雅·释天》素锦绸杠。《注》以白地锦韬旗之竿。《前汉·司马相如传》靡屈虹而为绸。《注》绸,韬也。
注4:耗 音毛。《集韵》独貌。《增韵》无也,尽也。《前汉·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谓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解非也。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又通作毛。《后汉·马衍传》饥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首字词组
臊腥臊皮臊陁臊子臊秽臊子韭臊脸礼儿 
臊膻臊陀臊根臊声臊眉耷眼臊臊牌  

词语解释:臊腥  拼音:sào xīng
(1).臭恶的气味。 唐 元稹 《古社》诗:“狐惑意颠倒,臊腥不復闻。”
(2).借指尘世的丑恶。 唐 刘复 《经禁城》诗:“金石非汝寿,浮生等臊腥。”
词语解释:臊膻  拼音:sào shān
指腥膻之气。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筋体半瘻痹,肘腋生臊膻。”
词语解释:臊皮  拼音:sào pí
戏弄;乱开玩笑。《红楼梦》第九九回:“我在这里和姨太太想你 林妹妹 ,你来慪个笑儿还罢了,怎么臊起皮来了。”《三侠五义》第一○四回:“欺负他是个孤行的妇女,也不过是臊皮打哈哈儿,并无诚心要把他怎么样。”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第一,是任你官家小姐,平日架子再大,一旦被痞子臊起皮来,依然没办法,只好受欺负。” 峭石 《六月的田野》三:“全 向阳坡 ,谁敢这样臊他这书记的皮?”
词语解释:臊陀  拼音:sào tuó
亦作“ 臊陁 ”。 梵语鹦鹉的音译。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九:“臊陀,梵言鸚鵡,鸟名。”《翻译名义集·畜生》:“臊陁,或叔迦婆嘻,此云鸚鵡。”
词语解释:臊陁  拼音:sào tuó
见“ 臊陀 ”。
词语解释:臊陀  拼音:sào tuó
亦作“ 臊陁 ”。 梵语鹦鹉的音译。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九:“臊陀,梵言鸚鵡,鸟名。”《翻译名义集·畜生》:“臊陁,或叔迦婆嘻,此云鸚鵡。”
词语解释:臊根  拼音:sào gēn
指男性生殖器。《西游记》第八一回:“那怪把 行者 使个绊子腿,跌倒在地,口里心肝哥哥的乱叫,将手就去掐他的臊根。”
词语解释:臊子  拼音:sào zǐ
詈词。犹言臭货。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围释》:“气也气也!这臊子好大胆,快取鎗来。”
肉末,细剁的肉。《水浒传》第三回:“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
词语解释:臊声  拼音:sào shēng
丑闻。《魏书·阉官传·抱老寿》:“风闻前 洛州 刺史 阴平子 石荣 、积射将军 抱老寿 恣荡非轨,易室而姦,臊声布於朝野,丑音被於行路。”
词语解释:臊秽  拼音:sào huì
腥臭肮脏的气味。亦比喻丑恶的行为或低贱的地位。《隶释·汉樊毅修华岳碑》:“其德休明,则有禎祥;荒淫臊秽,篤灾必降。” 三国 魏 阮籍 《答伏义书》:“劳玉躬以役物,守臊秽以自毕。”《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注目畧无所覩,但觉风雪透窗,臊秽扑鼻。”
词语解释:臊眉耷眼  拼音:sào méi dā yǎn
方言。形容羞愧的样子。 陈建功 《找乐》第四:“唉,混了一辈子,连个窝儿都混没了,还要到人家小老弟门下,难免臊眉耷眼的。”
词语解释:臊子韭
即肉末炒韭菜
词语解释:臊臊牌
难看
词语解释:臊脸礼儿
形容礼薄,让人不好意思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