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臁胫骨 拼音:lián jìng gǔ
膝下踝上的小腿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胻骨》:“胻骨,即膝下踝上之小腿骨,俗名臁脛骨者也。其骨二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骭骨,其形粗。在后者名辅骨,其形细,又俗名劳堂骨。”词语解释:臁韧 拼音:lián rèn
指健壮的小腿。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一个撮着那布裙踏竹马,一个舒着那臁肕跳灰驴。” 清 余庆远 《维西见闻记·夷人》:“﹝妇女﹞以裙为裳,盖膝为度,不著袴,裹臁肕,以花布带束之。”词语解释:臁疮 拼音:lián chuāng
一种生在腿部的皮肤病。初痒后痛,红肿成片,日久溃烂,收口慢,且易复发。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疮发於足脛骨傍,肉冷难合,色紫而痒者,北人谓之臁疮,南人呼为骭疮,其实一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我説秽的:推猪水,臁疮腿。”《明史·列女传一·徐孝女》:“年六岁,母患臁疮。”词语解释:臁刃 拼音:lián rèn
犹臁肕。词语解释:臁骨 拼音:lián gǔ
小腿胫骨。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三折:“相公的言语道:你若是不跪啊,大棒先敲折你两臁骨哩!”《水浒传》第九回:“ 洪教头 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 洪教头 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词语解释:臁肕
健壮的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