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霰去声 殿[piàn piān][zhuàn,传记]线便[biàn,便利][详注1][juàn,书卷][shàn,封禅][详注2][xuàn,打转、屡次][动词][同砚][详注3][拊手][yàn][qiàn][详注4][详注5][diàn][yuàn,衣饰][详注6][音伣。《广韵》牵挽也。][详注7]穿[音钏。贯也。《前汉·司马迁传》贯穿经传。][juàn,猪圈][详注8][xuàn][diàn][yuàn][tiàn][详注9][详注10]嬿[jiàn][躁急也]迿[jiàn][详注11][详注12]


注1:转 zhuàn,专去声。凡物自转则上声,以力转物则去声。
注2:援 音院。救助也,接也。《鲁语》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注》所攀援以为助也。
注3:选 《玉篇》去绢切《广韵》思绢切《集韵》《正韵》须绢切,音噀。《礼·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注》选,宣练反。
注4:饭 叶扶霰切,音卞。《苏辙诗》岸上游人暮不归,清香入袖凉吹面。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清尊餐白饭。
注5:拚 《唐韵》《集韵》《韵会》皮变切,音卞。抃本字。《说文》拊手也。《宋书·何承天传》歌拚就路。《注》手舞貌。互详抃字注。
注6:遣 缱去声。《广韵》人臣赐车马曰遣车。《正韵》将葬而祭曰遣奠。既祭,乃包牲体,载之以车,随柩而行,曰遣车。《礼·檀弓》遣车一乘。《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
注7:煎 音箭。《广韵》甲煎。《南史·范云传》甲煎浅俗比徐湛之。又甲煎,香名。《贞观纪闻》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数车,光暗则以甲煎沃之,香闻数里。
注8:先 音霰。《增韵》先之也。《正韵》相导前后曰先后。《周礼·夏官·大司马》以先恺乐,献于社。《注》先犹导也。《史记·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又先事而为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违。《礼·月令》先立春三日。又当后而前曰先。《左传·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长者。《老子·道德经》先天地生。又《广韵》娣姒曰先后。《前汉·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呼之为妯娌。
注9:剸 又《唐韵》《集韵》之转切《韵会》之啭切,专去声。断也。《广韵》细割切肉貌。
注10:辗 niǎn zhǎn,展去声。《广韵》水辗也。《集韵》转轮治谷也。
注11:趼 音砚。《说文》兽足企也。《尔雅·释畜》騉蹄趼,善升甗。《注》騉蹄如趼而健,善上山。《疏》趼,平也。谓蹄平正善升。
注12:瞑 音面。瞑眩剧也。又愦乱也。《书·说命》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一作眠眩。互详眠字注。
首字词组
膳羞膳服膳荤膳费膳宿膳啖  
膳夫膳食膳府膳脯膳宰膳御  
膳部膳饮膳牌膳房膳堂膳部员外郎  

词语解释:膳羞  拼音:shàn xiū
美味的食品。《周礼·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 郑玄 注:“膳,牲肉也;羞,有滋味者。”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冰室者,所以备膳羞也。”《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大家不食,亦膳羞不具耶?” 明 姚汝循 《郡斋咏怀》:“南山有薄田,犹堪具膳羞。”
词语解释:膳夫  拼音:shàn fū
古官名。掌宫廷的饮食。《诗·小雅·十月之交》:“ 家伯 维宰, 仲允 膳夫。” 郑玄 笺:“膳夫,上士也,掌王之饮食膳羞。”《周礼·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櫳。”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 上官大夫 ,你的任务,主要是在外面周旋,你须得叫膳夫庖人作好好的准备。”
词语解释:膳部  拼音:shàn bù
古官署名。掌祭器、牲豆、酒膳及藏冰等事。《周礼·天官》冢宰之属有膳夫、凌人二职。 晋 有左右士曹, 北齐 改左士为膳部郎。 唐 设膳部郎中、员外郎,属礼部。 明 改膳部为精膳司。 清 末始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三省纲辖·膳部》:“即 周 官膳夫也, 晋 有左右士曹, 北齐 曰膳部。”
词语解释:膳服  拼音:shàn fú
饮食和服用。亦泛指衣食所需。《周礼·天官·大府》:“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后汉书·安帝纪论》:“ 孝安 虽称尊享御,而权归 邓氏 ,至乃损彻膳服,克念政道。” 唐 韩愈 《示儿》诗:“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疎。”
词语解释:膳食  拼音:shàn shí
指日常进用的饭菜。《管子·入国》:“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此之谓老老。”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减膳食,卑宫观,省田官,损诸苑。” 冰心 《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惊奇的是总理的膳食竟是这样地简单。”
词语解释:膳饮  拼音:shàn yǐn
犹饮食。《仪礼·王制》:“九十,饮食不离寝,膳饮从於游。”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对吟忘膳饮,偶坐变朝昏。”
词语解释:膳荤  拼音:shàn hūn
食物之荤辛者。《仪礼·士相见礼》:“夜侍坐,问夜;膳荤,请退可也。” 郑玄 注:“膳荤,谓食之荤辛物,葱薤之属。”
词语解释:膳府  拼音:shàn fǔ
宫廷中贮藏食物的府库。《周礼·地官·廛人》:“凡珍异之有滞者,歛而入於膳府。”《魏书·食货志》:“又於岁时取鸟兽之登於俎用者,以牣膳府。”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八珍罗膳府,五采鬭筐牀。”
词语解释:膳牌  拼音:shàn pái
清 代皇帝预备召见人员时所递的职名牌。因于皇帝用膳时呈递,故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 奇公 於路上吟一絶见寄云:‘中侍传宣递膳牌,平明待詔立金阶。’” 清 李赓芸 《炳烛编·独对同对》:“犹今时递膳牌召见,则一人独对;军机大臣每日入见,则同对也。”
词语解释:膳费  拼音:shàn fèi
吃饭所花费的费用
词语解释:膳脯  拼音:shàn fǔ
泛指食物。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梁瑶峰》:“其抚 湘 时,其家人索属下贿不遂,故意阻其膳脯,以激公怒,而公枵腹终日,初无怨嗟。”
词语解释:膳房  拼音:shàn fáng
御膳房的省称。掌帝王膳食之所。《清会典·内务府十·御茶膳房》:“膳房,属下庖长四名,副庖长四名,庖人五十人。”
词语解释:膳宿  拼音:shàn sù
吃饭和住宿。如:膳宿费;膳宿自理。
词语解释:膳宰  拼音:shàn zǎi
古官名。犹膳夫。掌宰割牲畜以及膳食之事。《仪礼·燕礼》:“膳宰具官饌于寝东。” 郑玄 注:“膳宰,天子曰膳夫,掌君饮食膳羞者也。”《公羊传·宣公六年》:“ 赵盾 曰:‘是何也?’曰:‘膳宰也。’” 何休 注:“主宰割殽膳者,若今大官宰人。”《国语·周语中》:“膳宰不致餼,司里不授馆。” 韦昭 注:“膳宰,膳夫也,掌宾客之牢礼。” 清 汪琬 《有客言黄鱼事纪之》诗:“豪门膳宰善烹治,剂以醯酱芼笋蔬。”
词语解释:膳堂  拼音:shàn táng
饭堂,食堂。 鲁迅 《集外集·“说不出”》:“看客在戏台下喝倒采,食客在膳堂里发标,伶人厨子,无嘴可开,只能怪自己没本领。”
词语解释:膳啖
指饭菜及其他食物。《战国策·赵策四》:“大王以孝治闻於天下,衣服之便於体,膳啗之嗛於口,未尝不分於 叶阳 涇阳君 。”
词语解释:膳御  拼音:shàn yù
天子及皇后的膳食、器用。《晋书·后妃传下·穆章何皇后》:“戎车屡警,黎元阻饥。而饍御丰靡,岂与百姓同其俭约。”
词语解释:膳部员外郎
唐代礼部专管膳食的长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