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萧平声 [cháo zhāo][船桨,名词][qiáo][tiáo,调和][biāo][yāo,要求][tiāo][piāo,漂浮][liāo liáo][yáo][yāo,夭夭][yáo][liáo][俗幺字,小也][yáo][音聊,动词][xiāo][jiāo yāo][xiāo][详注1][音聊。盖骨也。][piāo piào][liáo liǎo]轿[jiào,小车][biāo biào][qiáo][yáo][liáo liù][biāo][音嫖,驃姚。][yáo][详注2][biāo][通遥]褿


注1:褕 《广韵》余昭切,音遥。褕狄,后衣。《玉篇》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柳宗元·贺册太上皇后贺表》褕狄亦被於恩光。《注》刻雉释服也。亦作揄。
注2:鹞 音遥。《玉篇》五色雉。《广韵》大雉名。《尔雅·释鸟》鹞雉注:青质五采。
末字词组
血膋肝膋膟膋萧膋龙膋   

词语解释:血膋  拼音:xuè liáo
血和脂膏。《诗·小雅·信南山》:“执其鸞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郑玄 笺:“膋,脂膏也。血以告杀,膋以升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其夕,遂以束藳焚身。至明,唯灰烬耳,无血膋之臭。”《元史·礼乐志三》:“鑾刀屡奏,血膋载升。”
词语解释:肝膋  拼音:gān liáo
古膳食八珍之一。以网油蒙于肝上,烤炙而成。《礼记·内则》:“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 郑玄 注:“膋,肠间脂。”《周礼·天官·膳夫》“珍用八物” 汉 郑玄 注:“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也。”
词语解释:膟膋  拼音:lǜ liáo
古代祭祀用的牲血与肠间脂肪。《礼记·祭义》:“鸞刀以刲,取膟膋,乃退。” 郑玄 注:“膟膋,血与肠间脂也。”《礼记·郊特牲》:“取膟膋燔燎升首,报阳也。”
词语解释:萧膋  拼音:xiāo liáo
(1).香蒿和脂膏。祭祀时两物焚烧可以产生馨香。 唐 刘禹锡 《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籩甒在堂,萧膋在庭。”
(2).借指焚香祭祀。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于时降登,于时兴俛,于时萧膋,于时燕语。”
词语解释:龙膋  拼音:lóng liáo
一种如鱼鳔的纸。 清 梁同书 《日贯斋涂说》:“ 魏叔子 文集有《龙膋记》二篇,文义不可解,问之余威友 许宗彦 , 宗彦 解之似有理。盖一种海外纸,似鱼鰾类者,作字不灭,而垢污可洗。国初遗民多有通问海上事败被戮者, 叔子 之意,谓以龙膋作书,则不致败事……盖作字后,或涂以泥,或薰以烟,或涂以丹,或裱以纸,用水洗之仍可去而字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