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首字词组
膈臆膈肢窝膈言膈疝膈肢   
膈膜膈食病膈肢洼膈噎    

词语解释:膈臆  拼音:gé yì
犹肺腑,肝胆。比喻内心。 明 吴承恩 《代张清溪马竹泉祭吴醴泉文》:“仰视玄穹,膈臆难诉。” 清 方苞 《祭左未生文》:“君讣之至,君丧已归,号痛穷天,膈臆败摧。”
词语解释:膈膜  拼音:gé mó
(1).人或哺乳动物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也称横膈膜。 明 高攀龙 《文学景耀唐公墓志铭》:“吾尝读 旌阳 许仙 书,见其所云中黄者,人身膈膜也,隔下体秽浊之气,不得上薰心府。”
(2).犹隔膜。情与意不相通或有距离。 张继煦 《〈湖北学生界〉叙论》:“且吾有理想欲公之於人,则不得不宣之於言;惟口舌之不能普及也,故以文字代之,然已苦其膈膜矣。吾又从而支离焉,隐晦焉,膈膜不滋甚乎?”
词语解释:膈肢窝  拼音:gé zhī wō
腋的通称。《红楼梦》第十九回:“﹝ 寳玉 ﹞説着翻身起来,将两隻手呵了两口,便伸向 黛玉 膈肢窝内两胁下乱挠。”《儿女英雄传》第十回:“﹝ 安公子 ﹞便从 张老 膈肢窝下钻进来跪下。”《人民文学》1976年第2期:“老队长坐车也不愿意闲着,他在膈肢窝里夹着一把竹篾,给队里的牦牛编笼嘴。”
词语解释:膈食病  拼音:gé shí bìng
中医称胸腹胀痛、下咽困难、吐酸水等症状的病。
词语解释:膈言  拼音:gé yán
犹言肺腑之言。《醒世姻缘传》第七回:“此係膈言,毋徒脐噬!”
词语解释:膈肢洼  拼音:gé zhī wā
膈肢窝。《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原来姑娘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膈肢他的膈肢洼。”
词语解释:膈疝  拼音:gé shàn
病名。由于横膈膜先天性的缺损或外伤,腹腔内的脏器进入胸腔内而引起。有饭后胸窝部疼痛,呕吐等症状。
词语解释:膈噎  拼音:gé yē
中医病名。有胸腹胀痛、下咽困难、常打嗝等症状。 清 方苞 《方曰崑妻李氏墓表》:“ 孝丰 府君病膈噎,长子 曰岱 割股以进。”
词语解释:膈肢  拼音:gé zhī
以手探人腋下使发痒而笑。《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姐姐再不起来,我上去膈肢去了。”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群扭二人而膈肢之,笑声杂沓,在树下群相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