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寘去声 [sī,名词][车骑,名词][鼓吹,名词][yì,容易,形词][lèi,连累][详注1][wèi,馈遗][wèi,因为][bèi,动介词]使[详注2][近也][zhì,记也][详注3][音備,本作絥。][bì][详注4][详注5]诿[详注6][详注7][详注8][yì][huī suī][shù][详注9][详注10][kuì]岿[kuì][详注11][详注12][详注13][zhì][音字。乳化也。][wèi][水尽,动词][yì][mì][suì][音戲。《集韻》嚱嚱,聲也。][xì][通作记][详注14][详注15][音炽。《广韵》哆声。][音妫。坫也。《尔雅·释宫》垝谓之坫。][详注16][音缒。县名。在东莱。][yì]乿[详注17][音跂。《广韵》行喘息貌]


注1:施 音翅。惠也,与也。《易·乾卦》德施普也。《又》云行雨施。《礼·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左传·僖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注》施,功劳也。《增韵》凡施设之施,平声。施与之施,平去通押。
注2:迟 音稚。《广韵》待也。《后汉·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又《赵壹传》实望昭其悬迟。《注》悬心迟仰之。《正韵》欲速而以彼为缓曰迟,使彼徐行以待亦曰迟。《荀子·修身篇》迟彼止而待我。
注3:出 推去声。自中而外也。又《正韵》凡物自出,则入声。非自出而出之,则去声。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伪切,吹去声。
注4: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注5:眦 《广韵》《集韵》《韵会》疾智切,音渍。亦目厓也。
注6:植 《唐韵》《集韵》《韵会》直吏切,音致。《博雅》槌也。又通置。《书·金縢》植璧秉圭。又《集韵》时吏切,音侍。《贾谊·吊屈原文》方正倒植。又《正韵》直意切。义同。
注7:陂 音贲。《玉篇》倾也,邪也。《正韵》不平曰险,不正曰陂。《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周礼·春官·典同》陂声散。《史记·五宗世家》邯郸中诸使过客,以彭祖险陂,故莫留邯郸。
注8:积 积蓄。音恣。聚也,储蓄也。《诗·大雅》乃积乃仓。《周礼·天官·小宰》掌其牢礼委积。《注》委积,谓牢米薪刍给宾客道用也。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积。《注》少曰委,多曰积,皆所以给宾客。
注9:始 式吏切,音试。《毛晃曰》本始之始上声,易资始,大始之类是也。方始为之始去声,礼月令桃始华,蝉始鸣之类是也。幓字原从车从参。或作襂縿。
注10:近 音记。已也。辞也。《诗·大雅》往近王舅。《注》辞也。
注11:跂 广韵》《集韵》《韵会》去智切,音吱。垂足坐。又举足望。
注12:瑟 又《集韵》疏吏切,音驶。乐器。 又《韵补》叶式吏切,音试。《祢衡鹦鹉赋》少昊司晨,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注13:蚝 《唐韻》七吏切。同蛓。《韓愈·城南聯句》㾕肌遭蚝刺。
注14:柴 《集韵》子智切《正韵》资四切,音恣。积也,谓积禽也。《诗·小雅》助我举柴。 又《集韵》一曰搣,颊劳也。
注15:庳 有庳,国名。《孟子》封之有庳。又通作鼻。《后汉·东平王苍传》昔象封有鼻。《注》有鼻,国名。在今永州营道县北。
注16:锤 音缒。称锤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注》以为称锤以起量。《释文》锤,直伪反。刘读直危反。又音惴。锻器。《庄子·大宗师》在炉锤之闲耳。《注》炉,烹物之具。锤,成物之具。
注17:蔇 音洎。《类篇》至也。《左传·隐六年》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
首字词组
腻粉腻友腻人腻语腻滞腻心腻子 
腻玉腻垢腻歪腻虫腻秽腻得得腻抹 
腻香腻理腻缝腻烦腻泽腻旗腻味 
腻云腻壤腻颜帢腻滞滞腻糊腻柳腻得很 

词语解释:腻粉  拼音:nì fěn
犹脂粉。 唐 白居易 《戏题木兰花》诗:“紫房日照燕脂坼,素艳风吹腻粉开。” 南唐 张泌 《满宫花》词:“腻粉琼粧透碧纱,雪休夸。”《武王伐纣平话》卷上:“不受寂淡,腻粉粧梳。官宦之家,内有胜玉女之颜。”
词语解释:腻玉  拼音:nì yù
纹理细腻润泽的玉。形容光滑细润。 唐 裴铏 《传奇·裴航》:“露裛琼英,春融雪彩,脸欺腻玉,鬢若浓云。” 宋 苏轼 《满庭芳》词:“腻玉圆搓素项,藕丝嫩、新织仙裳。”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粉香腻玉搓胭项。”
词语解释:腻香  拼音:nì xiāng
犹浓香。 唐 李贺 《昌谷北园新笋》诗之二:“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茅盾 《子夜》十一:“风吹弄她的长头发,毛茸茸地刺着 韩孟翔 的耳根,那头发里有一股腻香。”
词语解释:腻云  拼音:nì yún
(1).比喻光泽的发髻。《太平广记》卷一五二引《德璘传》:“ 韦氏 美而艳,琼英腻云,莲蘂莹波,露濯蕣姿。” 宋 柳永 《定风波》词:“暖酥消,腻云嚲。终日厌厌倦梳裹。”
(2).指浓厚的云层。 宋 秦观 《沁园春·春思》词:“宿靄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
词语解释:腻友  拼音:nì yǒu
极亲密的朋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余於 孔生 ,不羡其得艳妻,而羡其得腻友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玉公子》:“倘移居来此,不特得一芳邻,且得一腻友也。” 老舍 《蜕》第五:“要在平日, 平牧乾 是颇可以与 洗小姐 心气相通,结成腻友,在一处讲讲服装,谈谈恋爱的。”
词语解释:腻垢  拼音:nì gòu
污垢。 清 曹寅 《铜鼓歌》:“纳水三斛副是腹,爬梳腻垢光而荧。”
词语解释:腻理  拼音:nì lǐ
(1).谓肌理细润。 唐 陈鸿 《长恨歌传》:“鬢髮腻理,纤穠中度。”
(2).指(物体的)纹理。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蔡君谟论砚》:“ 歙 石多鋩,惟腻理特佳。”
词语解释:腻壤  拼音:nì rǎng
肥沃的泥土。 宋 范仲淹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金刀玉刀裁量妙,香膏腻壤弥密缝。”按,此谓用好土封护接枝之处。
词语解释:腻人  拼音:nì rén
(1).食物中油脂过多,使人厌食。如:吃这么肥的肉真腻人。
(2).由于话语冗长或重复过多使人厌倦。如:他老是说那几句话,真腻人。
(3).缠磨人。如:这孩子有点发烧,老腻人。
词语解释:腻歪  拼音:nì wāi
犹腻味。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要是他觉得待在家里腻歪,想出去干个什么,也行喽。”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 李江国 怪腻歪地说:‘去你的蛋!一开口就“是,是,是。”对同志嘛,心里咋想口里就咋说。口和心不一致的人,准臭!’”
词语解释:腻缝  拼音:nì fèng
三人相声中逗哏、捧哏外的第三个角色。此角配合前二人制造笑料,弥补其不足,故称。
词语解释:腻颜帢
帽名。 清 恽敬 《与王广信书》:“如不覊之士,尚可与言,而腻颜帢,高齿屐,挟兔园册子,论古於大雅之堂,未有不粲千人之齿者也。”按, 三国 魏 初造白帢,名曰颜帢, 晋 永嘉 间改为无颜帢。腻颜帢当即无颜帢之类。见《晋书·五行志上》
词语解释:腻语  拼音:nì yǔ
亲昵的话。 戴望舒 《单恋者》诗:“飘来一丝媚眼或是塞满一耳腻语,那是常有的事。”
词语解释:腻虫  拼音:nì chóng
蚜虫的通称。
词语解释:腻烦  拼音:nì fán
(1).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到厌烦。《红楼梦》第三六回:“ 寳玉 因各处游的腻烦,便想起《牡丹亭》曲子来。”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一章:“平时总爱闹夜的狗子也被这不断头的哗哗响着的雨声,搞得腻烦了。”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章:“他既不因重复而插嘴截舌,也不因啰嗦而感到腻烦。”
(2).厌恶。 老舍 《二马》第三段三:“ 伊牧师 从心里腻烦 亚历山大 ,始终没什么说话。” 冰心 《最后的安息》:“不要忙,有姑娘腻烦念书的日子在后头呢。”
词语解释:腻滞滞  拼音:nì zhì zhì
形容不爽快。 沙汀 《减租》:“ 张二 抬起尘汗渍渍的扁脸,终于腻滞滞吐出两个字道:‘我--不!’”
词语解释:腻滞  拼音:nì zhì
(1).滞涩,不流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无意处虽鏤金错采,终觉腻滞可厌。”
(2).指油腻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廿载繁华梦》第十回:“ 马氏 身子平素是最孱弱的,差不多十天之内,倒有八九天身子不大舒畅,稍吃些腻滞,就乘机发起病来。”
词语解释:腻秽  拼音:nì huì
指肮脏行为。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工部·工部差》:“工事修造诸差,多与内监同事,迕之未免得祸,若与协和必同染腻秽,为清流所薄,后日吏议。”
词语解释:腻泽  拼音:nì zé
细腻光润。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石类·石》:“担中有一白石子,腻泽可爱。”
词语解释:腻糊  拼音:nì hú
方言。形容东西黏;黏糊。如:豆沙用大油一拌,又香又腻糊。
词语解释:腻心  拼音:nì xīn
指某种事物使人产生厌恶或肮脏的感觉。 许杰 《枯朽与摧拉》:“我却从这许多钻出头来的蛀虫,立刻就想起了这无可收拾的溃烂的苹果的情形,惹上一阵腻心。”
词语解释:腻得得  拼音:nì de de
形容物体给人以黏糊的感觉。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三:“嫂嫂,你也用这兰花粉么?这不大好。扑在身上腻得得的,一点也不爽滑。” 茅盾 《锻炼》二:“她正靠在那腻得得的薄棉被上回忆夜来所得的梦。”
词语解释:腻旗  拼音:nì qí
小旗。 明 张禄 辑《词林摘艳·无名氏〈斗鹌鹑·骠骑·秃厮儿〉》:“追风腻旗手内揉。”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御淮》:“单尖寳蹬挑,把追风腻旗儿裊。” 徐朔方 等注:“追风形容旗子迎风飘展;腻旗,小旗。”
词语解释:腻柳  拼音:nì liǔ
指 北宋 词人 柳永 。其作品多描绘歌妓生活,文情旖旎,音律谐婉,故有此称。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 子野 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 温 韦 ,发越亦不似豪 苏 腻 柳 。”
词语解释:腻子  拼音:nì zǐ
(1).即泥子。主要由桐油、石膏、松香等混合而成的泥状物,在油漆木器或铁器时为使表面平整而作涂抹之用。
(2).旧指久坐不去使人生厌的顾客,如茶馆中有茶腻子,饭铺中有酒腻子等。
词语解释:腻抹  拼音:nì mǒ
(1).谓沾污。《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脚下那双皂靴底儿上的泥只管腻抹了个漆黑,帮儿上倒是白脸儿扯光的一层尘土。”
(2).涂抹。如:腻抹墙壁。
(3).即抹子。泥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金瓶梅词话》第七九回:“搽的那脸,倒相腻抹儿抹的一般乾浄。”
词语解释:腻味  拼音:nì wèi
腻烦。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六章:“ 道静 心里好腻味。这些乌七八糟都是些什么人呀?她希望把她放在政治犯一块儿。”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章:“他从来不找人拜年拜寿,也不懂什么叫寒暄,听了客套话就腻味。”《小说选刊》1981年第12期:“我们每天在运动场上重复进行着一组组变速与加速跑,真是腻味透了。”
词语解释:腻得很
形容物体给人以粘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