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膏腴 拼音:gāo yú
(1).谓(土地)肥沃。《战国策·赵策四》:“今媪尊 长安君 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晋 左思 《吴都赋》:“其四野则畛畷无数,膏腴兼倍。” 宋 司马光 《药圃》诗:“ 三蜀 膏腴地,偏於药物宜。”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因为是广阔的盆地,而且是膏腴的盆地,所以从古以来 四川 号称为‘天府雄区’。”
(2).谓食物肥美。亦指肥美的食物。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凡养生之具,岂间定实,或以膏腴夭性,有以菽藿登年。”《南史·曹武传》:“僕妾蔬食,膳无膏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以白晳者、柔脆者、膏腴者,充魔王食,以粗材充众魔食。”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鱔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3).比喻文辞华美或美辞。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夫梓豫山积,非班匠不能成机巧;众书无限,非英才不能收膏腴。”《宋书·礼志一》:“ 孔子 既没,微言将絶,於是 丘明 退撰所闻而为之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 清 姚鼐 《题外甥马器之长夏校经图》诗:“其言若澹泊,其旨乃膏腴。”
(4).指富贵或富贵人家。《晋书·王国宝传》:“ 国寳 以中兴膏腴之族,惟作吏部,不为餘曹郎,甚怨望。”《周书·达奚震传》:“ 震 虽生自膏腴,少习武艺,然导民训俗,颇有治方。”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崔尚书雪冤狱》:“先是有结客 王可久 者,膏腴之室,岁鬻茗於江湖间,常获丰利而归。”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若夫华族高门,膏腴世爵, 春秋 则代为执政,六朝则世戴金貂。”词语解释:云腴 拼音:yún yú
(1).茶的别称。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青櫺子》:“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脑圆。” 宋 黄儒 《〈品茶要录〉叙》:“借使 陆羽 復起,閲其金饼,味其云腴,当爽然自失矣。”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瓜分金子,鱠切银丝,茶煮云腴。”
(2).酒。 金 元好问 《李成之王彦华赵孝先以提学命见饷佳酒且求制名》诗:“云腴俗士无风神,红珠女儿茜裙新。”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楔子:“何必酿云腴。若但杀鷄炊黍。”
(3).传说中的仙药。《云笈七籤》卷七四:“又云腴之味,香甘异美……长魂养魄,真上药也。” 宋 仲殊 《西江月》词:“清含冰蜜洗云腴。只恐身轻飞去。”词语解释:敷腴 拼音:fū yú
喜悦貌。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之五:“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 唐 杜甫 《遣怀》诗:“忆与 高 李 辈,论交入酒壚,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仇兆鳌 注:“敷腴,喜悦之色。” 宋 苏轼 《程德孺惠海中柏石兼辱佳篇辄复和谢》:“嵐薰瘴染却敷腴,笑饮贪泉独继 吴 。”词语解释:道腴 拼音:dào yú
(1).某种学说、主张的精髓。《文选·班固〈答宾戏〉》:“慎修所志,守尔天符,委命供己,味道之腴。” 李善 注:“ 项岱 曰:‘腴,道之美者也。’…… 桓谭 《答杨雄书》曰:‘ 子云 勤味道腴者也。’” 南朝 齐 王融 《为竟陵王与隐士刘虬书》:“玉烛登年,金商在律,炎凉始贸,动静惟安,勤味道腴,幸遵雅尚,岂不乐哉!” 唐 高彦休 《高阙史·薛氏子为左道所误》:“二子则延入宾位,雅谈奥论,深味道腴。” 清 姚鼐 《观飞来峰入灵隐寺》诗:“长生固非愿,遗物即道腴。”
(2).研讨玩味。 元 卢挚 《寄萧征君惟斗》诗:“道腴《德充符》,怡然有餘欢。”词语解释:甘腴 拼音:gān yú
(1).甘美。 晋 孙楚 《莲花赋》:“潜緗房之奥密兮,含珍藕之甘腴。” 宋 袁文 《瓮牗闲评》卷六:“以茶芽盏许,入少脂麻沙盆中烂研,量水多少煮之,其味极甘腴可爱。”
(2).指膏粱美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顾惟孱陋,坐食甘腴。” 明 方孝孺 《仙溪霞隐记》:“甘腴已尽而糠覈继之。”词语解释:琳腴 拼音:lín yú
犹言玉液琼浆。常借指美酒。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三》:“羽童捧琼浆,玉华饯琳腴。” 宋 陆游 《醉中作》诗:“曾赐琳腴白玉京,狂歌起舞 蜀 人惊。” 宋 周紫芝 《鹧鸪天·荆州都倅生日》词:“微雨后,小寒初,满斟长寿碧琳腴。”词语解释:腹腴 拼音:fù yú
(1).鱼肚下的肥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鱼鲊》:“布鱼於瓮中,一行鱼,一行糝,以满为限,腹腴居上。” 唐 杜甫 《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 宋 苏轼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诗:“似开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陈三立 《雪晴放舟题寄南昌乐群学舍诸子》诗:“笋蒲煮酒膾腹腴,羹芼薑橙餉鸡苏。”
(2).比喻内地富饶之区。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其在高甲雋才,往往欲试利器,甘盘错,易险阻,叱羊肠者,顾以駢任腹腴,卧而了治。” 清 钱谦益 《兵使慈溪冯公进秩督学福建序》:“ 闽 之在海内,以局势论之,当为边角,不当为腹腴。”词语解释:丰腴 拼音:fēng yú
丰满。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三:“她洗过脸……被热水刺激了的皮肤更显得红中泛白、丰腴莹洁。” 沙汀 《困兽记》二:“这新来的是一个中等身材,体态丰腴的女性。”
(1).丰裕富厚。 宋 欧阳修 《祭杜祁公文》:“士之进显於荣禄者,莫不欲安享於丰腴。” 清 朱彝尊 《水木明瑟园赋》:“逼茶坞之葱青兮,占稻田之丰腴。” 康濯 《东方红》第二章:“这一路略带倾斜的平原地面,真是丰腴旺壮,郁郁葱葱。”
(2).丰满肥胖。 宋 宋祁 《玃赞》序:“但性不躁动,肌质丰腴, 蜀 人炮蒸以为美味。” 明 宋濂 《宋九贤遗像记》:“﹝ 周子 ﹞颐下丰腴,脩目,末微耸。” 清 李渔 《慎鸾交·悲控》:“你与下官分别之后,不瘦也罢了,为甚么倒丰腴润泽起来。”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七:“一个三十来岁生得很丰腴的女人,从堆草的房里急忙走了出来。”
(3).浓郁醇厚。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香浓夺兰露,色嫩欺秋菊; 闽 俗竞传夸,丰腴面如粥。” 明 解缙 《湘献王神道碑文》:“诗歌丰腴清丽,飘飘有出尘之想。”
(4).丰盛饱满。 徐迟 《我们工地的农场》:“不是用羊毛,而是用丰腴的水稻织制而成的一张张金黄色的地毡一直铺开到天边。”词语解释:玉腴 拼音:yù yú
(1).泛指鱼的肉。 元 王恽 《糟鱼》诗:“霜刀截断玉腴芳,暖贮银罌酿粉浆。”
(2).特指鱼鳔。 陶宗仪 《辍耕录·玉腴》引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丁正臣 賫玉腴来馆中。 沉休文 云: 福州 人谓之佩羹,即今鱼脬是也。”词语解释:肤腴 拼音:fū yú
肌肤丰满。 宋 陆游 《夜读兵书》诗:“嘆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 元 麻革 《送杜仲梁东游》诗:“望君崭崭病以癯,酌之食之可以还肤腴。”词语解释:上腴 拼音:shàng yú
最肥沃的土地。《后汉书·班固传》:“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新唐书·太平公主传》:“田园徧近甸,皆上腴。” 清 赵翼 《过青田访刘诚意故居》诗:“厥土乃上腴,亩岁收二石。”词语解释:华腴 拼音:huá yú
(1).衣食丰美。指美好的生活享受。 唐 无名氏 《袁天纲外传》:“臣少被相人云不当华腴,故寝不安焉。”《宋史·王安石传》:“ 安石 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 明 高启 《清言室记》:“吐渣滓而纳清虚,厌华腴而嗜澹泊。”
(2).指文辞的华美。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三》:“公学造深醇,所为文,奥雅篤厚,刊落华腴,而宿於理。”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铭之为物,远古思邃……鐘鼎灵长,故弘润而简贵;山岳气壮,乃肃括而华腴。”
(3).指世代做大官的人家。 唐 柳芳 《姓系论》:“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粱;有令僕者曰华腴。”令仆,谓尚书令、仆射,均宰相职。《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名宗右族之贫穷不振者,輒与缔姻,此则慕其华腴,彼则贪其贵富。”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 彭尺木 ﹞生长华腴,而湛深禪理,中年即茹素,与夫人别屋而居。”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 秦 经 汉 灭后,贵族扫尽,人人平等,皆为齐民,虽 陈羣 立九品之制, 晋 復有华腴寒素之分,显官皆起自高门,寒族不得居大位。”词语解释:松腴 拼音:sōng yú
(1).指松脂。旧谓炼服之可以长生。 宋 苏轼 《送乔仝寄贺君》诗之一:“结茅穷山啖松腴,路逢逃 秦 博士 卢 。”
(2).指松烟墨。 宋 苏轼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苍鼠奋髯饮松腴, 剡 藤玉版开雪肤。” 王十朋 注:“松腴,墨也。”
(3).茯苓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茯苓》。词语解释:真腴 拼音:zhēn yú
肥美的食物,比喻事物中的精华。 宋 朱熹 《日用自警示平父》诗:“不向用时勤猛省,却於何处味真腴。” 清 褚人穫 《坚瓠五集·神仙太守》:“书也书,寒不堪穿,饥不堪煮,收拾许多何用处……又将载到 南安 去,古人糟粕,谁味真腴?”词语解释:清腴 拼音:qīng yú
犹清美。 清 曹寅 《松茨四兄远过西池》诗之六:“吾宗诗渊源,大率归清腴。” 清 黄景仁 《龙井》诗之四:“灵芽原有种,他处逊清腴。” 铁郎 《二十世纪之湖南》:“於是深闭固拒,终身不与外省人接……偶一渡 洞庭 ,出 长江 ,遇 大河 ,发 崑崙 ,不曰‘ 扬子江 一带多水族’,即曰‘ 黄河 以北少性情’。过一地必曰:‘不如吾 湖南 之清腴也。’”词语解释:鲜腴 拼音:xiān yú
新鲜肥美。 唐 王绩 《古意》诗之三:“丰骨输庙堂,鲜腴藉籩簋。” 明 李东阳 《捕鱼图歌》:“无家无业岂足论,但愿四海赤子同鲜腴。”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陆二娄尝西施舌羹》:“西施舌为 闽 产,以之为羹,甚鲜腴。”词语解释:紫琳腴 拼音:zǐ lín yú
茶名。 宋 黄庭坚 《子瞻以子夏丘明见戏聊复戏答》诗:“喜公新赐紫琳腴,上清虚皇对久如。”词语解释:滋腴 拼音:zī yú
指肥腻的荤食。《南齐书·周颙传》:“何至復引此滋腴,自污膓胃。”《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及 高祖 弘佛教,贵嬪奉而行之,屏絶滋腴,长进蔬膳。”词语解释:白玉腴 拼音:bái yù yú
酒名。 宋 韩驹 《偶书呈馆中旧同舍》诗之一:“去年看曝 石渠 书,内酒均颁‘白玉腴’。”词语解释:海腴 拼音:hǎi yú
人参的别名。 宋 苏轼 《人参》诗:“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人参》。词语解释:垂腴 拼音:chuí yú
腹部肥大下垂。《韩诗外传》卷七:“鱼之侈口垂腴者,鱼畏之。” 汉 王充 《论衡·语增》:“圣人忧世深,思事勤,愁扰精神,感动形体。故称 尧 若腊, 舜 若腒, 桀 紂 之君,垂腴尺餘。”词语解释:豢腴 拼音:huàn yú
指珍肴美馔。《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 宋 庞元英 《谈薮·齐明帝》:“昔 夏禹 衣恶,往誥流言。象筯豢腴,先哲垂诫。”词语解释:霞腴 拼音:xiá yú
红艳丰腴。 元 郝经 《牡丹菊赋》:“郁霞腴之春姿,敷玉瀣之秋英。”词语解释:富腴 拼音:fù yú
富裕丰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自改门后, 人字汪 渐富腴,而 木沽口 渐凋敝。”词语解释:肥腴 拼音:féi yú
(1).肥厚润滑。 汉 王充 《论衡·语增》:“病则不甘饮食,不甘饮食则肥腴不得至尺。” 骆宾基 《胶东的“暴民”》六:“当他握着兄弟肥腴的手背,发现他是长得大腹便便,不像一个自耕农。”
(2).指味道浓厚。 朱自清 《〈忆〉跋》:“而‘儿时的梦’和现在差了一世界,那醖酿着的惆怅的味儿,更其肥腴得可以,直腻得人没法儿。”
(3).田土肥沃。《南齐书·蛮传》:“ 汶阳 本 临沮 西界,二百里中,水陆迂狭,鱼贯而行,有数处不通骑,而水白田甚肥腴。”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肥腴之地与磽确之地,其使用收益不同,则其价值不同也。” 巴金 《罗伯斯庇尔的秘密》:“敌人的血可以使 法国 的土地肥腴。”词语解释:赡腴 拼音:shàn yú
富饶肥沃。《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肇十有二,是为赡腴。” 李贤 注:“ 雍州 田第一,故曰赡腴。今流俗比地之良沃者为赡者也。”词语解释:脂腴 拼音:zhī yú
(1).犹油脂。 汉 王充 《论衡·量知》:“有骨无肉,脂腴不足。”
(2).比喻富贵。《后汉书·刘虞公孙瓒传论》:“自帝室王公之胄,皆生长脂腴,不知稼穡。”词语解释:高腴 拼音:gāo yú
指肥沃的土地。高,通“ 膏 ”。 明 李东阳 《天津卫城修造记》:“瞻宫闕之尊崇,览畿甸之高腴。”词语解释:充腴 拼音:chōng yú
肥胖;丰满。《南齐书·袁彖传》:“ 彖 形体充腴,有异於众。”《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公尊颜充腴,以何调理而至此?”词语解释:柔腴 拼音:róu yú
柔软丰满。 茅盾 《子夜》八:“﹝ 冯眉卿 ﹞行动时悠然飘拂,闪露出浑圆柔腴的大腿。” 茅盾 《创造》:“而在那柔腴的手腕上,细珍珠穿成的手串很熨贴的围绕着,凡三匝。”词语解释:浓腴 拼音:nóng yú
指味厚和肥美的食物。《新唐书·韦縚传》:“苑囿躬稼所入,蒐田亲发所中,皆因以荐,荐而后食,则浓腴鲜美尽在矣。”词语解释:漱腴 拼音:shù yú
亦作“潄腴”。 汲取精华。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及游乡校,擩嚌羣经,含芳而漱腴,充然若有所得。”词语解释:枯腴 拼音:kū yú
贫乏或丰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那文章的魄力之厚薄,气机之畅塞,词藻之枯腴,笔仗之灵钝,古文时文,总是一样的。”词语解释:沃腴 拼音:wò yú
肥沃。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永昌郡 古 哀牢 国,土地沃腴。” 郭沫若 《历史研究·屈原研究》:“ 殷 人的超现实性被北方的 周 人所遏抑了的,在南方的丰饶的自然环境中,却得着了它的沃腴的园地。”词语解释:溷腴 拼音:hùn yú
猪狗的内脏。《礼记·少仪》:“君子不食圂腴。” 郑玄 注:“《周礼》‘圂’作‘豢’,谓犬豕之属食米穀者也。” 孔颖达 疏:“圂,猪犬也;腴,猪犬肠也。”词语解释:秀腴 拼音:xiù yú
秀丽丰满。 郁达夫 《迟桂花》:“尤其使我看得有趣的,是 陈豪 写的一堂《归去来辞》的屏条,墨色的鲜艳,字迹的秀腴,有点像 董香光 而更觉得柔媚。”词语解释:肌腴 拼音:jī yú
犹肌肉。 汉 王充 《论衡·量知》:“学士简练於学,成熟於师,身之有益,犹穀成饭,食之生肌腴也。”词语解释:瓤腴 拼音:ráng yú
谓土地松软肥沃。 清 恽敬 《游罗浮山记》:“大率前后不出五十里外,为是山瓤腴之地。”词语解释:珍腴 拼音:zhēn yú
肥美可口。 宋 宋祁 《益州方物略记·嘉鱼》:“鲤质鱒鳞,为味珍腴。”词语解释:犓腴 拼音:chú yú
牛肉脯。 明 袁宗道 《和东坡戒杀诗》:“犓腴粟栗黄,虬脯珊瑚赤。”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饮食·脯》:“《汇苑详注》:‘犓腴,牛肉脯。’”词语解释:坟腴 拼音:fén yú
肥沃的土地。 晋 潘岳 《藉田赋》:“沃野坟腴,膏壤平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