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末字词组
颈脰绝脰断脰蹜脰举鼎绝脰白脰  
延脰莺脰刎脰决脰躯脰   

词语解释:颈脰  拼音:jǐng dòu
即脖子。 唐 韩愈 《南山诗》:“初从 蓝田 入,顾眄劳颈脰。” 钱仲联 集释引 方世举 曰:“《广雅·释亲》:‘颈脰,项也。’”参见“ 脖子 ”。
词语解释:脖子  拼音:bó zi
颈项,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一斤,脖子里着一下,那里寻 黄文 来?”《红楼梦》第三六回:“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 石得虎 朝南走着,忽见十字街口挤了一大堆人,后边的跷起脚尖,伸长脖子往里头瞅。”
词语解释:延脰  拼音:yán dòu
引颈。 南朝 梁 萧统 《殿赋》:“延脰观之,欣然俯仰。”
词语解释:绝脰  拼音:jué dòu
断颈。《史记·田单列传》:“﹝ 王蠋 ﹞遂经其颈於树枝,自奋絶脰而死。” 司马贞 索隐引 何休 曰:“脰,颈, 齐 语也。”《西京杂记》卷三:“ 广陵王 胥 有勇力,常於别囿学格熊,后遂能空手搏之,莫不絶脰。” 金 元好问 《哀武子告》诗:“旧説布衣甘絶脰,今传史笔记归元。” 李大钊 《大哀篇》:“昭揭真理之帜,以号召儔类,言之者瘏口嘵音,行之者断头絶脰。”
词语解释:莺脰  拼音:yīng dòu
见“ 鶯脰湖 ”。
词语解释:莺脰湖  拼音:yīng dòu hú
亦作“鸎脰湖”。
(1).湖名。在 江苏省 吴江市 ,以湖形似莺脰得名。《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不日要设一个大会,遍请宾客游 鶯脰湖 。” 清 赵翼 《题黄道婆祠》诗:“君看 鶯脰湖 边月,夜夜寒灯剔短釭。”亦省作“ 鶯脰 ”。 清 钱谦益 《冬日嘉兴舟中戏示惠香》诗之一:“理曲近怜 鶯脰 水,弄花遥惜 马塍 风。” 清 陈维崧 《燕归慢·松陵道上追感计甫草赵山子两孝廉》词:“来朝过 鶯脰 ,好拨棹破晴空。”
(2).湖名 浙江省 鄞县 广德湖 的旧称。 宋 曾巩 《广德湖记》:“﹝ 鄞县 广德湖 ﹞其旧名曰 鸎脰湖 ,而今名, 大历 八年令 储仙舟 之所更也。”
词语解释:断脰  拼音:duàn dòu
见“ 断头 ”。
词语解释:断头  拼音:duàn tóu
(1).亦作“ 断脰 ”。身首异处。形容死之壮烈。《韩非子·诡使》:“夫陈善田利宅所以战士卒也,而断头裂腹播骨平原者,无宅容身,身死田夺。”《淮南子·修务训》:“今距彊敌……决腹断头,不旋踵运轨而死。” 明 袁宗道 《封知县刘公墓志铭》:“故常人之情,与其家有断脰剖心之贞臣,寧有讳树数马之醇士也。” 张素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解腕从来称壮士,断头尚且有将军。”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2).泛指把头砍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钩吻》:“白鸭或白鹅断头沥血入口中或羊血灌之……吐出毒物乃生,稍迟即死也。”
(3).被砍断的头。 明 张溥 《五人墓碑记》:“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阳阳,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4).间断;中断。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四折:“纳币帛綾段,不断头花担盒盘堪观。” 茅盾 《子夜》十三:“ 玛金 也撇开了那无断头的‘公式’对‘公式’的辩论,就从她刚才写着的那些纸中间翻出一张来,读着那上面记下了的预定节目。”
(5).指纺织中纱线、毛线的中断处。 理由 《中年颂》:“她是一个熟练的挡车工……单凭指尖细腻的触觉,就能判断有没有缺经断纬;在千丝万缕中哪怕有一根断头,也逃不过她敏感的神经末梢。”
词语解释:刎脰  拼音:wěn dòu
犹刎颈。《穀梁传·僖公十年》:“﹝ 世子 曰﹞‘吾寧自杀以安吾君,以 重耳 为寄矣。’刎脰而死。” 陆德明 释文:“脰,音豆,颈也。”
词语解释:蹜脰  拼音:sù dòu
缩着颈项。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三:“从前有口者,蹜脰气如鞴,独夫已去除,易若吹糠粺。”
词语解释:决脰  拼音:jué dòu
谓砍头。 明 绿天馆主人 《〈古今小说〉叙》:“试今説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决脰,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小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
词语解释:举鼎绝脰  拼音:jǔ dǐng jué dòu
见“ 举鼎絶臏 ”。
词语解释:躯脰  拼音:qū dòu
犹身躯。脰,颈项。 清 张笃庆 《明季咏史》之十:“将军力战损躯脰,竖子迎降类犬羊。”
词语解释:白脰  拼音:bái dòu
燕乌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慈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