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脯醢脯酒脯鲞脯脡脯脍脯羹脯氨酸脯枣
脯酱脯羞脯饩脯肉脯糒脯糗脯掾脯斮
脯腊脯修脯脩脯资脯田脯燔脯子脯食

词语解释:脯醢  拼音:fǔ hǎi
(1).佐酒的菜肴。《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 贾公彦 疏:“脯醢者,是饮酒肴饈,非是食饌。”《隋书·礼仪志三》:“驾将至,委奠币,荐脯醢,加羊於軷,西首。” 唐 白居易 《斋毕开素》诗:“佐以脯醢味,间之椒薤香。”
(2).古代酷刑。处斩之后剁肉成泥。《战国策·赵策三》:“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词语解释:脯酱  拼音:fǔ jiàng
肉酱。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中盘进橙栗,投掷倾脯酱。”
词语解释:脯腊  拼音:fǔ là
(1).干肉。《周礼·天官·腊人》:“掌乾肉,凡田兽之脯腊、膴胖之事。” 郑玄 注:“薄析曰脯。棰之而施薑桂曰锻脩。腊,小物全乾也。”《齐民要术·脯腊》“作五味脯” 缪启愉 校释:“关於脯和腊,混称时都是乾肉,分指则有别……大动物析成条片的叫做‘脯’,小动物全作的叫做‘腊’。”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大内》:“凡饮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鶉兔脯腊、金玉珍玩衣著,无非天下之奇。”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尧 舜 至圣,身如脯腊; 桀 紂 无道,肥肤三尺。”
(2).引申为皮肉干枯。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盐滷沾於肌髓,则脯腊为之不烂。”
词语解释:脯酒  拼音:fǔ jiǔ
酒肉。《史记·封禅书》:“春以脯酒为岁祠。” 唐 韩愈 《谒衡岳庙》诗:“升阶傴僂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词语解释:脯羞  拼音:fǔ xiū
干制的肉类食品。《汉书·礼乐志》“乾豆上,奏登歌” 唐 颜师古 注:“乾豆,脯羞之属。”
词语解释:脯修  拼音:fǔ xiū
(1).干肉。《礼记·曲礼上》:“以脯脩置者,左胊右末。” 孔颖达 疏:“脩亦脯也。” 宋 陆游 《鸱鸦》诗:“巡檐攫脯脩,入舍掠膾炙。”《明史·后妃传一·太祖孝慈高皇后》:“居常贮糗糒脯脩供帝,无所乏絶,而己不宿饱。”
(2).犹修脯。泛指学费。 清 吴定 《重建古紫阳书院记》:“復约绅士请于所司,于盐荚之例应动支者,岁捐白金三千七百二十两,为多士久长脯脩之费。”参见“ 脩脯 ”。
词语解释:脩脯  拼音:xiū fǔ
(1).干肉。 唐 裴鉶 《传奇·宁茵》:“及局罢而饮,数巡, 寅 请备脩脯以送酒。” 宋 韩琦 《苦热》诗:“直疑万类繁,尽欲变脩脯。”
(2).旧时亦指致送老师的薪金。 清 刘大櫆 《胡母谢太孺人传》:“太孺人拮据操作,独任其艰辛,且极力延师以课子,膏油脩脯,敬礼有加焉。” 清 冯桂芬 《改建正谊书院记》:“以万金置田,以岁租为脩脯膏火资。”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察其贫者免出脩脯,稍赡者半之;郡院学者之脩脯,亦不过一钱至半元而止。”
词语解释:脯鲞  拼音:fǔ xiǎng
淡干的乌贼。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乌贼鱼》﹝释名﹞引 吴瑞 曰:“盐乾者名明鮝,淡乾者名脯鮝。”
词语解释:脯饩  拼音:fǔ xì
干肉和生肉。《南史·张永传》:“朝廷所给赐脯餼,必棊坐齐割,手自颁赐。”
词语解释:脯脩
1.干肉。《礼记·曲礼上》:“以脯脩置者,左胊右末。” 孔颖达 疏:“脩亦脯也。” 宋 陆游 《鸱鸦》诗:“巡檐攫脯脩,入舍掠膾炙。”《明史·后妃传一·太祖孝慈高皇后》:“居常贮糗糒脯脩供帝,无所乏絶,而己不宿饱。”
2.犹修脯。泛指学费。 清 吴定 《重建古紫阳书院记》:“復约绅士请于所司,于盐荚之例应动支者,岁捐白金三千七百二十两,为多士久长脯脩之费。”参见“ 脩脯 ”。
词语解释:脩脯  拼音:xiū fǔ
(1).干肉。 唐 裴鉶 《传奇·宁茵》:“及局罢而饮,数巡, 寅 请备脩脯以送酒。” 宋 韩琦 《苦热》诗:“直疑万类繁,尽欲变脩脯。”
(2).旧时亦指致送老师的薪金。 清 刘大櫆 《胡母谢太孺人传》:“太孺人拮据操作,独任其艰辛,且极力延师以课子,膏油脩脯,敬礼有加焉。” 清 冯桂芬 《改建正谊书院记》:“以万金置田,以岁租为脩脯膏火资。”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察其贫者免出脩脯,稍赡者半之;郡院学者之脩脯,亦不过一钱至半元而止。”
词语解释:脯脡  拼音:fǔ tǐng
条状的干肉。 明 张煌言 《代内人狱中有寄》诗:“上堂洁脯脡,下堂代斑襴。”
词语解释:脯肉  拼音:fǔ ròu
泛指肉食。《周礼·天官·外饔》:“师役,则掌其献赐脯肉之事。” 孙诒让 正义:“脯,籩实;肉,豆实。献有脯肉,若《量人》从献脯燔之等;赐有脯肉,若《膳夫》肉脩颁赐之等是也。”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断不食脯肉,亦被怪,不得不説。”
词语解释:脯资  拼音:fǔ zī
干肉和粮食。亦泛指食物。《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资餼牵竭矣。” 杜预 注:“资,粮也。”一说,“脯资”当为“斧资”,即旅费。见 沉钦韩 补注。
词语解释:脯脍  拼音:fǔ kuài
犹脯醢。《南齐书·文学传·丘巨源》:“若使 桂阳 得志,民若不轘裂军门,则应腰斩都市,婴孩脯膾,伊可熟念。”参见“ 脯醢 ”。
词语解释:脯醢  拼音:fǔ hǎi
(1).佐酒的菜肴。《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 贾公彦 疏:“脯醢者,是饮酒肴饈,非是食饌。”《隋书·礼仪志三》:“驾将至,委奠币,荐脯醢,加羊於軷,西首。” 唐 白居易 《斋毕开素》诗:“佐以脯醢味,间之椒薤香。”
(2).古代酷刑。处斩之后剁肉成泥。《战国策·赵策三》:“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词语解释:脯糒  拼音:fǔ bèi
干肉和干粮。《后汉书·明帝纪》:“万年之后,埽地而祭,杅水脯糒而已。”《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昭 善史书,与 钟繇 、 邯郸淳 、 卫覬 、 韦诞 并有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淮 因与脯糒及衣,不取其衣,取其脯一胊,糒一升而止。”
词语解释:脯田  拼音:fǔ tián
枯干的田。专指严冬天寒地冻,土地缺乏养料时所耕之田。《齐民要术·耕田》引 汉 《氾胜之书》:“秋,无雨而耕,絶土气,土坚垎,名曰腊田。及盛冬耕,泄阴气,土枯燥,名曰脯田。脯田与腊田皆伤。”
词语解释:脯羹  拼音:fǔ gēng
肉羹;肉汁。《礼记·内则》:“脯羹兔醢。” 孔颖达 疏:“‘脯羹兔醢’者,脯羹即上析脯为羹,以兔醢配之。”
词语解释:脯糗  拼音:fǔ qiǔ
脯糒。 南朝 宋 鲍照 《谢赐药启》:“蒙灵药之赐,惠非 河间 ;谬仙使之屈,恩逾脯糗。”《南史·顾觊之传》:“ 汉明帝 天子之尊,犹祭以杅水脯糗。” 清 方文 《宋遗民咏·张毅父千载》:“僦舍近囚所,时时进脯糗。”参见“ 脯糒 ”。
词语解释:脯糒  拼音:fǔ bèi
干肉和干粮。《后汉书·明帝纪》:“万年之后,埽地而祭,杅水脯糒而已。”《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昭 善史书,与 钟繇 、 邯郸淳 、 卫覬 、 韦诞 并有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淮 因与脯糒及衣,不取其衣,取其脯一胊,糒一升而止。”
词语解释:脯燔  拼音:fǔ fán
干肉和烤肉。《周礼·夏官·量人》:“凡祭祀响宾,制其从献脯燔之数量。” 贾公彦 疏:“燔虽不贯,亦是炙肉。”
词语解释:脯氨酸  拼音:fǔ ān suān
将蛋白质水解而制得的一种氨基酸
词语解释:脯掾  拼音:fǔ yuàn
精于烹饪,善治干肉的公厨主管。 宋 陶穀 《清异录·官志》:“ 何敬洙 帅 武昌 时,司仓 彭湘杰 习知膳味,就中脯腊尤殊, 敬洙 檄掌公厨,郡中号为脯掾。”
词语解释:脯子  拼音:pú zǐ
胸脯。《水浒传》第九回:“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后多指鸡、鸭等的胸部的肉。《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三公子恐怕鸭子不肥,拔下耳挖来戳戳脯子上厚肉,方才叫 景兰江 讲价钱买了。” 吴组缃 《山洪》二八:“你想想你自己吧!你有没有肚子吃下这块脯子呢?”
词语解释:脯枣  拼音:fǔ zǎo
干肉和枣类果品。《史记·孝武本纪》:“今陛下可为观,如 緱氏城 ,置脯枣,神人宜可致。”
词语解释:脯斮  拼音:fǔ zhuó
犹切肤。 南朝 梁 任昉 《代梁国府僚劝进笺》:“卿士怀脯斮之痛。”
词语解释:脯食
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