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月入声 [cù zú,士卒][gú hú][详注1][gē hé][yuě][详注2][hú][fú][chù]鼿[《集韵》乌没切。心闷貌。][kū]


注1:滑 音骨。乱也。《晋语》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庄子·缮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又滑稽,谓俳谐也。《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 又混也。《楚辞·渔父》滑其泥而扬其波。 又与汩同。滑滑,水流貌。《焦氏·易林》涌泉滑滑。
注2:崒 《广韵》《集韵》《韵会》昨没切,音捽。崒屼,山貌。《韵会》山危峻貌。《张衡·西京赋》隆崛崔崒。或作崒。
末字词组
顶脖颈脖杀鸡扯脖回脖围脖窝脖  

词语解释:顶脖  拼音:dǐng bó
方言。指后颈。《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那老头儿提留着那孩子的顶脖,揪去了。”
词语解释:颈脖  拼音:jǐng bó
见“ 颈脖子 ”。
词语解释:颈脖子  拼音:jǐng bó zi
即脖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外国人﹞认得那乡下人,也不知他为了甚事,要把这木头东西箍着他的颈脖子。” 茅盾 《陀螺》一:“五小姐猛转过身去跨上一张椅子,从书架的最高层取下一瓶香水来在自己颈脖子间乱洒。”亦省称“ 颈脖 ”。 茅盾 《官舱里》:“发言者,是女性,二十岁不到。太阳脚落在她的颈脖上。”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一章:“ 孟大环 望着那个女人的雪白的颈脖。”参见“ 脖子 ”。
词语解释:脖子  拼音:bó zi
颈项,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一斤,脖子里着一下,那里寻 黄文 来?”《红楼梦》第三六回:“今儿做的工夫大了,脖子低的怪酸。”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 石得虎 朝南走着,忽见十字街口挤了一大堆人,后边的跷起脚尖,伸长脖子往里头瞅。”
词语解释:杀鸡扯脖  拼音:shā jī chě bó
亦作“ 杀鸡儿抹脖子 ”。 伸长了脖子。形容情急作态。《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 西门庆 见 月娘 脸儿不瞧,就折迭腿装矮子,跪在地下,杀鸡扯脖,口裡姐姐长姐姐短。”《红楼梦》第二一回:“一席话,説的 贾璉 脸都黄了,在 凤姐 身背后,只望着 平儿 ‘杀鸡儿抹脖子’的使眼色儿,求他遮盖。”
词语解释:回脖  拼音:huí bó
即围脖。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貂帽腰舆》:“项繫回脖,冠顶数貂。” 清 徐柯 《过平原有见》诗:“春风解下貂回脖,露出蝤蠐雪不如。”
词语解释:围脖  拼音:wéi bó
围在脖子上的围巾。多为防寒用。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凡二十四衙门内官内使人等,则止许戴绒紵围脖,似风领而紧小焉。”
词语解释:窝脖  拼音:wō bó
(1).方言。缩头。比喻往回逃跑。如:敌人都叫我打窝脖了。
(2).方言。搬运工。《新民晚报》1990.7.7:“﹝老头儿﹞脖子后面长着一个大肉瘤子。大家称他 孙六爷 ,年轻时当窝脖(专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