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脔肉 拼音:luán ròu
犹言一块肉。谓其量少。《魏书·郑羲传》:“﹝ 郑羲 ﹞性又嗇吝,民有礼餉者,皆不与杯酒臠肉,西门受羊酒,东门酤卖之。”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史丞相梦赐器》:“我家尚无杯酒臠肉,虚度岁华,安得有金银如是之富。”词语解释:脔炙 拼音:luán zhì
烤肉片。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万牛臠炙,万瓮行酒。”《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 洪 ( 姚洪 )曰:‘老贼!汝昔为 李氏 奴,扫马粪,得臠炙,感恩无穷。’” 胡三省 注:“臠……肉作片也。炙……燔肉也。”词语解释:脔割 拼音:luán gē
碎割;瓜分。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后诛 易之 昌宗 等,百姓臠割其肉,肥白如猪肪,煎炙而食。”《明史·忠义传五·武大烈》:“知县 徐日泰 大駡不屈,为贼臠割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肌肤皆寸寸欲裂,痛如臠割。” 梁启超 《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惟无政府也,故列强眈眈以咕嘬我,臠割我,而莫之知,莫之御。”《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十世纪之中国》:“条约之事终,而臠割之祸至,和成而国亡随之。” 瞿秋白 《乱弹·水陆道场》:“这些阎王也正在准备着刀锯斧钺,油锅炮烙,大家商量着怎样来瓜分脔割。”词语解释:脔婿 拼音:luán xù
旧称科举榜下所择之婿。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谐噱》:“今人于榜下择壻,号臠壻,其语盖出诸 袁山松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嗤鄙·脔婿》:“榜下臠壻,古已有之,至 元 时贵戚家遂以成俗,故有《琵琶记》 牛丞相 招壻事,亦讥当时风尚也。”参见“ 禁臠 ”。参阅《晋书·谢混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词语解释:脔卷 拼音:luán juàn
不申舒貌。一说,相牵引。《庄子·在宥》:“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臠卷獊囊而乱天下也。”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臠卷,不申舒之状也。’ 崔 同。一云:‘相牵引也。’”词语解释:脔脔 拼音:luán luán
(1).瘦瘠貌。《说文·肉部》“臠,臞也” 清 段玉裁 注:“ 毛 诗传曰:欒欒,瘦瘠貌。盖或三家诗有作臠,从正字; 毛 作欒,从假借字。”按,今本《诗·桧风·素冠》:“庶见素冠兮,棘人欒欒兮。” 毛 传:“欒欒,瘦貌。”
(2).切成小块的肉。词语解释:脔股 拼音:luán gǔ
谓割股疗疾以示虔敬。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奇节》:“ 丹阳 顾方 ,篤行君子也……俄而 方 病,邑民相率出钱诣塔庙祈祷者数千百人,为臠股者十三人。 方 竟不起。”词语解释:脔杀 拼音:luán shā
割肉使碎而杀之。《宋史·忠义传四·刘锐》:“ 汝曏 宣城 人,善射。城破被执,先断其两臂,而后臠杀之。”词语解释:脔截 拼音:luán jié
碎割。《魏书·刘昱传》:“闔门婴稚,莫不臠截。”《太平广记》卷一三一引 隋 无名氏《祥异记·元稚宗》:“便取 稚宗 ,皮剥臠截,具如治诸牲兽之法。”词语解释:脔脍 拼音:luán kuài
切成块的鱼肉。 章炳麟 《菌说》:“然则继人之后,亦必有变而智于人者。夫如是,则黄白人皆其臠膾也;不然,则皆其驂服也。”词语解释:脔制 拼音:luán zhì
谓分割而制伏之。 郭沫若 《羽书集·“侵略日本”的两种姿态》:“后一种则高呼‘生命线’,高呼‘皇军的威力’,老实不客气地用飞机、大炮来脔制我们。”词语解释:脔解 拼音:luán jiě
谓支解。 清 冯桂芬 《浙江升用知县王君家传》:“贼臠解之,弃尸北门之隍。”词语解释:脔身
分割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