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肥脓 拼音:féi nóng
见“ 肥醲 ”。
词语解释:肥醲 拼音:féi nóng
亦作“ 肥脓 ”。亦作“ 肥浓 ”。 厚味;美味。《淮南子·主术训》:“肥醲甘脆,非不美也。”《文选·枚乘〈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李善 注:“脓,厚之味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夏至先后各十五日,薄滋味,勿多食肥醲。” 唐 张籍 《董公》诗:“公衣无文采,公食少肥浓。” 唐 白居易 《寄卢少卿》诗:“ 颜回 何为者,簟瓢纔自给;肥醲不到口,年不登三十。”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肥浓甘脆,世所共珍,使饱而遇之,则食如泥土。”词语解释:贡脓 拼音:gòng nóng
疮口内腐烂生脓。《西游记》第七三回:“常时刀砍斧剁,莫能伤损,却怎么被这金光撞软了皮肉?久以后定要贡脓。”词语解释:化脓 拼音:huà nóng
人或动物体的组织因细菌感染而发炎生脓。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她的伤处使她痛苦:腿上铁箸烧伤的地方已经溃烂化脓,浑身的骨头象捣碎了似的。”词语解释:跳脓 拼音:tiào nóng
指溃烂化脓。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在 拴拴 的脚跳脓的那些痛苦的黑夜,在山外,正是 姚士杰 在 蛤蟆滩 四合院东厢房,和 拴拴 的媳妇 素芳 睡觉的时候。”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九章:“他想象着未来的艰辛日子,如同心肌上长了一个毒疖子,引起跳脓一样的心痛。”词语解释:五脓 拼音:wǔ nóng
犹言脓包。比喻无用的人。《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天底下怎么就生这们个恶妇,又生这们个五脓!”词语解释:捏脓 拼音:niē nóng
亦作“揑脓”。 编造假话。《西游记》第四二回:“他问我甚么家长礼短,少米无柴的话説,我也好信口揑脓答他。”词语解释:流脓 拼音:liú nóng
疖或(因受伤或疾病而引起的)身体上的类似损害破裂而排出脓性坏死物。例如:当脓疮穿头流脓时,痛就会减轻。词语解释:灌脓 拼音:guàn nóng
伤口或发生溃疡的组织由于病菌的感染而化脓。 田汉 《战友》:“这几天不可以动,要是再灌脓可麻烦了。”词语解释:呼脓 拼音:hū nóng
引脓,排脓。《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疔疮》“凡治疔証” 清 吴谦 注:“凡疔毒俱由火毒而生……膏药不宜早贴,惟在将溃已溃时贴之,呼脓长肉,以避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