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冬平声 [chóng,重复][cóng,服从][gōng,供给][féng][chōng,交通要道、冲击][详注1][详注2][yóng][gōng][与雍通。周礼壅氏,汉书沟洫志壅皆作雍。][详注3][通颙]


注1:纵 从衡。《诗·齐风》衡从其亩。《类篇》东西曰衡,南北曰从。《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注》从,与纵同。
注2:笼 《广韵》《集韵》力钟切《正韵》卢容切,音龙。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籦笼䈽篾。
注3:憃 音舂。《集韵》騃昏也。或作憧。《礼·哀公问》寡人憃愚冥顽。《注》憃,蔽於气质也。 又《集韵》昌容切,音冲。义同。
首字词组
脓血脓包行脓团脓胸脓血债   
脓包脓毒症脓疱脓肿脓疮   

词语解释:脓血  拼音:nóng xuè
脓和血的混合物。《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初,军吏 李成 苦欬嗽,昼夜不寤,时吐脓血。”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枫香脂》﹝附方﹞引 朱有燉 《袖珍方》:“便痈脓血,白胶香一两,为末,入麝香轻粉少许掺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宰严限追比,旬餘,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
词语解释:脓包  拼音:nóng bāo
(1).身体某部组织化脓时因脓液积聚而形成的隆起物。
(2).比喻无用的人。《西游记》第四回:“猴王笑道:‘脓包!脓包!我已饶了你,你快去报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谁知他是个脓包,这一点他就担不起了。” 茅盾 《惊蛰》:“你们这些脓包,一点勇气也没有。”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二幕:“打胜了不要笑,打败了不许哭,哭的就是脓包!”
词语解释:脓包行  拼音:nóng bāo xíng
怯懦无用的样子。《西游记》第七四回:“莫哭!莫哭!一哭便脓包行了!”
词语解释:脓毒症  拼音:nóng dú zhèng
伴有多个脓肿和继发性毒血症状的败血症,由于化脓性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词语解释:脓团  拼音:nóng tuán
犹脓包。 明 权衡 《庚申外史·乙巳》:“ 秃坚帖木儿 知事变,谓 老的沙 曰:‘今上脓团,不可辅,小妇的孩儿,亦非国器,不如径赴 赵王 ,扶立 赵王 南面以定天下。’”按,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脓团》引此语,并云:“今谓人无用曰‘脓包’,本此。”
词语解释:脓疱  拼音:nóng pào
一种小而界线清晰的皮肤隆凸,含有脓和具有炎性基底
词语解释:脓胸  拼音:nóng xiōng
胸膜腔积脓的病症。由化脓菌侵入胸膜引起。病人有发热、气短、胸部不适等病状,有时吐含脓的痰。
词语解释:脓肿  拼音:nóng zhǒng
身体某部分组织发炎坏死,液化形成脓液,致使周围组织红肿的病理现象。
词语解释:脓血债  拼音:nóng xuè zhài
指受杖责的痛苦。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四折:“捱了些脓血债,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四折:“ 呼保义 哥哥见责,我 李山儿 情愿餐柴。第一来看着喒兄弟情,第二来少欠他脓血债。”
词语解释:脓疮  拼音:nóng chuāng
一种化脓性皮肤病,病原体是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症状是皮肤上出现红斑,很快变成水疱或脓疱,多发生于脸、颈、四肢等部位,患者多为儿童。通称为“黄水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