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冬平声 [chóng,重复][cóng,服从][gōng,供给][féng][chōng,交通要道、冲击][详注1][详注2][yóng][gōng][与雍通。周礼壅氏,汉书沟洫志壅皆作雍。][详注3][通颙]


注1:纵 从衡。《诗·齐风》衡从其亩。《类篇》东西曰衡,南北曰从。《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注》从,与纵同。
注2:笼 《广韵》《集韵》力钟切《正韵》卢容切,音龙。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籦笼䈽篾。
注3:憃 音舂。《集韵》騃昏也。或作憧。《礼·哀公问》寡人憃愚冥顽。《注》憃,蔽於气质也。 又《集韵》昌容切,音冲。义同。
末字词组
心胸出胸穿胸顿足捶胸血胸龟胸昂首挺胸结胸
蟠胸绣胸束胸顿脚捶胸逞胸扳胸昂头挺胸 
当胸劈胸抚胸脓胸亮胸搔耳捶胸气胸 
酥胸抹胸背胸跌脚槌胸郭胸护胸穴胸 
开胸贯胸义愤填胸跌脚捶胸鸡胸成竹在胸空胸 
捶胸斗胸顿足椎胸踢胸连胸拊胸前胸 

词语解释:心胸  拼音:xīn xiōng
(1).犹心中,内心。《后汉书·隗嚣传》:“今 孺卿 当成败之际,遇严兵之锋,可为怖慄,宜断之心胸,参之有识。”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南归》诗:“君今幸未成老翁,二十八宿罗心胸。” 茅盾 《子夜》一:“一种说不出的厌恶,突然塞满了 吴老太爷 的心胸。”
(2).胸怀,胸襟。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末路值令弟,开颜披心胸。” 唐 杜甫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诗之一:“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我自露臺上凭栏闲眺,颇觉得心胸开豁。”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一章:“她对 老黄 提了意见, 老黄 思想有抵触,心胸狭隘,怕他日后打击报复。”
(3).抱负。 唐 李白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诗:“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马维翰 ﹞《咏梅》云:‘雅值心知原欲笑,淡无人赏亦终开。’其心胸可想。” 梁斌 《播火记》十九:“ 贾湘农 看着面前这一伙农民群里的英雄好汉,都是这样有心胸、有肝胆、有热血的,这时他觉得实在高兴。”
词语解释:蟠胸  拼音:pán xiōng
(1).满腹。 明 杨慎 《邓川杨少参两依庄》诗:“空餘蟠胸济世策,日对隣叟谈桑麻。”
(2).指广阔的心胸。 姚椿 《题杜陆两家诗集》诗:“朝廷尚多难,生理困愁疾;万象入蟠胸,隻字歌中律。”
词语解释:当胸  拼音:dāng xiōng
(1).胸前。 唐 陆龟蒙 《鹤媒歌》:“窥鳞啄藻乍低昂,立定当胸流一矢。” 茅盾 《子夜》九:“他忽然又高兴起来,先将右手掌扁竖了摆在当胸。”
(2).对着胸膛。 茅盾 《子夜》四:“ 阿二 跑出来,当胸一撞, 曾沧海 就跌在地下。”
词语解释:酥胸  拼音:sū xiōng
亦作“ 酥胷 ”。 指洁白润泽的胸脯。《宣和遗事》前集:“帘儿底笑语喧呼,门儿里《簫韶》盈耳,一箇粉颈酥胷,一箇桃腮杏脸,天子观之私喜。”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春意透酥胸。” 明 汤显祖 《紫钗记·春闱赴洛》:“沉香亭捧砚写《清平调》,也只怕你愁望的酥胸拍渐销。”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彼姝者子,綺年二九,正属妙龄;惟是摩弄酥胸,已宽豆蔻。”
词语解释:开胸  拼音:kāi xiōng
犹开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女乃舒玉腕,如搊筝状,其亮数倍於琴,烈足开胸,柔可动魄。”
词语解释:捶胸  拼音:chuí xiōng
作态以示抗议(如悲哀,愤怒,或自责)
词语解释:出胸  拼音:chū xiōng
胸骨向前突出。即今所谓鸡胸。 汉 刘向 《列女传·齐锺离春》:“卬鼻结喉,肥项少髮,折腰出胸,皮肤若漆。”
词语解释:绣胸  拼音:xiù xiōng
即绣补。 明 清 官吏的补服前胸及后背缀有金线或彩线绣的鸟兽图像,故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武弁僭服》:“今武弁所衣绣胸,不循钦定品级,概服狮子。”参见“ 绣补 ”。
词语解释:绣补  拼音:xiù bǔ
(1).绣花的褥垫。《古文苑·扬雄〈答刘歆书〉》:“如是后一岁,作绣补灵节龙骨之铭诗三章。” 章樵 注:“绣补,疑是裀褥之类,加绣其上。”
(2). 明 清 官服的前胸及后背,缀有补子,以金线或彩线绣成鸟兽图像,标志品级高下,谓之绣补。参阅《清会典事例·礼部·冠服》
词语解释:劈胸  拼音:pī xiōng
当胸。《水浒传》第二二回:“那汉气将起来,把 宋江 劈胸揪住。”《水浒传》第四四回:“﹝ 杨雄 ﹞却待向前打那抢物事的人,被 张保 劈胸带住,背后又是两个来拖住了手。”
词语解释:抹胸  拼音:mò xiōng
古代内衣的一种。多为妇女所服。有前片无后片,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故称。 清 代又称肚兜。 南唐 李煜 《谢新恩》词之三:“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侧手从抹胸里取出个帖子来。” 徐珂 《清稗类钞·服饰·抹胸》:“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袜腹,又名袜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之内侵者。俗谓之兜肚,男女皆有之。” 钱锺书 《围城》一:“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
词语解释:贯胸  拼音:guàn xiōng
亦作“ 贯匈 ”。 传说中的古国名。后亦泛指海外诸国。《逸周书·王会》:“正西 昆仑 、 狗国 、 鬼亲 、 枳己 、 闟耳 、 贯胸 、 雕题 、 离丘 、 漆齿 。”《山海经·海外南经》:“ 贯匈国 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 唐 沉佺期 《度安海入龙编》诗:“我来 交趾郡 ,南与 贯胸 连。” 明 韩洽 《题李龙眠诸夷职贡图》诗:“得毋旧本重临摹, 左食 、 贯胸 聊玩弄。”
词语解释:斗胸  拼音:dòu xiōng
胸部隆起如斗状。相传 大禹 出生时,胸有玉斗。见《帝王世纪》。后因以“斗胸”为圣君之象。《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人,隆準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张守节 正义引《河图》:“帝 刘季 口角戴胜,斗胸,龟背,龙股;长七尺八寸。”
词语解释:穿胸  拼音:chuān xiōng
传说中的民族名。《淮南子·墬形训》:“自西南至东南方有…… 交股 民、 不死 民、 穿胷 民、 反舌 民。” 高诱 注:“ 穿胷 ,胷前穿孔达背。” 汉 王充 《论衡·艺增》:“若 穿胷 、 儋耳 、 焦侥 、 跋踵 之辈,并合其数,不能三千。”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 穿胷 露顶之豪,箕坐椎髻之长。”
词语解释:束胸  拼音:shù xiōng
(1).扎裹胸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魏犨 伤於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 魏犨 束胸见使者。”
(2).特指旧时年轻女子以布帛紧束胸部,使体型苗条。 鲁迅 《而已集·忧“天乳”》:“今年 广州 在禁女学生束胸,违者罚洋五十元。”《新华日报》1938.7.1:“缠足、束胸等恶习还盛行于乡村及都市里。”
(3).指女子束胸之物。《白雪遗音·马头调·掩绣户之三》:“摘去了我那翡翠釧,束胸慢起,身入罗幃,玉郎爱奴香肌瘦。”
词语解释:抚胸  拼音:fǔ xiōng
以手捶胸。多表示悲痛。 宋 陈亮 《祭章孟容文》:“念昔见君,纍然在疚,抚胸呼天,无不我覆。”
词语解释:背胸  拼音:bèi xiōng
补子的别称。《明史·舆服志四》:“四夷之舞, 高丽 舞四人,皆笠子青罗销金背胸袄子,铜带、皂鞾。” 清 俞樾 《茶香室六钞·背胸》:“国朝 刘廷璣 《在园杂誌》云:‘朝衣公服,俱用补子…… 福清 叶相国 《向高集》内有钦赐大红紵丝斗牛背胸一袭,背胸或即补子也。’按:补子之名,殊无意义,宜称背胸为是。”
词语解释:义愤填胸  拼音:yì fèn tián xiōng
胸中充满义愤。《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十三妹 ﹞把 白脸儿狼 、 儍狗 二人商量的伤天害理的这段阴谋听了个仔细,登时义愤填胸。” 李兆麟 《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义愤填胸,揭竿齐向前。”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胸,恨之切骨。”
词语解释:顿足椎胸  拼音:dùn zú chuí xiōng
同“ 顿足搥胸 ”。 刘立凯 《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广州群众捣毁日货》:“社会人心异常兴奋,甚至妇人、孺子、车夫、苦力,几无不口谈抵制,戟指痛骂,握拳怒目,顿足椎胸。”
词语解释:顿足捶胸  拼音:dùn zú chuí xiōng
同“ 顿足搥胸 ”。 贺敬之 《十年颂歌》诗:“呵!让帝国主义反动派痛心疾首吧!让他们顿足捶胸去咒骂……”《光明日报》1977.1.9:“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只见灵车去,不见 总理 归,顿足捶胸悲欲绝,呼唤 总理 泪纷飞。”
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水浒传》第一○二回:“ 王砉 顿足搥胸道:‘是我不该来看那逆种!’”一本作“ 顿足捶胸 ”。
词语解释:顿脚捶胸  拼音:dùn jiǎo chuí xiōng
同“ 顿足搥胸 ”。 《中国民间故事选·打碎的碗》:“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没用的东西们,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就把你们每三个中绞死一个!’”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工厂》:“有时候,工作没做好,就顿脚捶胸,恨不得把自己撕成几半。”
词语解释:脓胸  拼音:nóng xiōng
胸膜腔积脓的病症。由化脓菌侵入胸膜引起。病人有发热、气短、胸部不适等病状,有时吐含脓的痰。
词语解释:跌脚槌胸  拼音:diē jiǎo chuí xiōng
见“ 跌脚搥胸 ”。
词语解释:跌脚捶胸  拼音:diē jiǎo chuí xiōng
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二折:“我这里撁肠割肚把你箇孩儿捨,跌脚搥胸自嘆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赵六老 跌脚搥胸,哭了一回。” 清 洪昇 《长生殿·窥浴》:“担阁青春,后宫怨女,漫跌脚搥胸,有谁知苦。”《水浒传》第一○四回:“众人跌脚槌胸,好似掀翻了抱鸡窠,弄出许多慌来。”《西游记》第六十回:“只听得 罗刹女 跌脚捶胸,大呼小叫。”
见“ 跌脚搥胸 ”。
词语解释:跌脚捶胸  拼音:diē jiǎo chuí xiōng
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二折:“我这里撁肠割肚把你箇孩儿捨,跌脚搥胸自嘆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赵六老 跌脚搥胸,哭了一回。” 清 洪昇 《长生殿·窥浴》:“担阁青春,后宫怨女,漫跌脚搥胸,有谁知苦。”《水浒传》第一○四回:“众人跌脚槌胸,好似掀翻了抱鸡窠,弄出许多慌来。”《西游记》第六十回:“只听得 罗刹女 跌脚捶胸,大呼小叫。”
见“ 跌脚搥胸 ”。
词语解释:踢胸  拼音:tī xiōng
一种系在马胸前的华丽的装饰品,常以此显示其主人地位的尊贵。 清 梁章鉅 《浪跡丛谈·九锡》:“近人宦场中,有戏指知县擢同知、知州为加九锡者,时节相 孙 公 寄圃 与余数之,则一为水晶顶珠,二为白鷴补服,三为朝珠,四为红繖,五为红心雨帽,六为红心拜垫,七为马前踢胸,八为大夫誥轴,而偶忘其一,众思索不得。”《孽海花》第十一回:“到得 潘 府门前,见已有好几辆大鞍车停着,门前几棵大树上,繫着十来匹红缨踢胸的高头大马,知有贵客到了。”
词语解释:血胸  拼音:xuè xiōng
胸膜腔中有血液
词语解释:逞胸  拼音:chěng xiōng
肆意,任性。 明 袁宗道 《拟翰林院学士题名记》:“则又有张臆逞胸,聚赂集秽,齮齕贤豪,至今耳其姓氏,若狼鴟在园,思逐之者矣。”
词语解释:亮胸  拼音:liàng xiōng
指发芽谷种的外壳开裂,肉质外露。例如:稻种大部分亮胸了。
词语解释:郭胸
扩胸
词语解释:鸡胸  拼音:jī xiōng
亦作“鷄胸”。 胸骨向前凸出,状似鸡的胸廓的症状。多由佝偻病所引起。亦指患此病的人。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媒婆真是包办代替的老祖宗……小喇叭一吹,说是媳妇进门了,天哪,谁知道是个什么,是不是哑巴、聋子?罗锅、鸡胸?”
词语解释:连胸  拼音:lián xiōng
满胸。《敦煌变文集·八相变》:“大王闻奏,怨噎连胸,遂遣綵女嬪妃,相劝伴换。”
词语解释:龟胸  拼音:guī xiōng
鸡胸。谓胸骨凸起如龟背。《陈书·新安王伯固传》:“﹝ 新安王 伯固 ﹞生而龟胸。” 明 刘绩 《霏雪录》:“其家产子四五人,皆龟胸傴僂。”《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龟胸》:“肺积痰热病龟胸,胸骨高耸若龟形。”
词语解释:扳胸  拼音:bān xiōng
兜马颈的革带。《元朝秘史》卷二:“﹝ 帖木真 ﹞牵著马出来时,将鞴的鞍子脱落在地,回去看呵,扳胸肚带依旧扣着。”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喂养》:“若至歇处,仍摇鞍如前,将扳胸及后鞦搭起,令马汗毛鬆爽。”
词语解释:搔耳捶胸  拼音:sāo ěr chuí xiōng
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烦恼的样子
词语解释:护胸  拼音:hù xiōng
射箭时保护胸部的用品,用皮革制成
词语解释:成竹在胸  拼音:chéng zhú zài xiōng
画竹子以前,心中先已有竹子的形象。语本 宋 苏轼 《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鶻落,少纵则逝矣。”后以喻处理事情之前心里早有通盘的考虑和打算。《老残游记》第六回:“先生必有成竹在胸,何妨赐教一二呢?” 柳亚子 《纪梦》诗序:“老谋深算,成竹在胸。” 邹韬奋 《经历》十:“这样,他们在落笔的时候,便已有‘成竹在胸’、‘左右逢源’的形势。”亦省作“ 成竹 ”。 清 郑燮 《题画·竹》:“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柯灵 《香雪海·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有成竹无成竹,应作如是观。”参见“ 胸有成竹 ”。
词语解释: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宋 苏轼 《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鶻落,少纵则逝矣。” 宋 晁补之 《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诗:“ 与可 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以“胸有成竹”比喻作事之先已有成算在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胸有已成之竹,山无难劈之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但是看 承辉 的神情,又好像胸有成竹一般。” 苏曼殊 《绛纱记》:“余鞠躬谢不敏,不知余舅父胸有成竹矣。” 峻青 《海啸》第三章:“ 老宫 相信,这件事, 大老姜 早在他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就深思熟虑过了,而且已经胸有成竹。”
词语解释:拊胸  拼音:fǔ xiōng
拍胸。表示愤慨。《北齐书·王晞传》:“ 晞 令妻答,妻终不言, 晞 以手拊胸而退。”
词语解释:昂首挺胸  拼音:áng shǒu tǐng xiōng
仰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无所畏惧或坚决的样子。 欧阳予倩 《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张书绅 《正气歌》:“她昂首挺胸,向吉普车走去。”亦作“ 昂头挺胸 ”。 沙汀 《范老老师》:“‘你看!提到内战,就连妇人女子都反对啦……’昂头挺胸,老老师欣喜地叫出来。”
词语解释:昂头挺胸  拼音:áng tóu tǐng xiōng
见“ 昂首挺胸 ”。
词语解释:昂首挺胸  拼音:áng shǒu tǐng xiōng
仰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无所畏惧或坚决的样子。 欧阳予倩 《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张书绅 《正气歌》:“她昂首挺胸,向吉普车走去。”亦作“ 昂头挺胸 ”。 沙汀 《范老老师》:“‘你看!提到内战,就连妇人女子都反对啦……’昂头挺胸,老老师欣喜地叫出来。”
词语解释:气胸  拼音:qì xiōng
空气积聚于胸膜腔内。因肺组织自行破裂引起者称自发性气胸,因胸壁或肺创伤引起者称创伤性气胸,因诊断或治疗需要而将空气注入胸膜腔内者称人工气胸。
词语解释:穴胸  拼音:xué xiōng
亦作“ 穴匈 ”。 洞穿胸臆。《汉书·灌夫传》:“今日斩头穴匈,何知 程 李 !”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斩头见刺,犹不止也。”《新唐书·李密传》:“岂公一失利,轻去就哉?虽陨首穴胸,所甘已。” 宋 沉辽 《零陵王祠》诗:“巨刃穴胸,不仆不僵。”《明史·史可法传》:“庶民之家,父兄被杀,尚思穴胸断脰,得而甘心,况在朝庭,顾可漠置。”
词语解释:空胸  拼音:kōng xiōng
谓腹内空虚,没有学识。 汉 王充 《论衡·量知》:“文吏空胸,无仁义之学,居位食禄,终无以效,所谓尸位素餐者也。”
词语解释:前胸  拼音:qián xiōng
胸的前部,尤其是四足动物的
昆虫胸部第一节或者前节,具有第一对足
构成十足类的胸部的胸节或第七体节
词语解释:结胸  拼音:jié xiōng
(1).亦作“ 结匈 ”。古代传说中国名。《山海经·海外南经》:“﹝ 结匈国 ﹞其为人结匈。” 郭璞 注:“臆前胅出,如人结喉也。”《淮南子·墬形训》有“ 结胸 民”。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结胸国 有灭蒙鸟。”
(2).中医病症名。指邪气郁结于胸中的病症。《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结胸》:“按之满硬不痛痞,硬而满痛为结胸。大结从心至少腹,小结心下按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