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五径去声 [xìng,兴趣][shèng,胜败][yìng,答应][夜也][shèng,名词][chèng chèn,相称][详注1][dèng][止水也][chèng][鞍鐙][jìng][dìng,动词][nìng][《集韻》莫定切,銘去聲][音证。《广韵》热也。《正韵》郁热。][详注2]


注1:莹 《唐韻》烏定切《集韻》《韻會》《正韻》縈定切,音瀅。玉色光潔也。《逸論語》如玉之瑩。
注2:橙 音凳。几属。《晋书·王献之传》魏时凌云殿榜未题,匠人误钉,不可下,使韦仲将悬橙书之,比讫,须发尽白。
首字词组
胫脡胫毛胫衣胫然胫骨胫跗  
胫如胫部胫无毛胫大于股胫胫   

词语解释:胫脡  拼音:jìng tǐng
指腿。 宋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下:“犬衔脛脡筋犹软,鸦啄骷髏血未乾。”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贺启草诏》:“两条脛脡,马赶不前;一部髭鬚,蛇钻不入。”
词语解释:胫如  拼音:jìng rú
强直貌。 俞樾 《诸子平议·扬子〈太玄〉》:“脛当训直……臂膊脛如,言其不能屈伸也。”
词语解释:胫毛  拼音:jìng máo
谓物之细微者。犹言一丝一毫,多指个人得失。《韩非子·五蠹》:“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脛毛不改。”《韩非子·显学》:“今有人於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
词语解释:胫部  拼音:jìng bù
马或其他四足动物后肢膝关节和跗关节之间的部位
小腿的前方
词语解释:胫衣  拼音:jìng yī
套裤。《说文·衣部》:“袴,脛衣也。” 段玉裁 注:“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脛。”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余大父至贫,掛冠月俸折支,得压酒囊,诸子幼时,用为脛衣。”
词语解释:胫无毛  拼音:jìng wú máo
形容奔走辛劳之甚。《庄子·在宥》:“昔者 黄帝 始以仁义攖人之心, 尧 舜 於是乎股无胈,脛无毛,以养天下。”《庄子·天下》:“ 禹 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脛无毛,沐甚雨,櫛疾风,置万国。”
词语解释:胫然  拼音:jìng rán
犹胫如。《觚賸·序赋创格》引 清 吴伟业 《病赋》:“而其死也……而脛然,而背然,而愚然,而瘖然。”参见“ 脛如 ”。
词语解释:胫如  拼音:jìng rú
强直貌。 俞樾 《诸子平议·扬子〈太玄〉》:“脛当训直……臂膊脛如,言其不能屈伸也。”
词语解释:胫大于股  拼音:jìng dà yú gǔ
犹言本小末大。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权不两错,政不二门。故曰:脛大於股者,难以步;指大於臂者,难以把。本小末大,不能相使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此所谓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 张素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不堪脛大踰於股,岂为臣强失在君。”
词语解释:胫骨  拼音:jìng gǔ
小腿内侧的长形骨。《仪礼·乡饮酒礼》“宾俎脊胁肩肺” 汉 郑玄 注:“凡牲前脛骨三,肩、臂、臑也;后脛骨二,膊、胳也。”《杂阿毗昙心论·修多罗品》:“繫心在足骨、脛骨。”
词语解释:胫胫  拼音:jìng jìng
耿直貌。踁,通“ 硜 ”。《晋书·儒林传·范弘之》:“虽有踁踁之称,而非大雅之致,此亦下官所不为也。”一本作“ 硜硜 ”。 何超 音义:“踁踁,口茎反,字当作硜。”
词语解释:胫跗  拼音:jìng fū
小腿。《杂事秘辛》:“足长八寸,踁跗丰妍,底平指敛,约縑迫袜,收束微如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