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首字词组
胙土胙席胙德胙余胙胤   
胙肉胙侑胙俎胙阶    

词语解释:胙土  拼音:zuò tǔ
指帝王将土地赐封功臣宗室,以酬其勋劳。《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孔颖达 疏:“胙,训报也。有德之人,必有美报。报之以土,谓封之以国。” 南朝 宋 谢灵运 《谢封康乐侯表》:“亡祖奉国威灵,董符戎重,尽心所事,尅黜祸乱,功参盘鼎,胙土南服。”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封》:“更封妻荫子,加爵封王,分茅胙土。”
词语解释:胙肉  拼音:zuò ròu
祭祀时供神的肉。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五:“招头盖三老之长,顾直差厚,每祭神,得胙肉倍众人。”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贵臣之训》:“定例: 坤宁宫 祭神胙肉,皆赐侍卫分食,以代朝餐,盖古散福之义。”《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后来进了学,老师送了丁祭的胙肉来……只得就开了斋。” 毛泽东 《寻乌调查》第四章三:“肉有四个项目:一是‘胙肉’,从前是秀才、举人有功名的人分的,后头加上‘毕业生’。”
词语解释:胙席  拼音:zuò xí
祭祀的酒席。《旧唐书·儒学传下·祝钦明》:“又《司筵》云:‘设祀先王之胙席’,则祭宗庙亦称祀也。”按,今本《周礼·春官·司几筵》作“祀先王昨席亦如之”。《朱子语类》卷六三:“胙与酢、昨字,古人皆通用。”《朱子语类》卷六三:“《周礼》中‘胙席’又作昨昔之‘昨’。”
词语解释:胙侑  拼音:zuò yòu
赐以祭肉,赠以束帛,表示亲近。《国语·晋语四》:“王饗醴,命公胙侑。” 韦昭 注:“胙,赐祭肉。侑,侑币。谓既食,以束帛侑公。”
词语解释:胙德  拼音:zuò dé
旧时歌颂帝王之词。谓有天下者之德。 清 顾炎武 《恭谒高皇帝御容于灵谷寺》诗:“本支书胙德,臣辟记勋庸。”
词语解释:胙俎  拼音:zuò zǔ
(1).谓主人饮食之俎。胙,东阶,主人之位。俎,古代祭祀宴飨时陈置牲口之具。胙,通“ 阼 ”。《周礼·天官·膳夫》:“凡王祭祀,宾客食,则彻王之胙俎。”
(2).古代祭祀时陈置祭肉之俎。《金史·礼志一》:“太祝持胙俎进。”
词语解释:胙余  拼音:zuò yú
古称祭祀完毕后所馀的酒肉。《汉书·郊祀志上》:“已祠,胙餘皆燎之。” 颜师古 注:“胙,谓祭餘酒肉也。”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六:“祠旧有鸟数百,送迎客舟,自 唐 夔州 刺史 李貽 诗已云‘羣鸟幸胙餘’矣。”
词语解释:胙阶  拼音:zuò jiē
大堂前东边的台阶。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宾主相见,以东阶为主人迎宾登堂之地。胙,通“ 阼 ”。《荀子·哀公》:“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 杨倞 注:“胙与阼同。”
词语解释:胙胤  拼音:zuò yìn
福及子孙。因指有国、有天下者子孙相继。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国之本榦,所以胙胤百世而不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