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三肴平声 [náo][jiāo jiào,使也][páo][pāo][鞭鞘][chāo][bāo páo,炮制][páo][zhāo][áo qiāo][páo][páo][póu][náo][páo][bāo][jiǎo jiào][chāo chao][cháo chāo][音庖。与掊同。][liáo][xiāo][详注1][máo][详注2][liáo náo][淫也]


注1:鄗 音敲。水名。《左传·宣十二年》晋师在敖、鄗之闲。《注》敖、鄗,二水名,在荥阳县西北。又《字汇补》居嚣切,音郊。地名。与郊同。《史记·秦本纪》取王官及鄗。《左传·文三年》作郊。
注2:佼 与郊同。《史记·赵世家》宜为上佼而今乃抵罪。
首字词组
肴核肴酒肴品肴菹肴醴肴臑肴席 
肴羞肴膳肴醑肴俎肴脩肴覈肴乱 
肴蔬肴馔肴菜肴烝肴粮肴藏肴醳 
肴蔌肴修肴胾肴饵肴糅肴溷  

词语解释:肴核  拼音:yáo hé
肉类和果类食品。 晋 左思 《蜀都赋》:“金罍中坐,肴核四陈。” 南朝 梁 王元礼 《昭明太子哀册文》:“含咀肴核,括囊流略。” 宋 苏轼 《前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清 方文 《张道人园居歌》:“道人性復知爱客,每日烹茶供肴核。”
词语解释:肴羞  拼音:yáo xiū
美味的菜肴。《楚辞·招魂》:“肴羞未通,女乐罗些。”《南齐书·虞悰传》:“ 悰 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 豫章王 嶷 盛饌享宾,谓 悰 曰:‘今日肴羞寧有所遗不?’” 唐 韩愈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罇俎既陈,肴羞惟时。” 宋 王巩 《王氏谈录·相知之厚》:“是往者日与君父论书于此斋,曰吾家为肴羞尊酒以待者也。”
词语解释:肴蔬  拼音:yáo shū
各种荤素菜肴。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 清 方苞 《阮以南哀辞》:“君率妻子力作,杀鸡屠狗具肴蔬,未尝乏絶。” 王统照 《搅天风雪梦牢骚》:“﹝他﹞可也能空口吃馒头,没有一点肴蔬。”
词语解释:肴蔌  拼音:yáo sù
鱼肉与菜蔬。《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肴蔌芬藉,觴醳泛浮。” 刘良 注:“鱼肉曰肴,菜蔬曰蔌。”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 宋 苏辙 《南京祈祷文》之二:“酒醴洁芳,肴蔌备具,匪以为报,惟致其意也。”
词语解释:肴酒  拼音:yáo jiǔ
犹酒肴。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韦 拜而上,命坐,慰劳久之,亦无肴酒汤果之设。”
词语解释:肴膳  拼音:yáo shàn
饭菜。 汉 桓宽 《盐铁论·孝养》:“无端絻,虽 公西赤 不能以为容;无肴膳,虽 閔 曾 不能以养卒。”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 唐 杜甫 《病后遇王倚饮赠歌》:“惟生哀我未平復,为我力致美肴膳。”
词语解释:肴馔  拼音:yáo zhuàn
(1).丰盛的饭菜。 三国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诗:“清醴盈金觴,肴饌纵横陈。”《南史·刘穆之传》:“妻復截髮市肴饌,为其兄弟以餉 穆之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宴》:“ 静海 邵生 ,家贫。值母初度,备牲酒祀於庭,拜已而起,则案上肴饌皆空。”
(2).指菜肴。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因此这故事里的一种肴馔的名目,也译不出。”
丰盛的菜肴。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辛公平上仙》:“ 臻 与 公平 止西廊幕次。餚饌馨香,味穷海陆。”《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家人见家主发怒,谁敢再言,只得把大杯斟上,厨下将餚饌供出。”
词语解释:肴修  拼音:yáo xiū
同“肴脩”。
肉食。
词语解释:肴脩  拼音:yáo xiū
肉食。《文选·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扶寸肴脩,味踰方丈。” 张铣 注:“肴,肉;脩,脯也。”
词语解释:肴品
荤菜;佳肴
词语解释:肴醑  拼音:yáo xǔ
佳肴美酒。《隋书·柳彧传》:“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貲破产,竞此一时。”
词语解释:肴菜  拼音:yáo cài
犹菜肴。 冰心 《两个家庭》:“晚餐的肴菜,是 亚蒨 整治的,很是可口。我们一面用饭,一面望着窗外。” 严既澄 《不遇》:“他第一碗没有吃完,他们已经风卷残云地把所有肴菜一扫而空了。”
词语解释:肴胾  拼音:yáo zì
鱼肉等比较丰盛的菜肴。 宋 张耒 《冬日放言》诗之三:“老妻坐我傍,餚胾屡炮煎。”
鱼肉等比较丰盛的菜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鱼、羊、麞、鹿,时荐肴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湘裙》:“俄而肴胾罗列,烹飪得宜。”
词语解释:肴菹  拼音:yáo zū
肉食。葅,同“ 菹 ”,肉酱。 唐 姚合 《酬光禄田卿末伏见寄》诗:“朝朝廊下食,相庇在肴葅。”
词语解释:肴俎  拼音:yáo zǔ
盛菜肴的器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妾》:“门内设一几,行炙者置柈其上;转视,则肴俎已满。”
词语解释:肴烝  拼音:yáo zhēng
谓切肉为块,升之于俎。《国语·周语中》:“亲戚宴饗,则有餚烝。” 韦昭 注:“餚烝,升体解节折之俎也,谓之折俎。”
词语解释:肴饵  拼音:yáo ěr
菜肴糕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戏蛛》:“署中有楼,用藏肴饵,往往被物窃食,狼籍於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因出榼中肴饵,列母前。”
词语解释:肴醴  拼音:yáo lǐ
犹酒肴。 晋 向秀 《难〈养生论〉》:“五穀非养命之宜,肴醴非便性之物。”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迟明, 郭 将归,肴醴一无所设。”
词语解释:肴脩  拼音:yáo xiū
肉食。《文选·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扶寸肴脩,味踰方丈。” 张铣 注:“肴,肉;脩,脯也。”
词语解释:肴粮  拼音:yáo liáng
指菜蔬和粮食。《后汉书·窦武传》:“是时 羌 蛮 寇难,岁俭民饥, 武 得两宫赏赐,悉散与太学诸生,及载肴粮於路,匄施贫民。”
词语解释:肴糅  拼音:yáo róu
各色菜肴。 汉 枚乘 《七发》:“滋味杂陈,肴糅错该。”
词语解释:肴臑  拼音:yáo nào
肉类食品。《淮南子·泰族训》:“ 周公 肴臑不收於前,鐘鼓不解於悬,而四夷服。”
词语解释:肴覈  拼音:yáo hé
肴核。引申为咀嚼,犹言反复寻求。《文选·班固〈典引〉》:“屡访羣儒,諭咨故老,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谊之林藪。” 蔡邕 注:“肴覈,食也。肉曰肴,骨曰覈。” 吕向 注:“言与羣儒故老求道德之深源,寻仁义之林藪。”
词语解释:肴藏  拼音:yáo cáng
储藏菜肴的仓库。《北史·崔昂传》:“时有餚藏小吏,因内臣投书告事,又别有飞书告事者,并付 昂 穷检。”
词语解释:肴溷  拼音:yáo hùn
混淆错乱。 清 沉大成 《学福斋杂著·华严字母跋》:“是同音之字,前轻后重,以此分别,初不肴溷。”
词语解释:肴席  拼音:yáo xí
以鱼、肉等做菜的酒席。《吴子·励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
词语解释:肴乱  拼音:yáo luàn
纷乱。《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至,腾踊肴乱,而不失其数。”《后汉书·刘盆子传》:“立且一年,肴乱日甚,诚不足以相成。” 三国 魏 阮籍 《元父赋》:“故其民放散肴乱,藪窜泽居。”
词语解释:肴醳  拼音:yáo yì
肉食醇酒。《文选·左思〈魏都赋〉》:“肴醳顺时,腠理则治。” 吕向 注:“醳,醇酒。言食与酒各顺时而进之。” 唐 刘禹锡 《汴州刺史厅壁记》:“ 汴 人交贺,肴醳腾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