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支平声 姿[wéi,施为][cuī shuāi][饥渴][cī,参差][順遷也][léi][mí][跨马,动词][yí][治国][méi mí][chí shi][详注1][chuí zhuī][chí][地方古音,读同之。][yí][详注2][zī][详注3][zī][详注4][yí][dī][音兹。《诗·小雅》或耘或耔。沈重读。][qī][lí][huī][详注5][繁殖][huī suī][sī][盱眙,縣名。][音驰。《说文》趍赵,久也。][音夷。義同。][qí]觿[bēi][xī][shī][chí][详注6][pī][cí][zī][通黴][ní][梓也][wēi][详注7][详注8][qí][克也,任也][zhī zī][lí][音靡][ér][lí][tí][zuī][yí][pī][guī][详注9][lí][详注10][木名。][详注11][huī][音雌。嵾嵯,山不齐貌。通作参差。或作嵯。][qí][详注12][详注13][chí][ní][qí][wēi][详注14]乿


注1:齐 《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
注2:犁 《广韵》力脂切《集韵》《韵会》良脂切,音梨。《广韵》牛驳。《论语》犁牛之子。《注》犁杂文。
注3:比 音毗。和也。一曰次也。比邻,犹并邻。《杜甫诗》不教鹅鸭恼比邻。
注4:氂 犛牛尾也。又長毛也。《後漢·岑彭傳》岑熙遷魏郡太守,輿人歌之曰:狗吠不驚,足下生氂。《註》氂,長毛也。犬無追吠,故足下生氂。
注5:居 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
注6:蠡 邻知切,音离。《史记·匈奴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
注7:剂 《说文》齐也。从刀,齐声。《尔雅·释言》剂,翦齐也。《疏》齐截也。《周礼·地官·司市》以质剂结信而止讼。《注》质剂,谓两书一札而别之也。若今下手书,言保物要还矣。《疏》质剂谓券书。恐民失信,有所违负,故为券书结之,使有信也。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故知质剂是券书。汉时下手书,即今画指券,与古质剂同也。
注8:台 《唐韵》与之切《集韵》《韵会》盈之切《正韵》延知切,音怡。《尔雅·释诂》台,我也。《又》予也。《书·禹贡》祇台德先。《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又《说文》悦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唐尧逊位,虞舜不台。 又《扬子·方言》养也,晋卫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鲁之閒曰台。
注9:箠 音垂。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筱簳、箛箠。又音追,竹节也。
注10:鑴 《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音隓。《广韵》大钟。《集韵》鼎属。一曰日旁气。《周礼·释文》郑康成读。
注11:萑 音鵻。《说文》草多貌。 又草名。茺蔚也。《尔雅·释草》萑蓷。《注》茺蔚,又名益母。 又《集韵》枲未沤者。
注12:梩 音釐。《廣韻》徙土轝也。《周禮·地官·鄕師註》梩或云揷,或云鍬。
注13:荠 才資切,音疵。《采薺》,逸《詩》篇名。《周禮·春官·樂師》趨以采薺。又通茨。
注14:锜 音奇。《广韵》凿属。《集韵》釜属。《诗·豳风》又缺我锜。《传》凿属曰锜。《释文》锜,巨宜反。韩诗云:木属。
末字词组
冰肌琼肌肉肌腹肌骨骼肌伸肌浃髓沦肌 
玉肌素肌刻肌镂肌平滑肌孱肌誓肌 
雪肌生肌颊肌镂骨铭肌横纹肌括约肌肌肌 
丰肌病肌腓肠肌身肌黑肌死肌玉骨冰肌 

词语解释:冰肌  拼音:bīng jī
《庄子·逍遥游》:“ 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用“冰肌”形容女子纯净洁白的肌肤。 宋 朱淑真 《暑月独眠》诗:“一篆炉烟笼午枕,冰肌生汗白莲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参见“ 冰雪 ”。
词语解释:冰雪  拼音:bīng xuě
(1).冰和雪。《后汉书·西羌传论》:“﹝ 段熲 ﹞被羽前登,身当百死之陈,蒙没冰雪,经履千折之道,始殄西种,卒定东寇。” 唐 杜甫 《人日》诗之一:“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鶯难至,春寒花较迟。”《云笈七籤》卷三:“人之情性为利欲所败,如冰雪之曝日,草木之沾霜。” 陈毅 《由太行山西行阻雪》诗:“冰雪何时融,征程从此错。”
(2).指冻雪。 唐 杜甫 《题张氏隐居》诗之一:“涧道餘寒歷冰雪,石门斜日到邱林。” 仇兆鳌 注:“冰雪犹言冻雪。”
(3).形容心地纯净洁白或操守清正贞洁。 隋 江总 《入摄山栖霞寺》诗:“浄心抱冰雪,暮齿逼桑榆。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唐 高适 《酬马八效古见赠》诗:“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羣。”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或为 辽东 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明 吴肃公 《江氏双节妇》诗:“海水亦何深,明月亦何皎,两两冰雪心,天地无终老。”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吾尝閲 归熙甫 作 顾文康 之女寿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艷阳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风霜之操。”
(4).形容文章辞意高雅清新。 唐 孟郊 《送窦庐策归别墅》诗:“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 唐 贾岛 《酬栖上人》诗:“静览冰雪词,厚为酬赠颜。” 唐 李咸用 《览友生古风》诗:“一卷冰雪言,清泠冷心骨。分明古雅声,讽諭成凄切。”
形容肌肤洁白滑润。《庄子·逍遥游》:“ 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穀,吸风饮露。” 郭庆藩 集释:“冰,古凝字,肌肤若冰雪,即《诗》所谓肤如凝脂。”《云笈七籤》卷六四:“﹝ 王屋真人 ﹞夫妇之颜俱若冰雪,探幽索隐,每亦相随。” 元 萨都剌 《鬻女谣》:“闭门爱惜冰雪肤,春风绣出花六株。人夸颜色重金璧,今日飢饿嗁长途。”
词语解释:玉肌  拼音:yù jī
(1).白润的肌肤。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尘於白珪,生疮痏於玉肌;訕疵雷同,攻伐独立。” 唐 白居易 《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满月》诗:“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清 汪懋麟 《回镫》诗:“浅著青罗隐玉肌, 松江 髻了入时宜。”
(2).犹言玉容。指花瓣。 宋 苏轼 《红梅》诗之一:“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宋 辛弃疾 《柳梢青·和范先之席上赋牡丹》词:“玉肌红粉温柔,更染尽,天香未休。”
词语解释:雪肌  拼音:xuě jī
(1).雪白的肌肤。 唐 吕岩 《渔父·沐浴》词:“云薄薄,雨微微,看取妖容露雪肌。” 宋 夏侯嘉正 《洞庭赋》:“冰肤雪肌,金玦玉佩。” 宋 赵长卿 《念奴娇·碧含笑》词:“清凉无汗,雪肌瀟洒难偶。”
(2).喻白色的花朵。 宋 苏轼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之七:“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鬭生枝。” 宋 吴师孟 《蜡梅香》词:“正絳跗初吐,穠华将茂,国艷天葩,真澹竚,雪肌清瘦。”
词语解释:丰肌  拼音:fēng jī
谓肌肤丰润。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皓体呈露,弱骨丰肌。”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下:“ 盛文肃公 丰肌大腹,而眉目清秀。”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余见 周昉 、 李龙眠 及近代 仇实父 诸美人图,皆穠髮丰肌,衣粧稠迭,一种风神媚态,畧无彷彿。”
词语解释:琼肌  拼音:qióng jī
莹洁似玉的肌肤。多形容女子。 宋 晏殊 《玉楼春》词:“红条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衮。” 元 李致远 《小桃红·碧桃》曲:“翠裙剪剪琼肌嫩,高情厌春。玉容含恨,不赚 武陵 人。”
词语解释:素肌  拼音:sù jī
白色的肌肉。特指蔬菜、瓜果的白色肉质。 汉 刘桢 《瓜赋》:“蓝皮密理,素肌丹瓤。” 唐 白居易 《食笋》诗:“紫籜坼故锦,素肌擘新玉。”
词语解释:生肌  拼音:shēng jī
(1).长出新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生肌类方》:“生肌定痛散。此散治溃烂红热、肿痛有腐者;用此化腐、定痛、生肌。”
(2).指促进长出新肉的药。《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生肌类方》:“凡大毒溃烂,内毒未尽,若骤用生肌,则外实内溃。”
词语解释:病肌  拼音:bìng jī
犹病体。 宋 杨万里 《十月十六日夜南溪望月》诗:“夜久看未足,风露却病肌。”
词语解释:肉肌  拼音:ròu jī
犹肌肉。旧题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 飞燕 曰:‘吾内视三日,肉肌盈实矣。’”
词语解释:刻肌  拼音:kè jī
古代指墨、劓、膑、刖之刑。《后汉书·梁统传》:“ 五帝 有流、殛、放、杀之诛, 三王 有大辟、刻肌之法。” 李贤 注:“刻肌谓墨、劓、臏、刖。”
词语解释:颊肌  拼音:jiá jī
脸两旁的肌肉。指面颊。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人面色部七十有餘,颊肌明洁,五色分别,隐微忧喜,皆可得察,占射之者,十不失一。”
词语解释:腓肠肌  拼音:féi cháng jī
胫骨后面的一块肌肉,扁平,在小腿后面形成隆起部分。
词语解释:腹肌  拼音:fù jī
腹腔前壁及侧壁的肌肉,由3块扁平肌肉构成
词语解释:镂肌  拼音:lòu jī
比喻感受深刻。 明 张居正 《谢两宫赐路费疏》:“慈恩下逮,行色增辉,宠锡非常,鏤肌切感。”
词语解释:镂骨铭肌  拼音:lòu gǔ míng jī
比喻牢记不忘。多用为感激之词。 唐 元稹 《谢准朱书撰田弘正碑文状》:“空怀感涕之心,未获杀身之所,无任感恩思报,鏤骨铭肌之至。” 宋 陈亮 《谢留丞相启》:“自顶至踵,横嘉惠於不貲;鏤骨铭肌,悵餘年之无几。”
词语解释:身肌  拼音:shēn jī
犹身体。 元 孙季昌 《粉蝶儿·怨别》套曲:“打熬出闷忧中日月,憔悴了花朵儿身肌。”一本作“ 身躯 ”。参见“ 身己 ”。
词语解释:身己  拼音:shēn jǐ
犹身体。借指妇女的贞操。《朱子语类》卷九八:“只是有私意,便内外扞格,只见得自家身己,凡物皆不与己相关,便是有外之心。”《全元散曲·水仙子·冬》:“我今日悔懊迟,先输了花朵般身己。”《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苗忠 底贼……又杀了当直 周吉 ,姦骗了我身己,剗地把我来卖了!”
词语解释:骨骼肌  拼音:gǔ gé jī
肌肉的一种,由许多细长的肌纤维组成,肌纤维上横列着许多明暗相间的条纹。这种肌肉的两端附着在骨骼上,它的活动可以由人的意志来控制。也叫横纹肌或随意肌。
词语解释:平滑肌  拼音:píng huá jī
由核位于中心的、无横纹的长梭形细胞组成的肌肉组织。其收缩有一定的节律性,受植物神经支配,属于不随意肌。它们主要存在于内脏器官,参与形成管道和有腔脏器的壁,如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管道、血管、淋巴管的肌层
词语解释:横纹肌  拼音:héng wén jī
由长形多核的肌纤维组成的肌肉组织,肌纤维包在薄层肌膜中,具有横向的明带和暗带
词语解释:黑肌  拼音:hēi jī
黑色纹理。 唐 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其始登者,得石枰於上,黑肌而赤脉,十有八道,可弈。”
词语解释:伸肌  拼音:shēn jī
用来伸展肢体或身体其他部分的肌肉
词语解释:孱肌  拼音:chán jī
瘦弱的肌体。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征》:“括孱肌而餧饿虎,牢罢犬以饱贪狼,安有不立啖俱尽者哉!”
词语解释:括约肌  拼音:kuò yuē jī
分布于肛门、贲门和幽门等处的环形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词语解释:死肌  拼音:sǐ jī
坏死的肌肉。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瘻、癘,去死肌,杀三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芋》:“﹝ 芋子 ﹞破宿血,去死肌。”
词语解释:浃髓沦肌  拼音:jiā suǐ lún jī
亦作“ 浹髓沦肤 ”。亦作“ 浹沦肌髓 ”。
(1).深入骨髓,浸透肌肤。 宋 范成大 《谢江东漕杨廷秀》诗之二:“浹髓沦肤都是病,倾囷倒廪更无诗。” 巴金 《秋》三九:“这是不会竭尽的喷泉,这是浃沦肌髓的甘露。”
(2).比喻感受、影响之深。 明 宋濂 《故陈母林夫人墓志铭》:“虽子女子亦有度越於人者,此无他,书诗之泽,浹髓沦肌,愈远而愈不忘也。” 明 沉鲸 《双珠记·纩衣得诗》:“恩波浩荡及吾徒,浹髓沦肤感不磨。”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加以我国家二百餘年,深仁厚泽,浹髓沦肌……故能馈数十万嗷嗷待食之军而灭方张之寇。” 清 王韬 《徐古春耆旧诗存序》:“果遇其人,则身后知己之感,盖有衔之浹髓沦肌而不能已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改头换面夸奇遇,浹髓沦肌感大恩。”
词语解释:誓肌  拼音:shì jī
犹言刻骨铭心。语本《文选·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抚臆论报,早誓肌骨。” 张铣 注:“铭鏤肌骨而不忘。”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誓肌封断骨,茹戚吮残创。”
词语解释:肌肌  拼音:jī jī
肌肉强直貌。 晋 皇甫谧 《甲乙经·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太徵之人,比於左手太阳,太阳之上肌肌然。”
词语解释:玉骨冰肌  拼音:yù gǔ bīng jī
形容女子苗条的身段和洁白光润的肌肤。 宋 杨无咎 《柳梢青》词:“玉骨冰肌,为谁偏好,特地相宜,一段风流。”《再生缘》第二回:“生成玉骨冰肌态,长就兰襟蕙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