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四敬去声 [shèng,茂盛][lǐng lìng,命令][zhèng,正直][hèng,蛮横][zhèng][bìng,合并][xìng,学行][gèng,更加][xiòng][jìng,动词][详注1][详注2][详注3][详注4][bàng][详注5][qìng,请人做某事][pìn][详注6][详注7]


注1:评 平去声。平言也。《韩愈·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
注2:迎 鱼庆切。《正韵》凡物来而接之则平声,物未来而往迓之则去声。《诗·大雅》亲迎于渭。
注3:轻 音庆。《集韵》疾也。《左传·桓十二年》绞小而轻,轻则寡谋。又《僖三十三年》秦师轻而无礼。
注4:清 音静。洁也。又《集韵》《正韵》音净。与净同。又《集韵》《韵会》《正韵》音婧。寒也。
注5:盟 明去声。《庄子·齐物论》其留如诅盟。郭象读。又与孟通。地名。《左传·隐十一年注》盟,今盟津。河内邑名。《史记·周本纪》武王东观兵于盟津。《书·禹贡》作孟津。
注6:邴 音柄。《广韵》邑名。又姓。《左传·哀十一年》邴泄为右。
注7:檠 音竞。檠子,叠名。《类篇》有足所以几物,即隔子也。《前汉·地理志》朝鲜民饮食以笾豆。《师古注》以竹曰笾,以木曰豆,今之檠也。
首字词组
聘君聘贤聘问聘求聘期聘请聘好聘射
聘币聘士聘命聘弓聘纳聘调聘妻聘享
聘召聘金聘用聘物聘约聘书聘嫁聘定
聘礼聘使聘接聘选聘贡聘举聘任 

词语解释:聘君  拼音:pìn jūn
犹徵君。聘士的尊称。《梁书·止足传·陶季直》:“﹝ 陶季直 ﹞及长好学,淡於荣利,起家 桂阳王 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参见“ 聘士 ”。
词语解释:聘士  拼音:pìn shì
犹徵士。指不应朝廷以礼征聘的隐士。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聘士彭城姜肱》:“聘士 彭城 姜肱 伯淮 、 京兆 韦著 休明 。”按, 姜肱 与二弟 仲海 、 季江 俱以孝行著闻,“诸公争加辟命,皆不就”,时人慕之。尝遇盗,欲杀之,兄弟更相争死,盗感悔,呼为“徵君”。见《后汉书》本传。
词语解释:聘币  拼音:pìn bì
(1).古时聘人所备的礼物。币,本意为缯帛。古以束帛为赠送宾客及享聘之礼。《孟子·万章上》:“ 伊尹 耕於 有莘之野 ,而乐 尧 舜 之道焉…… 汤 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 汤 之聘币为哉?’”
(2).古代订婚时所备的礼物。《北史·列女传·泾州贞女儿氏》:“ 涇州 贞女 儿氏 者,许嫁 彭老生 为妻,聘币既毕,未及成礼。”
词语解释:聘召  拼音:pìn zhào
以礼征召贤能。 汉 王充 《论衡·知实》:“如 孔子 先知,宜知诸侯惑於谗臣,必不能用,空劳辱己,聘召之到,宜寝不往。” 南朝 梁 沉约 《与沉渊荐沉驎士表》:“ 元嘉 以来,聘召仍叠,玉质踰洁,霜操日严。”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至於嵓穴草泽之士,或节义敦篤,或文学高古,宜崇聘召之礼,以厚浇竞之风。”
词语解释:聘礼  拼音:pìn lǐ
(1).古代诸侯间相互聘问之礼。《礼记·聘义》:“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国语·周语中》“遂假道於 陈 ,以聘於楚” 三国 吴 韦昭 注:“是时,天子微弱,故以诸侯相聘之礼假道也。聘礼,若过国至于境,使次介假道,束帛将命于庙也。”
(2).订婚之礼。亦指订婚时所备的财礼。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 璋之 下钱五万以为聘礼。” 清 李渔 《奈何天·调美》:“若还果是年姪,自然没有做亲之理。既然如此,只得把聘礼还他。” 沉从文 《阿金》:“这婚事 阿金 原是预备今晚上就定规的。抱兜里的钱票一束,就为的是预备下定钱作聘礼用的东西。” 任德耀 《马兰花》第一幕:“这真是咱们姑娘的聘礼。”
词语解释:聘贤  拼音:pìn xián
谓以礼征召贤能。《汉书·邹阳传》:“ 汉 兴,诸侯王皆自治民聘贤。”《晋书·皇甫谧传》:“故上有劳谦之爱,下有不名之臣;朝有聘贤之礼,野有遁窜之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丘真人》:“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
词语解释:聘士  拼音:pìn shì
犹徵士。指不应朝廷以礼征聘的隐士。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聘士彭城姜肱》:“聘士 彭城 姜肱 伯淮 、 京兆 韦著 休明 。”按, 姜肱 与二弟 仲海 、 季江 俱以孝行著闻,“诸公争加辟命,皆不就”,时人慕之。尝遇盗,欲杀之,兄弟更相争死,盗感悔,呼为“徵君”。见《后汉书》本传。
词语解释:聘金  拼音:pìn jīn
订婚行聘的财礼。《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 赵王 使謁者持牛酒、黄金三十斤劳 博 , 博 不受;復使人愿尚女,聘金二百斤, 博 未许。” 宋 陆游 《长干行》:“聘金虽如山,不愿入侯家。”《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前日聘金原是五十两,若肯加倍偿还,就退了婚也得。”
词语解释:聘使  拼音:pìn shǐ
奉命聘问。亦指聘问之使。《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昔有一妇……会值其夫聘使邻国,妇密为计,造毒药丸,欲用害夫。”《北史·邢邵传》:“于时与 梁 和,妙简聘使, 邵 与 魏收 及从子 子明 被徵入朝。” 宋 叶适 《始论一》:“非惟不务讨伐二虏以定西北之疆域,而乃反行聘使封册以申百年之誓信。”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十四:“南北通好,尝藉使命增国之光,必妙选行人,择其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以充聘使。”
词语解释:聘问  拼音:pìn wèn
(1).国与国或各个方面之间遣使访问。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先是诸将之外有权者,莫不拘劫妻子以为固;四方之来聘问者,莫不防碍出入以为密。”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二:“元勋宿将,老死久矣,后来将不知兵,兵不习战,徒以聘问络绎,恃以无恐。”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五:“ 明国 亦遣使通好,岁以珍币聘问。”
(2).谓男方向女方行聘定婚。古代六礼中有“问名”,故曰聘问。《剪灯新话·翠翠传》:“但生自蓬蓽,安於贫贱久矣,若责其聘问之仪,婚娶之礼,终恐无从而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洲嫁娶礼仪》:“ 满洲 世族,罕有指腹定婚者,皆年及冠笄,男女家始相聘问。”
词语解释:聘命  拼音:pìn mìng
指皇帝任用官吏的命令。《后汉书·卓茂传论》:“ 卓茂 断断小宰,无它庸能,时已七十餘矣,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 周 燕 之君表閭立馆何异哉?”《三国志·蜀志·秦宓传》“但愚情区区,贪陈所见”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王涂隔塞,遂无聘命。”
词语解释:聘用  拼音:pìn yòng
唐 卢纶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诗:“男儿须聘用,莫信笔堪耕。”谓以礼召用。今多指聘请任用。如:这家公司一成立,经理就通过各种渠道聘用了六位既精通业务又有管理才能的工程师,让他们负责各个部门的工作。
词语解释:聘接  拼音:pìn jiē
犹言酬应往来。 宋 王禹偁 《乌先生传》:“由是角立於时,每朝会燕享,亲宾聘接,未始不以先生为首。”
词语解释:聘求  拼音:pìn qiú
犹聘召。《北堂书钞》卷七九引 汉 班固 《白虎通》:“诸侯所以贡士於天子者,进贤劝善者也;天子聘求之者,贵义也。” 汉 徐干 《中论·亡国》:“ 莽 之为人也,内实姦邪,外慕古义,亦聘求名儒,徵命术士。”《后汉书·郭伋传》:“﹝ 伋 ﹞所过问民疾苦,聘求耆德雄俊,设几杖之礼,朝夕与参政事。”
词语解释:聘弓  拼音:pìn gōng
古代聘问时持用之弓。《穀梁传·隐公元年》:“聘弓鍭矢不出竟场。” 杨士勋 疏:“聘,问也。古者以弓矢相聘问。”
词语解释:聘物  拼音:pìn wù
订婚的信物。《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紫衫人问道:‘足下所定之室,何姓何名?当初有何为聘?’ 唐璧 道:‘姓 黄 ,名 小娥 ,聘物碧玉玲瓏,见在彼处。’”
词语解释:聘选  拼音:pìn xuǎn
征召选拔。《红楼梦》第四回:“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徵採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嬪外,在世宦名家之女,皆报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词语解释:聘期  拼音:pìn qī
被聘请人担任职务的一定期限
词语解释:聘纳  拼音:pìn nà
谓以礼娶亲。古代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聘指问名,纳指纳征,亦称纳币。《淮南子·泰族训》:“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紱絻而亲迎,非不烦也,然而不可易者,所以防淫也。”《文选·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所以明慎聘纳,详求淑哲。” 李周翰 注:“聘,问;纳,取也。”《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不疑》:“聘纳则无,市一婢耳。”
词语解释:聘约  拼音:pìn yuē
即聘书。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乔峰 已于上星期六往办公,其所得聘约,有效期间为明年一月止。”参见“ 聘书 ”。
词语解释:聘书  拼音:pìn shū
(1).男方向女方求婚的婚书。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秦会之 以孙女嫁 郭知运 ,自答聘书。”按,谓答覆男方的婚书。
(2).聘用人员的文书。《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世叔写一聘书,着一位世兄同小侄去会过 余先生 ,就可以同来。” 老舍 《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于是,我就接了山东大学的聘书。” 沙汀 《困兽记》十八:“学校早已放假, 田畴 已经接到了聘书了, 孟瑜 的聘书却还没有影响。”
词语解释:聘贡  拼音:pìn gòng
聘问朝贡。《汉书·匈奴传下》:“今既享单于聘贡之质,而更受其逋逃之臣,是贪一夫之得而失一国之心,拥有罪之臣而絶慕义之君也。”
词语解释:聘请  拼音:pìn qǐng
原指公府征辟,后泛指请人任职。《后汉书·隗嚣传》:“ 嚣 既立,遣使聘请 平陵 人 方望 以为军师。”《后汉书·冯衍传上》:“后卫尉 阴兴 、 新阳侯 阴就 以外戚贵显,深敬重 衍 , 衍 遂与之交结,由是为诸王所聘请。” 王西彦 《病人》:“ 郝立明 先生是我们这里新聘请的史学教授, 法国 和 英国 的留学生,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地位。” 严阵 《牡丹园记》:“这是药材学校新近聘请的技术顾问,名叫 白妹 。”
词语解释:聘调  拼音:pìn diào
聘请调任
词语解释:聘书  拼音:pìn shū
(1).男方向女方求婚的婚书。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秦会之 以孙女嫁 郭知运 ,自答聘书。”按,谓答覆男方的婚书。
(2).聘用人员的文书。《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世叔写一聘书,着一位世兄同小侄去会过 余先生 ,就可以同来。” 老舍 《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于是,我就接了山东大学的聘书。” 沙汀 《困兽记》十八:“学校早已放假, 田畴 已经接到了聘书了, 孟瑜 的聘书却还没有影响。”
词语解释:聘举  拼音:pìn jǔ
犹聘召。 清 孙枝蔚 《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因赋寄怀》诗之二:“聘举久不行,貲郎翻无愧。”
词语解释:聘好  拼音:pìn hǎo
互访通好。《周书·于翼传》:“先是,与 齐 陈 二境,各修边防,虽通聘好,而每岁交兵。”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时虏使 韩杞 者,始修聘好,獷悍无检,命公接伴,公施教覲见之仪,方渐驯扰。”
词语解释:聘妻  拼音:pìn qī
娶妻。后为已订婚而未结婚的妻子之称。《汉书·王吉传》:“聘妻送女亡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
词语解释:聘嫁  拼音:pìn jià
出嫁。《红楼梦》第七七回:“唱戏女孩子们一概不许留在园里,都令其各人乾娘带出,自行聘嫁。”
词语解释:聘任  拼音:pìn rèn
聘请任职。如: 老李 已被聘任为这家公司的总经理。
词语解释:聘射  拼音:pìn shè
古代诸侯间遣使通问修好,持弓矢行射礼以扬威武,谓之“聘射”。《礼记·聘义》:“聘射之礼,至大礼也,质明而始行事,日几中而后礼成,非强有力者,弗能行也,故强有力者,将以行礼也。”
词语解释:聘享  拼音:pìn xiǎng
聘问献纳。聘问必有宴享,故聘、享连文。《仪礼·聘礼》:“受夫人之聘璋,享玄纁。” 郑玄 注:“享,献也。既聘又享,所以厚恩惠也。”《左传·昭公三十年》:“先王之制,诸侯之丧,士弔,大夫送葬;唯嘉好、聘享、三军之事於是乎使卿。”《管子·轻重戊》:“天子幼弱,诸侯亢强,聘享不上。”《史记·平準书》:“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
词语解释:聘定  拼音:pìn dìng
(1).犹婚约。《红楼梦》第十五回:“那 李少爷 一眼看见 金哥 就爱上了,立刻打发人来求亲,不想 金哥 已受了原任 长安 守备公子的聘定。”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你怎么还不续弦咧?是不是已经有了聘定呢?”
(2).指订婚的信物。《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兹 金声 愿还聘定, 韩生 愿退婚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 文姬 看诗毕,大喜道:‘此真吾夫也!不然,怎晓得我的来处?吾愿与之为妻。’即以诗为聘定,留为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