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联翩 拼音:lián piān
(1).鸟飞貌。《文选·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李周翰 注:“联翩,鸟飞貌。” 唐 皇甫冉 《送处州裴使君赴京》诗:“唯有联翩翼,翻随南雁翔。” 宋 孙光宪 《河渎神》词:“一方卵色 楚 南天,数行征雁联翩。”
(2).形容连续不断。 汉 张衡 《思玄赋》:“繽联翩兮纷暗曖。”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 宋 王安石 《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联翩入贺知君意,咫尺威颜不隔霄。” 金 孙镇 《许氏双桂堂》诗:“ 许 家二桂联翩秀, 孙氏 三枝次第春。”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六)》:“外国的考古学者们便联翩而至了。”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参议院各议员,亦於四月二十九日,联翩赴都。”词语解释:联镳 拼音:lián biāo
(1).犹联鞭。 唐 权德舆 《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诗:“联鑣 长安 道,接武 承明宫 。”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出真州》诗:“早约戎装去看城,联鑣壕上嘆风尘。”《二刻拍案惊奇》卷八:“三人联鑣按轡而行。”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蟠桃宫》:“岁之三月朔至初三日,都人治酌呼从,联鑣飞鞚,游览於此。”
(2).喻相等或同进。《北史·甄琛传》:“观其状也,则 周 孔 联鑣, 伊 颜 接衽。” 宋 岳珂 《桯史·富翁五贼》:“名亦在鼎甲,联鑣入团司。” 清 沉德潜 《〈古诗源〉例言》:“后此 越石 、 景纯 ,联鑣接軫。”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四章:“且 日本 人以矮特闻,而今者变法而强,与强 英 联鑣。”词语解释:联句 拼音:lián jù
作诗方式之一。由两人或多人各成一句或几句,合而成篇。旧传始于 汉武帝 和诸臣合作的《柏梁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回文所兴,则 道原 为始;联句共韵,则《柏梁》餘製。”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煖寒酒。”《旧唐书·郑颢传》:“舘宇萧洒,相与联句,予为数联,同游甚称赏。” 明 焦竑 《玉堂丛语·文学》:“公环奇跌荡,限韵命题,即席联句,动輒数百言。”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外面雪下得真好,到外面看看吧!我们还不妨联句。”词语解释:联骑 拼音:lián jì
连骑;并乘。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出平原而联骑,居里閈而鸣鐘。”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余时在坐,见都知、押班、殿前马步军联骑立门外。” 宋 张孝祥 《题真山观》:“ 张安国 设道供于 真山观 ,饭已,同 郭道深 、 滕子昭 、 吴仲权 、 陈叔蹇 联骑访 无无道人 。”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四月顶礼希,游人尚联骑。”词语解释:联诗 拼音:lián shī
聠句吟诗。 唐 唐彦谦 《汉代》诗:“联诗徵弱絮,思友咏甘蕉。” 清 顾彩 《〈桃花扇〉序》:“一时刻烛分笺,叠鼓竞吹,觉浩浩落落,如午夜之联诗,而性情加鬯。”《红楼梦》第七六回回目:“ 凸碧堂 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 联诗悲寂寞。”参见“ 联句 ”。
词语解释:联句 拼音:lián jù
作诗方式之一。由两人或多人各成一句或几句,合而成篇。旧传始于 汉武帝 和诸臣合作的《柏梁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回文所兴,则 道原 为始;联句共韵,则《柏梁》餘製。”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煖寒酒。”《旧唐书·郑颢传》:“舘宇萧洒,相与联句,予为数联,同游甚称赏。” 明 焦竑 《玉堂丛语·文学》:“公环奇跌荡,限韵命题,即席联句,动輒数百言。”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三幕:“外面雪下得真好,到外面看看吧!我们还不妨联句。”词语解释:联辔 拼音:lián pèi
犹联骑。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一:“国乐呼联轡,行厨载满车。”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遂联轡而去。” 宋 陈傅良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诗:“倚庐鱼皷夜,联轡鸡人晓。” 明 薛正言 《登嵩山记》:“时日已昳,联轡往 少林寺 。”词语解释:联绵 拼音:lián mián
亦作“ 联緜 ”。连绵。接连不断。《文选·王褒〈洞箫赋〉》:“联緜漂撇,生微风兮。” 张铣 注:“联緜,不絶也。” 隋 江总 《大庄严寺碑》:“木密联绵,香泥繚绕。” 唐 白居易 《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诗:“宦情牢落年将暮,病假联緜日渐深。”《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时舳艫相继,连接千里,自 大梁 至 淮 口,联绵不絶。” 鲁迅 《彷徨·祝福》:“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词语解释:联珠 拼音:lián zhū
(1).连串的珍珠。喻诗词联缀之美。 唐 吕温 《联句诗序》:“属物合篇,联珠迭唱。” 唐宣宗 《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2).喻美好事物相连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未几,五魁报至,则四生已各冠其经,如联珠然。”
(3).文体名。即连珠。相传兴于 东汉 。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连珠’或作‘联珠’。”词语解释:联璧 拼音:lián bì
并列的美玉。喻两者可相媲美。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日月联璧,赞亶亶之弘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岳 湛 曜联璧之华, 机 云 标二俊之采。”《周书·韦孝宽传》:“以功除 浙阳 郡守。时 独孤信 为 新野 郡守,司 荆州 ,与 孝宽 情好款密,政术俱美,荆部吏人号为联璧。”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四》:“伸其幅,联璧之辉,先觉 天民 其元。”参见“ 连璧 ”。
词语解释:连璧 拼音:lián bì
(1).并列的美玉。《庄子·列御寇》:“吾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加施连璧交络四角。” 唐 武元衡 《德宗皇帝挽歌词》之一:“日月光连璧,烟尘屏大风。”
(2).喻并美的人或事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潘安仁 、 夏侯湛 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 唐 柳宗元 《答刘连州邦字》诗:“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 宋 苏轼 《游桓山得泽字》诗:“临流吹洞簫,水月照连璧。”词语解释:联步 拼音:lián bù
(1).同行;相随而行。 唐 岑参 《寄左省杜拾遗》诗:“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俄则沓沓然若数人联步而至者。” 郁达夫 《金丝雀》诗之四:“犹忆前年寒食夜,与君联步上 西泠 。”
(2).继续向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已见差肩趋翰苑,更期联步掌台衡。”词语解释:联络 拼音:lián luò
(1).互相衔接。 唐 秦韬玉 《贵公子行》诗:“主人功业传国初,六亲联络驰朝车。”《新唐书·韦云起传》:“ 启民可汗 以二万骑受节度。 云起 使离为二十屯,屯相联络,四道并引。” 元 周权 《接竹引泉》诗:“引兹一线秋,高下穿林梢,联络裊相拄,旋折不辞劳。”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观 崇明 诸沙、 舟山 诸山,各相联络,是造物者特设此险,以迂海贼入寇之路。”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琉璃厂店》:“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籤,千门联络。”
(2).彼此接上关系;笼络。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姚干父杂文》:“﹝猩猩﹞嗜酒喜屐,人以其所嗜陈野外而联络之。”《明史·王允成传》:“当 天启 初,东林方盛。其主张联络者,率在言路。”《儒林外史》第四五回:“论起理来,这几位乡先生,你们平日原该联络。” 清 许旭 《闽中纪略》:“制府意欲出离虎穴,联络声势,以俟靖藩举动,徐为图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其主要原因,全在出版者之与官场有无联络。”
(3).组合。多指字句篇章。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然传奇,一事也。其中义理,分为三项:曲也,白也,穿插联络之关目也。” 清 戴名世 《〈唐宋八大家文选〉序》:“於是閒昼无事,乃执笔为著明其指归与夫起伏呼应联络宾主抑扬离合伸缩之法,务使览者一望而得之。” 徐念慈 《〈小说林〉缘起》:“事蹟繁,格局变,人物则忠奸贤愚并列,事蹟则巧絀奇正杂陈,其首尾联络,映带起伏,非有大手笔、大结构、雄於文者,不能为此。”词语解释:联名 拼音:lián míng
共同具名。《新唐书·儒学传下·褚无量》:“ 贞观 御书皆宰相署尾,臣位卑不足以辱,请与宰相联名跋尾。”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四》:“于是 天民 等五十三人,联名致书于公。” 郭沫若 《洪波曲》第四章五:“于是他和我联名,当下发了两通电到 广州 去。”词语解释:联联 拼音:lián lián
接连不断貌。 唐 韩愈 《庭楸》诗:“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联联。” 前蜀 韦庄 《登咸阳县楼望雨》诗:“尽日空濛无所见,鴈行斜去字联联。” 宋 苏轼 《无锡道中赋水车》诗:“飜飜联联衔尾鸦,犖犖确确蜕骨蛇。”词语解释:联事 拼音:lián shì
(1).联合处理事务。《周礼·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联,合邦治:一曰祭祀之联事,二曰宾客之联事,三曰丧荒之联事,四曰军旅之联事,五曰田役之联事,六曰歛弛之联事,凡小事皆有联。” 贾公彦 疏:“谓官府之中有六事皆联事通职。”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春官联事,苍灵奉涂。”《南史·施文庆传》:“自 太建 以来,吏道疏简,百司弛纵, 文庆 尽其力用,无所纵捨,分官联事,莫不振惧。” 清 龚自珍 《尊史》:“何者善出?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有联事焉,皆非所专官。”
(2).同僚;同事。 南朝 梁 萧统 《与前司徒左史殷芸令》:“昔经联事,理当酸愴也。”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序:“僕忝臺阁,早经联事,虽幸揖风彩,而不接殷勤。”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阴司判官》:“方有联事之幸,不敢不修謁。”
(3).相连记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紬三正以班歷,贯四时以联事。”词语解释:联飞 拼音:lián fēi
书法称四点相连为“联飞”。 元 陈绎曾 《翰林要诀》:“﹝联飞﹞四点相随,偃前以后横。”词语解释:联袂 拼音:lián mèi
衣袖相联。喻携手偕行。 唐 杜甫 《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 唐 柳宗元 《与崔策登西山》诗:“联袂度危桥,縈迴山林杪。”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都中士女,倾国出城西郊所谓 白云观 者,联袂嬉游,席地布饮。” 清 陈维崧 《念奴娇·红桥园亭宴集》词:“更值羣公联袂到,夹巷雕鞍绣轴。” 邹鲁 《张家口举义》:“九月初三日,联袂乘车赴 张家口 ,佈置起事。”词语解释:联拳 拼音:lián quán
屈曲貌。 唐 杜甫 《雕赋》:“联拳拾穗,长大如人。” 唐 杜甫 《漫成一绝》:“沙头宿鷺联拳静,船尾跳鱼泼剌鸣。” 宋 李纲 《六月十八日同陈兴宗等晚游泛碧斋》诗:“乱萤行熠熠,宿鷺立联拳。”词语解释:联裾 拼音:lián jū
犹联袂。 唐 杜牧 《杜秋娘》诗:“联裾见天子,盼眄犹依依。” 宋 王安石 《次韵酬朱昌叔》之三:“联裾萧寺寻 真觉 ,方驾 孙 陵吊 仲谋 。”词语解释:联华 拼音:lián huá
花开并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炳烁联华,镜静含态。”《旧唐书·姜皎传》:“银青光禄大夫、殿中监、 楚国公 姜皎 ,簪紱联华,珪璋特秀。”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去年鏁宿得联华,二月墻头如见花。”词语解释:联吟 拼音:lián yín
犹联句。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花栏竹架,常闻韵客联吟。” 清 曹寅 《十五夜射堂看月寄子猷二弟》诗:“侍香班散联吟去,疎柳长牕坐卯君。”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词语解释:联骖 拼音:lián cān
犹联骑。 宋 秦观 《虞美人》词之一:“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驂处。” 清 唐孙华 《次韵训宫恕堂》:“联驂听鶯啼,把酒看花发。”词语解释:联娟 拼音:lián juān
微曲貌。《文选·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蛾扬兮,朱脣的其若丹。” 李善 注:“联娟,微曲貌。”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云髻峩峩,修眉联娟。”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二:“红袖不乾谁会,揉损联娟淡眉。” 明 何景明 《荷花赋》:“接皋兰以被縟,暎堤杨而联娟。”词语解释:联臂 拼音:lián bì
本为互相挽臂,比喻相偕。 唐 黄滔 《放榜日》诗:“ 郄詵 联臂昇天路,宣圣飞章奏日华。” 明 李贽 《穷途说》:“若 深有 与我三人者,联臂同席十餘年矣,学同术,业同方,忧乐同事。” 清 曹寅 《归舟和培山见答韵》:“重结联臂游,犹顾惜泥泞。”词语解释:联属 拼音:lián shǔ
(1).连接。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初学蹊径》:“大概作诗,要从首至尾,语脉联属,如有理词状。”《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过了两个冈子,前见一山陡絶,四周并无联属,高峰插于云外。”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石工祗就平正处刻之,其文仍联属也。” 沙汀 《记贺龙》二十:“忽然刮起风来,我只能听到一些不相联属的断句了。”
(2).联系。《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只因上年国子监里有一位 虞博士 ,着实作兴这几个人,因而大家联属,而今也渐渐淡了。” 梁启超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识时者必又曰,何不合全国之力,相联属,相友助,以与他国敌,而徒自糜烂其商务何为也。”词语解释:联续 拼音:lián xù
连续。《汉书·食货志下》“使者冠盖相属於道” 唐 颜师古 注:“属,联续也。” 明 归淑芬 《东坡引》词:“强抱清琴对修竹,池边有侣堪联续。” 李大钊 《“今”与“古”》:“只有假定没有联续的断裂,此说当可承认。”词语解释:联翻 拼音:lián fān
(1).鸟飞貌。 汉 王粲 《杂诗》之三:“联翻飞鸞鸟,独游无所因。”
(2).喻连续不断。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高梁桥》:“漆园 穆光胤 《游高梁桥》曲:‘士女联翻结伴游,玉隄金柳木兰舟。’”词语解释:联姻 拼音:lián yīn
结亲。《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此时 万氏 又富又贵,又与皇亲国戚联姻,豪华无比,势焰非常。” 清 李渔 《蜃中楼·婚诺》:“説那里话,门当户对,正好联姻。”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他警告自己这回不要再嫉妒了,没看见官与官永远应当拜盟兄弟与联姻吗?”词语解释:联延 拼音:lián yán
连绵;连续。 汉 王褒 《洞箫赋》:“弥望儻莽,联延旷盪。”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联延掩四远,赫奕成洪鑪。” 宋 沉辽 《苏州承天寺永安长老语录序》:“南临 药山 ,北望 玉泉 ,联延不絶。”词语解释:联第 拼音:lián dì
(1).科举考试中数人同时及第。《新唐书·欧阳詹传》:“举进士,与 韩愈 、 李观 、 李絳 、 崔羣 、 王涯 、 冯宿 、 庾承宣 联第,皆天下选,时称‘龙虎榜’。”
(2).指在各级考试中接连及第。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能前知二子皆列卿,然长者联第,次者当后十年。”词语解释:联曹 拼音:lián cáo
同在一署任职。 唐 权德舆 《崔卫二侍郎诗集序》:“同为 渭南 尉,联曹结綬,相视莫逆。”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后当为地下职任,事权不减生时,与 杨乐道 待制联曹。”词语解释:联署 拼音:lián shǔ
联合署名。《新唐书·源乾曜传》:“居中未尝廷议可否事,晚节唯唯联署,务为宽平惇大。”《新唐书·归登传》:“故同列有所諫正,輒联署,无所回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此后通判制逐渐成为普遍全国的定制,各州行文,必须知州和通判联署。”参见“ 连署 ”。
词语解释:连署 拼音:lián shǔ
(1).连名,联合署名。《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 崔季舒 等将諫也, 之推 取急还宅,故不连署;及召集諫人, 之推 亦被唤入,勘无其名,方得免祸。”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差肩承詔旨,连署进封章。”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会议迎复仪注》:“尔礼部事当奏即自奏,何必要我连署耶?”
(2).同一官署。《唐律·名例五·同职犯公坐》“诸同职犯公坐者” 唐 长孙无忌 疏议:“同职者,谓连署之官。” 唐 张籍 《题韦郎中新亭》诗:“成名同日官连署,此处经过有几人。”词语解释:联魁 拼音:lián kuí
科举时代在乡试、会试中接连考取第一名。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廷献》:“休説文齐福乃齐,日家许我定联魁。”词语解释:联邦 拼音:lián bāng
由若干成员国或邦或州等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而 德 美 以联邦立国,尤为合国之妙术,令诸弱小忘其亡灭。” 李大钊 《平民主义》:“联邦就是一国有一个联合政府,具有最高的主权,统治涉及联邦境内各邦共同的利益,至于那各邦自治领域以内的事,仍归各邦自决,联合政府不去干涉。”词语解释:联蝉 拼音:lián chán
连续。多指连任官职。 南朝 梁 江淹 《无为论》:“有奕叶公子者,联蝉七代,冠冕组望,多素紈黼衣绣裳。” 唐 骆宾王 《上李少常启》:“奕叶龙光,联蝉龟纽。” 明 徐渭 《问军中之系于国用》:“先人秉鱼须,联蝉及诸季。”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小鼎繁声逗响泉,篷窗夜静话联蝉。”参见“ 蝉联 ”。
词语解释:蝉联 拼音:chán lián
亦作“ 蝉连 ”。
(1).绵延不断;连续相承。《史记·陈杞世家》 唐 司马贞 述赞:“蝉联血食,岂其苗裔?”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齐九龙而阔步,一门钟豹变之荣;袭五公而长驱,四代赫蝉联之祉。” 清 唐孙华 《题晋阳遗像》诗:“始从薄宦霑微禄,后来科第仍蝉连。”《体育报》1984.4.27:“ 中国 队只要扬长避短,打出自己的特点和水平,蝉联汤杯冠军是很有可能的。”
(2).喻语言啰嗦,文词繁琐。《晋书·外戚传·王蕴》:“ 藴 问其故, 恭 ( 藴 子)曰:‘与 阿太 ( 王悦 小字)语,蝉连不得归。’” 宋 陆游 《新凉书怀》诗:“退傅寄声情縝密, 晦翁 入梦语蝉联。” 清 钱谦益 《跋〈渭南文集〉》:“今人于法书名画,强作解事,蝉连满纸,必不肯单题姓名。”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老人为生谈者,均剑术家,蝉联不觉日暮。”词语解释:联席 拼音:lián xí
在同一张桌子上。例如:联席会议。词语解释:联军 拼音:lián jūn
由几国或几部分联合组成的军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四章:“其后 西班牙 与 法 争雄, 西 王 加罗 虏 法 王而割其地,又大破 法 英 意 及教皇之联军。” 毛泽东 《原子弹吓不倒中国人民》:“在 欧洲 国家中,在历史上, 中国 只同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沙皇俄国 、 意大利 、 奥匈帝国 、 荷兰 等国有过战争,都是这些国家从老远跑来侵略 中国 的,比如 英 法 联军和包括 美国 、 日本 在内的八国联军对 中国 的进攻。” 茅盾 《子夜》十:“ 张 桂 联军突然打进了 长沙 !”如:东北抗日联军。词语解释:联欢 拼音:lián huān
联合欢聚。常表示庆祝或加强团结等。《清史稿·礼志三》:“民间报赛,亦借蜡祭联欢井閭。”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咱们 中国 红军长征到达 陕北 以后,就同 张学良 的东北军进行过火线联欢。”词语解释:联接 拼音:lián jiē
连接。互相衔接;使互相衔接。词语解释:联宗 拼音:lián zōng
(1).两家宗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王 袁 联宗以龙章, 颜 谢 重叶以凤采。”
(2).同姓的人联成一个宗族。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二:“近俗喜联宗,凡同姓者,势可藉,利可资,无不兄弟叔侄者矣。”《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也是路上遇着,叙起来联宗的。”词语解释:联城 拼音:lián chéng
连城。指 和氏 璧。《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照车去 魏 ,联城辞 赵 。” 李善 注引《史记》:“ 赵 惠文王 得 和氏 璧, 秦王 闻之,使遗 赵王 书:愿以十五城易璧。 赵王 遂使 相如 奉璧西入 秦 。”又引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不损连城之价。”词语解释:联亘 拼音:lián gèn
连接不断。《新唐书·后妃传上·杨贵妃》:“ 銛 以上柱国门列戟,与 錡 、 国忠 、诸姨五家第舍联亘,拟宪宫禁,率一堂费緡千万。” 宋 欧阳修 《丛翠亭记》:“见山之连者、峯者、岫者,骆驛联亘。” 明 李东阳 《游西山记》:“ 西山 自 太行 联亘起伏数百里,东入於海。”词语解释:联襟 拼音:lián jīn
亦作“ 联衿 ”。 夫婿间的相互称呼。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夏贵溪》:“﹝ 夏贵溪 妾﹞ 苏 , 广陵 人,其父曰 纲 ,少女适 曾石塘 铣 ,与 贵溪 为联衿。” 沙汀 《祖父的故事·生日》:“接着掏出折得方方正正的手巾,揩揩鼻头,又揩揩嘴,最后揣进荷包,和那联襟攀谈起来。”词语解释:联辞 拼音:lián cí
联缀辞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经,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至於诗人偶章,大夫联辞,奇偶适变,不劳经营。”此指《左传》、《国语》所记列国大夫朝聘应对之辞。《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歷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尔。”词语解释:联鞭 拼音:lián biān
谓并骑而行。 明 袁宏道 《花朝和坡公韵·又述旧》:“花时乞假朝参少,醉后联鞭笑语温。”词语解释:联捷 拼音:lián jié
谓科举考试中两科或三科接连及第。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一·京闱冒籍》:“其中 汪谐 者,次科即联捷矣。”《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众人叫:‘ 顺卿兄 ,你倘联捷,幸在彼地,见之何难?’”《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次年乡试,便高中了孝廉;转年会试,又联捷了进士。” 鲁迅 《呐喊·白光》:“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词语解释:联缀 拼音:lián zhuì
连结、组合在一起。《周礼·天官·太宰》“以九两繫邦国之民” 汉 郑玄 注:“繫,联缀也。” 唐 李商隐 《与陶进士书》:“久羡怀藏,不敢薄贱,联缀比次,手书口咏。” 明 唐顺之 《雁训》:“一纵一横,乍合乍分,既错落而成点,亦联缀而为画。”《西游记》第七二回:“遇穀粒手拈入口,逢丝缕联缀遮身。”词语解释:联合国 拼音:lián hé gu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 美国 纽约 。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等。行政首长为秘书长。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到1987年,已有会员国159个(包括 苏联 的加盟共和国 白俄罗斯 和 乌克兰 )。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二:“ 太平洋 上不太平,联合国中欠联合。”词语解释:联合机 拼音:lián hé jī
两种以上的机器同时进行操作的联合装置,可以同时进行多道工序,完成各种作业。如联合收割机,联合采煤机。词语解释:联大 拼音:lián dà
(1).联合国大会的简称。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由全体会员国组成。联合国大会每年九月起在 美国 纽约 的总部举行,各会员国负责外交事务的部长或大使参加会议,各国首脑也可在大会开会初期到会演说。参见“ 联合国 ”。
(2).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合大学或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
词语解释:联合国 拼音:lián hé gu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 美国 纽约 。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等。行政首长为秘书长。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到1987年,已有会员国159个(包括 苏联 的加盟共和国 白俄罗斯 和 乌克兰 )。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二:“ 太平洋 上不太平,联合国中欠联合。”词语解释:联合 拼音:lián hé
(1).联络;结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联合了 山东 同乡京官,会衔参了一本。” 孙中山 《遗嘱》:“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鬭。”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政治尊民主,联合定大计。”
(2).结合一起;共同。 明 唐顺之 《为紧急军情事行卢副总兵牌》:“多方调度其原驻扎各营,自行照旧联合进兵,不许逗留观望。”如:联合声明;联合举办。
(3).两块以上的骨头长在一起或固定在一起,叫做联合,如耻骨联合、下颌骨联合等。词语解释:联号 拼音:lián hào
(1).指考试前应试者买通编号的人,把自己和帮手的号码编在一起以便作弊。 严复 《救亡决论》:“试场大弊,如关节顶替,倩枪联号,诸寡廉鲜耻之尤,有力之家,每每为之。”
(2).旧称联营的商店、商行。
(3).票证之类号码相联的,亦称“ 联号 ”。词语解释:联合收割机 拼音:lián hé shōu gē jī
收割农作物的联合机,能同时完成多种工作,如谷物联合收割机能将谷物割下、自动脱粒、把谷粒和作物的茎分开等。也称康拜因。词语解释:联合战线 拼音:lián hé zhàn xiàn
即统一战线。亦泛指相互联结的各种团体。 鲁迅 《华盖集·通讯二》:“只要所向的目标小异大同,将来就自然而然的成了联合战线,效力或者也不见得小。”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联合战线’之说一出,先前投敌的一批‘革命作家’,就以‘联合’的先觉者自居,渐渐出现了。”词语解释:联屯 拼音:lián tún
联合屯兵。《新唐书·李晟传》:“ 晟 与 李建微 、 阳惠文 皆联屯。”词语解释:联席会议 拼音:lián xí huì yì
不同机构为解决有关问题而联合举行的会议。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面前》:“就是在目前,最切要的,是号召 北京 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决定对于 上海 五卅惨案援助的办法。” 徐特立 《汀市教育科维护封建教育》:“以前他们起草了一个私人办学条例,后来被教育部长联席会议给他取消了。”词语解释:联字 拼音:lián zì
联缀字词。亦指联缀而成的语词。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故章者,明也;句者,局也。局言者,联字以分疆;明情者,总义以包体。”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六:“若以臆説断之,似白话小説当超过文言小説之流行,其言语则晓畅,无艰涩之联字;其意义则明白,无幽奥之隐语。”词语解释:联想 拼音:lián xiǎng
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 冰心 《去国·最后的安息》:“她觉得 翠儿 是一个最可爱最可怜的人。同时她又联想到世界上无数的苦人,便拿 翠儿 当作苦人的代表,去抚恤、安慰。” 巴金 《真话集·“小街”》:“我不是在这里评论影片,我只想谈谈自己看过《小街》后的思想活动以及影片给我引起的一些联想。”词语解释:联带 拼音:lián dài
谓互相挈带或联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各国之内阁总理,当互换之时,各国内大臣皆联翩而退,新任总理重新组织,故皆负联带之责任。”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一节:“氏族社会的根本精神是氏族联带的公产制,这在 中国 的古代学者早就明了了的。” 朱自清 《回来杂记》:“这一看使我联带的想起 北平 的多少老好处,我忘怀了一切,重新爱起 北平 来了。”词语解释:联手 拼音:lián shǒu
彼此合作。亦指合作者。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如今正在奔走江湖,想尽尽自己一份国民责任,可惜没有联手的同志。” 叶圣陶 《倪焕之》五:“这时候他不比昨晚喝酒时一味地高兴,眉头略微皱起,要对这位知友诉说向来没有联手人的苦处。”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姜老爷 不是要你把谷子粜给 卜公和 么?他们好像是有联手的。” 克非 《春潮急》四:“ 加钢黄鳝 的老联手,一身浮胖,又矮得不像人的 王三哈哈 ,满脸带笑插进来。”词语解释:联婚 拼音:lián hūn
缔结婚姻关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况且 满 汉 没有联婚之例,那里来的这个话。”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今天我们 云南 和 大理 联婚,但还缺少一位月下老人,所以要请你在参知政事之前,还要参知婚事。”词语解释:联对 拼音:lián duì
对联。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二:“联对虽小道,亦足见人才思。”《儒林外史》第七回:“只有堂屋中间墙上还是 周先生 写的联对,红纸都久已贴白了。”《红楼梦》第五三回:“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掛牌。” 许地山 《在费总理底客厅里》:“四周围墙上底装饰品,无非是褒奖状、格言联对、天官赐福图、大镜之类。”词语解释:联骞 拼音:lián qiān
并飞貌。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元甍湛霨,若鹏飞之戾九天;丹楹联騫,如凤翔之据九仞。”词语解释:联蜷
犹联拳。 唐 卢照邻 《五悲·悲穷通》:“形枯槁以崎嶬,足联踡以緇釐。”词语解释:联谊 拼音:lián yì
联络沟通友谊。例如:联谊会。词语解释:联营 拼音:lián yíng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商业单位联合起来经营。 曹靖华 《飞花集·不尽铁浪滚滚来》:“当时 重庆 出现的由数十家组成的联营书店,就是在这些致命的打击下,合力图存的产物。”词语解释:联蹇 拼音:lián jiǎn
艰难。 唐 陆贽 《论裴延龄奸蠹书》:“糜损官钱,不啻累倍,联蹇狼狈,率以为常。”词语解释:联职 拼音:lián zhí
犹同事。谓职务相连。 宋 范仲淹 《赠户部郎中许公墓志铭》:“以前均榷 浙 右,坐联职之累,降品一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二人既得联职,益横恣不法。”词语解释:联肩 拼音:lián jiān
并肩。喻行动一致,关系密切。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这些旧时朋友见 刘氏 子来了,都来访他,仍旧联肩迭背,日里合围打猎。” 叶圣陶 《冰心大姐以新印散文选相贻作一律奉酬》:“ 嘉庐 初识面,京市每联肩。”词语解释:联绵字 拼音:lián mián zì
旧称由两个音节联缀而成的单纯词。包括:双声的,如“仿佛”、“伶俐”;迭韵的,如“阑干”、“逍遥”;非双声非迭韵的,如“玛瑙”等。词语解释:联贴 拼音:lián tiē
猪的脾脏之俗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豕》:“脾,俗名联贴。”词语解释:联贯 拼音:lián guàn
连接贯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三:“大兵进 藏 过 通天河 ,无舟无筏,以草囊联贯如筏,乘风张帆而渡。” 章炳麟 《文学总略》:“‘修多罗’者,直译为‘线’,译义为‘经’,盖彼以贝叶成书,故用线联贯也。” 叶圣陶 《线下·金耳环》:“‘那里当得到!’老伙友有点发抖,又轻又不联贯,说了这么一句。”词语解释:联边 拼音:lián biān
指字的半边相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联边者,半字同文者也。”词语解释:联蹁 拼音:lián pián
犹联翩。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万寿寺》:“游人甚多,緑女红男,联蹁道路。”参见“ 联翩 ”。
词语解释:联翩 拼音:lián piān
(1).鸟飞貌。《文选·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李周翰 注:“联翩,鸟飞貌。” 唐 皇甫冉 《送处州裴使君赴京》诗:“唯有联翩翼,翻随南雁翔。” 宋 孙光宪 《河渎神》词:“一方卵色 楚 南天,数行征雁联翩。”
(2).形容连续不断。 汉 张衡 《思玄赋》:“繽联翩兮纷暗曖。”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 宋 王安石 《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联翩入贺知君意,咫尺威颜不隔霄。” 金 孙镇 《许氏双桂堂》诗:“ 许 家二桂联翩秀, 孙氏 三枝次第春。”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六)》:“外国的考古学者们便联翩而至了。”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参议院各议员,亦於四月二十九日,联翩赴都。”词语解释:联运 拼音:lián yùn
指不同的交通部门或分段的交通路线之间连接运输,旅客或托运者只要买一次票或办一次手续。 费孝通 《访美掠影·颠倒了日夜》:“第二次出国就是上面提到的初访 美国 。那是在战时,由 美国 官方安排,可说是海陆空联运。”词语解释:联衿 拼音:lián jīn
见“ 联襟 ”。
词语解释:联襟 拼音:lián jīn
亦作“ 联衿 ”。 夫婿间的相互称呼。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夏贵溪》:“﹝ 夏贵溪 妾﹞ 苏 , 广陵 人,其父曰 纲 ,少女适 曾石塘 铣 ,与 贵溪 为联衿。” 沙汀 《祖父的故事·生日》:“接着掏出折得方方正正的手巾,揩揩鼻头,又揩揩嘴,最后揣进荷包,和那联襟攀谈起来。”词语解释:联赛 拼音:lián sài
体育运动竞赛的一种。一般适用于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排球运动等。即按运动技术水平分甲级队、乙级队等进行比赛,故也是一种等级赛。按比赛成绩的好与差,一般有升降级的规定。如: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词语解释:联合政府 拼音:lián hé zhèng fǔ
(1).由各阶层、各党派或集团联合组成的政府。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 美 自一千七百七十五年十三州皆与盟,创成联合政府。是时内政听其独立自治,其开战、讲和、通商诸大事,凡关于联邦公共安利者,皆联合政府主之。”
(2).特指我国抗 日 战争时期,各抗 日 根据地成立的三三制的地方性的抗 日 民主政府。 周恩来 《论统一战线》:“自从我们党提出抗 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到去年提出联合政府的主张,有了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东西。联合政府就是抗 日 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上的最高形式。”词语解释:联队 拼音:lián duì
两个或两个以上非舰载海军飞行中队。例如:重型攻击联队;巡逻联队。词语解释:联锁 拼音:lián suǒ
(1).锁链。 唐 韩愈 《汴州东西水门记》:“维 汴州 河 水自中注,厥初距 河 为城,其不合者,诞寘联锁於 河 。”
(2).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事物或人。 孙中山 《建国方略·实业计划》:“ 镇江 为挈合 黄河 流域与 长江 流域中间之联锁。” 徐特立 《加紧农村工作是战胜之最大保证》:“因此我们做乡村工作的人员,应该做党政军与民众中间的联锁。”
(3).技术设备上的相互控制装置。词语解释:联衔 拼音:lián xián
联合署名。衔,原指官衔。《镜花缘》第六五回:“如果联衔请旨,太后正恐考的人少,那有不准之理。”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大沽前后之役》:“维时, 惠亲王绵愉 、宗室尚书 端华 、大学士 彭藴章 等联衔保奏已革大学士 耆英 。” 茅盾 《动摇》:“各团体联衔发表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