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覃平声 [cān sān,参考][hán,包函][dān,动词][详注1][详注2][姓也,亦蓋也][tán]欿[音貪。《說文》欲得也。]


注1:镡 音覃。《张衡·东京赋》底柱辍流,镡以大岯。《注》言大岯险,同剑口也。镡,徒南反。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武陵郡镡成县。《注》镡音谭。《淮南子·人閒训》一军塞镡城之岭。《注》镡城,在武陵西南,接郁林郡。 又《后汉·陈宠传》宠到显用良吏王涣镡显等,以为心腹。《注》镡,徒南反。《正字通》姓有潭寻二音,汉镡政,明镡鉴,一读寻,一读潭。
注2:湛 与耽同。《说文》作媅,乐也。《诗·小雅》子孙其湛。《传》湛乐之久也。
首字词组
耽酒耽阁耽味耽误耽沦耽惊耽勤耽怕
耽书耽爱耽道耽耽逐逐耽昏耽宠耽挨耽着
耽耽耽古耽饮耽色耽心耽待耽情耽险
耽玩耽读耽欲耽毵耽荒耽尚耽带耽沈
耽毒耽迷耽惑耽湎耽怀耽阻耽受耽杀
耽乐耽独耽研耽盘耽思耽病耽承 
耽嗜耽话耽习耽溺耽悦耽迟耽惊受怕 
耽学耽忧耽好耽志耽恋耽疾耽延 
耽禅耽淫耽饶耽搁耽意耽代耽恐 

词语解释:耽酒  拼音:dān jiǔ
嗜酒。《尉缭子·治本》:“故如有子十人,不加一饭,有子一人,不损一饭,焉有喧呼酖酒,以败善类乎?”
毒酒。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进酖酒以献酬,非养寿之忠益。” 北齐 刘昼 《新论·利害》:“酖酒盈巵,渴者弗饮。”《秦併六国平话》卷上:“ 吕不韦 自度,恐 秦 诛之,乃饮酖酒而死。”
词语解释:耽书  拼音:dān shū
酷嗜书籍。 唐 皇甫冉 《送韦山人归所居锺山》诗:“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 唐 秦韬玉 《采茶歌》:“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 闽 甌 睡先足。” 金 元好问 《杨焕然生子》诗之三:“半生辛苦坐耽书,我笑先生老更迂。”
词语解释:耽耽  拼音:dān dān
(1).眈眈。威严注视貌。亦形容贪婪地注视。《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宋 苏轼 《见长芦天禅师》诗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头。”一本作“ 眈眈 ”。 清 黄宗羲 《机山钱公神道碑铭》:“逆党恨甚,割臂而盟,耽耽思以奇计中之。” 清 薛福成 《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数十年来,西洋诸国竞知 中国 幅员辽阔,又有不争远土之名,一遇界务,鲜不为耽耽之视。”
(2).深邃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大夏耽耽,九户开闢。” 薛综 注:“耽耽,深邃之貌也。”《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李善 注:“耽耽,树阴重貌。” 宋 王禹偁 《归云洞》诗:“碧洞何耽耽,呀然倚山根。”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广场千寻,连翰重墙,中周四隅,耽耽翼翼。”
词语解释:耽玩  拼音:dān wán
亦作“ 耽翫 ”。 专心研习;深切玩赏。《三国志·吴志·士燮传》:“耽玩《春秋》,为之注解。”《晋书·皇甫谧传》:“耽翫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太平广记》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杨真伯》:“幼有文,性耽翫书史,以致忘寝食。” 宋 叶适 《包颙叟墓记》:“退而教子读书,择古人之义,耽玩传写,申论反覆,陶然有以自乐。”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皇甫涍》:“与 蔡 王 二行人广搜六代之诗,披味耽翫,稍回旧好,雅许 昌穀 。”
词语解释:耽毒  拼音:dān dú
(1).毒酒。《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 孔颖达 疏:“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药,不可怀恋也。”《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甘于宴安,以饮酖毒,吾知其无能为役矣。”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昔之於小説也,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甚且酖毒视之,妖孽视之。”
(2).引申指邪恶之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王侃》:“尝闻以德报怨,不闻以怨报德,况内人贤淑,必非酖毒,虽云异类,何忍弃之?”
(3).毒害。《韩非子·八经》:“脱易不自神曰弹威,其患贼夫酖毒之乱起。”《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此儿具闻,自知罪重,便图为弑逆,赂遗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因酖毒,重相设计。”《宋书·徐羡之传》:“播迁之始,谋肆酖毒,至止未几,显行怨杀。”
(4).狠毒;毒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碧碧》:“女勃然怒曰:‘何物老嫗,酖毒若此!’”
词语解释:耽乐  拼音:dān lè
(1).犹逸乐。 汉 扬雄 《百官箴·少府箴》:“至於躭乐流湎而 妲 ( 妲己 ) 末 ( 末喜 )作祟。” 汉 徐干 《中论·夭寿》:“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不知稼穡之艰难,不知小人之劳苦,惟躭乐是从。”
(2).极其爱好。《隶释·汉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躭乐道术,教授经业。”
词语解释:耽嗜  拼音:dān shì
深切爱好。 唐 柳宗元 《〈非国语〉序》:“ 左氏 《国语》,其文深閎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宋 范仲淹 《太子宾客谢公梦读史诗序》:“悉屏去外虑,於笔砚歌诗,素所耽嗜,亦不復为。” 明 归有光 《〈史论〉序》:“ 遗石先生 自少耽嗜史籍,倣古论赞之体,为书若干万言。”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瑟琵琶》:“ 静江 有 阮支雄 者,家积饶裕,性恢廓,耽嗜山水。”
词语解释:耽学  拼音:dān xué
谓特别好学。《后汉书·朱穆传》:“及壮耽学,鋭意讲诵,或时思至,不知自亡失衣冠,颠队阬岸。”《晋书·儒林传·虞喜》:“ 寻阳 翟汤 、 会稽 虞喜 并守道清贞,不营世务,耽学高尚,操拟古人。”《旧唐书·李密传》:“ 越国公 杨素 见於道,从后按轡躡之,既及,问曰:‘何处书生,耽学若此?’”
词语解释:耽禅  拼音:dān chán
耽味禅悦。亦谓潜心学佛。 宋 邓椿 《画继·李公麟》:“以其耽禪,多交衲子。一日, 秀铁面 忽劝之曰:‘不可画马,他日恐堕其趣。’於是飜然以悟,絶笔不为,独专意於诸佛矣。” 刘季平 《送曼殊之印度》诗:“早岁耽禪见性真,江山故宅独愴神。”
词语解释:耽阁  拼音:dān gé
见“ 耽搁 ”。
词语解释:耽搁  拼音:dān gē
亦作“ 耽阁 ”。
(1).停留。《水浒传》第三九回:“如今小弟不敢耽搁,回去便和人来捉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他便在 上海 耽搁住,再也不回 杭州 。” 巴金 《家》十:“我在花园里头耽搁久了,太太晓得会骂我的。”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一章:“我今晚要写些东西,就在你这儿多耽搁一会。”
(2).延误。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四出:“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阁到如今。”《西游记》第八八回:“十四遍寒暑,即十四年了,想是途中有甚耽搁。” 清 李渔 《蜃中楼·婚阻》:“不但埋没妾身名节,又且耽搁舍妹终身。”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甭耽搁她的功课。”
词语解释:耽爱  拼音:dān ài
深爱;溺爱。 唐 元结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诗:“採蠋饮洞中,醉昏漱寒泉;始知天下心,耽爱各有偏。” 叶圣陶 《小病》:“这胖子真是小资产阶级耽爱享乐的一个好标本。”
词语解释:耽古  拼音:dān gǔ
好古。《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耽古篤学,家贫未尝问产业。”
词语解释:耽读  拼音:dān dú
谓极好读书。 南朝 梁 周兴嗣 《千字文》:“耽读翫市,寓目囊箱。” 元 吴师道 《目疾谢柳道传惠药》诗:“学书信宿习,耽读亦本性。”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一:“有时是自暴自弃的朝堕落的路径上走,有时又只好耽读一些古代文学和小说传奇一类的东西。”
词语解释:耽迷  拼音:dān mí
犹沉迷。《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况此之天女,尽是骄奢恣意染欲之身,躭迷者定入生死,趋向者必沉地狱。”
词语解释:耽独  拼音:dān dú
谓一意沉溺。 宋 韩维 《奉同原甫赋澄心堂纸》诗:“躭独玩物古所戒,崇尚浮藻政岂先。”
词语解释:耽话  拼音:dān huà
犹健谈。 唐 李中 《江次维舟登古寺》诗:“童子纵慵眠坏榻,老僧耽话指诸峯。”
词语解释:耽忧  拼音:dān yōu
担忧。 明 陈子龙 《陟桐岩岭》诗:“耽忧自忘倦,遇险若貽安。”耽,一本作“ 躭 ”。《红楼梦》第九一回:“那时 薛蝌 又有信回来, 薛姨妈 看了,怕 寳釵 耽忧,也不叫他知道。” 克非 《春潮急》二九:“ 张福林 听后,虽没说什么,但心头的耽忧大半放下了。”
词语解释:耽淫  拼音:dān yín
沉湎。《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皇帝 芳 春秋已长,不亲万机,耽淫内宠,沉漫女德。”
词语解释:耽味  拼音:dān wèi
深切体味。 晋 陆云 《与兄平原书》:“兄前表甚有深情远旨,可耽味,高文也。” 晋 郭璞 《〈尔雅〉序》:“靡不钦玩耽味,为之义训。”《说郛》卷七四引 唐 令狐澄 《大中遗事》:“ 太康 曰:‘天子须博览,不然几错罪人。’上由是耽味经史,观书不休。”
词语解释:耽道  拼音:dān dào
(1).谓乐守圣贤之道。 晋 张华 《励志诗》:“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2).指爱好道术。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 天寳 中,处士 崔玄微 洛苑 东有宅,耽道,饵木伏苓三十载。因药尽,领童僕入 嵩山 採之。”
词语解释:耽饮  拼音:dān yǐn
犹酣饮,痛饮。《收穫》1981年第5期:“更奇妙的是,在其中漂浮着几许幽默,使读者犹如一面耽饮鸩酒,一面甘受死亡的那种凄凉之感。”
词语解释:耽欲  拼音:dān yù
沉溺于嗜欲。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故备远如近,慎微如著,独行众妙之门,故终始无虞;此与夫耽欲而快意者,何殊间哉!”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七:“《宗镜》中有古德《环同见异颂》一首云:‘於一端严淫女身,出家耽欲及饿狗,以前尘无决定相,三者分别各不同。’”
词语解释:耽惑  拼音:dān huò
犹迷惑。 唐 岑参 《骊姬墓下》诗:“ 献公 恣耽惑,视子如仇讐。”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明皇好恶》:“羯鼓,夷乐也。琴,治世之音也。以治世之音为秽,而欲以荒夷洼淫之奏除之,何 明皇 耽惑错乱如此之甚!”
词语解释:耽研  拼音:dān yán
专心研究。《宋史·律历志三》:“臣耽研既久,引证尤明。”
词语解释:耽习  拼音:dān xí
专心学习。《北齐书·上党王涣传》:“读书颇知梗概,而不甚耽习。”《北史·于仲文传》:“少聪敏,髫齓就学,耽习不倦。”
词语解释:耽好  拼音:dān hǎo
特别爱好。《后汉书·张衡传》:“ 衡 善机巧,尤致思於天文、阴阳、歷筭,常耽好《玄经》。”《北史·常爽传》:“耽好经史,爱翫文词。”《北史·魏收传》:“ 子建 为前军将军,十年不徙,在 洛 闲暇,与吏部尚书 李韶 、 韶 从弟 延寔 颇为弈棊,时人谓为耽好。”
词语解释:耽饶  拼音:dān ráo
犹宽恕。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俺 梁元帅 怎比 黄巢 ,斩大将岂肯耽饶。”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冥判》:“此女犯乃梦中之罪,如晓风残月,且他父亲为官清正,单生一女,可以耽饶。”耽,一本作“ 躭 ”。
词语解释:耽误  拼音:dān wù
拖延贻误。《金史·天文志》:“有童謡云:‘青山转,转山青。耽误尽,少年人。’盖言是时人皆为兵,转鬪山谷,战伐不休,当至老也。”《水浒传》第八回:“ 林冲 道:‘感谢泰山厚意,只是 林冲 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红楼梦》第二四回:“早告诉我一声儿,多大点子事,还值的耽误到这会子。” 冰心 《我的朋友的母亲》:“你是有家有孩子的人,散了就完了,人家F小姐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子,岂不就被你耽误了。” 浩然 《艳阳天》第二章:“在这一刻千金的时候,白白耽误了半个月,抢种晚庄稼根本就来不及了。”
词语解释:耽耽逐逐  拼音:dān dān zhú zhú
(1).瞪目逼视而急欲攫取。语本《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汉书·叙传下》“六世耽耽” 唐 颜师古 注引作“虎视耽耽,其欲浟浟”,曰:“耽耽,威视之貌也。浟浟,欲利之貌也。今《易》浟字作逐。”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哭哭啼啼,假慈悲善瞒老鼠;耽耽逐逐,借声势巧胜妖狐。”
(2).形容贪婪追逐貌。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方物》:“ 越中 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耽耽逐逐,日为口腹谋。”
词语解释:耽色  拼音:dān sè
沉迷女色。《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初为天子,后为人螭,非但耽色,母后尤然。” 章炳麟 《菌说》:“夫霍乱勿论,若肺癆则往往始於耽色极欲。”
词语解释:耽毵  拼音:dān sān
见"耽"。
词语解释:耽湎  拼音:dān miǎn
沉迷。多用于嗜酒。《孔子家语·贤君》:“荒于淫乐,耽湎于酒。”《晋书·孔群传》:“﹝ 孔羣 ﹞性嗜酒……尝与亲友书云:‘今年田得七百石秫米,不足了麴糱事。’其耽湎如此。”《北齐书·文宣帝纪》:“六七年后,以功业自矜,遂留连耽湎,肆行淫暴。”
词语解释:耽盘  拼音:dān pán
耽于游乐。《文选·潘岳〈射雉赋〉》:“耽槃流遁,放心不移。”一本作“ 耽盘 ”。 徐爰 注:“槃,乐也。”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妙音感人,犹美色惑志,耽槃荒酒,易以丧业。”
词语解释:耽溺  拼音:dān nì
沉湎;迷恋。《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大夫弱无固,性无专,老无在,死无餘;人情所耽溺、喜爱、可恶者,大夫无之。”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马先觉》:“是夕,妇人见於梦寐,耽溺既久,视以为常。”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台省之玷》:“御史 严皑 、 方鼎 、 何杰 等,耽溺酒色,久不朝参。事觉,上命枷项以狥。”
词语解释:耽志  拼音:dān zhì
专心致志。《魏书·逸士传·眭夸》:“耽志书传,未曾以世务经心。”
词语解释:耽搁  拼音:dān gē
亦作“ 耽阁 ”。
(1).停留。《水浒传》第三九回:“如今小弟不敢耽搁,回去便和人来捉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他便在 上海 耽搁住,再也不回 杭州 。” 巴金 《家》十:“我在花园里头耽搁久了,太太晓得会骂我的。”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一章:“我今晚要写些东西,就在你这儿多耽搁一会。”
(2).延误。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四出:“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阁到如今。”《西游记》第八八回:“十四遍寒暑,即十四年了,想是途中有甚耽搁。” 清 李渔 《蜃中楼·婚阻》:“不但埋没妾身名节,又且耽搁舍妹终身。”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甭耽搁她的功课。”
词语解释:耽沦  拼音:dān lún
犹沉溺。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带五利之印,尚公主之贵,耽沦势利,不知止足。”
词语解释:耽昏  拼音:dān hūn
谓沉湎昏迷。《北史·伊娄谦传》:“沉溺倡优,耽昏麴糵。”
词语解释:耽心  拼音:dān xīn
(1).专心。 明 袁宏道 《广庄·大宗师》:“二乘之士,以寂灭为不死,是故耽心禪观,趋向虚无。” 清 恽敬 《与李汀州》:“盖由耽心禪悦,障阂未除;过推其虚,反没其实也。”
(2).担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只是有一件事,我很代你耽心。” 丁玲 《过年》:“ 小菡 常常总听见老鼠在那房里叫,耽心妈床上的帐子被褥会让老鼠占着,做起窝来。”
词语解释:耽荒  拼音:dān huāng
沉迷惑乱。《淮南子·修务训》:“沉湎耽荒,不可教以道。”《百喻经·说人喜瞋喻》:“世间饮酒之夫,耽荒酗酒,作诸放逸。”《隋书·五行志下》:“帝后竟得心疾,耽荒酒色,性急狂暴,数年而崩。”
词语解释:耽怀  拼音:dān huái
犹潜心。《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大中大夫 管寧 ,耽怀道德,服膺六艺。”
词语解释:耽思  拼音:dān sī
深入思考研究。《后汉书·荀爽传》:“ 爽 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徵命不应。”《三国志·魏志·李业兴传》:“耽思章句,好览异説。” 晋 陆机 《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騖八极,心游万仞。”《晋书·杜预传》:“既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
词语解释:耽悦  拼音:dān yuè
深爱,甚喜。《后汉书·锺岱传》:“伏见故处士 钟岱 ,淳和达理,耽悦《诗》《书》。”《晋书·儒林传·陈邵》:“篤志好古,博通六籍,耽悦典誥,老而不倦。”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僕幼闻《诗》《礼》,长涉艺文,至于史传之言,尤所耽悦。”《旧唐书·文苑传中·贾曾》:“ 戎 有 由餘 ,兵强国富, 秦 人反间,遗之女妓, 戎王 耽悦, 由餘 乃奔。” 宋 苏辙 《祭文与可学士文》:“晚岁好道,耽悦至理,洗濯尘翳,湛然不起。”
词语解释:耽恋  拼音:dān liàn
深切留恋。 明 唐顺之 《都督沉紫江生墓碑记》:“土官富贵已极,自以如天之福,势不敢有他望,又耽恋巢穴,非能为变。”
词语解释:耽意  拼音:dān yì
专心。《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性澹於荣利,而尤耽意文章。”
词语解释:耽惊  拼音:dān jīng
承受惊恐。《说岳全传》第四八回:“常言道:‘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也要使小将们耽惊受吓。” 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一章:“时时刻刻都得耽惊受怕,留意着巡捕抓人打人。”
词语解释:耽宠  拼音:dān chǒng
贪恋荣宠。《汉书·王吉贡禹等传赞》:“ 春秋 列国卿大夫及至 汉 兴将相名臣,怀禄耽宠以失其世者多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夫入而不出者,谓之耽宠忘退。”《北史·谷浑传》:“太后嬖幸 郑儼 ,惧 绍达 间构於帝,因言次,以 绍达 为州。 绍达 耽宠,不愿出。”
词语解释:耽待  拼音:dān dài
(1).原谅。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二折:“看谁来把孩儿耽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佛教慈悲,凡些微简褻,尚或耽待。”
(2).指度量。《红楼梦》第八四回:“﹝ 林黛玉 ﹞要赌灵性儿,也和 寳丫头 不差什么;要赌宽厚待人里头,却不济他 寳姐姐 有耽待,有尽让的了。”
(3).担当;承担。 华山 《碉堡线上》:“日后人家出了啥事,净记在咱便衣队账上,可耽待不起啊!”
词语解释:耽尚  拼音:dān shàng
爱好,尊崇。《太平广记》卷六一引《集仙录·李真多》:“ 真多 幼挺仙姿,耽尚玄理。”
词语解释:耽阻  拼音:dān zǔ
犹延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条规·行营规矩》:“七:令不许在途中舖户堆煷睏睡,躭阻行程。”
词语解释:耽病  拼音:dān bìng
犹患病。《西游记》第六九回:“却説那国王躭病设朝,请 唐僧 见了,即命众官快往会同馆参拜神僧 孙长老 取药去。”
词语解释:耽迟  拼音:dān chí
拖延;耽搁。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一折:“ 秋胡 快着,文书上期限,一日也躭迟不得的。” 明 无名氏 《下西洋》第二折:“你道是祭奠莫躭迟,我岂不闻斋庄敬祭礼。”《文明小史》第二六回:“算计回家路远,怕有躭迟。”
词语解释:耽疾  拼音:dān jí
犹患病。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一折:“若能够相会在星前月底,早医可了这染病躭疾。”
词语解释:耽代  拼音:dān dài
犹耽待。《白雪遗音·马头调·又一见情人》:“言语不周,你要躭代着。”参见“ 躭待 ”。
词语解释:耽待  拼音:dān dài
(1).原谅。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二折:“看谁来把孩儿耽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佛教慈悲,凡些微简褻,尚或耽待。”
(2).指度量。《红楼梦》第八四回:“﹝ 林黛玉 ﹞要赌灵性儿,也和 寳丫头 不差什么;要赌宽厚待人里头,却不济他 寳姐姐 有耽待,有尽让的了。”
(3).担当;承担。 华山 《碉堡线上》:“日后人家出了啥事,净记在咱便衣队账上,可耽待不起啊!”
词语解释:耽勤  拼音:dān qín
谓潜心其事,勤奋不懈。 明 沉榜 《宛署杂记·人物》:“ 恒 躭勤读诵,不以屡空改操。”
词语解释:耽挨  拼音:dān ái
耽搁,耽误。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则説道 李沙陀 随后军来,莫躭捱,準备着犒赏金帛,显你那捉将挟人那手策。” 明 汤显祖 《紫钗记·剑合钗圆》:“虚飘飘躭捱了己身,软咍咍没个他丰韵。”
词语解释:耽情  拼音:dān qíng
谓因喜爱而倾注深情。《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 齐郡 明僧绍 ,标志高栖,躭情坟素,幽贞之操,宜加賁饰。” 元 李行道 《灰阑记》楔子:“则是我平昔间酷爱风流,躭情花柳。”《渔洋诗话》卷下引 清 傅扆 《柳枝词》:“ 灵和 前殿见风姿, 戎 薛 躭情写艷词。”
词语解释:耽带  拼音:dān dài
(1).犹遭遇。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有恨妆排,无明躭带,真奇怪。”
(2).承担,帮助。《儒林外史》第三七回:“ 萧金鉉 三个人欠了店帐和酒饭钱,不得回去,来寻 杜少卿 躭带。”
(3).犹耽搁。《儒林外史》第十六回:“既是你恁説,再躭带些日子罢。”
词语解释:耽受  拼音:dān shòu
承担;承受。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三折:“我如今身躭受公私利害,笔尖注生死存亡。”
词语解释:耽承  拼音:dān chéng
犹承担。《天雨花》第十三回:“你身何必来招揽,况他一口满躭承。”
词语解释:耽惊受怕  拼音:dān jīng shòu pà
犹言担受惊吓。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受官差在旅途,躭惊受怕过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风波苦。”《水浒传》第六一回:“休听那算命的胡説,撇了海阔一个家业,躭惊受怕,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
词语解释:耽延  拼音:dān yán
耽搁;拖延。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若事理了然,明白易见者,即宜据理剖断,毋但諉之抚按议处,以致躭延。”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则怕这水路里躭延,你还走旱途。”《红楼梦》第九六回:“虽有众亲朋贺喜, 贾政 也无心应酬,只念家中人口不寧,又不敢躭延在家。”
词语解释:耽恐  拼音:dān kǒng
担心害怕。《再生缘》第十九回:“天威咫尺心躭恐,一破机关命即倾。”
词语解释:耽怕  拼音:dān pà
犹言担受惊吓。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一折:“叫一声君子休躭怕,那太僕两手忙叉。”
词语解释:耽着
迷恋
词语解释:耽险
担风险;危险
词语解释:耽沈  拼音:dān shěn
沉浸,迷恋。 闻一多 《演讲录·诗与批评》:“这时候只有个人,没有社会。个人是酖沉于自己的享受,忘记社会。”
词语解释:耽杀  拼音:dān shā
以毒酒杀人。《汉书·霍光传》:“ 光 闻之,切让 王莽 , 莽 酖杀 忽 。” 明 危素 《大元故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谥文献黄公神道碑》:“有后母与僧通而酖杀其夫者,反诬夫前妻子所为。”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索诺木 酖杀 僧格桑 ,而献其尸及妻妾头目至军,乞赦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