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不耐 拼音:bù nài
不能。《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郑玄 注:“耐,古书能字也。”
(1).不能忍受。《南史·张敷传》:“ 文帝 令以后车载沙门往,谓曰:‘道中可得言晤。’ 敷 不奉詔,曰:‘臣性不耐杂。’” 宋 向子諲 《减字木兰花》词:“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教春光造次归。” 清 周亮工 《复何匡山书》:“其声呜呜,不耐愁人听。”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而种种可恶,令人不耐,所以突然辞职了。”
(2).不愿意。 宋 余桂 《春日即事》诗:“半晴半雨春无準,燕怯轻寒不耐飞。”词语解释:可耐 拼音:kě nài
可奈。《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等富贵不如贫,可耐伊家忒恁村,冷饭将来与我吞。”《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石郎驸马传》:“可耐哥哥无道礼,空做人皇管万民。”参见“ 可奈 ”。
词语解释:可奈 拼音:kě nài
怎奈;可恨。 南唐 李煜 《采桑子》词:“可奈情怀,欲睡朦朧入梦来。”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可奈那 竇娥 百般的不肯随顺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可奈茶客太多,人声嘈杂。”词语解释:叵耐 拼音:pǒ nài
亦作“ 叵奈 ”。
(1).不可容忍;可恨。《敦煌曲子词·鹊踏枝》:“叵耐灵鹊多漫语,送喜何曾有凭据。”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叵奈 杨国忠 这廝好生无礼。”《水浒传》第十四回:“只叵耐 雷横 那廝平白骗了 晁保正 十两银子,又吊我一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叵耐儿子 左梦庚 ,借此题目,便要攻打城池,妄思进取。”
(2).无奈。 唐 张鷟 《游仙窟》:“剑笑偷残靨,含羞露半脣;一眉犹叵耐,双眼定伤人。” 明 李贽 《代常通病僧告文》:“叵耐两年以来,痰瘤作祟,疮疼久缠,医药徒施,岁月靡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奈管带的一味知道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 陈去病 《惜别词》:“秋深寒雨透窗纱,叵耐心情乱似麻。”词语解释:宁耐 拼音:níng nài
亦作“ 寧奈 ”。 忍耐。《朱子语类》卷七十:“以刚遇险,时节如此,只当寧耐以待之。且如涉川者,多以不能寧耐致覆溺之祸。” 元 姚燧 《普天乐》曲:“待离别怎忍离别。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寧奈些些。”《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踌躇千万百遍,终是执仇心切,只得寧耐,看个居止下落,再作区处。” 清 洪昇 《长生殿·贿权》:“异志十分难屈伏,悍气千寻怎蔽遮?权时寧耐些。”词语解释:不可耐 拼音:bù kě nài
(1).詈辞。犹可恶。
(2).无法忍受。 茅盾 《子夜》二:“寒暑表的水银柱依然升到八十度,人们便感得更不可耐的热浪的威胁。”词语解释:能耐 拼音:néng nài
(1).亦作“ 能奈 ”。本领。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若会俺 孙元帅 ,要见明白,再不敢小覷俺无能奈。”《红楼梦》第七二回:“不是我説没能奈的话,要像这么着,我竟不能了。”奈,一本作“ 耐 ”。《老残游记》第十八回:“我没有这们大的能耐。”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十一:“他们都狠狠的打量他们,想窥测出他们是些什么人,究竟有些什么能耐。”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八章:“这个社会别说是你,就是比你能耐大、阅历多的男子,哪个不碰得头破血流?”
(2).有本领。 杨朔 《北线》:“ 全喜 媳妇更能耐,炕上炕下,家里地里,样样拿得起,赛过个男人。” 端木蕻良 《乡愁》三:“呵,看见了,真能耐。”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章:“敌人能耐,咱队长更能耐。”词语解释:难耐 拼音:nán nài
不能忍受。《隋书·裴蕴传》:“老革多姦,将贼胁我。欲搭其口,但隐忍之,诚极难耐。”《新五代史·汉臣传·史弘肇》:“ 弘肇 不喜宾客,尝言:‘文人难耐,呼我为卒。’”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六月中旬的天气已经够热了,这下午三四点钟时分,更是一天里最难耐的时候。”词语解释:忍耐 拼音:rěn nài
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表现出来。亦谓在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去。 唐 元稹 《忆远曲》:“郎忍见,为郎忍耐看姑面。”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你看这文卷曾道来不道来,则我这寃枉要忍耐如何耐?” 闻一多 《〈女神〉之时代精神》:“于是急躁者归于自杀,忍耐者力图革新。”词语解释:争耐 拼音:zhēng nài
怎奈。《水浒传》第九十回:“ 宋江 向前道:‘久闻长老清德;争耐俗缘浅薄,无路拜见尊颜。’”《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我便要把合 周三 赌赛的那万金相赠,争耐他分文不取。”词语解释:挨耐 拼音:āi nài
忍受。《天雨花》第六回:“连声叫苦难挨耐,小人今日愿招成。”词语解释:颇耐 拼音:pō nài
见“ 颇奈 ”。
词语解释:颇奈 拼音:pō nài
亦作“ 颇耐 ”。 犹可恶,可恨。本为不可奈何之义,引申为詈词。 唐 卢仝 《哭玉碑子》诗:“颇奈穷相驴,行动如跛鳖。” 元 吴弘道 《上小楼·章台怨妓》曲:“想起来,甚颇耐,当时欢爱,都撇在九霄云外。”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四折:“颇奈 孙臏 无礼,他跟的 卜商 走了。”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决疑》:“我本为忠良诬陷,陈言玉陛前,颇奈姦邪欺蔽,阻匿封笺。”词语解释:禁耐 拼音:jìn nài
见“ 禁奈 ”。
词语解释:禁奈 拼音:jìn nài
亦作“ 禁耐 ”。 禁得起;受得住。 宋 孔平仲 《种花口号》:“禁奈久长颜色好,绕堦更使种鸡冠。” 宋 周弼 《留题唐栖寺》诗:“惟有溪梅最禁耐,傍篱争发向阳花。”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三)》:“在文艺界,有人禁耐得十年寒窗的困苦煎熬,禁耐得十年铁窗的凌辱挫折,却禁耐不得文艺橱窗里一时的冷暖显晦。”词语解释:讵耐 拼音:jù nài
犹叵耐。《随园诗话》卷十三引 清 王陆禔 《〈苏台纪事〉序》:“可怜月姊,随蟾魄以俱奔;詎耐冰人,赋鼠牙而作讼。”词语解释:俗不可耐 拼音:sú bù kě nài
庸俗得使人难以忍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又耕田农民拜妖社、妖稷、妖田祖,以求逐蝗虫,免水灾,风调雨顺,五穀丰登,此俗不可耐之见,诚为可笑可怜之极。” 老舍 《四世同堂》第二部五三:“从字号到每间屋里的一桌一椅,都得要‘雅’,万不能大红大绿的俗不可耐。” 巴金 《家》五:“白话信虽然据她的母亲说是‘比文言拖长了许多,而且俗不可耐’,但是她近来却喜欢写白话信。”词语解释:不宁不耐 拼音:bù níng bù nài
不能忍耐。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四折:“也是我多灾多害,急煎煎不寧不耐。”词语解释:容耐 拼音:róng nài
犹容忍。《天雨花》第十七回:“当时下手何刚断,此日回思又软心。漫言临事无容耐,可恨人心没半分。”词语解释:按耐 拼音:àn nài
按捺;抑制。湘剧《醉打山门》:“你要好好按耐本性,休得鲁莽从事。”词语解释:急不可耐 拼音:jí bù kě nài
见“ 急不可待 ”。
词语解释:急不可待 拼音:jí bù kě dài
急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十分急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娥》:“﹝母﹞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廝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貲独往。”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七:“‘老九快点!快点……’八大金刚有点急不可待。”亦作“ 急不及待 ”、“ 急不可耐 ”。 清 袁枚 《新齐谐·骗术巧报》:“其人不料此船仍回,急不及待持行李先付水手,身跃入舱。”《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 胡统领 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説。”《花城》1981年第4期:“贴上从邮局买到的邮票,便急不及待地寄出了。”词语解释:等耐 拼音:děng nài
等待和忍耐。《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我今年四十三岁了,再七年,便是五十,前长后短,你就等耐,也不多时。”词语解释:守耐 拼音:shǒu nài
坚持忍耐。《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这是你两日因独自在家,勾搭上了人;又见家中好生不济,无心守耐;又见了十五贯钱,一时见财起意,杀死丈夫,劫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