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末字词组
羽翮云翮敛翮百翮辽天翮耸翮条翮文翮
六翮举翮整翮翰翮雕翮叠翮干翮翼翮
逸翮飞翮轻翮凤翮骞翮轮翮连翮合翮
铩翮矫翮鳞翮接翮仙翮起翮迭翮纤翮
劲翮鹏翮旅翮施翮翅翮假翮戢翮 
健翮归翮奋翮迅翮腾翮遗翮浮翮 

词语解释:羽翮  拼音:yǔ hé
(1).指鸟羽。翮,羽轴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周礼·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时徵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 郑玄 注:“翮,羽本。”《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
(2).指翅膀。 南朝 梁 何逊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 唐 杜甫 《独坐》诗:“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李大钊 《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若把他的光芒万丈飞翔上腾的羽翮,拘限于狭隘的唯知论者的公式的樊笼中,决不能得到他那真正的概念。”
(3).泛指鸟类。《史记·乐书》:“羽翮奋,角觡生。” 张守节 正义:“羽翮,鸟也。角觡,兽也。” 晋 左思 《魏都赋》:“羽翮頡頏,鳞介浮沉。”
(4).比喻辅翼或辅佐者。《后汉书·隗嚣传》:“今俊乂并会,羽翮并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转受经旨,以授於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
(5).比喻力量。 章炳麟 《秦力山传》:“ 孙公 之在东国,羽翮未具, 力山 独先与游。”
(6).犹飞腾。 宋 苏泂 《雨中花·怀刘改之》词:“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
(7).指翼星。《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
词语解释:六翮  拼音:liù hé
(1).谓鸟类双翅中的正羽。用以指鸟的两翼。《战国策·楚策四》:“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宋 苏轼 《与胡祠部游法华山》诗:“君犹鸞鹤偶飘堕,六翮如云岂长鎩。” 明 刘基 《戏为雪鸡篇寄詹同文》诗:“雪鹤排云舒六翮,长鸣远逐 浮丘伯 。”
(2).指鸟。 唐 高适 《别董大》诗之二:“六翮飘颻私自怜,一离 京洛 十餘年。” 宋 陆游 《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诗:“今年一战馘餘子,风送六翮凌青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六翮飞身,争投栖於树杪;五花画舫,尽返棹於湖边。”
词语解释:逸翮  拼音:yì hé
(1).指强健善飞的鸟的翅膀。《宋书·谢灵运传》:“伤粒食而兴念,眷逸翮而思振。” 唐 刘长卿 《白鹭》诗:“幽姿閒自媚,逸翮思一骋。” 清 方文 《吴静腑招同黎美周等诸子燕集》诗:“毛羽焕艸泽,逸翮升层云。”
(2).指疾飞的鸟。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四:“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宋 苏轼 《谢秋赋试官启》:“翻然如畀之羽翼,追逸翮以并游;沛然如假之舟航,临长川而获济。” 清 王吉武 《读史杂感》诗:“樊笼覊逸翮,盐车因霜蹄。”
词语解释:铩翮  拼音:shā hé
犹铩羽。 晋 左思 《蜀都赋》:“鸟鎩翮,兽废足。” 唐 刘禹锡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重以自述故是成六十二韵》:“鎩翮重叠伤,兢魂再三褫。” 宋 欧阳修 《述怀》诗:“鎩翮追羣翔,孤唳惊众听。”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诸贤渡江》:“豹虎劘牙,鵷鸞鎩翮,胸怀技痒难禁。”
词语解释:劲翮  拼音:jìn hé
(1).矫健的翅膀。 汉 刘桢 《斗鸡》诗:“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
(2).借指猛禽。《文选·张协〈七命〉》:“剪刚豪,落劲翮。” 张铣 注:“刚豪,兽也;劲翮,鸟也。”
(3).喻勇力。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司空出东夷,童稚刷劲翮。” 仇兆鳌 注:“劲翮,比其勇力。”
词语解释:健翮  拼音:jiàn hé
矫健的翅膀。借指矫健的飞禽。亦比喻有才能的人。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刘白谒元》:“喜交知万里扶摇,行看健翮登枢要。” 南荃居士 《海侨春传奇·慨世》:“你生就个食牛豪气小於菟,要培养著摩天健翮大鹏翥。” 鲁迅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词语解释:云翮  拼音:yún hé
指凌云高飞的鸟。 晋 陶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微雨洗高林,清飇矫云翮。” 逯钦立 校注:“云翮,指高飞鸟。” 宋 苏轼 《生日蒙刘景文以古画松鹤为寿且贶佳篇次韵为谢》:“霜枝谢寒暑,云翮无前却。”
词语解释:举翮  拼音:jǔ hé
展翅起飞。 晋 左思 《咏史》之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唐 杜甫 《醉歌行》:“驊騮作驹已汗血,鷙鸟举翮连青云。” 宋 王安石 《诉衷情·和俞秀老鹤》词:“碧云举翮千里,其奈有鸞皇。”
词语解释:飞翮  拼音:fēi hé
(1).飞鸟。《文选·曹植〈七启〉》:“素水盈沼,丛木成林,飞翮凌高,鳞甲隐深。” 张铣 注:“飞翮,鸟也。”
(2).古冠名。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被裒衣,冠飞翮。”
(3).名马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 秦始皇 有七名马:追风、白兔、躡景、犇电、飞翮、铜爵、神鳧。”
词语解释:矫翮  拼音:jiǎo hé
(1).展翅。 唐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鵠。”《剪灯馀话·连理树记》:“﹝ 粹 ﹞乃赋《凤分飞》曲以寄之曰……‘矫翮翩躚拟并栖,九苞文彩如霞綺。’”
(2).比喻施展才能。 明 沉榜 《宛署杂记·职官》:“苟善艺能者,振芳于词苑,精治技者,矫翮于公车。”
词语解释:鹏翮  拼音:péng hé
(1).大鹏的羽翼。《庄子·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1)比喻浓云。 宋 梅尧臣 《苦雨》诗:“秋空几旬雨,四海低鹏翮。”(2)比喻贤才。 宋 无名氏《满庭芳·寿梅监丙戌兄弟》词:“鹏翮摶风再整,南枝报,管占新魁。”
(2).借指大鹏。 明 穆文熙 《鸦阵赋》:“眇波海之鹏翮,又何有於乌之雌雄。”
词语解释:归翮  拼音:guī hé
指飞鸟。《文选·张协〈七命〉》:“挂归翮於赤霄之表,出华鳞於紫渊之里。” 李善 注:“归翮,鸿雁之属也。” 吕向 注:“归翮,鸟也。”
词语解释:敛翮  拼音:liǎn hé
收拢翅膀。指回归。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四:“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唐 元稹 《雉媒》诗:“敛翮远投君,飞驰势奔蹙。”
词语解释:整翮  拼音:zhěng hé
整理羽翼。 唐 杜甫 《百舌》诗:“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
词语解释:轻翮  拼音:qīng hé
轻捷的翅膀。《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 张铣 注:“翮,鸟羽也。神仙皆乘驾鸟行,故曰轻翮。”
词语解释:鳞翮  拼音:lín hé
代称鱼和鸟。指鲲鹏。 唐 杨炯 《从弟去盈墓志铭》:“鳞翮摶运,波涛不虞。子之丧也,良可悲夫。”
词语解释:旅翮  拼音:lǚ hé
迁飞的鸟。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沧溟未运,波臣自荡; 渤澥 方春,旅翮先谢。”
词语解释:奋翮  拼音:fèn hé
展翅,振羽。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张慧仙寄外诗记》:“终当奋翮云霄,岂池中物哉!” 郑泽 《读钝庵红薇感旧记作》诗:“侯兹雕与隼,奋翮摶扶摇。”
词语解释:百翮  拼音:bǎi hé
百翼。五十只禽鸟。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自春生成者,随母向百翮。” 仇兆鳌 注:“百翮,连母五十头。”
词语解释:翰翮  拼音:hàn hé
犹羽翼。《旧唐书·马周传》:“臣谓宜赋以茅土,畴其户邑,必有材行,随器方授,则虽其翰翮非强,亦可获免尤累。”
词语解释:凤翮  拼音:fèng hé
(1).凤凰的羽翅。比喻杰出的人或杰出的才干。《初学记》卷二八引 南朝 宋 刘义恭 《华林四瑞桐树甘露赞》:“远延凤翮,遥集鸞步。” 唐 吕温 《凌烟阁勋臣颂·殷郧公开山》:“远展驥足,高挥凤翮。” 明 陈子龙 《送倪鸿宝少司马》诗:“几年凤翮在文昌,此日龙韜开武库。”
(2).称美琴的两侧。 唐 王绩 《答冯子华处士书》:“﹝ 裴孔明 ﹞自作素琴一张,云其材 嶧阳 孤桐也。近携以相过,安軫立柱,龙脣凤翮,实与常琴不同。”
词语解释:接翮  拼音:jiē hé
翅膀挨着翅膀。 晋 张华 《杂诗》之三:“游鴈比翼翔,归鸿知接翮。”
词语解释:施翮  拼音:shī hé
展翅。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二:“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词语解释:迅翮  拼音:xùn hé
指迅疾的飞鸟。 南朝 齐 萧子良 《后湖放生诗》:“迅翮摶清汉,轻鳞浮紫澖。”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 君山 鸿渐,鎩羽仪於高云; 敬通 凤起,摧迅翮於风穴。”
词语解释:辽天翮  拼音:liáo tiān hé
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宋 毛滂 《秋日书怀》诗:“屋寒无燕雀,岂独少宾客。顾我警露友,佇此 辽 天翮。”参见“ 辽东鹤 ”。
词语解释:辽东鹤  拼音:liáo dōng hè
同“ 辽东隺 ”。 指传说中的 辽东 人 丁令威 修道升仙,化鹤归飞之事。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於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隋 卢思道 《神仙篇》:“时见 辽东 鹤,屡听 淮 南鸡。”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归来恰似 辽东 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香奁艳语》:“衷情诉与 辽东 鹤,松柏西陵正可哀。” 清 曹寅 《哭陈其年检讨》诗:“得似 辽东 隺,重来弔故丘。”《人民文学》1978年第6期:“千年若化 辽东 鹤,飞跃 燕山 恋帝居。”
词语解释:雕翮  拼音:diāo hé
雕的翅膀。 宋 陈造 《赠钱郎中》诗:“剑气夜星明,鵰翮秋霜耿。”
词语解释:骞翮  拼音:qiān hé
犹展翅。 晋 陶潜 《杂诗》之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远翥。”
词语解释:仙翮  拼音:xiān hé
指仙鸟。 宋 苏轼 《王维吴道子画》诗:“ 摩詰 得之於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王文诰 辑注引 王十朋 注:“《列仙传》: 王次仲 变篆为隶, 始皇 召之不至,将杀之。 次仲 化为大鸟,振翼而起,以三大翮堕,与使者。 始皇 因名为‘落翮仙’。”
词语解释:翅翮  拼音:chì hé
即翅膀。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时不我与,垂翼远逝;锋鉅靡加,翅翮摧屈。”参见“ 翅膀 ”。
词语解释:翅膀  拼音:chì bǎng
(1).鸟翅的通称。《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夜猫子白日里又不出窝,忽然听得人声,只道有人掏他的崽儿来了,便横衝了出来,一翅膀正扇在那骡子的眼睛上。”《〈艾青诗选〉自序》:“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所有滞重的物质长上翅膀。”
(2).物体上形状或作用像翅膀的部分。 朱自清 《欧游杂记·威尼斯》:“雇了‘刚朵拉’摇过去,靠着那个船停下,船在水中间,两边挨次排着‘刚朵拉’,在微波里荡着,像是两只翅膀。”
词语解释:腾翮  拼音:téng hé
飞腾。 晋 郑丰 《答陆士龙》诗:“安得高风,腾翮天池。”
词语解释:耸翮  拼音:sǒng hé
振翅。谓飞翔。 晋 王嘉 《拾遗记·吴》:“邻中相谓曰:‘昨见 张 家有一白鹤耸翮入云。’” 南朝 宋 谢庄 《赤鹦鹉赋》:“遡还风而耸翮,霑清露而调音。”
词语解释:叠翮  拼音:dié hé
两翼。一说指毛厚的鸟翼。
词语解释:轮翮  拼音:lún hé
车上的轮和鸟翼上的茎羽。喻辅佐的才能。《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素门凡流,轮翮无取。” 张铣 注:“轮有轮运之功,翮有转翼之用,言我无此能。”
词语解释:起翮  拼音:qǐ hé
谓起飞。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有翼者先飞,毛羽不丰满者缓缓起翮。”
词语解释:假翮  拼音:jiǎ hé
谓暂时依附。《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公衡 ( 蜀 黄权 字 公衡 )仲达,秉心渊塞,媚兹一人,临难不惑,畴昔不造,假翮邻国。” 吕延济 注:“假翮邻国,谓降 魏 , 魏 拜为将军,盖假朝夕而已,非其欲也。”
词语解释:遗翮  拼音:yí hé
据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载: 丁令威 学道成仙而化为鹤。“遗翮”本指鸟遗留下的羽茎,借指 丁氏 的子孙、后裔。 清 徐煜 《琴堂花烛词》:“ 令威 遗翮孙枝秀,十五孤生寄 江 右。”参见“ 辽东鹤 ”。
词语解释:辽东鹤  拼音:liáo dōng hè
同“ 辽东隺 ”。 指传说中的 辽东 人 丁令威 修道升仙,化鹤归飞之事。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於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隋 卢思道 《神仙篇》:“时见 辽东 鹤,屡听 淮 南鸡。”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归来恰似 辽东 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香奁艳语》:“衷情诉与 辽东 鹤,松柏西陵正可哀。” 清 曹寅 《哭陈其年检讨》诗:“得似 辽东 隺,重来弔故丘。”《人民文学》1978年第6期:“千年若化 辽东 鹤,飞跃 燕山 恋帝居。”
词语解释:条翮  拼音:tiáo hé
古扇名。传说为 周昭王 时用丹鹊的翅羽所制。 晋 王嘉 《拾遗记·周》:“﹝ 昭王 ﹞二十四年, 涂脩国 献青凤、丹鹊各一雌一雄。孟夏之时,凤、鹊皆脱易毛羽。聚鹊翅以为扇,缉凤羽以饰车盖也。扇一名‘游飘’,二名‘条翮’,三名‘亏光’,四名‘仄影’。”
词语解释:干翮  拼音:gàn hé
犹言主翮。翮,羽的主茎。借指理事的才能。《三国志·蜀志·糜竺传》:“ 竺 雍容敦雅,而干翮非所长。”《新唐书·马周传》:“虽干翮非彊,亦可以免累。”
词语解释:连翮  拼音:lián hé
犹比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舍弟 子由 ,塤箎调叶,喜连翮而登云。”
词语解释:迭翮  拼音:dié hé
1.两翼。
词语解释:戢翮  拼音:jí hé
敛翼止飞。《后汉书·马融传》:“水禽鸿鵠……戢翮其涯。” 唐 骆宾王 《上瑕丘韦明府启》:“侧闻触笼戢翮,负垂天而跼影;伏櫪羈蹄,望絶尘而踠足。”
词语解释:浮翮  拼音:fú hé
指飞鸟。《文选·张协〈七命〉》:“断浮翮以为工,絶重甲而称利。” 李周翰 注:“浮翮,飞鸟也。”
词语解释:文翮  拼音:wén hé
羽毛有文彩的鸟。翮,鸟翼。 晋 潘岳 《射雉赋》:“緑柏参差,文翮鳞次。”
词语解释:翼翮  拼音:yì hé
翅膀。 周立波 《参军的一天》:“翼翮一硬,一个个飞了。”
词语解释:合翮  拼音:hé hé
比翼。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蛮蛮》:“比翼之鸟,似鳧青赤,虽云一形,气同体隔,延颈离鸟,翻飞合翮。”
词语解释:纤翮  拼音:xiān hé
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