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末字词组
天罡魁罡步罡野鹤步罡高罡榆罡连罡三十六天罡

词语解释:天罡  拼音:tiān gāng
(1).星名。即北斗七星的柄。《参同契》卷下:“二月榆落,魁临於卯,八月麦生,天罡据酉。”
(2).星命家指月内凶神。《协纪辨方书》《历例》:“阳建之月,前三辰为天罡,后三辰为河魁,阴建之月反是。”
(3).道教称北斗丛星中三十六星之神。
词语解释:魁罡  拼音:kuí gāng
指斗魁与天罡二星。 汉 焦赣 《易林·睽之渐》:“魁罡所当,初为败殃。” 马总 《意林》卷五引 三国 吴 杨泉 《物理论》:“岂有太一之君,坐於庶人之座,魁罡之神,存乎匹妇之室。” 元 邓玉宾 《端正好》套曲:“天一和太一,分七政布魁罡。”参见“ 魁冈 ”。
词语解释:魁冈  拼音:kuí gāng
指北斗星的斗魁、天冈二星。阴阳家谓每年十月,北斗魁星之气在戌,是为魁冈,不利修造。 三国 魏 嵇康 《难张辽叔宅无吉凶摄生论》:“百年之宫,不能令殤子寿,孤逆魁冈,不能令 彭祖 夭。”一本作“ 魁纲 ”。《旧唐书·李泌传》:“有司言 宣政 内廊坏,请修缮,而太卜云:‘孟冬为魁冈,不利穿筑,请卜他月。’”《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十月魁冈,未可脩。” 胡三省 注引 史炤 曰:“魁冈者,北斗魁星之气,十月在戌,为魁冈。”
词语解释:步罡  拼音:bù gāng
见“ 步罡踏斗 ”。
词语解释:步罡踏斗  拼音:bù gāng tà dǒu
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据说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三国演义》第一○三回:“﹝ 孔明 ﹞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亦省作“ 步罡 ”。 唐 陆龟蒙 《奉和太湖诗·毛公坛》:“远怀步罡夕,列宿森然明。”《三国演义》第一○二回:“ 孔明 仗剑步罡,祷祝已毕。” 清 袁枚 《新齐谐·何翁倾家》:“先作符十数张,遍贴其宅之前后门,再入室仗剑步罡。”
词语解释:野鹤步罡  拼音:yě hè bù gāng
形容人步履蹒跚的样子。《二刻拍案惊奇》卷八:“﹝ 王朝议 ﹞仪度端庄,容颜羸瘦,一前一却,浑如野鹤步罡。” 王古鲁 注:“‘步罡踏斗’是道家礼斗(北斗)的仪式,其形状转折转续象斗宿。《禽经》云:‘鹤雌雄相随,如道士步斗。’”
词语解释:高罡  拼音:gāo gāng
高冈。 汉 焦赣 《易林·遯之睽》:“ 南山 高罡,回隤难登。”
词语解释:榆罡  拼音:yú gāng
即 榆罔 。《路史·后纪四·炎帝下》“ 蚩尤 产乱……逐帝而居于 浊鹿 ” 宋 罗苹 注:“ 陆德明 云: 神农 后第八帝曰 榆罡 。时 蚩尤 强,与 罡 争王,逐 榆罡 , 罡 与 黄帝 合谋击杀 蚩尤 。”参见“ 榆罔 ”。
词语解释:榆罔  拼音:yú wǎng
神话传说中的古帝名,为 神农氏 后裔。《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之时, 神农氏 世衰” 唐 司马贞 索隐:“ 神农氏 后代子孙道德衰薄,非指 炎帝 之身,即 班固 所谓‘参卢’, 皇甫謐 所云‘帝榆罔’是也。” 丁山 《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炎帝与蚩尤》:“古称 黄神 与 炎神 争斗 涿鹿 之野,是 黄帝 所灭者为 榆罔 ,为 蚩尤 ,虽若可疑;然当从《史记》分而为二,盖古史仅称 蚩尤 逐帝 榆罔 ,而未言杀帝 榆罔 也。殆当时 榆罔 都 蚩尤 、 黄帝 之间,先被逐于 蚩尤 ,后见灭于 黄帝 。 蚩尤 所率 九黎 之民,先在 江 南。及战胜 榆罔 ,自号 炎帝 ,时则已逾 河 北。”
词语解释:连罡  拼音:lián gāng
见“ 连冈 ”。
词语解释:连冈  拼音:lián gāng
亦作“ 连罡 ”。 连绵的山冈。《艺文类聚》卷七引 汉 刘桢 《黎阳山赋》:“尔乃踰峻岭,超连罡,一登九息,遂臻其阳。” 宋 范成大 《峡州至喜亭》诗:“断崖卧水口,连冈抱城楼。” 清 顾禄 《桐桥倚棹录·名胜》:“俯首眺望,平林远水,连冈断陇,烟火万家。”
词语解释:三十六天罡  拼音:sān shí liù tiān gāng
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小说家即以附会于 梁山泊 中的三十六位头领。《宣和遗事》前集:“天书付 天罡院 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 宋江 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水浒传》第七十回:“三十六天罡临化地,七十二地煞闹中原。”后亦以喻不畏艰险的英雄人物。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五章:“接着就出现了露天坑以 鲁东山 为首的突击队和打开东山井火密闭的‘三十六天罡’的探险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