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九屑入声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共82,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缺月缺啮缺憾缺勤缺点缺谬缺项缺呀
缺然缺典缺望缺刻缺盆缺衽缺笔缺圮
缺落缺唇缺少缺吃少穿缺疑缺衣少食缺蚀缺氧
缺陷缺亏缺壶歌缺口镊子缺略缺行缺编缺欠
缺齾缺事缺失缺口缺逸缺课缺隅缺漓
缺蟾缺绝缺画缺分缺轶缺襟袍缺薄缺心眼儿
缺坏缺漏缺缺缺乏缺货缺裾缺心少肺缺斤短两
缺讹缺势缺触缺丧缺限缺隙缺德缺文
缺如缺水缺医缺位缺阨缺额缺微缺政
缺折缺短缺一不可缺三短四缺门缺雨缺嘴缺吃短穿

词语解释:缺月  拼音:quē yuè
不圆之月。 唐 杜甫 《宿凿石浦》诗:“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 王洙 注:“缺,残也。” 宋 苏轼 《卜算子》词:“缺月挂疎桐,漏断人初静。” 明 王世贞 《答明卿闻元美擢御史中丞喜而有寄》之一:“浮云多晻曀,缺月向谁明?”
词语解释:缺然  拼音:quē rán
(1).有所不足。《庄子·逍遥游》:“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成玄英 疏:“自视缺然不足,请将帝位让与贤人。” 唐 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愚幼常自负,既久而逾觉缺然。” 宋 王安石 《除参知政事谢表》:“承弼之任,贤智所难;顾惟缺然,何以堪此?” 清 方苞 《汉文帝论》:“世徒见其奉身之俭,接下之恭,临民之简,以为 黄 老 之学则然,不知正自视缺然之心之所发耳。”
(2).缺失。《晋书·张骏传》:“每患忠言不献,面从背违,吾政教缺然,而莫我匡者。”《隋书·炀帝纪上》:“虽则聿遵先绪,弗敢失坠,永言政术,多有缺然。” 明 汤显祖 《南柯记·雨阵》:“自家出守 南柯 ,物阜民安,辞清盗寡,皆 周 田 二君赞相之方,杯酒为欢,缺然未举。”
(3).废弛。《管子·轻重乙》:“边竟诸侯,受君之怨民,与之为善,缺然不朝,是天子塞其涂。”《新唐书·郭子仪传》:“时朝廷草昧,众单寡,军容缺然。”
(4).犹歉然。 宋 苏轼 《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 明 单本 《蕉帕记·赠帕》:“只是於伯父母处不能一别,於心缺然。”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余编《随园诗话》,闺秀多而方外少,心颇缺然。”
(5).延搁。 宋 司马光 《答周源同年书》:“宜即时修报,而缺然逾旬者,抑有由焉。”
(6).惶恐貌。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始赧然以愧,又缺然以慄,终悄然以悲。”
词语解释:缺落
破损剥落
词语解释:缺陷  拼音:quē xiàn
欠缺;缺失;不完美。《宋史·李沆传》:“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安满如意,自求称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常有眉目口齿般般入画,而缺陷独在肌肤者。” 清 恽敬 《亡妻陈孺人权厝志》:“代者日求 敬 公事缺陷,欲挤之以快大吏。”《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这兄弟一伦,也是人生不可缺陷的。”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
词语解释:缺齾  拼音:quē yà
断缺。 唐 韩愈 孟郊 《征蜀联句》:“更呼相簸荡,交斫双缺齾。”
词语解释:缺蟾  拼音:quē chán
犹缺月。 宋 范成大 《锦亭然烛观海棠》诗:“银烛光中万綺霞,醉红堆上缺蟾斜。” 宋 范成大 《晚步吴故城下》诗:“却向东皋望烟火,缺蟾先映檞林丹。”
词语解释:缺坏  拼音:quē huài
破缺损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
词语解释:缺讹  拼音:quē é
指减少和变动。 唐 杜甫 《石犀行》:“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 杨伦 笺注:“缺谓损其数,讹谓易其处。” 唐 韦应物 《石鼓歌》:“石如皷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蘚澁。”
词语解释:缺如  拼音:quē rú
空缺;短少。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又如朝署典章,都邑簿记……诸家悉备,此可缺如。” 鲁迅 《集外集拾遗·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 中山先生 不赞成,以为 中国 的药品固然也有有效的,诊断的知识却缺如。”
词语解释:缺折  拼音:quē shé
缺损断折。 唐 韩愈 《清河张君墓志铭》:“仁义以为兵,用不缺折也。” 宋 苏轼 《思治论》:“剑成而狼戾缺折不可用,是何也?是知铸而不知收也。”
词语解释:缺啮
破损。 南朝 梁 江淹 《到功曹参军笺诣骠骑竟陵王》:“漏越之琴,窃 庄文 之价,缺啮之剑,盗 顷襄 之名。” 南唐 陈陶 《宿岛径夷山舍》诗:“缺啮心未理,寥寥夜猿哀。”
词语解释:缺典  拼音:quē diǎn
(1).指仪制、典礼等有所欠缺。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招师》:“兰房用度,必是周緻;书院缺典,置之不问。气象如此,宜乎硕师去而庸师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吴康斋父》:“﹝ 吴康斋 ﹞将同 陈白沙 、 王新建 崇祀两廡,偶议者不同,中止,然天下犹以为缺典。”
(2).犹憾事。 清 徐士俊 《春波影》第一出:“小青娘,闻得你长於词句,今夜恁般佳景,不赋彩毫,也是缺典。”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四:“ 杭州 死难诸公均入正气祠,而君独未之及,余曰:‘是一缺典也。’”
词语解释:缺唇  拼音:quē chún
谓上唇缺损。一名兔唇。《淮南子·说山训》:“孕妇见兔,而子缺唇。” 汉 焦赣 《易林·讼之复》:“蹇兔缺唇,行难齿寒。”
词语解释:缺亏  拼音:quē kuī
犹缺点。 宋 曾巩 《胡君墓志铭》:“其事亲,其居家,其与人游,不见其缺亏。” 宋 曾巩 《永安县君谢氏墓志铭》:“严严秀目,不见缺亏。”
词语解释:缺事  拼音:quē shì
(1).工作上的缺失。 明 何景明 《送郡守孙公考绩》诗序:“州既靡有缺事,守曰吾庶可以考矣。”
(2).感到缺憾的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今儒生辈皆尊信其言,以为 秦 宝未入中国,乃圣朝缺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五通》:“终岁之好,分手未有一言,终属缺事。”
词语解释:缺绝  拼音:quē jué
犹废缺。 唐 李翱 《复性书上》:“有问於我,我以吾之所知而传焉,遂书于书,以开诚明之源,而缺絶废弃不扬之道,几可以传于时,命曰《復性书》。”
词语解释:缺漏  拼音:quē lòu
短缺遗漏。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加以古文载事,其词简约,推者难详,缺漏无补。” 宋 苏辙 《民政》:“世之君子,随其破败,而为之立法,补苴缺漏,疏剔棼秽,其为法亦已尽矣。” 清 刘大櫆 《芋园张君传》:“其从随厮役之人,填隘宾馆,牲牢酒食,惟君能餽餉踵至,略无缺漏。”
词语解释:缺势
缺后角的一种坐垫
词语解释:缺水  拼音:quē shuǐ
生物体缺少水分或水源短缺
词语解释:缺短  拼音:quē duǎn
不足。 宋 苏轼 《密州宋国博以诗见纪在郡杂咏次韵答之》:“斲窗谁赴捄,袖手良优裕。山城辱吾继,缺短烦遮护。”
词语解释:缺憾  拼音:quē hàn
不够完美而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 清 曾国藩 《季弟事恒墓志铭》:“呜呼予季,缺憾孔多。天乎人乎,归咎谁何?” 鲁迅 《坟·寡妇主义》:“为社会所逼迫,表面上固不能不装作纯洁,但内心却终于逃不掉本能之力的牵掣,不自主地蠢动着缺憾之感的。” 冰心 《往事二》六:“没有一点缺憾!月儿圆满光明到十二分。”
词语解释:缺望  拼音:quē wàng
犹失望。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八章:“逮 黄泽霖 整飭军纪,部曲稍稍缺望。 刘显世 乘间挑拨,仍藉作爆发之导线。” 潘漠华 《牧生和他的笛》:“我的笛声里,只是浮沉着一块黑影,示我们一个难免的缺望的预兆呀!”
词语解释:缺少  拼音:quē shǎo
短缺;缺乏。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你在此盘缠缺少,不能快意,是有的;那一个就敢欺负着你?”《红楼梦》第四回:“ 东海 缺少白玉牀,龙王来请 金陵王 。”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我所要写的,是我们大家太缺少娱乐了。”
词语解释:缺壶歌  拼音:quē hú gē
晋 王敦 酒后辄咏 曹操 《乐府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见《晋书·王敦传》。后因用“缺壶歌”为发抒壮怀之典实。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三:“ 鄴 下风流在 晋 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词语解释:缺失  拼音:quē shī
缺陷,失误。《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大凡人情,专有一件古怪心理:热落时节,便有缺失之处,只管看出好来。”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学校》:“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我对于外国人的指摘 中国 人的缺失,是不很发生反感的。”
词语解释:缺画  拼音:quē huà
(1).文字缺漏笔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 汉 初,吏民上书,字谬輒劾,是以马字缺画,而 石建 惧死。”
(2).旧时避讳字往往有意缺其笔画,亦名“缺画”。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 成都 石经, 孟蜀 所刻,于 唐 高祖 、 太宗 之讳,皆缺画。”
(3).指金石文字笔画的缺损。 唐 韩愈 《石鼓歌》:“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鼉。”
词语解释:缺缺  拼音:quē quē
疏薄诈伪貌。 唐 独孤及 《唐故尚书库部郎中荥阳郑公墓志铭》:“众人缺缺, 郑公 见朴;众人昭昭, 郑公 若浊。”
词语解释:缺触
残缺剥蚀
词语解释:缺医  拼音:quē yī
缺乏医师;没有医师到场。例如:缺医少药的农村。
词语解释:缺一不可  拼音:quē yī bù kě
缺一样也不行。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雪堂问潘邠老》:“我以子为师,子以我为资,犹人之於衣食,缺一不可。”
词语解释:缺勤  拼音:quē qín
支薪人员没有在规定时间上班工作。如: 张技术员 今天缺勤,可能生病了。
词语解释:缺刻  拼音:quē kè
指叶子边缘上的凹陷。 叶圣陶 《友谊》:“我爱这种枫叶,你看,叶脉和缘的缺刻,还有那叶柄儿,没有一个地方不见精细的功夫。”
词语解释:缺吃少穿  拼音:quē chī shǎo chuān
谓衣食困乏。 李凯 庆琛 《五亿农民的方向》:“那时候,他的父亲死去了,母亲领着他过日子,经常缺吃少穿。”亦作“ 缺吃短穿 ”。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三:“赤贫户缺吃短穿,多分粮食和衣裳,还得分劈硬实的牲口。”
词语解释:缺口镊子  拼音:quē kǒu niè zi
镊子用以拔毛,缺口镊子则不能。故用以比喻一毛不拔的吝啬鬼。 宋 苏轼 《与陈季常书》之十二:“彼不相知者,视僕之飢饱,如观 越 人之肥瘠耳。乡谚有云‘缺口镊子’者,公识之。”自注:“缺口镊子者,取一毛不拔。”
词语解释:缺口  拼音:quē kǒu
(1).缺嘴,缺唇。 唐 韩愈 《毛颖传》:“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鬚。”
(2).物体上缺掉一块而形成的空隙。如:墙上有个缺口。
(3).指物质供应的空档。如:这个工厂的广大职工,充分发掘潜力,克服物资器材供应缺口较大的困难,实现当年投产。
(4).缺陷。 沉从文 《边城》十七:“两个仍然划船过日子,一切依旧,惟对于生活,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
(5).突破口。 周恩来 《在一九六二年国庆招待会上的讲话》:“ 中国 革命的胜利,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在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上打开了一个大的缺口。”
(6).枪炮部件名。也称照门。瞄准装置的一部分。
词语解释:缺分  拼音:quē fēn
指官职或差使。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卷十四:“五年无过,以边俸陞用,庶缺分虽苦,有陞转以答其贤劳,自奋勉而勤於抚驭。”《老残游记》第七回:“缺分太苦,前任养小队五十名,盗案仍是叠出,加以亏空官款,因此罣误去官。”《官场现形记》第四回:“缺分有高低,要看货讨价。”
词语解释:缺乏  拼音:quē fá
不足;缺少。 明 唐顺之 《与严介谿相公书》之六:“近来建议之臣,因 蓟镇 兵数缺乏,无可为处。”《东周列国志》第五九回:“ 厉公 与妇人饮酒,索鹿肉为饌甚急。使寺人 孟张 往市取鹿,市中适当缺乏。”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
词语解释:缺丧  拼音:quē sàng
犹缺失。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诗人之风,顿已缺丧。”
词语解释:缺位  拼音:quē wèi
职位空缺。如:国家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副主席代任主席的职位。
词语解释:缺三短四  拼音:quē sān duǎn sì
形容物品残缺不全。例如:缺三短四的厨房。
词语解释:缺点  拼音:quē diǎn
短处;欠缺之处。与“优点”相对。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他虽然是外国的盲人,听不懂,看不见,但我自己也还不肯利用了他的不幸的缺点,来作嫁祸于他的得罪‘大学生诸君’的文章。”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十:“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那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 秦牧 《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 白居易 向老媪朗诵自己的诗作,以便随时改掉不够通俗的缺点。”
词语解释:缺盆  拼音:quē pén
(1).破缺的瓦盆。《淮南子·说林训》:“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为者不必用,用者弗肯为。”
(2).指盆破。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噬嗑》:“往来井上,甑破缺盆。”
(3).前胸壁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告之后百餘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 司马贞 索隐:“缺盆,人乳房上骨名也。”
(4).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素问·气府论》:“缺盆各一。” 王冰 注:“缺盆,穴名也。在肩上横骨陷者中,足阳明脉气所发,剌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深令人逆息。”
(5).即覆盆子。《说文·艸部》:“茥,缺盆也。” 钱坫 斠诠:“今覆盆子也。”参见“ 覆盆子 ”。
词语解释:覆盆子  拼音:fù pén zi
有刺落叶灌木。叶互生,掌状5深。花白色,果实为聚合的小核果,卵球形,熟时红色。中医以果实入药,亦称覆盆子,有补肝肾、固精的作用。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词语解释:缺疑  拼音:quē yí
谓对于疑惑处不作臆断,暂存不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三·井公六博》:“凡读书未解,儘缺疑不妨,惟臆説最害事。”
词语解释:缺略  拼音:quē lüè
欠缺,不完整。 南朝 梁 萧绮 《〈拾遗记〉序》:“世德陵夷,文颇缺略。”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书》之所载,以言为主,至於废兴行事,万不记一,语其缺略,可胜道哉!”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变调》:“旧本传奇,每多缺略不全之事、刺谬难解之情。”
词语解释:缺逸  拼音:quē yì
见“ 缺軼 ”。
词语解释:缺轶  拼音:quē yì
亦作“ 缺逸 ”。 散失;遗漏。 明 归有光 《长兴县令题名记》:“文字缺軼,遂不见於后世。”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殷代是奴隶社会》:“ 周 代农事诗中未提到牛耕者,只是偶然缺逸,并不足以据证 周 代未用牛耕。”
词语解释:缺轶  拼音:quē yì
亦作“ 缺逸 ”。 散失;遗漏。 明 归有光 《长兴县令题名记》:“文字缺軼,遂不见於后世。”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殷代是奴隶社会》:“ 周 代农事诗中未提到牛耕者,只是偶然缺逸,并不足以据证 周 代未用牛耕。”
词语解释:缺货  拼音:quē huò
缺少的货物。例如:木材在林区看来不是希罕的东西,在城市却是缺货。
缺少某种货物。例如:茅台酒现在缺货。
词语解释:缺限  拼音:quē xiàn
犹缺陷。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他浑身的缺限都补完了,回覆上帝去罢。”
词语解释:缺阨  拼音:quē è
艰难困迫。 清 郑燮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橐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至於缺阨欹危之处,亦往往得人之力。”
词语解释:缺门  拼音:quē mén
空缺的门类。 郭沫若 《集外(二)·愿六亿人民都成先进》:“科学家们正在规划着十二年的远景,要补充我们的薄弱环节和缺门。”
词语解释:缺谬  拼音:quē miù
缺漏错误。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自序》:“亦有得於传闻者,其间不能无缺谬。”
词语解释:缺衽  拼音:quē rèn
亦作“ 缺袵 ”。 谓衣成有意缺襟,示有缺陷,以启迪为人应谦逊自持,不当自满。《韩诗外传》卷三:“衣成则必缺袵,宫成则必缺隅,屋成则必加措,示不成者,天道然也。” 宋 晏殊 《谢昇王记室表》:“衣存缺衽,式赞于谦冲。”参见“ 缺隅 ”。
词语解释:缺隅  拼音:quē yú
宫成有意缺角,表示留有缺陷,不敢自满。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宫成缺隅,衣成缺裾。”参见“ 缺衽 ”。
词语解释:缺衣少食  拼音:quē yī shǎo shí
缺乏衣食。喻贫困。例如: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李贽《复李渐老书》
词语解释:缺行  拼音:quē xíng
缺德违法的行为。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凌华》:“﹝ 华 ﹞见黄衫吏齎詔而前,宣云:牒奉处分。以 华 昔日曾宰剧县,甚著能绩,后有缺行,败其成功。謫官圜扉,伺其修省。”
词语解释:缺课  拼音:quē kè
学生因故没有去学校上课。例如:缺课三天。
词语解释:缺襟袍  拼音:quē jīn páo
右襟短缺一块的袍服,原为便于骑马而制。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原始》:“今之武官,多服缺襟袍子,起於 隋文帝 征 辽 ,詔武官服缺胯袄子。 唐 侍中 马周 请於汗衫上加服小缺襟袄子,詔从之。”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马褂缺襟袍战裙》
词语解释:缺裾  拼音:quē jū
犹缺衽。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宫成缺隅,衣成缺裾。”
词语解释:缺隙  拼音:quē xì
缺陷,漏洞。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俗民追声,一至於是,故其虽有缺隟,莫之敢指也。”
词语解释:缺额  拼音:quē é
(1).不足或少于规定的数额。《清文献通考·田赋一》:“如有民地缺额,督抚详查开除。”如:这个厂的生产,第二季度没有完成计划,由于全厂职工的努力,到三季度已补足缺额。
(2).空出的职位或名额。 张天翼 《小彼得·皮带》:“ 梁副官 告诉 炳生先生 ,处里出了个司书缺额,处长说给 炳生先生 补。”
词语解释:缺雨  拼音:quē yǔ
降水量不足。例如:缺雨月份。
词语解释:缺项  拼音:quē xiàng
犹缺门。指工程建设,科学研究,艺术、体育表演等缺少的项目。
古代用以固冠的一种发饰。
词语解释:缺笔  拼音:quē bǐ
文字笔画有缺省。旧时多为表示避讳的一种方式。自 唐 代以来,在书写或镌刻本朝皇帝或尊长的名字时,有意缺笔以示避讳。一般省略最末一笔。
词语解释:缺蚀  拼音:quē shí
残缺剥蚀。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三:“铭文有缺蚀不明之处。”
词语解释:缺编  拼音:quē biān
亦称“缺额”。单位、人员和装备的数量小于编制规定的限额
词语解释:缺隅  拼音:quē yú
宫成有意缺角,表示留有缺陷,不敢自满。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宫成缺隅,衣成缺裾。”参见“ 缺衽 ”。
词语解释:缺衽  拼音:quē rèn
亦作“ 缺袵 ”。 谓衣成有意缺襟,示有缺陷,以启迪为人应谦逊自持,不当自满。《韩诗外传》卷三:“衣成则必缺袵,宫成则必缺隅,屋成则必加措,示不成者,天道然也。” 宋 晏殊 《谢昇王记室表》:“衣存缺衽,式赞于谦冲。”参见“ 缺隅 ”。
词语解释:缺隅  拼音:quē yú
宫成有意缺角,表示留有缺陷,不敢自满。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宫成缺隅,衣成缺裾。”参见“ 缺衽 ”。
词语解释:缺薄  拼音:quē báo
欠缺浅薄。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山池赋》:“詼谈者闻之而必劝,缺薄者闻之而凛然。” 唐 司空图 《答孙郃书》:“始吾自视固缺薄,今又益疑其不可妄进。”
词语解释:缺心少肺  拼音:quē xīn shǎo fèi
缺少智谋。例如:他缺心少肺,易被利用。
词语解释:缺德  拼音:quē dé
不顾道义,有损德行。指人做坏事及恶作剧。多用作詈词。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我还是你的媳妇。一夜夫妻百日恩,我不做缺德的事。” 茅盾 《委屈·小圈圈里的人物》:“瞧呀,一心想翻本的人,急得快要哭了呢!真是缺德。” 老舍 《骆驼祥子》四:“把三只活活的牲口卖给汤锅去挨刀,有点缺德。”
词语解释:缺微  拼音:quē wēi
缺漏衰败。《汉书·韦贤传》:“礼文缺微,古今异制。”
词语解释:缺嘴  拼音:quē zuǐ
(1).方言。缺唇。
(2).指食欲没有得到满足。如:这个孩子缺嘴,看见什么都要吃。
词语解释:缺呀  拼音:quē yā
缺口开张貌。 宋 欧阳修 《送陈经秀才序》:“山形中断,巖崖缺呀,若断若鑱。”
词语解释:缺圮  拼音:quē pǐ
残缺倒塌。 唐 柳宗元 《柳州东亭记》:“东曰东馆,其内草木猥奥,有崖谷,倾亚缺圮,豕得以为囿,蛇得以为藪,人莫能居。”
词语解释:缺氧  拼音:quē yǎng
机体组织在得不到充分氧或不能利用氧时所产生的病理现象
词语解释:缺欠  拼音:quē qiàn
欠缺,不足之处。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楔子:“此人是箇巨富的财主,争奈有二事缺欠,一者夭寿,二者乏嗣。”
词语解释:缺漓  拼音:quē lí
缺失漓薄。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逮夫王道缺漓,坐饰话言,六代之风,亡实而落,君子弗观也。”
词语解释:缺心眼儿  拼音:quē xīn yǎn ér
缺乏心计或机智,尤指智力发育不健全
词语解释:缺斤短两  拼音:quē jīn duǎn liǎng
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又作“短斤缺两”
词语解释:缺文  拼音:quē wén
谓缺而未载的文字。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 惠生 《行纪》事夕不尽録,今依《道荣传》《宋云家纪》,故并载之,以备缺文。”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有 李白 此歌,可见 开元 、 天宝 年间已有太湖石之采贡,这正可以补足史籍的缺文。”
词语解释:缺政  拼音:quē zhèng
缺失的政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这些人各有所长,都能直言谏诤,补救缺政。”
词语解释:缺吃短穿  拼音:quē chī duǎn chuān
见“ 缺吃少穿 ”。
词语解释:缺吃少穿  拼音:quē chī shǎo chuān
谓衣食困乏。 李凯 庆琛 《五亿农民的方向》:“那时候,他的父亲死去了,母亲领着他过日子,经常缺吃少穿。”亦作“ 缺吃短穿 ”。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三:“赤贫户缺吃短穿,多分粮食和衣裳,还得分劈硬实的牲口。”
共82,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