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霰去声 殿[piàn piān][zhuàn,传记]线便[biàn,便利][详注1][juàn,书卷][shàn,封禅][详注2][xuàn,打转、屡次][动词][同砚][详注3][拊手][yàn][qiàn][详注4][详注5][diàn][yuàn,衣饰][详注6][音伣。《广韵》牵挽也。][详注7]穿[音钏。贯也。《前汉·司马迁传》贯穿经传。][juàn,猪圈][详注8][xuàn][diàn][yuàn][tiàn][详注9][详注10]嬿[jiàn][躁急也]迿[jiàn][详注11][详注12]


注1:转 zhuàn,专去声。凡物自转则上声,以力转物则去声。
注2:援 音院。救助也,接也。《鲁语》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注》所攀援以为助也。
注3:选 《玉篇》去绢切《广韵》思绢切《集韵》《正韵》须绢切,音噀。《礼·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注》选,宣练反。
注4:饭 叶扶霰切,音卞。《苏辙诗》岸上游人暮不归,清香入袖凉吹面。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清尊餐白饭。
注5:拚 《唐韵》《集韵》《韵会》皮变切,音卞。抃本字。《说文》拊手也。《宋书·何承天传》歌拚就路。《注》手舞貌。互详抃字注。
注6:遣 缱去声。《广韵》人臣赐车马曰遣车。《正韵》将葬而祭曰遣奠。既祭,乃包牲体,载之以车,随柩而行,曰遣车。《礼·檀弓》遣车一乘。《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
注7:煎 音箭。《广韵》甲煎。《南史·范云传》甲煎浅俗比徐湛之。又甲煎,香名。《贞观纪闻》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数车,光暗则以甲煎沃之,香闻数里。
注8:先 音霰。《增韵》先之也。《正韵》相导前后曰先后。《周礼·夏官·大司马》以先恺乐,献于社。《注》先犹导也。《史记·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又先事而为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违。《礼·月令》先立春三日。又当后而前曰先。《左传·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长者。《老子·道德经》先天地生。又《广韵》娣姒曰先后。《前汉·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呼之为妯娌。
注9:剸 又《唐韵》《集韵》之转切《韵会》之啭切,专去声。断也。《广韵》细割切肉貌。
注10:辗 niǎn zhǎn,展去声。《广韵》水辗也。《集韵》转轮治谷也。
注11:趼 音砚。《说文》兽足企也。《尔雅·释畜》騉蹄趼,善升甗。《注》騉蹄如趼而健,善上山。《疏》趼,平也。谓蹄平正善升。
注12:瞑 音面。瞑眩剧也。又愦乱也。《书·说命》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一作眠眩。互详眠字注。
首字词组
缮性缮发缮人缮治缮裔缮葺缮录 
缮写缮守缮理缮校缮甲缮营缮览 
缮完缮兵缮修缮造缮生缮缉缮饰 

词语解释:缮性  拼音:shàn xìng
涵养本性。《庄子·缮性》:“缮性於俗。” 成玄英 疏:“缮,治也;性,生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永嘉绿璋山》诗:“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清 徐增 《送中洲大师往庐山》诗:“繙经悟空假,缮性了真妄。”《中国近代文论选·读新小说法》:“文章固非吾辈所重耶?即论文章,新小説之感人也亦挚矣。以言其缮性也:常者登山陟水,如《寻亲记》,读之可令人敬;奇者万死一生,如《歷险记》,读之可令人奋。”
词语解释:缮写  拼音:shàn xiě
誊写;编录。 汉 刘向 《〈战国策〉序》:“其事继 春秋 以后,讫 楚 汉 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 王琦 注引《韵会》:“编録文字谓之缮写。” 宋 苏轼 《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 清 黄宗羲 《万里寻兄记》:“於是裂纸数千,缮写其兄里系、年貌,为零丁,所过之处輒榜之宫观、街市间。”
词语解释:缮完  拼音:shàn wán
(1).修缮墙垣。完,通“ 院 ”。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 杨伯峻 注:“完借为院……《广雅·释宫》云:‘院,垣也。’”
(2).泛指修缮。 唐 元稹 《代谕淮西书》:“蓄聚糗粮,缮完城垒。”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往年詔天下缮完城池。”
词语解释:缮发
抄写后发出
词语解释:缮守  拼音:shàn shǒu
修整守备。 宋 陈师道 《拟御试武举策》:“完聚缮守,以待其来。” 明 唐顺之 《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既贼大举来寇,公乃移兵入城,与知州僇力缮守。”
词语解释:缮兵  拼音:shàn bīng
(1).整治武备。《管子·大匡》:“二年, 桓公 弥乱,又告 管仲 曰:‘欲缮兵。’”《后汉书·刘虞公孙瓒等传论》:“缮兵昭武,以临羣雄之隙。” 李贤 注:“缮,修也。”
(2).供给军队食粮。缮,通“ 膳 ”。《史记·张仪列传》:“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 张守节 正义:“缮音膳,同‘饍’,具食也。”
词语解释:缮人  拼音:shàn rén
《周礼》官名。《周礼·夏官·缮人》:“缮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
词语解释:缮理  拼音:shàn lǐ
(1).修理;修缮。《后汉书·郎顗传》:“自顷缮理 西苑 ,修復太学。”《新五代史·杂传七·张全义》:“及 梁太祖 劫 唐昭宗 东迁,缮理宫闕,府廨仓库,皆 全义 之力也。”
(2).整治,整顿。 宋 王禹偁 《拟侯君集平高昌纪功碑》:“皇上諮询百辟,缮理六军,将兴出律之师,爰择徂征之将。”
词语解释:缮修  拼音:shàn xiū
修缮;修补。《汉书·息夫躬传》:“简练戎士,缮修干戈。” 颜师古 注:“缮,补也。” 晋 傅亮 《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既开翦荆棘,缮修毁垣。”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 庆历 以前, 河水 数西溢浸 朝邑 ,民苦之,屡请塞堤。 蒋希鲁 知 河中府 ,始塞之,自是每岁缮修西堤。”
词语解释:缮治  拼音:shàn zhì
整理;修补。《管子·度地》:“乃取水左右各一人,使为都匠水工,令之行水道、城郭、隄川、沟地、官府、寺舍及洲中当缮治者,给卒财足。”《汉书·高帝纪上》:“缮治 河上 塞。” 颜师古 注:“缮,补也。” 宋 曾巩 《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札子》:“今连营之士,训练精鋭;武库之兵,缮治工巧。” 明 文徵明 《明故资善大夫山阴何公神道碑》:“会盗起,流劫四出,公飭甲练兵,缮治楼櫓,作计守城。”
词语解释:缮校  拼音:shàn jiào
修改、校改、订正
词语解释:缮造  拼音:shàn zào
修造。《陈书·宣帝纪》:“今可宣勑主衣、尚方诸堂署等,自非军国资须,不得缮造众物。” 唐 狄仁杰 《言河朔人庶疏》:“修筑城池,缮造兵甲。”
词语解释:缮裔  拼音:shàn yì
唐 代 南诏国 官名。《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大府主将曰演习,副曰演览;中府主将曰缮裔,副曰缮览。”
词语解释:缮甲  拼音:shàn jiǎ
谓整治武器装备。《诗·郑风·叔于田序》:“ 叔 处于 京 ,缮甲治兵,以出于田。” 郑玄 笺:“缮之言善也;甲,鎧也。”《史记·张仪列传》:“敝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旧唐书·德宗纪上》:“朝廷增一城,浚一池,便飞语有辞,而诸盗完城缮甲,畧无寧日。”
词语解释:缮生  拼音:shàn shēng
养生。修养身心,益寿延年。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怪术》:“ 海州 司马 韦敷 ,曾往 嘉兴 ;道遇释子 希遁 ,深於缮生之术。”
词语解释:缮葺  拼音:shàn qì
亦作“ 缮缉 ”。 谓修理房屋、墙垣等。《旧唐书·良吏传下·姜师度》:“六年,以 蒲州 为 河中府 ,拜 师度 为 河中 尹,令其缮缉府寺。”《宋史·李寿朋传》:“ 寿朋 以席为屋,督吏寀缮葺,未数月,復其旧。”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谭九》:“往岁零雨,屋舍倾圮,佐领无力缮葺,老朽无容身处。”
词语解释:缮营  拼音:shàn yíng
修造。 前蜀 杜光庭 《杨神湍谢土地词》:“缮营久旷,芜薈几侵。清坛为蹂践之塲,閟殿染膻腥之杂。”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故事:郊宫无屋,旋施幄帟,风雨不除。上命缮营。”
词语解释:缮缉  拼音:shàn jī
见“ 缮葺 ”。
词语解释:缮葺  拼音:shàn qì
亦作“ 缮缉 ”。 谓修理房屋、墙垣等。《旧唐书·良吏传下·姜师度》:“六年,以 蒲州 为 河中府 ,拜 师度 为 河中 尹,令其缮缉府寺。”《宋史·李寿朋传》:“ 寿朋 以席为屋,督吏寀缮葺,未数月,復其旧。”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谭九》:“往岁零雨,屋舍倾圮,佐领无力缮葺,老朽无容身处。”
词语解释:缮录  拼音:shàn lù
誊写。《新唐书·儒学传下·褚无量》:“初,内府旧书,自 高宗 时藏宫中,甲乙丛倒, 无量 建请缮録补第,以广秘籍。”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六:“ 吉甫 因出示关报,先君欲假以付吏缮録。”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四月以来,政治学院工课甚紧,考期伊邇,无暇将日记缮録呈上。”
词语解释:缮览  拼音:shàn lǎn
唐 代 南诏国 官名。《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大府主将曰演习,副曰演览;中府主将曰缮裔,副曰缮览。”
词语解释:缮饰  拼音:shàn shì
修理整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国新流亡,今乃復殷给,缮饰备利, 吴 必惧。”
修葺装饰。《后汉书·杨震传》:“雕修缮饰,穷极巧伎。” 前蜀 杜光庭 《代陶福太保修浕口化请额表》:“芝田柰苑,咸荷精严;古庙儒宫,亦蒙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