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遗编 拼音:yí biān
(1).指前人留下的著作。《旧唐书·章怀太子贤传》:“往圣遗编,咸穷壼奥。” 宋 苏辙 《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诗:“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 明 黄哲 《过梁昭明太子墓》诗:“遗编軼正雅,旷代殊徽音。” 清 杜濬 《咏史得谢皋》:“所以 晞髮翁 ,遗编灿星斗。”
(2).指散佚的典籍。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通儒作相,徵博士於诸侯;中使驱车,访遗编於四海。” 清 戴名世 《〈天籁集〉序》:“顷余有志於先朝文献,欲勒为一书,所至輒访求遗编,颇畧具。”
(3).释卷;放下书籍。 明 袁宏道 《送叶使君还朝序》:“虽纷庞业杂之中,而幽閒自得,手不遗编。”词语解释:简编 拼音:jiǎn biān
(1).串连竹简的带子。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且古书之多隐,未必昔人故欲难晓……经荒歷乱,埋藏积久,简编朽絶,亡失者多。” 唐 苏颋 《壠上记·玉屐》:“ 齐 建元 中,盗发 楚王 塚,获玉镜玉屐,又得古书,青丝简编。”
(2).指书籍。《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七》:“帝御 文明殿 受册徽号,册曰……休徵备载於简编,徽号过持於谦让。” 明 方孝孺 《心远轩记》:“穷居则乐之以终身,垂之於简编,岂不诚远矣哉!” 清 顾炎武 《谒夫子庙》诗:“宅有丝竹响,壁有简编留。”
(3).内容比较简略的著作;简本。如:《中国通史简编》。词语解释:韦编 拼音:wéi biān
(1).古代用竹简书写,用皮绳编缀称“韦编”。《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絶。”后以“韦编”借指《易》。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每览韦编,思弘大《易》。” 唐 许浑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诗:“ 紫霄峯 下絶韦编,旧隐 相如 结韈前。”自注:“ 元君 旧隐 庐山 学《易》。”
(2).泛指古籍。 唐 周弘亮 《除夜书情》诗:“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今汝萤火曾亲,蠹书堪读,可将玉管,从事韦编。”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始点漆於韦编,继操刀於简版。”参见“ 韦编三絶 ”。
词语解释:韦编三绝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絶。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汉书·儒林传序》:“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絶,而为之传。” 颜师古 注:“编,所以联次简也。言爱玩之甚,故编简之韦为之三絶也。”后遂以“韦编三絶”为读书勤奋、刻苦治学之典。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圣者犹韦编三絶,以勤经业,凡才近人,安得兼修。”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在 卭笮 十餘载,沉研《易》象,韦编三絶,赋诗纵酒,以乐当年。” 元 耶律楚材 《过天德和王辅之》之四:“韦编三絶耽 羲 《易》,萧散风神真隐人。”词语解释:青编 拼音:qīng biān
(1).即青丝简编。 唐 李德裕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诗:“青编尽以 汲冢 来,科斗皆从 鲁室 至。”参见“ 青丝简编 ”。
(2).借指史籍。 南朝 梁简文帝 《长沙宣武王北凉州庙碑》:“功书緑字,事烛青编。” 宋 陆游 《读史有感》诗:“读尽青编窗日晚,一樽聊復吊兴亡。” 清 钱谦益 《陆宣公墓道行》:“ 永贞 求旧空黄土, 元祐 青编照千古。”
(3).泛指书籍。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粉指印青编》:“ 徐州 尚书妓女多涉猎。人有借其书者,往往粉指痕并印於青编。” 宋 王禹偁 《馆中春值偶题》诗:“春风老尽诗情淡,翻卷青编独绕廊。” 清 钮琇 《觚賸·延平女子》:“昔年薰香染翰,粉印青编;今日滴血濡毫,綃封红泪。”
词语解释:青丝简编 拼音:qīng sī jiǎn biān
用青丝联缀成的竹简书。泛指古代史册。《《类说》卷二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楚王冢》》:“ 齐 建元 中,盗发 楚王塚 ,获玉镜、玉屐;又得古书青丝简编。”词语解释:陈编 拼音:chén biān
指古籍、古书。 唐 韩愈 《进学解》:“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 明 袁宏道 《募建青门庵疏》:“青衿之士,口者什六,身者什三,唯一二老儒守陈编久者不復信,世雅不重之,故不胜也。” 清 黄遵宪 《感怀》诗:“当世得失林,未可稽陈编。” 李大钊 《史观》:“吾兹之所谓歷史,非指过去的陈编而言。”词语解释:残编 拼音:cán biān
残缺不全的书。 元 成廷珪 《夜思》诗:“青灯细雨三更梦,白首残编万古心。” 明 文徵明 《寄黄泰泉学士》诗:“残编空復淹 司马 ,当路何人荐《子虚》!”词语解释:尘编 拼音:chén biān
指古旧之书。 唐 唐彦谦 《题宗人故帖》诗:“所忠无处访 相如 ,风笈尘编跡尚餘。” 宋 朱熹 《寄吴公济兼简李伯谏》诗之四:“欲识寥寥千古意,莫将新语勘尘编。” 金 祝简 《虚极斋独坐》诗:“却掩尘编时闭目,胡床独坐听秋声。”词语解释:新编 拼音:xīn biān
(1).新编撰。 唐 李商隐 《题李上謩壁》诗:“旧著《思玄赋》,新编《杂拟诗》。”《宋史·太祖纪三》:“甲子, 薛居正 等上新编《五代史》,赐器币有差。”《人民日报》1987.1.7:“在国外史学界享有很高声誉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经国内世界史专家几年的努力,已陆续翻译完成。”
(2).新整编。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当兵也有走运的,你听说过新编的第八十九师吗?”词语解释:开编 拼音:kāi biān
打开书本。 宋 王安石 《送石赓归宁》诗:“开编喜有得,一读瘳沉痾。”词语解释:旧编 拼音:jiù biān
旧稿。 宋 刘克庄 《灯夕二首呈刘帅》诗之二:“书生晚抱忧时志,归画残灰理旧编。”词语解释:绝编 拼音:jué biān
1.《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读《易》,韦编三絶。”后因以“絶编”为 孔子 读《易》的典故。《陈书·周弘正传》:“ 东鲁 絶编之思, 西伯 幽忧之作,事逾三古,人更七圣。”
2.犹绝学。《晋书·皇甫谧传》:“求絶编於天籙,亮我躬之辛苦。”参见“ 絶学 ”。
3.犹残编。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书侍郎徐公帖后》:“絶编坏简徒自苦,炊沙鏤冰初何功。”
词语解释:绝学 拼音:jué xué
(1).弃绝学业。《老子》:“絶学无忧。”《庄子·山木》:“ 孔子 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絶学捐书。” 宋 苏轼 《和桃花源》:“躬耕任地力,絶学抱天艺。”
(2).失传的学问。《汉书·韦贤传论》:“ 汉 承亡 秦 絶学之后,祖宗之制,因时制宜。” 宋 朱熹 《近思录》卷二:“为去圣继絶学,为万世开太平。” 清 黄景仁 《董子读书台》诗:“ 广川 绍絶学,命世 伊 吕 儔。”
(3).谓造诣独到之学。 清 恽敬 《〈说文解字谐声谱〉序》:“若夫成一家之絶学,求前人之坠绪,开后来之精识。” 章炳麟 《文学说例》:“ 高邮 以其絶学释 姬 汉 古书,冰解壤分,所无凝滞,信哉千五百年未有其人也。” 词语解释:诗编 拼音:shī biān
诗集。 宋 杨万里 《读诗》诗:“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 唐 诗读 半山 。”词语解释:断编 拼音:duàn biān
见“ 断编残简 ”。
词语解释:断编残简 拼音:duàn biān cán jiǎn
残缺不全的古籍。简,古时用以书写的竹片。编,穿简的皮条。 宋 黄庭坚 《读书呈几复》诗之一:“身入羣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宋史·欧阳脩传》:“﹝ 欧阳脩 ﹞好古嗜学,凡 周 汉 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研稽异同,立説於左,的的可表证,谓之《集古録》。”亦省作“ 断编 ”。 宋 苏舜钦 《冬夕偶书》诗:“玉颜皓齿他人乐,独守残灯理断编。” 元 刘因 《平昔》诗:“人间万事思空遍,依旧西窻理断编。”词语解释:民编 拼音:mín biān
编入户籍的平民。 宋 张孝祥 《淮西漕司设醮》:“伏愿緑章上达,絳节下临。注南斗之生,俾谢无穷之苦;削 酆都 之籍,溥施荡秽之恩。及此民编,咸躋寿域。”词语解释:长编 拼音:cháng biān
(1).指卷帙繁多的书籍。 宋 曾巩 《读书》诗:“长编倚修架,大轴解深囊。”
(2).撰写编年史前,先行搜集资料,按次排列。称为“长编”。 宋 司马光 编订《资治通鉴》,先成“长编”,然后删定成书。 南宋 李焘 编订 北宋 九朝编年史,谦言不敢续《通鉴》,名为《续资治通鑑长编》。后亦指汇集资料有待删订撰写成书的其他著作的草稿本。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我数年前,曾拟编 中国 字体变迁史及文学史稿各一部,先从作长编入手。”词语解释:史编 拼音:shǐ biān
史书。 明 刘基 《甘露颂》:“小臣作颂,愿附史编。” 刘师培 《文说·记事》:“ 姬公 《官礼》, 孔 氏《春秋》,一则法典之书,一则史编之体。”参见“ 史书 ”。
词语解释:史书 拼音:shǐ shū
(1). 汉 称令史所习之书,即当时通用的隶书。《汉书·元帝纪赞》:“ 元帝 多材艺,善史书。”按,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谓指 史籀 所作大篆,非是。参阅 清 钱大昕 《三史拾遗·元帝纪》。
(2).记载历史的书籍。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周公 之垂法,史书之旧章。” 唐 刘知几 《史通·因习》:“况史书者,记事之言耳。” 章炳麟 《论式》:“斯岂非崇信文集,异视史书之过哉!”词语解释:芸编 拼音:yún biān
指书籍。芸,香草,置书页内可以辟蠹,故称。 宋 陆游 《夏日杂题》诗之五:“ 天随 手不去朱黄,辟蠹芸编细细香。” 明 高明 《琵琶记·副末开场》:“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 清 王时翔 《天香》词:“天上芸编催校,待重来,御炉烟绕。”词语解释:瑶编 拼音:yáo biān
珍贵的书册。亦为书籍的美称。 唐 李峤 《为百僚贺瑞石表》:“考皇图于金册,搜瑞典于瑶编。”《宋史·乐志十四》:“玉璽瑶编,礼容毕具。” 元 陈樵 《东阳县学晖映楼赋》:“积縹囊与緗帙,藴琼轴与瑶编。”词语解释:巨编 拼音:jù biān
1.犹巨著。词语解释:蠹编 拼音:dù biān
亦作“蠧编”。 虫蛀坏的书。泛指古旧书籍。 宋 陆游 《雨夜》诗:“雨中更觉凄凉甚,一点残灯守蠹编。” 明 唐顺之 《重修宜兴县学记》:“朝击柝而聚之而课之书,夕击柝而聚之而校之文,口吻刓于蠹编之诵记,而思虑敝于游词之剽缀。”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外谪》:“儿郎头角,曾亲蠧编,晴云遥望 蓬莱殿 。”词语解释:华编 拼音:huá biān
指书简、著述。 唐 钱起 《和刘七读书》:“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清 曹寅 《病中冲谷四兄寄诗相慰》诗之三:“华编喜挹松窗緑,情思遥分蕉绪黄。”词语解释:竹编 拼音:zhú biān
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将竹子剖削成粗细匀净的篾丝,经加工后编结成各种精巧的生活用具,如竹篮、果盒、屏风、门帘、扇子等。《文汇报》1984.2.5:“ 嵊县 工艺竹编现有十二个大类,三千多个花色品种。”词语解释:钜编 拼音:jù biān
犹巨著。 元 袁桷 《进五朝实录表》:“帝王之制可举,今已稡於鉅编,诗书所称何加,愿有光於亿载。”词语解释:贝编 拼音:bèi biān
指佛经。因其写于叶上,故称。 宋 洪适 《蛰寮记》:“子 洪子 囚故山絫年,葺一室,地不丈阔,自 先秦 古书,壼史,贝编,稗官之丛説,骚人之笔语,匝然甲乙,整籤繙帙,味之有餘乐。” 元 袁桷 《七观》:“攟拾苍雅,刮磨誥盘,微粲贝编,飞英露漙。”词语解释:在编 拼音:zài biān
被列在某团体编制之中。例如:在编职工。词语解释:金编 拼音:jīn biān
用金丝穿联的简册。指道教经典。 唐 张九龄 《登楼望西山》诗:“仙井今犹在, 洪崖 久不还。金编惟我授,羽驾亦谁攀?”词语解释:合编 拼音:hé biān
(1).编在一起。《诗·小雅·南陔序》“《南陔》……有其义而亡其辞” 汉 郑玄 笺:“遭 战国 及 秦 之世而亡之,其义则与众篇之义合编,故存。”
(2).共同编辑。《文学报》1984.4.26:“﹝ 郑成义 ﹞先后与 福庚 合编了诗集《上海组诗》、《烟囱下的短歌》、《河山春色》及个人专集《喜报》、《鼓点集》、组诗《红色厂谱》等。”词语解释:小编 拼音:xiǎo biān
小册子。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一》:“忽一日,见鬻故书者有一小编,偶取视之,乃《比红儿诗》也。”词语解释:续编 拼音:xù biān
(1).谓原书写成后,继续写下去。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小说》:“自 金圣叹 好批小説,以为其文法毕具,逼肖 龙门 ,故世之续编者,汗牛充栋。”
(2).继原书之后所写的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小引》:“不问新旧,輒随意録写,亦復成帙,绪成前稿,名曰续编,仍冠以 万历 。”词语解释:经编 拼音:jīng biān
针织中利用经纱纵行结圈连成织物的方法词语解释:玉编 拼音:yù biān
(1).珍贵的典籍。 唐 卢伦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麟笔删金篆,龙綃荐玉编。”
(2).指道书。 唐 王建 《武陵春日》诗:“不似冥心叩尘寂,玉编金轴有仙方。”词语解释:琼编 拼音:qióng biān
美好的诗文篇什。 唐 王勃 《四分律宗纪序》:“遂使琼编浩汗,利涉迷於要津。”词语解释:连编 拼音:lián biān
串连编结。《旧唐书·礼仪志三》:“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词语解释:闲编 拼音:xián biān
亦作“间编”。 编次杂乱。《汉书·刘歆传》:“ 孝成皇帝 閔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祕臧,校理旧文,得此三事,以孝学官所传,经或脱简,传或间编。” 颜师古 注:“间编,谓旧编烂絶,就更次之,前后错乱也。”词语解释:瞎编 拼音:xiā biān
胡乱编造;捏造。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德言工容’不是我瞎编,是圣人说的。” 金近 《狐狸打猎人的故事》:“我看哪,你还是别再去想那只‘最可怕的狼’吧,那是人家瞎编出来的,谁也没有见过。”词语解释:青琅编 拼音:qīng láng biān
喻指华美的诗文。 唐 欧阳詹 《李评事公进示文集因赠之》诗:“逮兹覿清扬,幸覩青琅编。泠泠 中山 醇,片片 崑丘 璠。”词语解释:黄石编 拼音:huáng shí biān
即 黄石 书。 明 袁宏道 《相逢行》:“壁上 荣启 图,手里 黄石 编。”参见“ 黄石书 ”。
词语解释:黄石书 拼音:huáng shí shū
指 黄石公 授与 张良 的兵书。世称《黄石公三略》。 明 陈子龙 《壮游行》:“或授 黄石 书,且遇採药翁。”词语解释:齐编 拼音:qí biān
谓户籍编在一起。指身份相同。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藜藿不供而意佚於方丈,齐编庸民而心欢於有土。”词语解释:故编 拼音:gù biān
旧作。 宋 杨万里 《感秋》诗之一:“长亭夜濯足,吹灯呻故编。”词语解释:收编 拼音:shōu biān
收留并改编。 郭沫若 《洪波曲》第四章四:“他们先分别向市政府、市党部和什么抗敌后援委员会等请求收编。” 端木蕻良 《遥远的风沙》:“这样不行的,这恁能收编呢。”词语解释:间编
编次杂乱词语解释:定编 拼音:dìng biān
确定编制,确定职工员额。《文汇报》1984.9.4:“城市经济改革后,许多工厂实行定编定员,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现象。”词语解释:觚编 拼音:gū biān
编连成册的木简。借指书籍。 唐 来鹄 《圣政纪颂》:“君誥臣箴,觚编毫络,前书后经,规善鉴恶,国之大章,如何寝略。”词语解释:裁编 拼音:cái biān
裁剪编织。比喻撰写词章。 宋 柳永 《燕归梁》词:“织锦裁编写意深,字值千金。一回披玩一愁吟,肠成结、泪盈襟。”词语解释:龙编 拼音:lóng biān
(1).龙宫的经藏,佛教经典。 唐 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彩帙瑶箱,龙编月久。” 蒋清翊 注:“经有出於龙宫者,故曰龙编,犹今言龙藏矣。”参见“ 龙藏 ”。
(2). 太公望 兵书有《六韬》,第三曰《龙韬》。借指兵书。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中权令峻,按虎节以风生;上将策奇,指龙编而天落。”
(3).古地名。《晋书·卢循传》:“﹝ 循 ﹞至 龙编 ,刺史 杜慧度 譎而败之。” 唐 陆龟蒙 《和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城连虎踞山图丽,路入 龙编 海舶遥。”
词语解释:龙藏 拼音:lóng zàng
亦作“ 龙臧 ”。 《易·乾》:“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后因以“龙臧”指潜藏勿用。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轩辕 、 神农 、 赫胥 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圣主使然。”
亦作“ 龙臧 ”。 龙宫的经藏。指佛家经典。佛经故事相传 龙树 入龙宫赍《华严经》。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足蹈慧门,学通龙藏。” 唐 沉佺期 《乐城白鹤寺》诗:“碧海开龙藏,青云起雁堂。” 清 黄宗羲 《青词》:“爰集胜侣,用翻龙藏,清梵悠长,儼慈音之在邇。”见“ 龙藏寺碑 ”。词语解释:盛编 拼音:shèng biān
对别人著作的美称。 宋 曾巩 《答孙都官书》:“盛编尚且借观,而先以此谢。”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下:“向示盛编,心极爱嘆。”词语解释:外编 拼音:wài biān
正书以外带补遗、补缺性质的别编。《宋史·艺文志一》:“ 程迥 《易章句》十卷,又《外编》一卷。” 清 雷浚著 《说文外编》:“因取见于群经和《玉篇》、《广韵》而《说文》不载的字,故以外编为名。”词语解释:祥编 拼音:xiáng biān
祥瑞的书籍。 唐 崔融 《为皇太子贺甘露表》:“荐河图而升洛范,日载祥编。”词语解释:豹鼠奇编 拼音:bào shǔ qí biān
指《尔雅》。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孔广森》:“ 景纯 有云:‘《尔雅》者……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鈐键。’虎闈小学,未束髮而知书;豹鼠奇编,不下席而观古。”豹鼠,指 东汉 窦攸 据《尔雅·释兽》文辨豹文鼠事。参见“ 豹文鼠 ”。
词语解释:豹文鼠 拼音:bào wén shǔ
即鼮鼠。因身有豹文,故名。《尔雅·释兽》:“豹文,鼮鼠。” 郭璞 注:“鼠文采如豹者。 汉武帝 时得此鼠,孝廉郎 终军 知之,赐绢百匹。” 宋 王楙 《野客丛书·豹文鼮鼠》:“考 前汉 诸书,不闻 终军 有此事。读 后汉 《竇攸家传》:‘ 光武 宴百僚於 云臺 ,得豹文之鼠,问羣臣,莫知之。惟 竇攸 曰:“此鼮鼠也。”詔问所出,曰:“见《尔雅》。”验之果然。赐绢百匹,詔公卿子弟就 攸 学《尔雅》。’是以 徐陵 《谢启》曰:‘虽 贾逵 之颂神爵, 竇攸 之对鼮鼠……方其宠锡,独有光前。’得非即此事而误以为 终军 乎?”按,当以《窦攸家传》所载为是。 唐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惊疑豹文鼠,贪窃虎皮羊。”参阅 清 臧琳 《经义杂记·窦攸辨豹文鼠》。词语解释:词话丛编 拼音:cí huà cóng biān
词话丛书。唐圭璋编。共收宋、元、明、清及近代的词话和词论著作六十种,是词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词语解释:主编 拼音:zhǔ biān
(1).主持编辑工作。 邹韬奋 《经历》五:“那时的《自由谈》是由 冷血 先生主编。”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三:“我们还曾经共同编制过一种画报,由三厅的 叶浅予 主编。”
(2).指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巴金 《随想录·关于丽尼同志》:“刊物的主编 靳以 早去了 四川 ,大部分稿子,还是他留下来的。”词语解释:额编 拼音:é biān
谓按额定的数字编制(册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本治钱粮额编,总以赋役全书为据,其杂项钞课,俱关考成逐款要查,丝毫不可遗漏。”词语解释:超编 拼音:chāo biān
超出人员编制的限额词语解释:蟠编 拼音:pán biān
盘踞纠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叶榆河》:“ 建安 二十三年,立州之始,蛟龙蟠编于南北二津,故改 龙渊 以 龙编 为名也。”词语解释:蠹简遗编 拼音:dù jiǎn yí biān
泛指残存的书籍。 唐 罗隐 《咏史》:“蠹简遗编试一寻,寂寥前事似如今。”词语解释:逸编 拼音:yì biān
散失的篇章。《中国丛书综录·集部·别集》:“《铁崖逸编注》八卷, 元 杨维桢 撰, 清 楼卜瀍 注。”《书品》1986年第3期:“因为其中多是古本逸编,所以取名《古逸丛书》。”词语解释:青丝简编 拼音:qīng sī jiǎn biān
用青丝联缀成的竹简书。泛指古代史册。《《类说》卷二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楚王冢》》:“ 齐 建元 中,盗发 楚王塚 ,获玉镜、玉屐;又得古书青丝简编。”词语解释:青丝编 拼音:qīng sī biān
即青丝简编。《南齐书·文王太子长懋传》:“时 襄阳 有盗发古塚者,相传云是 楚王 塚,大获宝物玉屐、玉屏风、竹简书、青丝编。”参见“ 青丝简编 ”。
词语解释:青丝简编 拼音:qīng sī jiǎn biān
用青丝联缀成的竹简书。泛指古代史册。《《类说》卷二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楚王冢》》:“ 齐 建元 中,盗发 楚王塚 ,获玉镜、玉屐;又得古书青丝简编。”词语解释:霞编 拼音:xiá biān
道书,道教典籍。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访道》:“因此叩灵坛,斋心礼上仙。手啟霞编,口授真詮。”词语解释:抪编
分布遍及词语解释:末编 拼音:mò biān
指书的最后一编。编,编次。《晋书·华峤传》:“ 嶠 以《汉纪》烦秽,慨然有改作之意…… 嶠 以皇后配天作合,前史作外戚传以继末编,非其义也,故易为皇后纪,以次帝纪。” 鲁迅 有《且介亭杂文末编》。词语解释:棕编 拼音:zōng biān
用棕丝编制的用品和工艺品。坚实,美观,制品有提兜、箱子、凉帽、拖鞋、玩具等。主要产地是 四川 新繁 地区。词语解释:银编 拼音:yín biān
书籍的美称。 隋炀帝 《遗陈尚书江总檄》:“金匱珠韜,银编玉策。”词语解释:选编 拼音:xuǎn biān
(1).挑选文章或资料进行编辑。《新华日报》1991.2.24:“选编稿件凭质量好,不凭关系热。”
(2).选编的集子,多用作书名。如:《法制教育文件选编》。词语解释:鸿编 拼音:hóng biān
巨著。 清 蒲松龄 《拟〈大清会典〉告成表》:“伏以骏命凝休,薄海仰文明之烈;鸿编就绪,熙朝昭德业之隆。”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申郑》:“创条发例,鉅製鸿编。”词语解释:棕编 拼音:zōng biān
用棕丝编制的用品和工艺品。坚实,美观,制品有提兜、箱子、凉帽、拖鞋、玩具等。主要产地是四川新繁地区。词语解释:扩编 拼音:kuò biān
扩大编制。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三章:“ 高增福 情绪很高地托回家的五个同伴,每人‘招’一个‘新兵’来。看来,队伍是非扩编不可了。”词语解释:摘编 拼音:zhāi biān
从某方面的文章中摘录并编辑。例如:言论摘编。词语解释:混编 拼音:hùn biān
把不同类的人或事混合编组。例如:不同机型混编迎战。词语解释:点编 拼音:diǎn biān
点验人数,列入编制。 魏金水 《谈判桌上的斗争》:“国民党对和平谈判是没有诚意的,说什么共产党只能‘投降’,没有‘合作’;对红色武装则坚持要‘收编’,不能‘点编’。”词语解释:改编 拼音:gǎi biān
(1).根据原著重新编写。改编所用体裁往往与原著不同。 巴金 《家》一:“ 朱先生 把《宝岛》改编成剧本,就编得不好。”
(2).改变原来的编制。多指军队。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一:“按照 北平 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是增加了,这就是迫使敌军用和平方法,迅速地彻底地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制度改编为人民解放军。”词语解释:枕中编 拼音:zhěn zhōng biān
指枕中《鸿宝》。 明 张居正 《赠贞庵王孙》诗之一:“白昼果能生羽翼, 淮南 何羡枕中编。”参见“ 枕中鸿寳 ”。 清 任安上 《与吴拜经书》:“《叙事解疑》一帙,珍之五十一年矣,以为枕中《鸿寳》,足佐千秋秘籍。”词语解释:柳编 拼音:liǔ biān
柳条编制手工工艺;也指该工艺的成品,如柳条帽、筐、篮等词语解释:总编 拼音:zǒng biān
见“ 总编辑 ”。
词语解释:总编辑 拼音:zǒng biān jí
新闻出版单位编辑业务的总负责人。 曹禺 《日出》第四幕:“我姓 潘 ,我是 潘四爷 呀……我找总编辑 张先生 说话。” 袁鹰 《飞》:“作为总编辑,他既写社论、时评,也写诗篇。”亦省称“ 总编 ”。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他是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就是现在的‘主编’或‘总编’。”词语解释:整编 拼音:zhěng biān
整顿改编。多用于军队等组织。如:对起义部队进行整编。词语解释:徭编 拼音:yáo biān
编户之民的徭役。词语解释:汇编 拼音:huì biān
(1).汇总编辑。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院中旧藏《永乐大典》,内有摘抄成卷、汇编成部之书,为一处。”
(2).指汇总编辑而成的书。太平天囯历史博物馆编有《太平天囯文书汇编》。
(3).古代文官名。职掌编辑。《清史稿·时宪志一》:“五十二年五月,修律吕、算法诸书…… 何国宗 、 梅瑴成 充汇编。”
(1).编在一起的文章、文件等(多用做书名)。如:《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
(2).谓把文章、文件等编在一起。 秦牧 《〈语林采英〉后记》:“各国作家艰苦锤炼语言的故事,如果有谁汇编起来,很可以构成一部大书。”词语解释:彻编 拼音:chè biān
编撰完毕。 清 王耕心 《〈白雨斋词话〉序》:“ 亦峰 为学精苦,每昼营家事,夜诵方策,及既歾,遗书委积,多未彻编。”词语解释:断简残编 拼音:duàn jiǎn cán biān
犹言断编残简。 宋 陆游 《对酒》诗:“断简残编不策勛,东皋犹得肆微勤。”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则这断简残编 孔圣 书,则常是养蠹鱼。”《镜花缘》第九五回:“ 太宗 有剑士千人,都有万夫不挡之勇,惜其法不传。断简残编中虽有一二歌诀,亦不详其説。”亦省作“ 断简 ”。 唐 李绅 《南梁行》:“故篋岁深开断简,秋堂月曙掩遗题。”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史通》:“勇于信冢中之断简,轻于悖显行之‘六经’。” 清 戴名世 《〈天籁集〉序》:“至於文字之可以公之於世者,即残编断简,而不忍其没焉。”参见“ 断编残简 ”。
词语解释:断编残简 拼音:duàn biān cán jiǎn
残缺不全的古籍。简,古时用以书写的竹片。编,穿简的皮条。 宋 黄庭坚 《读书呈几复》诗之一:“身入羣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宋史·欧阳脩传》:“﹝ 欧阳脩 ﹞好古嗜学,凡 周 汉 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研稽异同,立説於左,的的可表证,谓之《集古録》。”亦省作“ 断编 ”。 宋 苏舜钦 《冬夕偶书》诗:“玉颜皓齿他人乐,独守残灯理断编。” 元 刘因 《平昔》诗:“人间万事思空遍,依旧西窻理断编。”词语解释:类编 拼音:lèi biān
分类编录。《明史·后妃传一·成祖徐皇后》:“尝採《女宪》、《女诫》作《内训》二十篇,又类编古人嘉言善行,作《劝善书》,颁行天下。”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自序》:“退而购其书读之,见事物各有异名,心窃喜之,欲类编成帙,以备省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