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缋画 拼音:huì huà
即绘画。 唐 黄滔 《误笔牛赋》:“ 王献之 繢画弥精,变通可惊。”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至若左右图史,开示佛经,金石丝竹之音,繢画工巧之事……莫不一览悬解,终身不忘。”词语解释:缋人 拼音:huì rén
《周礼》官名。掌画绘之事。《周礼·考工记·画繢》“画繢之事” 清 孙诒让 正义:“画繢之事者,亦以事名工也……繢人之外当更有画人,以其事略同,经遂合记之云。” 清 朱仕琇 《赠黄君序》:“然则君将遂尽形所观之象,以追古繢人之能。”词语解释:缋素 拼音:huì sù
语本《论语·八佾》:“绘事后素。”谓先有白色底子,而后施以五彩。后遂以“繢素”喻修饰。 唐 白居易 《白苹洲五亭记》:“盖是境也,实 柳守 滥觴之, 颜公 椎轮之, 杨君 繢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 黄人 《〈清文汇〉序》:“至 萧梁 哲储,始别加组纂,剖觚繢素,渐毗审美。”词语解释:缋罽 拼音:huì jì
彩色的毛织物。《汉书·东方朔传》:“木土衣綺绣,狗马被繢罽。” 颜师古 注:“繢,五綵也。罽,织毛也,即氍毹之属。”词语解释:缋緌 拼音:huì ruí
有画纹的帽带。《礼记·玉藻》:“緇布冠、繢、緌,诸侯之冠也。” 郑玄 注:“诸侯緇布冠有緌,尊者饰也。繢或作绘,緌或作蕤。”词语解释:缋总 拼音:huì zǒng
有画纹的丝带。古代用作车马的装饰。《周礼·春官·巾车》:“王后之五路……厌翟,勒面繢总。” 郑玄 注:“繢,画文也。” 贾公彦 疏:“凡言总者,谓以总为车马之饰,若妇人之总,亦既繫其本,又垂为饰,故皆谓之总也。” 孙诒让 正义:“总为束物之组……朱总、繢总即所谓组总。”词语解释:缋事 拼音:huì shì
绘画之事。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注〉表》:“窃惟繢事以众色成文,蜜蠭以兼采为味,故能使绚素有章,甘踰本质。”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夫盛服饰者以珠翠为先,工繢事者以丹青为主。” 刘师培 《〈骈文读本〉序》:“故能光明上下,劈棤万类,未有志白賁而訧翰如,隲素功以该繢事者也。”词语解释:缋藻 拼音:huì zǎo
华丽的文采。 明 高攀龙 《泰伯庙碑》:“夫文明者,非文词繢藻之工已也。”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今世雕虫小夫,既溺於声律繢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谓读圣贤书,当明其道,不当究其文字。”词语解释:缋纯 拼音:huì chún
用有画纹的缯帛作镶边。《周礼·春官·司几筵》:“诸侯祭祀席,蒲筵繢纯,加莞席纷纯。” 郑玄 注:“繢,画文也。” 贾公彦 疏:“画於繒帛之上,与席为缘也。”一说,古人谓赤为繢,以赤色之组为缘。见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礼》“繢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