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阳平声 [cháng,长短][cháng chǎng chang][háng,行列][cáng,收藏,动词][liáng liang,衡量][详注1][qiáng,刚强][dāng,应当][沧浪][jiāng qiāng,持也送也][fāng fáng][ráng][cáng zāng][gāng][huáng guāng][qiāng][xiāng,相互][sāng,丧葬][háng][chāng][gāng][ráng][qiāng][chuāng,创伤][详注2][详注3][详注4][liáng][叶謨郞切,莽平聲。][tāng táng][láng][槌也][音陽。【博雅】痒,病也。][huāng huang][xiāng]鲿[详注5][详注6][pāng páng][yáng][qiāng][páng][qiāng][páng][同慷][nāng nang][láng liáng][同蘠,蔷薇][táng][qiāng,突也]橿[guāng,桄榔][háng][fāng pāng]躿[音冈。《说文》人颈也。][雨急]騿[详注7][详注8]


注1:傍 通旁。《说文》近也。《广韵》侧也。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侧也
注2:蒋 《说文》菰蒋。《前汉·司马相如传》蒋芋青薠。
注3:怆 音昌。《集韻》悲也。《王逸·九思》??蚗兮噍噍,蝍蛆兮穰穰。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注4:逢 音房。《韩愈诗》萧条千万里,会合安可逢。叶上江、下乡。◎按从降者,音庞。从夆者,音缝、音蓬。《颜氏家训》逄、逢之别,岂可雷同。
注5:仰 áng,古同“昂”,情绪高。《周礼·地官·保氏军旅之容注》军旅之容,阚阚仰仰。
注6:庆 音羌。亦福也。《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叶下殃。《书·伊训》万邦惟庆。叶上祥。《诗·大雅》则笃其庆。叶下光又。《小雅》孝孙有庆。叶下强。
注7:尚 音常,尙書。《白居易·送陝州王司馬建赴任》公事閑忙同少尹,料錢多少敵尚書。
注8:彭 《韵会》逋旁切《正韵》博旁切,榜平声。《玉篇》多貌。《诗·齐风》行人彭彭。《释文》彭,必旁反。又《韵会》《正韵》蒲光切,音旁。《韵会》近也。《正韵》旁也。《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无咎。《疏》彭,旁也。
首字词组
缃帙缃绮缃奁缃蕤缃图缃舄缃节 
缃桃缃缥缃枝缃绿缃囊缃帖缃衣 
缃梅缃叶缃花缃简缃缛缃牒  
缃素缃缣缃荷缃轴缃帻缃核桃  

词语解释:缃帙  拼音:xiāng zhì
浅黄色书套。亦泛指书籍、书卷。《宋书·顺帝纪》:“詔曰:‘…… 姬 夏 典载,犹传緗帙; 汉 魏 餘文,布在方册。’”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縹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緗帙。” 唐 李贺 《示弟》诗:“醁醽今夕酒,緗帙去时书。”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检课》:“俺相公书房中琅函万叠,緗帙千层,都是我收拾。”
词语解释:缃桃  拼音:xiāng táo
见“ 緗核桃 ”。
词语解释:缃核桃  拼音:xiāng hé táo
结浅红色果实的桃树。亦指这种树的花或果实。《西京杂记》卷一:“桃十:秦桃、榹桃、緗核桃。”亦省作“ 緗桃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桃柰》:“《西京杂记》曰:‘核桃、樱桃、緗桃。’” 宋 陈允平 《恋绣衾》词:“緗桃红浅柳褪黄。燕初来、宫漏渐长。” 清 纳兰性德 《忆秦娥》词:“吹开吹谢东风倦,緗桃自惜红颜变。”
词语解释:缃梅  拼音:xiāng méi
浅黄色梅花。《说郛》卷七十引 宋 范成大 《范村梅谱》:“百叶緗梅亦名黄香梅,亦名千叶香。梅花叶至二十餘瓣,心色微黄,花头差,小而繁密。” 宋 张功甫 《梅品·玉照堂梅说》:“东植千叶緗梅,西植红梅各一二十章。” 清 赵翼 《岭南物产图》诗:“十月开緗梅,四季霏丹粟。”
词语解释:缃素  拼音:xiāng sù
(1).浅黄色的绢帛。古时多用以书写。《隋书·经籍志一》:“大凡四部合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但録题及言,盛以縹囊,书用緗素。”
(2).指书卷、书籍。《梁书·昭明太子统传》:“遍该緗素,殫极丘坟。”《北史·高道穆传》:“秘书图籍及典书緗素,多致零落,可令 道穆 总集帐目,并牒儒学之士,编比次第。”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夫以敌国相讎,交兵结怨,载诸移檄,用可致诬;列诸緗素,难为妄説。” 明 高启 《临顿里》诗之八:“旧史堆緗素,新经録洞玄。”
词语解释:缃绮  拼音:xiāng qǐ
浅黄色的丝绸。《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緗綺为下裙,紫綺为上襦。” 唐 刘希夷 《采桑》诗:“青丝娇落日,緗綺弄春风。”
词语解释:缃缥  拼音:xiāng piǎo
(1).浅黄色与浅青色。亦指这两种颜色的织物。《后汉书·舆服志下》:“公主、贵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锦綺罗縠繒,采十二色,重缘袍……二百石以上四采,青黄红緑。贾人,緗縹而已。”
(2).古人常用浅黄或浅青色布帛作书衣。因以指书卷。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诗书乃陈,緗縹斯备。” 唐 李贺 《自昌谷到洛后门》诗:“緗縹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宋 范成大 《次韵刘韶美大风雨坏门屋》:“云烟挥翰墨池翻,緗縹如山昼掩关。”
词语解释:缃叶  拼音:xiāng yè
浅黄色的叶子。 南朝 宋 王僧达 《诗》:“緗叶未开蕋,红葩已发光。”
词语解释:缃缣  拼音:xiāng jiān
即缣缃。浅黄色细绢。古时用以书写。亦借指书册。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当时备巡游,今不存緗縑。” 清 孙枝蔚 《九江舍舟登岸行庐山道中作》诗:“或言最高处,尘不到緗縑。”
词语解释:缃奁  拼音:xiāng lián
亦作“ 緗匳 ”。 浅黄色的帛制小箱箧。 宋 黄庭坚 《谢送碾赐壑源拣芽》诗:“ 壑源 包贡第一春,緗匳碾香供玉食。” 明 文徵明 《雨中检箧得石田先生赠诗因追和其韵》:“十年不踏 西州 路,忍啟緗奩读旧诗。”
词语解释:缃枝  拼音:xiāng zhī
浅黄色的树枝。
词语解释:缃花  拼音:xiāng huā
浅黄色的花。 唐 皎然 《饮茶歌送郑容》:“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緗花啜又生。”
词语解释:缃荷  拼音:xiāng hé
浅红色的荷花。 南朝 齐 谢朓 《夏始和刘潺陵》:“白苹望已骋,緗荷纷可袭。” 唐 苏瓌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帷齐緑树当筵密,盖转緗荷接岸浮。”
词语解释:缃蕤  拼音:xiāng ruí
(1).水草名。一名紫荇。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百草·荇》:“緗蕤,紫荇也。”
(2).黄色下垂的花朵。 宋 姜夔 《洞仙歌·黄木香赠辛稼轩》词:“花中惯识,压架玲瓏雪。乍见緗蕤见琅叶。”
词语解释:缃绿  拼音:xiāng lǜ
黄绿色。 晋 张华 《博物志》逸文:“ 交州 南有虫……视之无定色,在阴地色多緗緑,出日光中变易,或青或緑,或丹或黄,或红或赤。”
词语解释:缃简  拼音:xiāng jiǎn
书简;书籍。古人书写用缃素,故称。 唐 刘禹锡 《上门下武相公启》:“熙如阳和,列在緗简。”《旧唐书·隐逸传·白履忠》:“处士前祕书省校书郎 白履忠 ,学优緗简,道賁丘园。”
词语解释:缃轴  拼音:xiāng zhóu
指书画卷轴。 明 阮大鋮 《燕子笺·驼泄》:“闺里收緗轴,江边拾綵笺。”
词语解释:缃图  拼音:xiāng tú
指书卷图籍。《旧唐书·刘洎传》:“伏愿畧兹雄辩,浩然养气,简彼緗图,淡焉自怡。”《旧唐书·文苑传序》:“若 隋 珠色泽,无假淬磨,孔璣翠羽,自成华彩,置之文苑,实焕緗图。”
词语解释:缃囊  拼音:xiāng náng
浅黄色的书套子。 南朝 梁 萧统 《赋书帙》:“幸杂緗囊用,聊因 班女 织。”
词语解释:缃缛  拼音:xiāng rù
浅黄色的茵褥。《西京杂记》卷四:“ 公孙诡 为《文鹿赋》,其词曰:‘麀鹿濯濯,来我槐庭……质如緗縟,文如素綦。’”
词语解释:缃帻  拼音:xiāng zé
浅黄色头巾。《晋书·舆服志》:“ 汉 仪,立秋日猎,服緗幘。”《隋书·礼仪志六》:“请雨则服緗幘,东耕则服青幘。”
词语解释:缃舄  拼音:xiāng tuō
浅黄色的鞋。《隋书·礼仪志六》:“秋分夕月,则白纱朝服,緗舃,俱冠五梁进贤冠。”
词语解释:缃帖  拼音:xiāng tiē
书卷;书籍。 明 张居正 《文华殿进讲大宝箴应制》诗之一:“图陈 虎观 开緗帖,喜动龙颜促讲筵。”
词语解释:缃牒  拼音:xiāng dié
指书册。 南朝 梁 沉约 《瑞石像铭》序:“至於事符緗牒,既表禎图,无不云霏雾委,盈简被策。” 唐 王勃 《平台秘略论·孝行》:“至于孝思可称,仁风茂著,存乎緗牒,十一而已。”
词语解释:缃核桃  拼音:xiāng hé táo
结浅红色果实的桃树。亦指这种树的花或果实。《西京杂记》卷一:“桃十:秦桃、榹桃、緗核桃。”亦省作“ 緗桃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桃柰》:“《西京杂记》曰:‘核桃、樱桃、緗桃。’” 宋 陈允平 《恋绣衾》词:“緗桃红浅柳褪黄。燕初来、宫漏渐长。” 清 纳兰性德 《忆秦娥》词:“吹开吹谢东风倦,緗桃自惜红颜变。”
词语解释:缃节  拼音:xiāng jié
浅黄的竹节。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方竹》:“竹箇皆圆,此独方形,厚倍于窍,緗节稜稜。”
词语解释:缃衣  拼音:xiāng yī
浅黄色之衣。《隋书·百官志上》:“其尚书令、僕、御史中丞,各给威仪十人……一人緗衣,执鞭杖,依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