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补绽 拼音:bǔ zhàn
亦作“ 补定 ”。
(1).缝补。亦指补丁。 唐 杜甫 《北征》诗:“牀前两小女,补绽纔过膝。” 仇兆鳌 注:“《礼·内则》: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 唐 白居易 《狂吟七言十四韵》:“补绽衣裳愧妻女,支持酒肉赖交亲。” 徐特立 《我的生活》:“祖母穿的围裙,补绽又加补绽,连原来的底布都很难辨认。”
(2).修补;弥补。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公至补绽茹漏,聚用增备,抚民以仁,驭军以严。”词语解释:破绽 拼音:pò zhàn
(1).衣被靴帽等的裂缝。 元 方回 《登屋东山作》诗:“坏屋如敝衣,随意补破绽。” 明 康海 《得胜令·自寿》套曲:“纶巾,无破绽堪笼髩;磁盆,有馨香好入脣。” 明 徐渭 《风鸢图》诗之十四:“若箇红靴不破绽,若人红袄不鏖糟。”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六章:“ 兰英 纫好线,来给 银凤 缀裤子的破绽。”
(2).亦作“ 破赚 ”。漏洞;毛病。《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韩 ( 韩愈 )不用科段,直便説起去至终篇,自然纯粹成体,无破绽。”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便宣的八百姻娇比并他,也未必强如俺娘娘带破赚丹青画。”《水浒传》第十七回:“当时 杨志 和那和尚鬭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那和尚卖个破绽,托地跳出圈子外来。”《红楼梦》第二一回:“我就怕有原故,留神搜了一搜,竟一点破绽儿都没有。” 鲁迅 《三闲集·怎么写》:“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
(3).开裂;绽开。 元 成廷珪 《戚戚行》:“戚戚復戚戚,白头残兵向人泣。短衣破绽露两肘,自説行年今七十。” 郭沫若 《瓶》诗之十六:“那姑娘站在墓前,把提琴弹了几声,刚好弹了几声,梅花儿都已破绽。”
(4).指坏事、丑事或某些越轨行为。 清 李渔 《风筝误·婚闹》:“这话説得奇怪,难道我女儿有了破绽不成?”词语解释:将绽
衣缝快要裂开词语解释:断绽 拼音:duàn zhàn
断裂破绽。 宋 韩维 《和杨之美家琵琶妓》:“补装断绽搜尺寸,分别品目穷錙銖。”词语解释:漏绽 拼音:lòu zhàn
露出破绽。《朱子语类》卷六一:“盖前段是好名之人,大处打得过,小处漏绽也。”词语解释:饱绽 拼音:bǎo zhàn
饱满得像要裂开。 鲁迅 《呐喊·药》:“ 康大叔 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便格外高兴,横肉块块饱绽。”词语解释:桃绽 拼音:táo zhàn
桃花蕾。 许地山 《缀网劳蛛》:“流动的眼睛,软润的颔颊,玉葱似的鼻,柳叶似的眉,桃绽似的唇,衬着蓬乱的头发……凡形体上各样的美都凑合在她头上。”词语解释:开绽 拼音:kāi zhàn
裂开。 逯斐 《夜航》二:“有的鹅睡在席篷里,有的却站在埂上,把戴着金黄色帽子的头,夹在翅膀里睡去。远远看去,像一丛丛开绽的棉花。”如:他走了不过百十来步,鞋就开绽了。词语解释:走绽 拼音:zǒu zhàn
谓脱线裂开。《水浒后传》第二八回:“可怜 吕小姐 绣履走绽,罗袜沾泥,伤痛父母,只是泪下。”参见“ 走綫 ”。
词语解释:走线 拼音:zǒu xiàn
亦作“ 走线 ”。
(1).牵线。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百戏伎艺》:“如悬綫傀儡者,起於 陈平 六奇解围故事的。今有金綫 卢大夫 、 陈中喜 等,弄得如真无二,兼之走綫者尤佳。”
(2).形容缝制敏捷。《水浒传》第四一回:“做得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綫。”
(3).脱线。《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那一条缝略有些走线。”
(4).犹言走门路。《歧路灯》第六五回:“早有刑房掌稿案的 邢敏行 打算 谭绍闻 这宗肥钞,使人向 王象藎 説署中走綫的话。”
(5).指暗中通风报信者。 沙汀 《航线》:“听说是 上海 有走线,要不怎么会知道呢?”
(6).烟火的一种。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西湖游幸》:“烟火:起轮、走綫、流星、水爆、风筝,不可指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爆仗、起轮、走线之戏,多设於此。”
见“ 走綫 ”。词语解释:醒绽 拼音:xǐng zhàn
方言。谓树木返青发芽。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六章三:“院坝里种的玉兰花还未曾含苞,迎春的杏树也还没有醒绽。”词语解释:寻瘢索绽 拼音:xún bān suǒ zhàn
谓仅从表面现象追查人家的过失。瘢,皮肤斑痕。 清 洪昇 《长生殿·幸恩》:“娇憨使惯,寻瘢索绽,一谜儿自逞心胸。”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孪生》:“无更寻瘢索绽,还须篤爱敦伦。”词语解释:放绽 拼音:fàng zhàn
绽开。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红花》:“红花逐日放绽,经月乃尽。”词语解释:离绽 拼音:lí zhàn
绽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杉篱》:“取其坚劲挺直,使骨缝无离绽脱走之患也。”词语解释:吐绽 拼音:tǔ zhàn
犹裂开。 明 唐寅 《川泼棹》词:“碧碧草沿堦,海榴半吐绽。”词语解释:缝破补绽 拼音:fèng pò bǔ zhàn
泛指缝制修补之类的针线活计。 元 武汉臣 《老生儿》楔子:“我那兄弟媳妇儿要领着孩儿,到他那爷娘家里守服去了,一来依仗着他爷娘家,二来与人家缝破补绽。”亦作“ 缝联补绽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家太爷、太太以为可,妹子就遵姐姐的话,作他 安 家的媳妇;以为不可,靠着我爹爹的耕种刨锄,我娘儿两个的缝联补绽,到那里也吃了饭了。我依然作我 张 家的女儿。”词语解释:缝绽 拼音:fèng zhàn
缝补破绽。 清 纳兰性德 《鹊桥仙·七夕》词:“乞巧楼空,影娥池冷,説著凄凉无算。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余缝绽。”词语解释:缝联补绽 拼音:fèng lián bǔ zhàn
见“ 缝破补绽 ”。
词语解释:缝破补绽 拼音:fèng pò bǔ zhàn
泛指缝制修补之类的针线活计。 元 武汉臣 《老生儿》楔子:“我那兄弟媳妇儿要领着孩儿,到他那爷娘家里守服去了,一来依仗着他爷娘家,二来与人家缝破补绽。”亦作“ 缝联补绽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家太爷、太太以为可,妹子就遵姐姐的话,作他 安 家的媳妇;以为不可,靠着我爹爹的耕种刨锄,我娘儿两个的缝联补绽,到那里也吃了饭了。我依然作我 张 家的女儿。”词语解释:皮伤肉绽 拼音:pí shāng ròu zhàn
见“ 皮开肉绽 ”。
词语解释:皮开肉绽 拼音:pí kāi ròu zhàn
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到非刑毒打。《水浒传》第十八回:“ 白胜 抵赖,死不肯招 晁保正 等七人。连打三四顿,打的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未曾用得杖钱,一个个打得皮开肉绽,叫喊连天。”亦作“ 皮伤肉绽 ”。《水浒传》第一○七回:“﹝ 仇琼英 ﹞覷定 滕戣 ,只一石子飞来,正中面门,皮伤肉绽,鲜血迸流,翻身落马。”词语解释:皮开肉绽 拼音:pí kāi ròu zhàn
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到非刑毒打。《水浒传》第十八回:“ 白胜 抵赖,死不肯招 晁保正 等七人。连打三四顿,打的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未曾用得杖钱,一个个打得皮开肉绽,叫喊连天。”亦作“ 皮伤肉绽 ”。《水浒传》第一○七回:“﹝ 仇琼英 ﹞覷定 滕戣 ,只一石子飞来,正中面门,皮伤肉绽,鲜血迸流,翻身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