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错综 拼音:cuò zōng
(1).交错综合。《易·繫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孔颖达 疏:“错谓交错,综谓总聚,交错总聚,其阴阳之数也。”《三国志·魏志·傅嘏传》:“然儒生学士,咸欲错综以 三代 之礼。礼弘致远,不应时务。”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至若错综乖所,分布失宜,则綵绚虽多,巧妙不足者矣!”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益知天下事经纬错综,决非印板所能印定。” 草明 《乘风破浪》三:“他不能全面地掌握头绪纷纭、关系错综的钢铁联合企业的规律性。”
(2).指故意颠倒词序以避免形成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楚词春秋罗池碑错综成文》:“《楚词》以‘日吉’对‘良辰’,以‘蕙殽蒸’对‘奠桂酒’。 沉存中 云:此是古人欲错综其语,以为矫健故耳。”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错综成文例》:“古人之文,有错综其辞以见文法之变者。如《论语》‘迅雷风烈’,《楚辞》‘吉日兮辰良’,《夏小正》‘剥枣栗零’皆是也。”词语解释:机综 拼音:jī zōng
机织。 宋 黄庭坚 《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溪毛乱锦纈,候虫响机综。” 任渊 注:“韵书曰:综,机缕也。”此指机织之声。词语解释:龙综 拼音:lóng zōng
名贵的织物,上有龙纹。 宋 范成大 《行路难》诗:“赠君以丹棘忘忧之草,青棠合欢之花,马瑙游仙之梦枕,龙综辟寒之宝纱。” 宋 范成大 《咏吴中二灯·琉璃球》:“龙综繅冰茧,鱼文缕玉叶。雨丝风外縐,云网日边明。”词语解释:条综 拼音:tiáo zōng
分析综合。 唐 柳宗元 《送韩丰群公诗后序》:“常绩文著书,言礼家之事,条综古今,大备制量,遗名居实,澹泊如也。”词语解释:营综 拼音:yíng zōng
(1).经营治理。 晋 王羲之 《又遗殷浩书》:“知 安西 败丧,公私惋怛,不能须臾去怀,以区区 江左 ,所营综如此,天下寒心,固已久矣。”
(2).从事研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鼠五能,不成伎术。’近世有两人,朗悟士也。性多营综,略无成名。” 卢文弨 补注:“营综,谓多所经营综理也。”词语解释:铨综 拼音:quán zōng
(1).谓选拔罗致人材。《晋书·良吏传序》:“莅职者为身择利,銓综者为人择官。”《资治通鉴·唐高宗龙朔三年》:“﹝ 李义府 ﹞恃中宫之势,专以卖官为事,銓综无次,怨讟盈路。”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吏部为銓综之司,而部曹之选所以佐理天官,简拔贤俊者也。”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是故銓综失敍,受任多滥。”
(2).权衡和综合。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遂使握管怀铅,多无銓综之识;连章累牘,罕逢微婉之言。”词语解释:博综 拼音:bó zōng
亦作“ 博纵 ”。 犹博通。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总角入学,治《孟氏易》《欧阳尚书》《韩诗》。博综古文,周览篇籍,言语造次,必以经纶加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大伽蓝国》:“博综众经,研究异论。” 明 徐渭 《自为墓志铭》:“及悔学,志又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极。”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定相 ﹞博综天文地纪,人官物典兵农水利之学,皆淹贯。”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郑苏年师》:“博纵羣书,规模宏远。”词语解释:赅综 拼音:gāi zōng
齐备而有条贯。 清 厉鹗 《〈醯略〉序》:“ 赵君意林 撰《醯略》成如干卷,賅综奥衍,靡所不具,实为前此所未有。”词语解释:贯综 拼音:guàn zōng
贯通融会。 汉 蔡邕 《朱公叔议》:“ 益州 府君,贯综典术,率由旧章。”《旧唐书·岑文本传》:“博考经史,多所贯综。” 清 方履籛 《周箌云墓表》:“而君尤能精究七畧,贯综百氏。”
谓织机上纬线往来穿过一上一下的综,织成纺织品。 三国 吴 杨泉 《织机赋》:“于是乎女工就素,丝轻贯综,纪简姦清,织女扬翬。”词语解释:该综 拼音:gāi zōng
犹总括。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昙柯迦罗》:“风云星宿,图讖运变,莫不该综,自言天下文理毕己心腹。” 元 杜本 《怀友轩记》:“或谭论之该综,或考覈之精审。”词语解释:参综 拼音:cān zōng
参与总揽。《晋书·温峤传》:“拜侍中,机密大谋皆所参综。”《晋书·殷浩传》:“復为建武将军、 扬州 刺史,遂参综朝权。”词语解释:词综 拼音:cí zōng
词总集。清代朱彝尊编选,其门人汪森增定。三十卷,补遗六卷。选录唐、宋、元六百五十九人的词作共二千二百余首。内容较丰富。词语解释:参伍错综 拼音:cēn wǔ cuò zōng
交互错杂。语本《易·繋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二曜五纬,参伍错综。”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吾友 虞山 黄子鸿 独能沉酣此书,参伍错综,各得其理。” 罗惇曧 《文学源流·总论》:“易语言为文字,资口耳以简编,参伍错综,文成万变。” 明 唐顺之 《与万思节主事书》:“活数者如揲蓍求卦之初,参伍错纵而阴阳未分者也;死数者如卦昼已成之后,为九为六而阴阳既定者也。”词语解释:阐综 拼音:chǎn zōng
阐明综述。 汉 荀悦 《〈汉纪〉后序》:“惟祖宗之洪业,思光启于万嗣,阐综大猷,命立国典,以及羣籍,於是乃作考旧,通连体要,以述《汉纪》。”词语解释:关综 拼音:guān zōng
(1).全面掌管。《三国志·吴志·朱治传》“ 治 闻之,求往见 賁 ,为陈安危”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特以君侯骨肉至亲,器为时生,故表 汉 朝,剖符大郡,兼建将校,仍关综两府,荣冠宗室。”
(2).贯通综合。《魏书·崔浩传》:“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北史·刁冲传》:“阴阳、图纬、算数、天文、风气之书莫不关综,当世服其精博。”词语解释:典综 拼音:diǎn zōng
犹总管。《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丰 等合受殊宠,典综机密。”词语解释:兼综 拼音:jiān zōng
犹兼理;综合。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陈农 所未究, 河閒 所未辑,有一於此,罔不兼综者与?”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六》:“乃若师儒有能兼通前代之法意,亦相诫语焉,则兼综之能也,博闻之资也。”词语解释:通综 拼音:tōng zōng
贯通综合。《晋书·司马彪传》:“ 彪 乃讨论众书,缀其所闻……通综上下,旁贯庶事,为纪、志、传凡八十篇,号曰《续汉书》。”《世说新语·规箴》“ 郗太尉 晚节好谈” 刘孝标 注引《中兴书》:“ 鉴 ( 郗鉴 )少好学博览,虽不及章句,而多所通综。”词语解释:修综 拼音:xiū zōng
(1).学习研究。《晋书·阮裕传》:“ 裕 尝以人不须广学,正应以礼让为先,故终日静默,无所修综,而物自宗焉。”
(2).修改整理。《魏书·律历志》:“ 高祖 太和 中,詔秘书钟律郎 上谷 张明豫 为太史令,修综历事。”词语解释:专综 拼音:zhuān zōng
独自总揽。《晋书·石季龙载记上》:“ 扁 聪辩明断,专综机密之任。”词语解释:桄综 拼音:guàng zōng
老式织机上的构件之一。即综片。综片下连辘踏板,织工踏之,使综片起伏,带动经线上下,形成织口,以便纬线穿过。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分名》:“直至织花綾绸,则去此两扇,而用桄综八扇。”词语解释:校综 拼音:xiào zōng
校订总合。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引》:“凡前代校综坟典之书, 汉 有略, 晋 有部, 唐 有録, 宋 有目, 元 有考,志则诸史共之。”词语解释:寻综 拼音:xún zōng
探求综理。 汉 蔡邕 《鼎铭》:“寻综六艺,契阔驰思,所以启前惑而觉后疑者亹亹焉。”词语解释:探综 拼音:tàn zōng
探究贯通。 汉 蔡邕 《郭有道林宗碑》:“考览六籍,探综羣纬。”《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见 曜 自少勤学,虽老不倦,探综坟典,温故知新。”词语解释:思综 拼音:sī zōng
犹才思。《晋书·殷浩传》:“足下沉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词语解释:縒综 拼音:cī zōng
同“ 错综 ”。
词语解释:错综 拼音:cuò zōng
(1).交错综合。《易·繫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孔颖达 疏:“错谓交错,综谓总聚,交错总聚,其阴阳之数也。”《三国志·魏志·傅嘏传》:“然儒生学士,咸欲错综以 三代 之礼。礼弘致远,不应时务。”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至若错综乖所,分布失宜,则綵绚虽多,巧妙不足者矣!”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益知天下事经纬错综,决非印板所能印定。” 草明 《乘风破浪》三:“他不能全面地掌握头绪纷纭、关系错综的钢铁联合企业的规律性。”
(2).指故意颠倒词序以避免形成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楚词春秋罗池碑错综成文》:“《楚词》以‘日吉’对‘良辰’,以‘蕙殽蒸’对‘奠桂酒’。 沉存中 云:此是古人欲错综其语,以为矫健故耳。”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错综成文例》:“古人之文,有错综其辞以见文法之变者。如《论语》‘迅雷风烈’,《楚辞》‘吉日兮辰良’,《夏小正》‘剥枣栗零’皆是也。”词语解释:缉综 拼音:jī zōng
整理综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三》:“枝津交渠,世家分伙,故川旧瀆,难以取悉,虽粗依县地缉综所缠,亦未必一得其实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桓水》:“余考校诸书,以具闻见,今略缉综川流沿注之绪,虽今古异容,本其流俗,粗陈所由。”词语解释:管综 拼音:guǎn zōng
统管;包摄。《晋书·任恺传》:“ 愷 有经国之干,万几大小多管综之。”《北史·张黎传》:“ 明元 器其忠亮,赐爵 广平公 ,管综机要。”词语解释:织综 拼音:zhī zōng
(1).经纬线交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盖纬之成经,其犹织综,丝麻不杂,布帛乃成。”
(2).引申指组合。 唐 孔颖达 《〈尚书正义〉序》:“惟 刘焯 、 刘炫 最为详雅,然 焯 乃织综经文,穿凿孔穴,诡其亲见,异彼前儒。”词语解释:衡综 拼音:héng zōng
谓考核铨选官吏。《新唐书·李敬玄传》:“ 敬玄 因其法,衡综有序。自 永徽 后,选员寖多,惟 敬玄 居职有能称。” 宋 岳珂 《桯史·部胥增损文书》:“以此知四选蠹积,益不可胜算,司衡综者,可不谨哉。”词语解释:甄综 拼音:zhēn zōng
综合分析,鉴定品评。《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顾子 ( 顾劭 )可谓駑牛能负重致远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劭 就 统 宿,语,因问:‘卿名知人,吾与卿孰愈?’ 统 曰:‘陶冶世俗,甄综人物,吾不及卿。论帝王之祕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清 龚自珍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甄综人物,蒐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 清 李慈铭 《王选〈续古文辞类纂〉跋》:“盖自为一家之学而已,非甄综古人也。”词语解释:渊综 拼音:yuān zōng
精深综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北人学问,渊综广博。”词语解释:纂综 拼音:zuǎn zōng
纂集综合。《宋书·礼志三》:“纂综沦芜,搜腾委逸。”词语解释:研综 拼音:yán zōng
研究综括。《北史·常爽传》:“篤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五经、百家,多所研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