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药入声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首字词组
络纬络脑络络络车络着手络幕络子 
络绎络石络丝娘络丝虫络绎不绝络续  
络头络丝络脉络鞮络漠络腮胡子  
络秀络索络驿络越子络縸络驿不绝  

词语解释:络纬  拼音:luò wěi
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 汉 无名氏 《古八变歌》:“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堦。” 唐 李白 《长相思》诗:“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簞色寒。” 清 沉用济 《寄衣曲》:“去年寄衣秋月明,络纬索索窗前明。” 郁达夫 《采石矶》诗:“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词语解释:络绎  拼音:luò yì
亦作“ 络驛 ”。 连续不断;往来不绝。《文选·马融〈长笛赋〉》:“繁縟络绎, 范 蔡 之説也。” 李善 注:“辞旨繁縟,又相连续也。” 张铣 注:“笛声繁多,相连不絶,如 范雎 、 蔡泽 之説辞也。”《后汉书·乌桓传》:“是时四夷朝贺,络驛而至。”《明史·聊让传》:“邇岁土木繁兴,异端盛起,番僧络驛,污吏纵横。” 沉从文 《泥涂》:“妇人们记起家中出痘疹的儿子,上年纪的想起自己的腰脊骨风痛,络绎走来,又陆续的回去了。”
词语解释:络头  拼音:luò tóu
(1).古代束发的头巾,又称帞头。《方言》第四:“络头,帞头也……自 关 而西 秦 晋 之郊曰络头, 南楚 江 湘 之间曰帞头。”
(2).马笼头。 南朝 宋 鲍照 《代结客少年场行》:“驄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鉤。” 唐 元稹 《进马状》:“伏望陛下扬鞭顿轡,取验其驯良,结尾络头,试观其神彩。” 清 杜岕 《送张子良还燕》诗:“长亭芳草桃花路,络头待尔横门时。”
词语解释:络秀  拼音:luò xiù
晋 周顗 母 李氏 ,名 络秀 , 汝南 人。 顗 父 周浚 为安东将军,出猎遇雨,止 络秀 家。 浚 见而求为妾。父兄不许。 络秀 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婣贵族,将来或大益。”父兄从之。后生 顗 及 嵩谟 ,并列显位。 李氏 家族亦得正当礼遇。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后因以指有才识之女子。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嘲小德》:“但使 伯仁 长,还兴 络秀 家。”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就婚》:“老身当暮景,得安然,始识吾儿 络秀 贤。” 清 方文 《赠沉冠东纳妾》诗:“风雨自应求 络秀 ,庭除不肯杂 鲜卑 。”
词语解释:络脑  拼音:luò nǎo
马络头。 唐 李贺 《马诗》之五:“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诗之二:“力惫未思金络脑,影寒空望锦障泥。”
词语解释:络石  拼音:luò shí
植物名。又称白花藤、石龙藤、石鲮。常绿攀援木质藤本。可供观赏,茎叶可入药。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络石》
词语解释:络丝  拼音:luò sī
(1).一绺丝。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坑水溃而为瀑,悬崖三级下,深可十五六丈,但水细如络丝,不如疋练也。”
(2).缠丝。《元典章新集·刑部·偷盗》:“ 马元五 係贼人 李晋之 受僱络丝。”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青衣女鬼》:“一日,復於墻头窥伺,见妇方络丝檐下。” 潘漠华 《乡心》:“我们才出门外几十步路,他就向着一家络丝的人家走去。”
词语解释:络索
耳饰
词语解释:络络  拼音:luò luò
络绎不绝貌。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六:“络络结云骑,奕奕泛戈船。” 唐 卢延让 《樊川寒食诗》之一:“谁家络络游春盛,担入花间轧轧声。”
词语解释:络丝娘  拼音:luò sī niáng
(1).缫丝女子。 宋 苏轼 《浣溪沙》词:“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2).即络纬。《尔雅翼·释虫》:“莎鸡……率以六月振羽作声,连夜札札不止,其声如纺丝之声,故一名梭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 茅盾 《有志者》四:“他听得络丝娘在窗外草堆里刮拉刮拉,多么有劲!”参见“ 络纬 ”。
词语解释:络纬  拼音:luò wěi
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 汉 无名氏 《古八变歌》:“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堦。” 唐 李白 《长相思》诗:“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簞色寒。” 清 沉用济 《寄衣曲》:“去年寄衣秋月明,络纬索索窗前明。” 郁达夫 《采石矶》诗:“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词语解释:络脉  拼音:luò mài
(1).中医指人体由经脉分出的大小分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即经主病也,代则络脉有过。”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袭於皮毛,客於络脉。”
(2).脉络,比喻头绪或条理。 清 张泰来 《江西诗社宗派图录·陈师道》:“ 履常 ,天下士也,读书如 禹 之治水,知天下之络脉。”
词语解释:络驿  拼音:luò yì
见“ 络绎 ”。
词语解释:络绎  拼音:luò yì
亦作“ 络驛 ”。 连续不断;往来不绝。《文选·马融〈长笛赋〉》:“繁縟络绎, 范 蔡 之説也。” 李善 注:“辞旨繁縟,又相连续也。” 张铣 注:“笛声繁多,相连不絶,如 范雎 、 蔡泽 之説辞也。”《后汉书·乌桓传》:“是时四夷朝贺,络驛而至。”《明史·聊让传》:“邇岁土木繁兴,异端盛起,番僧络驛,污吏纵横。” 沉从文 《泥涂》:“妇人们记起家中出痘疹的儿子,上年纪的想起自己的腰脊骨风痛,络绎走来,又陆续的回去了。”
词语解释:络车  拼音:luò chē
缫丝车。 宋 惠洪 《资国寺春晚》诗:“龙乡戒晓月空斜,唤起清圆响络车。” 元 刘因 《南乡子·张彦通寿》词:“窗下络车声,窗畔儿童课六经。”
词语解释:络丝虫  拼音:luò sī chóng
即络纬。 唐 白居易 《秋寄微之十二韵》:“飢啼春穀鸟,寒怨络丝虫。”参见“ 络纬 ”。
词语解释:络纬  拼音:luò wěi
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 汉 无名氏 《古八变歌》:“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堦。” 唐 李白 《长相思》诗:“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簞色寒。” 清 沉用济 《寄衣曲》:“去年寄衣秋月明,络纬索索窗前明。” 郁达夫 《采石矶》诗:“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词语解释:络鞮  拼音:luò dī
皮制长筒靴。鞮,革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履考》:“《急就章》…… 徐氏 云:鞮亦履,今胡人履连脛,谓之络鞮。”
词语解释:络越子
用越子缠绕丝或纱
词语解释:络着手
缠着手
词语解释:络绎不绝  拼音:luò yì bù jué
亦作“络驛不绝”。 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后汉书·东海恭王刘彊传》:“皇太后、陛下哀怜臣 彊 ,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驛不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皇亲两府诸司,缘道设祭,自右掖门至 奉先院 ,络绎不絶。”《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闐,爆竹起火,络绎不絶。”
词语解释:络漠  拼音:luò mò
见“ 络幕 ”。
词语解释:络幕  拼音:luò mù
亦作“ 络縸 ”。亦作“ 络漠 ”。 张罗覆盖貌。《后汉书·马融传》:“矰碆飞流,纤罗络縸。” 李贤 注:“络縸,张罗貌也。縸与幕通。”《文选·左思〈蜀都赋〉》:“鹰犬倐眒,罻罗络幕。” 刘逵 注:“罻罗,鸟兽网也;络幕,施张之貌也。” 晋 成公绥 《蜘蛛赋》:“纤罗络漠,綺错交张。”
词语解释:络縸  拼音:luò mò
见“ 络幕 ”。
词语解释:络幕  拼音:luò mù
亦作“ 络縸 ”。亦作“ 络漠 ”。 张罗覆盖貌。《后汉书·马融传》:“矰碆飞流,纤罗络縸。” 李贤 注:“络縸,张罗貌也。縸与幕通。”《文选·左思〈蜀都赋〉》:“鹰犬倐眒,罻罗络幕。” 刘逵 注:“罻罗,鸟兽网也;络幕,施张之貌也。” 晋 成公绥 《蜘蛛赋》:“纤罗络漠,綺错交张。”
词语解释:络幕  拼音:luò mù
亦作“ 络縸 ”。亦作“ 络漠 ”。 张罗覆盖貌。《后汉书·马融传》:“矰碆飞流,纤罗络縸。” 李贤 注:“络縸,张罗貌也。縸与幕通。”《文选·左思〈蜀都赋〉》:“鹰犬倐眒,罻罗络幕。” 刘逵 注:“罻罗,鸟兽网也;络幕,施张之貌也。” 晋 成公绥 《蜘蛛赋》:“纤罗络漠,綺错交张。”
词语解释:络续  拼音:luò xù
陆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也有几分的,也有上钱的,络续零星讨将来。”《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然后众人络续告成,数了数一共二十七首。”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这时候是正月尾间,各学堂都络续在开课了。”
词语解释:络腮胡子  拼音:luò sāi hú zǐ
连着鬓角的胡子。 鲁迅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 巴尔札克 的小胡须的清瘦老人,到了 高尔基 的头里,也许变了粗蛮壮大的络腮胡子。”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他浑身充沛着力量,眼睛光芒四射,络腮胡子半个月没有剃又长得黑茬茬的了。”
词语解释:络驿不绝  拼音:luò yì bù jué
见“ 络绎不絶 ”。
词语解释:络绎不绝  拼音:luò yì bù jué
亦作“络驛不绝”。 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后汉书·东海恭王刘彊传》:“皇太后、陛下哀怜臣 彊 ,感动发中,数遣使者太医令丞方伎道术,络驛不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皇亲两府诸司,缘道设祭,自右掖门至 奉先院 ,络绎不絶。”《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闐,爆竹起火,络绎不絶。”
词语解释:络子  拼音:lào zi
(1).用线编结成的网状袋。《红楼梦》第三五回:“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餘外还用綫络子络着一瓶儿东洋玫瑰油。”
(2).绕丝绕纱的器具。多用竹子或木条交叉构成,中有小孔,安装在有轴的座子上,用手摇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