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东平声 [zhōng,中间][kōng,空虚、空旷]鸿[lóng lǒng][详注1][chōng,直上、深远、淡泊]窿[详注2][tōng][tóng][cōng][详注3]罿[chóng][méng][méng,目不明][lóng][详注4][倥侗][cóng][详注5][tōng][详注6]糿[音蒙]


注1:逢 《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注2:梦 音蒙。《潘岳·哀永逝文》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爰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
注3:拢 《集韻》《韻會》盧東切,音聾。理也。鄭氏曰:从攏轉註。
注4:庞 《集韵》《韵会》卢东切,音笼。《集韵》充实也。《诗·小雅》四牡庞庞。《前汉·司马相如传》湛恩庞洪。又《集韵》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注5:釭 音工。《班固·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前汉·赵皇后传》壁带往往为黄金釭。《注》壁带,壁之横木,露出如带者也。於壁带之中,往往以金为釭,若车釭之形也。晋灼曰:以金环饰之也。釭,音工,流俗音江,非也。韵会云:俗谓金釭为灯,音杠。又书作缸,字义、字音、字画皆误。
注6:汎 音冯。亦浮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监。
首字词组
绒线绒花绒裤绒面绒绳绒毛绒球绒头绳
绒线铺绒布绒衣绒羽绒绒绒绣绒毯 

词语解释:绒线  拼音:róng xiàn
(1).刺绣用的丝线。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一折:“俺先与妳妳説,则説 小梅 配绒线去。”
(2).毛线。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愫方 手里握着一件婴儿的绒线衣服,也默然佇立。”
词语解释:绒线铺
卖丝线的店铺
词语解释:绒花  拼音:róng huā
用丝绒制成的假花。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笤帚》:“众方疑惑,而绒花在柄,因共信之。”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笤帚》:“僧潜以一绒花插女髩上。”
词语解释:绒布  拼音:róng bù
有绒毛的棉布,单面或双面起绒,特用于内衣和睡衣
词语解释:绒裤  拼音:róng kù
较厚的一种线织带绒的裤子。有地区叫“卫生裤”
词语解释:绒衣  拼音:róng yī
类似棉或毛的带绒的针织男女外用衬衫,短袖或长袖,有时并有领
词语解释:绒面  拼音:róng miàn
当面包屑的外观和质地像丝一样柔软光亮时,面包所具有的一种性质
词语解释:绒羽  拼音:róng yǔ
也称羽绒。鸟羽的一种。生在雏鸟的体表或成鸟的正羽基部,柔软细小,有护体、保温作用。可制御寒的被服等。
词语解释:绒绳  拼音:róng shéng
用羊毛或兔毛、驼毛等制成的绳。可以编织衣物。《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解散青丝,剪下一缕,用五彩绒绳结之。” 茅盾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用两股头的细绒绳替小小姐结一件衬衫。”
词语解释:绒绒  拼音:róng róng
柔软浓密貌。 冰心 《去国·斯人独憔悴》:“一个黄昏,一片极目无际绒绒的青草,映着半天的晚霞,恰如一幅图画。”
词语解释:绒毛  拼音:róng máo
(1).物体表面上连成一片的纤细而柔软的短毛。
(2).毛纤维类型的一种。生长在兽类毛被的内层,是毛纺织工业的贵重原料。
(3).人和哺乳动物小肠壁上密布的细微的指状突起。质柔似绒毛,故名。有加速营养物的吸收和分泌的作用。
词语解释:绒绣  拼音:róng xiù
用彩色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绣制的一种手工艺品。 冰心 《晚晴集·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他的座后,衬托着一大幅色彩明快雅淡的绒绣。”
词语解释:绒球  拼音:róng qiú
用彩色毛线或绒线扎成的球。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 李主席 坐在人们的中间,头戴缀个绒球的绒绳子帽子,口衔短烟袋,脸上微微地笑着。”
词语解释:绒毯  拼音:róng tǎn
用驼毛或羊毛、棉毛等织成的毯子。 许地山 《缀网劳蛛·命命鸟》:“楼板上铺的是 土耳其 绒毯。” 叶圣陶 《游临潼》:“地里差不多全种菜蔬,特别肥美,嫩绿浓绿都像绒毯似的。”
词语解释:绒头绳  拼音:róng tóu shéng
棉绒、毛绒等纺成的较松软的线绳儿,女子常用来扎发辫
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