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末字词组
络绎演绎论绎连绎灵绎籀绎理绎 
紬绎玩绎诵绎铺绎推绎讨绎温绎 
寻绎讲绎谛绎抽绎探绎翻绎燖绎 
绎绎阐绎训绎披绎文绎翕绎熟绎 
皦绎吟绎讽绎游绎思绎考绎由绎 
凫绎舒绎霍绎导绎绸绎衍绎  

词语解释:络绎  拼音:luò yì
亦作“ 络驛 ”。 连续不断;往来不绝。《文选·马融〈长笛赋〉》:“繁縟络绎, 范 蔡 之説也。” 李善 注:“辞旨繁縟,又相连续也。” 张铣 注:“笛声繁多,相连不絶,如 范雎 、 蔡泽 之説辞也。”《后汉书·乌桓传》:“是时四夷朝贺,络驛而至。”《明史·聊让传》:“邇岁土木繁兴,异端盛起,番僧络驛,污吏纵横。” 沉从文 《泥涂》:“妇人们记起家中出痘疹的儿子,上年纪的想起自己的腰脊骨风痛,络绎走来,又陆续的回去了。”
词语解释:紬绎  拼音:chōu yì
理出头绪。也作“抽绎”
词语解释:寻绎  拼音:xún yì
(1).抽引推求。《汉书·循吏传·黄霸》:“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 霸 精力能推行之。吏民见者,语次寻绎,问它阴伏,以相参考。” 颜师古 注:“绎,谓抽引而出也。”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经既不书,传又缺载,缺略如此,寻绎难知。” 明 归有光 《与沉敬甫》:“ 苏 秦 二公文字少尝读,今忘之,俟再寻绎也。” 茅盾 《虹》:“ 梅女士 从她们的眼光中却寻绎出这样的意义来了:如何?早料到是这一番话!”
(2).追思。《周书·邵惠公颢传》:“而灾衅仍集,丁此穷忧,至性过人,遂增旧疾,因兹毁顿,以至薨殂。寻绎贯切,不能自已。” 宋 秦观 《虞氏夫人墓志铭》:“ 仙源 之殁,几三十年,而君寻绎悼念,眷眷不忘如初。”
(3).犹推移。 晋 陶潜 《己酉岁九月九日》诗:“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词语解释:绎绎  拼音:yì yì
(1).善走;跑得快。《诗·鲁颂·駉》:“有駵有雒,以车绎绎。” 毛 传:“绎绎,善走也。”
(2).和调貌。《汉书·韦玄成传》:“绎绎六轡,是列是理。” 颜师古 注:“绎绎,和调之貌。”
(3).相连貌。《汉书·扬雄传上》:“﹝ 扬雄 ﹞奏《甘泉赋》以风,其辞曰:‘……是时未轃夫 甘泉 也,乃望 通天 之绎绎。’” 颜师古 注:“绎绎,相连貌。”
(4).引申为无穷之意。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何以三皇禪於绎绎之山?明己成功而去,有德者居之,绎绎者无穷之意也。”
(5).光采貌。《汉书·五行志下》:“星陨如雨,长一二丈,绎绎未至地灭。” 颜师古 注:“绎绎,光采貌。”
词语解释:皦绎  拼音:jiǎo yì
形容音节分明、延续不断。语出《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队》:“八音间作,既成皦绎之文;万舞毕陈,曲尽回翔之态。” 清 赵翼 《观西洋乐器》诗:“虽难继《韶》《頀》,亦颇谐皦绎。”
词语解释:凫绎  拼音:fú yì
凫山 和 绎山 。均在 山东省 邹县 。《诗·鲁颂·閟宫》:“保有 鳧 绎 。” 毛 传:“ 鳧 ,山也。 绎 ,山也。”绎,一本作“ 嶧 ”。 宋 苏辙 《送颜复赴阙》诗:“簞瓢未改安贫性, 鳧 绎 犹传直道餘。”
词语解释:演绎  拼音:yǎn yì
(1).推演铺陈。《朱子语类》卷六七:“ 汉 儒解经,依经演绎; 晋 人则不然,捨经而自作文。”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上》:“盖后人因此演绎为传奇,而以状元附会。 用修 据为事实,恐未然。”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关于文艺的不朽性》:“所谓民族性的优越,所谓人性的甚么,都是由先有艺术有不朽性的这个观念演绎出的。”
(2).由一般原理推演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凡夫名词字义,远因于古训,近创于己见者,此必使名实相符,而后立言可免于紕繆。不然,观其概义则通,而加以演绎,则必不可通。”
词语解释:玩绎  拼音:wán yì
玩味探求。 宋 叶适 《题〈二刘文集〉后》:“幸其犹有存者,岂可不为之勤重玩绎之歟!” 明 王鏊 《重刊〈唐六典〉序》:“﹝《唐六典》﹞世无刻本,间於中祕得其书,伏读玩绎,手録以归。”
词语解释:讲绎  拼音:jiǎng yì
讲论研究。《新唐书·李勉传》:“择言守 汉州 ,独引同榻坐,讲绎政事,名重当时。” 宋 汪应辰 《与吕逢吉书》之四:“每得来问,不见鄙弃,所讲绎者,莫非前言往行之要,幸甚幸甚。” 宋 叶适 《观文殿学士知枢密院事陈公文集序》:“既得谢,独处一室,家人罕见其面。勘整旧书,讲绎不少厌。”
词语解释:阐绎  拼音:chǎn yì
(1).发展延续。 汉 班固 《典引》:“厥有氏号,绍天阐绎者,莫不开元於 太昊 皇初之首。”
(2).阐述演绎。 清 许旭 《闽中记略》:“法至详密,余惊叹不已,阐绎十日夜,而朱黄鉤贯始就。制府览竟,大喜。”《清史稿·礼志一》:“ 圣祖 岁御经筵,纂成《日讲礼记解义》,敷陈虽出羣工,阐绎悉遵圣训。”
(3).宽舒从容。《新唐书·文艺传序》:“若君子则不然,自能以功业行实光明于时,亦不一于立言而垂不腐,有如不得试,固且阐绎优游,异不及排,怨不及诽,而不忘纳君於善,故可贵也。”
词语解释:吟绎  拼音:yín yì
吟诵寻绎。 唐 杨於陵 《和权载之离合诗》:“昨来恣吟绎,日觉祛蒙鄙。”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五二:“古人作诗到平澹处,令人吟绎不尽。”
词语解释:舒绎  拼音:shū yì
声音和缓悠长貌。《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嘽缓舒绎,曲折不失节。” 吕延济 注:“嘽缓舒绎,柔和之声也。”
词语解释:论绎  拼音:lùn yì
议论阐发。《新唐书·郗士美传》:“ 士美 年十二,通‘五经’、《史记》《汉书》,皆能成诵。父友 萧颖士 、 颜真卿 、 柳芳 与相论绎。”
词语解释:诵绎  拼音:sòng yì
诵读并寻究其含义。 元 柳贯 《齐太史〈春秋诸国统纪〉序》:“ 贯 既得而诵绎之,復次其单陋,质之先生,以自厉。”
词语解释:谛绎  拼音:dì yì
仔细推究。 宋 李纲 《澧阳与许崧老书》:“前蒙借示《春秋集传》,玩味諦绎,心舒目明,不能去手。”
词语解释:训绎  拼音:xùn yì
说解和陈述。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况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训绎不通,言语难晓,寻理则事简而意深,考文则词艰而义当。”
词语解释:讽绎  拼音:fěng yì
讽诵推究。 元 柳贯 《浏阳州学教授张君继之墓志铭》:“厉课诵读,晨夜不輟,天未曙,挟册映簷光而讽绎之。”
词语解释:霍绎  拼音:huò yì
亦作“ 霍驛 ”。 往来倏忽貌。《文选·张衡〈西京赋〉》:“鸟毕骇,兽咸作,草伏木栖,寓居穴託,起彼集此,霍绎纷泊。” 薛综 注:“霍绎纷泊,飞走之貌。” 三国 魏 曹丕 《济川赋》:“鳞介霍驛,载止载行。”
词语解释:连绎  拼音:lián yì
连续不断。 宋 周邦彦 《汴都赋》:“沟塍畹畦,亘万里而连绎。”
词语解释:铺绎  拼音:pù yì
犹布陈;陈述。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其三曰:‘铺时绎思,我徂维求定。’” 杨伯峻 注:“今《诗》‘铺’作‘敷’,同音通用……敷,布也。绎,陈也。思,语末助词,无义。徂,往也。谓 文王 既有勤劳之德,我接受之,佈陈此勤劳之德,我之往伐 紂 ,惟求安定而已。铺与绎皆佈陈之义,一再言之,重之也。”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命其属,咸作诗以铺绎之。”
词语解释:抽绎  拼音:chōu yì
理其端绪;演绎。 明 归有光 《隆庆元年浙江程策》之一:“朕更歷世故,创业艰难,常虑子孙不知所守,故为此书。日夜以思,具悉周至。抽绎六年,始克成编。” 清 方苞 《〈杨黄在时文〉序》:“ 闻喜 杨黄在 守选京师,与余交閒,出其时文,能曲畅所欲言,以显事物之理,又能抽绎先儒之书,而发其端绪之未竟者。” 郭沫若 《蒲剑集·庄子与鲁迅》:“我说‘他是靠打草鞋吃饭的人’,也就是从《列御寇篇》中的一段故事里抽绎出来的。”
词语解释:披绎  拼音:pī yì
披阅寻绎。 明 宋濂 《〈清啸后藳〉序》:“予来京师,復得窥其《后藳》,而 胡君 遂徵为之序。予披绎再四。”
词语解释:游绎  拼音:yóu yì
游弋。《捻军资料别集·曾国藩函》:“群捻游绎 登 莱 , 李 帅檄调诸军布置 运 防及 胶 莱 河 防,将欲蹙之海隅。” 清 曾国藩 《复丁雨生书》:“ 豫 境捻匪游绎 汝 光 ,侵軼 罗 麻 ,将为 鄂 皖 公患。”
词语解释:导绎  拼音:dǎo yì
见“ 导译 ”。
词语解释:导译  拼音:dǎo yì
(1).亦作“ 导绎 ”。向导兼翻译。《史记·大宛列传》:“ 乌孙 发导译送 騫 还。”《史记·大宛列传》:“﹝ 大宛 ﹞遣 騫 ,为发导绎,抵 康居 。”《资治通鉴·汉武帝元朔三年》:“为发导译。” 胡三省 注:“导者,引路之人;译者,传言之人也。”
(2).翻译。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光梵大师惟净》:“上遣都知 罗宗 译经润文。 夏英公 竦 诣传法院导译,冀得祥异之语以讖国。 净 焚香导译,逾刻乃曰: 天竺 无此字,不通辩译。”
词语解释:灵绎  拼音:líng yì
谓天帝赐予的绵绵福泽。《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神歇灵绎,海水羣飞,二世而亡,何其剧与!” 李善 注:“绎犹绪也,言神灵歇其旧绪,不福祐之。绎或为液。” 刘良 注:“天地神祇,以 秦 无道之甚,故歇其灵润滋液,不降福祥。”后因以为国运中断之典。《旧唐书·李密传》:“神鼎灵绎之秋,裂地封侯之始。”
词语解释:推绎  拼音:tuī yì
推求寻绎。 梁启超 《敬告我同业诸君》:“比近事,察现象,而思所以推绎之,发明之,以利国民。”
词语解释:探绎  拼音:tàn yì
探索演绎。 郭沫若 《文艺论集·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 莪默 居于 纳霞堡 以至于死,一生之中忙于各种知识之探绎。”
词语解释:文绎  拼音:wén yì
文理。《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於是文绎復集,乃始讲德。” 吕延济 注:“绎,理也。”
词语解释:思绎  拼音:sī yì
思索寻求。《朱子语类》卷十一:“读书遇难处,且须虚心搜讨意思,有时有思绎底事,却去无思量处得。” 明 李贽 《哭耿子庸》诗之四:“麤言杂俚语,无不可思绎。”
词语解释:绸绎  拼音:chóu yì
引出端绪。引申为阐述。
词语解释:籀绎  拼音:zhòu yì
犹籀演。 清 谭嗣同 《三十自纪》:“或授以 魏 晋 间文,乃大喜,时时籀绎,益篤嗜之。” 鲁迅 《热风·估〈学衡〉》:“《弁言》说,‘籀绎之作,必趋雅音以崇文。’‘籀绎’如此,述作可知。”
词语解释:讨绎  拼音:tǎo yì
探讨阐释。《新唐书·王焘传》:“数从高医游,遂穷其术,因以所学作书,号《外臺秘要》,讨绎精明,世宝焉。”
词语解释:翻绎  拼音:fān yì
犹推演。《朱子语类》卷十九:“如 老苏 辈,只读《孟》《韩》二子,便翻绎得许多文章出来。”
词语解释:翕绎  拼音:xī yì
谓音声和谐相续。语本《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明 刘基 《为韩克铭题画石鼎联句图》:“笙鏞琴瑟箎与壎,五音翕绎珠泻盆。” 明 李东阳 《绍兴府学乡射圃记》:“将事之日,礼物咸备,笙鼓翕绎,降升有容。”
词语解释:考绎  拼音:kǎo yì
考释。《隶释·石经公羊残碑》 宋 洪适 附释:“石文断续,不可考绎。”
词语解释:衍绎  拼音:yǎn yì
(1).推演引申。《新唐书·陆贽传》:“从狩 奉天 ,机务填总,远近调发,奏请报下,书詔日数百, 贄 初若不经思,逮成,皆周尽事情,衍绎孰復,人人可晓。” 元 陈澔 《〈礼记集说〉序》:“会萃衍绎而附之臆见之言,名曰《礼记集説》。”
(2).演变继续。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二七章:“ 唐 、 五代 以来的‘词’的一个新诗体,其作风差不多都是由此而衍绎下去的。”
词语解释:理绎  拼音:lǐ yì
阐述,分析。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论辨理绎,失在流宕。”
词语解释:温绎  拼音:wēn yì
(1).温雅而有条理。 元 陆友 《研北杂志》卷上:“ 廖明略 谓 范曄 之文,秀整温绎。”
(2).温习推究。 明 宋濂 《〈白云稿〉序》:“学文以六经为根本, 迁 固 二史为波澜。二史姑迟迟,盍先从事於经乎? 濂 取而温绎之,不知有寒暑昼夜。”
词语解释:燖绎  拼音:xún yì
熟诵推究。 清 包世臣 《与杨季子论文书》:“其有燖绎前人名作,摘其微疵,抑扬生议,以尊己见,所谓蠹生於木而反食其木。”
词语解释:熟绎  拼音:shú yì
仔细寻绎。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熟绎上下文,涵泳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
词语解释:由绎  拼音:yóu yì
谓任用之而使其尽力施展才能。《书·立政》:“自古 商 人,亦越我 周文王 ,立政、立事、牧夫、準人,则克宅之,克由绎之,兹乃俾乂。” 孔 传:“能用陈之。” 孔颖达 疏:“能陈用之,谓陈列於位,用之以为官也。 王肃 曰:‘则能居之在位,能用陈其才力,如此,故能使天下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