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绍兴 拼音:shào xīng
(1).承继前业,振兴昌盛。 汉 桓宽 《盐铁论·诛秦》:“赖先帝大惠,绍兴其后。”《南齐书·王融传》:“ 融 以父官不通,弱年便欲绍兴家业。”《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其间明圣相因,忧乱继作,未有不委用贤士,亲近正人,而能绍兴其徽烈者也。”
(2).即绍兴酒。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 潘先生 又把他喊回来道:‘带一斤绍兴,一毛钱熏鱼来。’” 老舍 《二马》第四段一:“ 伦敦 买不到老绍兴,嗐!还是回国呀!”参见“ 绍兴酒 ”。
词语解释:绍兴酒 拼音:shào xīng jiǔ
通称“黄酒”。我国名酒之一。它是一种以糯米和小麦为原料,通过酒药及麦曲中不同种类的霉菌、酵母等发酵而制成的酿造酒。因原产地为 绍兴 ,故名。词语解释:绍熙 拼音:shào xī
继承前业,发扬光大。《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濬哲惟皇,绍熙有 晋 。” 李善 注:“《尔雅》曰:‘绍,继也。’又曰:‘熙,兴也。’”词语解释:绍述 拼音:shào shù
(1).继承。特指 宋哲宗 时对 神宗 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 宋神宗 年号 熙宁 、 元丰 ,其时推行新法。 神宗 死, 哲宗 嗣立,年号 元祐 ,以年幼,太皇太后 高氏 主政,尽废新法。八年太皇太后死, 哲宗 亲政,次年改元 绍圣 ,任 章惇 执政,以绍述 熙宁 、 元丰 新政为名,尽复 高太后 临朝时所废新法。《宋史·奸臣传一·章惇》:“ 哲宗 亲政,有復 熙寧 、 元丰 之意……於是专以绍述为国是,凡 元祐 所革,一切復之。” 元 郝经 《龙德故宫怀古》诗之三:“ 蔡京 姦计假 荆公 ,绍述虽同事岂同?”
(2).泛指承继前人所为。 明 高攀龙 《台卿夏公行状略》:“有一家父子祖孙以盗相绍述。”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惟张皇近世学説,无不本之古人,一切新声,胥为绍述,则意之所执,与蔑古亦相同。”词语解释:绍介 拼音:shào jiè
介绍。古代宾主之间传话的人称介。古礼,宾至,须介传话,介不止一人,相继传辞,故称绍介。引申为引进。《战国策·赵策三》:“东国有 鲁连先生 ,其人在此, 胜 ( 赵胜 )请为绍介而见之於将军。” 宋 苏轼 《物不可以苟合论》:“足非不能行也,而待摈相之詔;口非不能言也,而待绍介之传命。”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这几天 上海 有一种小报,说 郑振铎 将开什么社,绍介 俄国 文学。”词语解释:绍隆 拼音:shào lóng
继承发扬。《文选·锺会〈檄蜀文〉》:“今主上圣德钦明,绍隆前绪。” 刘良 注:“绍继绪业也。言有圣明之德而继先人之业。” 明 刘基 《〈翊运录〉序》:“绍隆先范,以副朝廷优礼功臣之意。”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学之弥篤,仰之弥高。绍隆志业,勉矣吾曹!”词语解释:绍承 拼音:shào chéng
继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若水》:“ 黄帝 长子 昌意 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斯水为诸侯焉。”《清史稿·仁宗纪》:“朕绍承大统,不敢暇逸。”词语解释:绍衣 拼音:shào yī
《书·康诰》:“今民将在祇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 孔 传:“今治民将在敬循汝文德之父,继其所闻,服行其德言,以为政教。” 孙星衍 疏:“依或为衣。言今之人,将在敬述 文王 ,继其旧闻,依其德言。” 曾运乾 正读:“衣当为 殷 ……言今民将察汝之敬述乃文考,绍文考所闻 殷 之德言与否也。”诸说不异。后以“绍衣”为典故,谓承继旧闻善事,奉行先人之德化教言。 宋 欧阳修 《谢奖谕编次三朝故事表》:“ 章圣 绍衣上下,错国既安,玉帛走於庭,犀革橐於库。”词语解释:绍统 拼音:shào tǒng
继承统绪。《晋书·姚泓载记》:“自陛下龙飞绍统,未有殊赏以答其意。”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仁宗 晚年,京师染紫变其色而加重,先染作青,徐以紫草加染,谓之油紫。后人指为 英宗 绍统之讖。” 明 张居正 《谢召见疏》:“兹遇皇上绍统凝基,更新理化,自揣位高才薄,方欲以不能而止。”词语解释:绍祚 拼音:shào zuò
承继帝位。 晋 潘岳 《关中》诗:“三祖在天,圣皇绍祚。” 南朝 陈 徐陵 《封始兴王诏》:“天嘉绍祚,别命皇枝,归自 崤 函 ,礼隔登献。”词语解释:绍缭 拼音:shào liáo
缠绕。《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有所思》:“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繚之。”词语解释:绍继 拼音:shào jì
继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乙巳, 沛王 林 薨”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自古帝王功德言行,互有高下,未必创业者皆优,绍继者咸劣也。” 唐 道宣 《〈净住子〉序》:“所谓浄住,身口意,身絜意,如戒而住,故曰浄住。子者绍继为义。”《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变文》:“时则有 王舍大城 频婆娑罗王 ,统渥瞻部,绍继黔黎。”词语解释:绍世 拼音:shào shì
继承世系。《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大王 刘氏 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始言帝能以至孝至道绍世也。”词语解释:绍复 拼音:shào fù
继承复兴;继承恢复。《书·盘庚上》:“绍復先王之大业,底绥四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秦 燔《乐经》, 汉 初绍復。” 唐 元稹 《献事表》:“况陛下以上圣之资,绍復前统,即位之日,天下惟新。”词语解释:绍天明命
承受上天之命词语解释:绍真
继承正统;统一天下词语解释:绍兴戏 拼音:shào xīng xì
(1).即越剧。旧称的笃班、小歌班或绍兴文戏。流行于 浙江 、 上海 及 江苏 、 江西 、 安徽 等地。
(2).辛亥革命前后用为绍剧之俗称。参见“ 绍剧 ”。
词语解释:绍剧 拼音:shào jù
戏曲剧种名。旧称绍兴乱弹,亦称绍兴大班。流行于 浙江 绍兴 、 宁波 、 杭州 等地。词语解释:绍兴师爷 拼音:shào xīng shī yé
清 代官署中的幕僚,由于 绍兴 籍人较多,故称。后引申为谋士的代称,有时含贬义。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我的故乡,在 汉 末虽曾经 虞仲翔 先生揄扬过,但是那究竟太早了,后来到底免不了产生所谓‘ 绍兴 师爷’,不过也并非男女老少全是‘ 绍兴 师爷’,别的‘下等人’也不少。” 鲁迅 《伪自由书·从讽刺到幽默》:“最先是说他冷嘲,渐渐的又七嘴八舌的说他谩骂,俏皮话,刻毒,可恶,学匪, 绍兴 师爷,等等,等等。”词语解释:绍续 拼音:shào xù
承嗣。《国语·晋语二》:“天降祸於 晋国 ,谗言繁兴,延及寡君之绍续昆裔,隐悼播越,託在草莽,未有所依。” 韦昭 注:“绍,继也。续,嗣也。” 汉 蔡邕 《太尉汝南李公碑》:“奕世载德,名昭图録。既文且武,桓桓绍续。” 唐 张九龄 《敕突厥可汗书》:“朕与先可汗结为父子,及儿绍续,情义日深。”《新唐书·褚无量传》:“又求 武德 以来,勋臣苗裔,绍续其封。”词语解释:绍兴酒 拼音:shào xīng jiǔ
通称“黄酒”。我国名酒之一。它是一种以糯米和小麦为原料,通过酒药及麦曲中不同种类的霉菌、酵母等发酵而制成的酿造酒。因原产地为 绍兴 ,故名。词语解释:绍袭 拼音:shào xí
承袭。 汉 蔡邕 《明堂月令论》:“圣帝明君,世有绍袭。”《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二年》:“ 南唐主 煜 遣中书侍郎 冯謐 来进金银繒綵……且表自陈绍袭之意,帝优詔以答。”词语解释:绍酒 拼音:shào jiǔ
即绍兴酒。《廿载繁华梦》第八回:“﹝ 周庸祐 ﹞便办了寧绸喜帐一轴、海味八式、全猪一头、金华腿二对、绍酒四罈。”参见“ 绍兴酒 ”。
词语解释:绍兴酒 拼音:shào xīng jiǔ
通称“黄酒”。我国名酒之一。它是一种以糯米和小麦为原料,通过酒药及麦曲中不同种类的霉菌、酵母等发酵而制成的酿造酒。因原产地为 绍兴 ,故名。词语解释:绍剧 拼音:shào jù
戏曲剧种名。旧称绍兴乱弹,亦称绍兴大班。流行于 浙江 绍兴 、 宁波 、 杭州 等地。词语解释:绍兴和议 拼音:shào xīng hé yì
南宋与金的和约。1140年,宋军在顺昌、郾城大败金军,但宋高宗和秦桧决意屈辱求和。次年,与金订立和议:宋向金称臣,每年贡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宋、金间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金南北分立局面从此确立。词语解释:绍昧 拼音:shào mèi
断绝。《管子·幼官》:“刑则绍昧断絶。” 章炳麟 《管子馀义》:“绍昧与断絶同义,古人言不避复也。”